搜索
首页 其他

说完唐诗赞宋词意思

1.唐诗中的“醍醐”是什么意思

唐诗中经常出现“醍醐”一词,杜甫《大云寺赞公房》中有“醍醐长发 性,饮食过扶衰”,顾况《行路难》中有“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等。

醍醐本指酥酪上凝聚的油。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醍醐灌顶一词,本是佛教 用语,指用纯酥油浇到头上,喻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有时候也用来形容清凉舒适。

语出《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令问维摩,闻名之如露人心,共语似醍醐灌顶。” 实际上醍醐一词很早就传人了我国。

早在南北朝佛教初兴的早期,作为 梵文的译名,醍醐一词就在部分经书里偶尔出现了,但这个词能够得以在汉语社会广为流传,是从大唐高僧三藏法师为代表的佛教髙僧将梵文佛经 翻译以后。 “醍醐”在汉译佛经中的基本词义为“本质”、“精髓”。

“醍醐”有时候还指一种生发的药物,作为这种意思则更早地出现在南 北朝时的许多典籍里。例如北齐魏收编的《魏书•西域传》里面提到:“俗剪发齐眉,以醍醐涂之,昱昱然光泽,日三澡漱,然后饮食。

”意指“悦般国” 人特别在意毛发的清洁,用醍醐美发。 我国第一本以制药为主要内容的书 籍《雷公炮炙论》中记载道:“醍醐, 是酪之浆,凡用以重绵滤过,于铜器 煮三两沸。”

估计此书虽成书于唐末 或宋初,但记录的内容却是“三国两 晋”之时。 还有一种说法说“醍醐”本是指“胡人”的食物。

由于唐朝时胡风非常盛行,包括胡舞、胡帐、胡女、胡食 等,都在唐代社会中广泛流行。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