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bái yú
繁体字:白榆
英语:dwarf elm
意思: 1.白皮的榆树。 ▶《诗•陈风•东门之枌》:“东门之枌,宛丘之栩。” ▶毛传:“枌,白榆也。”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榆》:“邢昺《尔雅疏》云:‘榆有数十种,今人不能尽别,惟知荚榆、白榆、刺榆、榔榆数者而已。’” 2.指白榆树的皮。 ▶唐·岑参《轮臺即事》诗:“三月无青草,千家尽白榆。”
解释:1.白皮的榆树。 2.指白榆树的皮。 3.指星。
详细释义:植物名。榆科榆属,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叶膜质,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尖锐,表面深绿色,背面幼时有短柔毛。三月开花,花有短梗,聚簇生而。翅果倒卵形,先端有缺隙,种子位于中央,四月果熟。或称为『白?P、『??榆』。
造句:中国林木种子区白榆种子区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白榆的光响应研究白榆社述略标记研究银白杨215 ;白榆的亲子关系
首字母缩写:by
【拼音】báiy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