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相关诗词游灵石山寺作者:范成大年代:宋朝\代诗文:西湖富清丽,城府尘事并。 我独数能来,不负双眼明。骚骚残絮罢,颭颭新荷成。 岁华日夜好,游子能无情?午阴酿初暑,稍喜巾袂轻。小风吹鬓毛,将我入松声。 崖寺金碧暗,石泉肝胆清。寿藟万蚊舞,灵峰双髻撑。 仙人昔来游,笔墨上朱甍。举臂寻丈高,聊得儿童惊。 老矣谢狡狯,题诗记吾曾。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 汉族,平江吴郡(郡治在今江苏吴县)人。南宋诗人。 谥文穆。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范成大的作品在当时即有显著影响,到清初则影响尤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剑南”指陆游《剑南诗稿》)之说。其诗风格轻巧,但好用僻典、佛典。 晚年所作《四时田园杂兴》(60首)是其代表作,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中谓之“也算得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他同时还是著名的词作家,或许还可说是一位地理学家。 有《石湖诗集》、《石湖词》、《桂海虞衡志》、《揽辔录》、《骖鹭录》、《吴船录》、《吴郡志》等著作传世。 。 2.陆游的诗过灵石三峰注解怎么找不到呢谁能解释奇峰迎马骇衰翁,蜀岭吴山一洗空。 拔地靑苍五千仞,劳渠蟠曲小诗中。 注 奇峰迎马:奇峻的山峰迎着马扑来,作者以动为静、以静为动,意在营造一种奇异灵幻的氛围。 衰翁:作者自谓。 一洗空:清洗得一干二净,这句的意思是因见到灵石三峰,原先印象中吴蜀山岭的隽秀被洗刷的一干二净,以突出灵石三峰的奇异灵秀,跟“五岳归来不看山”同义。 拔地靑苍:拔地而起、青翠葱郁,这里代指灵石三峰,五千仞指其高,仞为古代高度单位,一仞约合一米六左右。 劳渠:老、烦劳;渠、您。 蟠曲:蜷曲。 大意 奇峰峻岭迎着马头向我扑来,让我这衰老之人心惊胆颤,眼前这高耸俊俏的山峰把我原先印象中险峻灵秀的吴山蜀岭清洗得一干二净。这拔地而起、青翠葱郁的高峰啊,还是烦请您蜷曲到我的小诗里来吧! 3.有关带斌或伟字的的古诗词带“斌”字的古诗词在唐宋诗词中仅存下边这一首 唐 田游岩 【弘农清岩曲有磐石可坐,宋十一每拂拭待余,寄诗赠之】 信彼称灵石,居然狎遁栖。 裴回承翠巘,斌驳带深溪。 夕阴起层岫,清景半虹霓。 风来应啸阮,波动可琴嵇。 仆也颍阳客,望彼空思齐。 傥见山人至,簪蒿且杖藜。 带“伟”字的古诗词较多 宋 王庭珪【建炎己酉十二月五日避乱鸽湖山十绝句 其一】 伟岸棱棱似立朝,巍峨冠剑想风标。 可怜有貌无肝胆,何用昂然近紫霄。 宋 陆游【太息四首 其三 】 自古才高每恨浮,伟人要是出中州。 即今未必无房魏,埋没胡沙死即休。 宋 徐钧【韩愈】 排斥异端尊孔孟,推原人性胜荀杨。 平生胆气尤奇伟,何止文章日月光。 4.赞美七仙女的诗句红儿 凡事都为妹着想,端庄得体令人敬。 食神与其共携手,仍旧不忘养育恩。 橙儿 严格律己决不松,天规二字总不忘。 为寻妹来下凡间,巧逢君后恋红尘。 黄儿 姐妹情深夺灵石,凡间打斗结姻缘。 几经磨难永不悔,结成佳偶永不离。 绿儿 聪慧仙女下凡间,初遇君后两难忘。 为救君来舍得命,从此与君永不离。 青儿 天仙下凡人竞看,一刀却断美人梦。 带纱掩面却遇君,至此与君共天涯。 蓝儿 才女似花使人爱,赛诗会上巧结缘。 为己与君暂不分,竟敢出言抗二姐 紫儿 缘分天定遇董郎,为此甘愿剔仙骨。 模样虽变情难改,依旧与夫永相守。 5.有关松树的诗句东晋女诗人谢道韫《拟嵇中散咏松诗》 遥 远山 上 松 , 隆 冬 不 能 凋 。 愿 想 游 下 憩 , 瞻 彼 万 仞 条 。 腾 跃 未 能 升 , 顿 足 俟 王 乔 。 时 哉 不 我 与 , 大 运 所 飘 摇 。 乐府 艳歌行 南山石嵬嵬,松柏何离离。上枝拂青云,中心十数围。洛阳发中梁,松树窃自悲。斧锯截是松,松树东西摧。特作四轮车,载至洛阳宫。观者莫不叹,问是何山材。谁能刻镂此?公输与鲁班。被之用丹漆,薰用苏合香。本自南山松,今为宫殿梁。 魏 刘桢《赠从弟》三首之二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本有性。 南朝 梁 范云《咏寒松诗》 修条拂层汉,密叶障天浔。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 全唐诗 李峤 郁郁高岩表,森森幽涧陲。鹤栖君子树,风拂大夫枝。 百尺条阴合,千年盖影披。岁寒终不改,劲节幸君知。 柳宗元 孤松 孤松停翠盖,托根临广路。不以险自防,遂为明所误。幸逢仁惠意,重此藩篱护。犹有半心存,时将承雨露。 李商隐 高松 高松出众木,伴我向天涯。客散初晴后,僧来不语时。有风传雅韵,无雪试幽姿。上药终相待,他年访伏龟。 夏言 九里松 百盘云蹬八千峰,飞盖穿行夹道松。长昼风雷惊虎豹,半空鳞甲舞蛟龙。江涛夜合秋声壮,湖雨春添黛色浓。欲籍丹青图直干,恨无韦偃得相从。 李商隐《题小松》: 怜君孤秀植庭中,细叶轻阴满座风。桃李盛时虽寂寞,雪霜多后始青葱。一年几变枯荣事,百尺方资柱石功。为谢西园车马客,定悲摇落尽成空。 杜荀鹤《小松》: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杜甫 严郑公阶下新松 弱枝岂自负,移根方尔瞻。细声侵玉帐,疏翠近珠帘。未件紫烟集,虚蒙清露沾。 何当一百长,欹盖拥高檐。 白居易 涧底松 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谁谕苍苍造物意,但与之材不与地。金张世禄黄宪贤,牛衣寒贱貂禅贵。貂禅与牛衣,高下虽有殊;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君不见: 沈沈海底生珊瑚,历历天上种白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