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拼音大全 y是什么意思 yu的汉字 yu第二声有什么字

yu第二声有什么字(yú)

    • 拼音:chú
    • 参见「蟾蜍」条。
    • ,
    • 名词 蝳蜍:蜘蛛的别名。参见「蜘蛛」条。
    • 拼音:dié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è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huá

      huá ㄏㄨㄚˊ

       ◎ 古同“铧”,耕地起土的农具。

      其它字义

      yú ㄩˊ

       ◎ 〔錞(chún)~〕a.同“錞于”,古乐器,形如钟,用以和鼓;b.和尚用以盛饭的器具。

    • 拼音:jù
    • 名词 貒兽所生的幼兽为貗。《尔雅.释兽》:「貒子貗。」晋.郭璞.注:「貒,豚也。一名獾。」邢昺疏引《字林》云:「貒兽似豕而肥,其子名貗。」
    • ,
    • 上述[一]的另一种读音。
    • 拼音:kǎo
    • 副词 气受阻碍而无法舒出。《说文解字.丂部》:「丂,气欲舒出,勹上碍于一也。」
    • 拼音:kuī
    • 名词 缺陷、不完满。  【组词】:「月有盈亏」。《列子.天瑞》:「损盈成亏,随世随死。」宋.王沂孙〈眉妩.渐新痕悬柳〉词:「千古盈亏休问,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
    • 名词 损失、损害。《红楼梦.第五七回》:「叫我吃了亏,又有何好处?」
    • 动词 耗损、减少。  【组词】:「亏本」。《易经.谦卦.彖曰》:「天道亏盈而益谦。」唐.孔颖达.正义:「亏,谓减损,减损盈满,而增益谦退。」宋.苏洵〈六国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 动词 欠缺、缺少。  【组词】:「自知理亏」。《书经.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韩非子.五蠹》:「虽监门之服养,不亏于此矣。」
    • 动词 辜负、对不起。  【组词】:「亏待」。《董西厢.卷一》:「我几曾梦见人传示,我亏你,你亏人。」
    • 动词 毁坏。《诗经.鲁颂.閟宫》:「不亏不崩,不震不腾。」汉.郑玄.注:「亏、崩皆谓毁坏也。」《韩非子.孤愤》:「重人也者,无令而擅为,亏法以利私。」
    • 形容词 虚弱。  【组词】:「体亏」、「肾亏」、「气衰血亏」。
    • 副词 难为、侥幸之词。  【组词】:「幸亏」、「多亏」。《红楼梦.第九七回》:「亏了还同着秋纹两个人挽扶着黛玉到屋里来。」
    • 副词 斥责或讥讽之词。《红楼梦.第二零回》:「凤姐道:『亏你还是爷,输了一二百钱就这样!』」
    • 拼音:lǘ
    • 名词 毛织的毡类。《后汉书.卷九零.乌桓鲜卑传.乌桓传》:「妇人能刺韦作文绣,织氀毼。」
    • 拼音:móu

      yú ㄩˊ

       ◎ 盛浆汤等的器皿。

      其它字义

      móu ㄇㄡˊ

       1. 古书上说的一种器物。

       2. 古同“模(mó)”,形状,样子。

    • 拼音:shē

      shē ㄕㄜˉ

       ◎ 古同“畬1”。

    • 拼音:shū

      tōu ㄊㄡˉ

       ◎ 古代一种精美的细布。亦作“緰貲”、“緰此”。

      其它字义

      xū ㄒㄩˉ

       1. 帛。

       2. 古同“繻”,彩色丝织品。

       3. 紫红色。

      其它字义

      shū ㄕㄨˉ

       ◎ 裁裂缯帛的正幅。

      详细解释
    • 拼音:shù

      yú ㄩˊ

       ◎ 同“俞”。

      其它字义

      shù ㄕㄨˋ

       ◎ 同“俞”。

    • 拼音:shù
    • 名词 人体中的穴道。  【组词】:「胃腧」、「肩外腧」。《黄帝素问灵枢经.卷一.九鍼十二原》:「五脏五腧,五五二十五腧;六府六腧,六六三十六腧。」
    • ,
    • 上述[一]的另一种读音。
    • 拼音:shù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tōu
    • 形容词 巧黠。《左传.文公十八年》:「齐君之语媮。」
    • 副词 苟且。《文选.曹植.杂诗七首之六》:「烈士多悲心,小人媮自闲。」
    • 动词 轻视、轻忽。《左传.襄公三十年》:「晋未可媮也。」
    • ,
    • 动词 安享。《楚辞.屈原.卜居》:「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将从俗富贵以媮生乎。」
    • 拼音:tóu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tú
    • 动词 忧愁。《玉篇.心部》:「悇,忧也。」《集韵.平声.模韵》:「悇,苦忧也。」
    • 拼音:wū
    • 名词 秽物。  【组词】:「藏污纳垢」。《左传.宣公十五年》:「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
    • 形容词 不清洁的。  【组词】:「污水」、「污泥」。《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褚少孙补东方朔传》:「饭已,尽怀其余肉持去,衣尽污。」
    • 形容词 低劣的、不廉洁的。  【组词】:「贪官污吏」。《书经.胤征》:「旧染污俗,咸与惟新。」《后汉书.卷六七.党锢传.范滂传》:「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 动词 弄脏。《吕氏春秋.季冬纪.不侵》:「万乘之严主辱其使者,退而自刎也,必以其血污其衣。」唐.白居易〈新乐府.官牛〉:「昨来新拜右丞相,恐怕泥涂污马蹄。」
    • 动词 诋毁、毁谤。  【组词】:「污蔑」。汉.扬雄《法言.先知》:「若污人老,屈人孤。」《新五代史.卷三四.一行传.石昂传》:「禁其家不可以佛事污吾先人。」
    • 动词 衰微。《礼记.檀弓上》:「道隆则从而隆,道污则从而污。」
    • ,
    • 动词 洗涤去污。《诗经.周南.葛覃》:「薄污我私,薄澣我衣。」唐.李贺〈送秦光禄北征〉诗:「风吹云路火,雪污玉关泥。」
    • ,
    • 形容词 弯曲不正的。通「纡」。《左传.成公十四年》:「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汉书.卷五一.邹阳传》:「回面污行,以事谄谀之人。」
    • ,
    • 参见「污水」条。
    • ,
    • 参见「污尊」、「污膺」等条。
    • 拼音:wú
    • 代词 我。《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楚辞.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代词 我的。《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唐.杜甫〈咏怀古迹〉诗五首之二:「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 名词 姓。如汉代有吾扈。
    • ,
    • 参见「吾吾」条。
    • 拼音:wú
    • 动词 大声说话、喧譁。《说文解字.?部》:「吴,大言也。」清.段玉裁.注:「大言即谓譁也。」《诗经.鲁颂.泮水》:「烝烝皇皇,不吴不扬。」
    • 名词 国名。周代诸侯国。泰伯封于吴地,故址在今江苏省无锡县。传到夫差,为越王句践所灭。
    • 名词 朝代名:(1) (公元222~280)三国之一。三国时期孙权所建。故址据有江、浙、湘、鄂、闽、粤、安南等地。后为晋朝所灭。(2) (公元902~937)十国之一。五代时期杨行密所建。故址据有淮南、江西等地。后为南唐徐知诰所篡。
    • 名词 地名。即苏州。又江苏省春秋时为吴国地,故也称为「吴」。
    • 名词 姓。如清代有吴敬梓。
    • 拼音:wú
    • 名词 地名。春秋时齐国邑地。故城约在今山东省安丘县西南。
    • 拼音:wú

      wú ㄨˊ

       ◎ 美女。

      其它字义

      wù ㄨˋ

       ◎ 女子。

      其它字义

      yú ㄩˊ

       ◎ 女子。

    • 拼音:wú
    • 参见「锟鋙」条。
    • 拼音:xù
    • 形容词 美好的样子。《诗经.小雅.伐木》:「伐木许许,酾酒有藇。」汉.毛亨.传:「藇,美貌。」
    • 拼音:xù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xù
    • 名词 鲢鱼的别名。参见「鲢鱼」条。
    • 拼音:yá
    • 名词 古代官吏办理公务的地方。  【组词】:「官衙」、「县衙」、「衙门」。《聊斋志异.卷一零.胭脂》:「鼓动衙开,巍然高坐。」
    • 名词 唐代天子处理政务的前殿。《旧唐书.卷一六.穆宗本纪》:「群臣始朝于宣政衙。」唐.元稹〈连昌宫词〉:「蛇出燕巢盘斗栱,菌生香案正当衙。」
    • 名词 依次排列成行的事物。宋.程垓〈乌夜啼.墙外雨肥梅子〉词:「春尽难凭燕语,日长惟有蜂衙。」明.高濂《玉簪记.第一四出》:「蜂衙蝶阵,闹嚷嚷也都只为着伤春。」
    • 名词 姓。如汉代有衙谨卿。
    • ,
    • 副词 衙衙:列队行走的样子。《说文解字.行部》:「衙,衙衙,行貌。」清.段玉裁.注:「衙衙是行列之意。」《楚辞.宋玉.九辩》:「属雷师之阗阗兮,通飞廉之衙衙。」
    • 拼音:yé

      yé ㄝˊ

       ◎ 古同“揶”。

      其它字义

      yú ㄩˊ

       ◎ 〔胥~〕残余。

    • 拼音:yóng
    • 形容词 大的样子。《诗经.小雅.六月》:「四牡修广,其大有顒。」汉.毛亨.传:「顒,大貌。」
    • 形容词 严正的样子。《易经.观卦》:「观盥而不荐,有孚顒若。」
    • 副词 盼望。《文选.刘琨.劝进表》:「苍生顒然,莫不欣戴。」宋.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词:「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 拼音:yóu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yú
    • 动词 去、往。《文选.曹植.责躬诗》:「茕茕仆夫,于彼冀方。」
    • 动词 取。《诗经.豳风.七月》:「昼尔于茅,宵尔索綯。」《孟子.万章下》:「杀越人于货,闵不畏死,凡民罔不譈。」
    • 介词 在。同「于」。《仪礼.士昏礼》:「婿立于门外。」
    • 介词 以、用。《左传.宣公十二年》:「楚自克庸以来,其君无日不以讨国人而训之,于民生之不易,祸至之无日,戒惧之不可以怠。」
    • 介词 对、对于。《诗经.邶风.泉水》:「有怀于卫,靡日不思。」
    • 介词 至、到。《淮南子.原道》:「以恬养性,以漠处神,则入于天门。」
    • 介词 依照。《书经.盘庚下》:「历告尔百姓于朕志。」
    • 介词 为了。《孟子.万章上》:「唯兹臣庶,女其于予治。」
    • 连词 和、与。《书经.康诰》:「告汝德之说,于罚之行。」
    • 助词 用于句首或句中,无义。  【组词】:「凤凰于飞」。《诗经.周南.葛覃》:「黄鸟于飞。」
    • 助词 用于句尾,表示疑问的语气。同「乎」。《吕氏春秋.审应览.审应》:「然则先王圣于?」
    • 名词 姓。如明代有于谦。
    • ,
    • 叹词 表示感叹的意思。通「吁」。《诗经.周南.麟之趾》:「于嗟麟兮。」
    • 拼音:yú
    • 代词 我。同「余」。《论语.述而》:「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唐.李白〈送郄昂谪巴中〉诗:「予若洞庭叶,随波送逐臣。」
    • ,
    • 动词 给。通「与」。  【组词】:「给予」、「赠予」、「授予」、「赋予」。《诗经.小雅.采菽》:「彼交匪纾,天子所予。」
    • 动词 赞许。《管子.宙合》:「主盛处贤,而自予雄也。」《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传》:「鲁严公夫人杀世子,齐桓召而诛焉。《春秋》予之。」
    • 拼音:yú
    • 名词 用来防水护田的堤岸。  【组词】:「堤圩」。清.顾炎武〈中宪大夫山西按察司副使寇公墓志铭〉:「公乘舟出郊,劝民兴工筑圩,以食农民。」
    • 名词 两淮盐滩用来区别境域的土堤。  【组词】:「十二圩」。《儒林外史.第三二回》:「你的事有指望了,而今我到圩里去卖田。」
    • 形容词 中间低而四周高起。《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
    • ,
    • 上述[一]的另一种读音。
    • 拼音:yú
    • 名词 国名。西周诸侯国之一。周武王封其子于此。故址约在今河南省沁阳县西北。
    • 拼音:yú

      yú ㄩˊ

       ◎ 古同“于”。

    • 拼音:yú
    • 代词 我,表第一人称。《文选.班彪.北征赋》:「余遭世之颠覆兮,罹填塞之厄灾。」《文选.陆机.叹逝赋》:「余将老而为客。」
    • 名词 剩下、多余。同「余」。《周礼.地官.委人》:「凡其余,聚以待颁赐。」
    • 名词 姓。如宋代有余靖。
    • ,
    • 参见「余余」、「余吾镇」等条。
    • 拼音:yú
    • 名词 像玉的美石。《说文解字.玉部》:「玗,石之似玉者。」
    • 拼音:yú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yú

      yú ㄩˊ

       ◎ 〔倢~〕见“倢”。

      详细解释
    • 拼音:yú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yú
    • 参见「婕妤」条。
    • 拼音:yú
    • 名词 盛浆汤的器具。《仪礼.既夕礼》:「两敦,两杅,盘匜。」汉.郑玄.注:「此皆常用之器也。杅,盛汤浆。」《后汉书.卷五二.崔駰传》:「远察近览,俯仰有则,铭诸几杖,刻诸盘杅。」
    • 名词 沐浴用的器具。《礼记.玉藻》:「出杅,履蒯席,连用汤。」汉.郑玄.注:「杅,浴器也。」唐.孔颖达.正义:「杅,浴之盆也。」
    • 拼音:yú

      yú ㄩˊ

       ◎ 古同“於”。

    • 拼音:yú

      (璵)

      yú ㄩˊ

       ◎ 古代的一种佩玉,喻美好的人物。

      详细解释
    • 拼音:yú
    • 助词 置于句末,表疑问、反诘等语气。多用于文言文中。相当于「吗」。唐.柳宗元〈连山郡复乳穴记〉:「斯其为政也,而独非祥也欤?」
    • 助词 表示感叹的语气。多用于文言文中。相当于「啊」、「吧」。汉.武帝〈诏贤良〉:「未知所济,猗欤!伟欤!」宋.苏轼〈留侯论〉:「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 拼音:yú
    • 介词 在。  【组词】:「生于某年」、「舟行于海」、「生于斯,长于斯。」
    • 介词 给。《论语.卫灵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介词 向。《论语.学而》:「子禽问于子贡。」《明史.卷二.太祖本纪二》:「丙子,颁即位诏于天下。」
    • 介词 对。  【组词】:「于心不忍」、「于事无补」。《论语.公冶长》:「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 介词 到、至。《史记.卷二九.河渠书》:「于吴,则通渠三江、五湖;于齐,则通菑济之闲。」唐.柳宗元〈捕蛇者说〉:「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
    • 介词 从、由。《老子.第六四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褚公于章安令迁太尉记室参军。」
    • 介词 被,置于动词之后,表示被动。《左传.成公二年》:「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史记.卷六八.商君传》:「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
    • 介词 为、为了。《史记.卷三二.齐太公世家》:「齐使管仲平戎于周。」
    • 介词 比,置于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礼记.檀弓下》:「苛政猛于虎也。」唐.李白〈蜀道难〉:「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 介词 和、与、跟。《论语.子路》:「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宋.苏轼〈日喻〉:「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
    • 连词 与、和,表示并列。《战国策.齐策一》:「今赵之与秦,犹齐之于鲁也。」《汉书.卷六零.杜周传》:「况将军之于主上,主上之与将军哉!」
    • 动词 依靠。三国魏.曹植〈当来日大难〉诗:「广情故,心相于。」唐.刘得仁〈赠敬晊助教〉诗二首之一:「便欲去随为弟子,片云孤鹤可相于。」
    • 助词 位于句首的语气词,无义。《易经.系辞下》:「于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唐.卢肇〈汉堤〉诗:「于惟余甿,饥伤喘呼。」
    • 名词 姓。如宋代有于清言。
    • ,
    • 名词 「乌」的本字。《穆天子传.卷三》:「徂彼西土,爰居其野。虎豹为群,于鹊与处。」晋.郭璞.注:「于,读曰乌。」
    • 叹词 表示感叹、赞美的语气。《诗经.周颂.清庙》:「于穆清庙,肃雝显相。」《史记.卷二.夏本纪》:「皋陶曰:『于!慎其身修。』」
    • 拼音:yú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yú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yú
    • 名词 盛食物或浆汤的容器。  【组词】:「水盂」、「钵盂」。《聊斋志异.卷一.劳山道士》:「遂各觅盎盂,竞饮先釂,惟恐樽尽。」
    • 名词 地名:(1) 春秋时卫地,约在今河北省濮阳县东南。(2) 春秋时宋地,约在今河南省睢县。(3) 春秋时晋地,约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东北。
    • 拼音:yú
    • 动词 捆绑拖拉。《说文解字.零部》:「臾,束缚捽曳为臾曳。」
    • 名词 参见「须臾」条。
    • 名词 姓。如春秋时晋国有臾骈。
    • ,
    • 参见「纵臾」条。
    • 拼音:yú

      yú ㄩˊ

       ◎ 〔诸~〕古代妇女穿的大袖外衣。亦作“诸于”。

    • 拼音:yú
    • 动词 挖空树木以作舟。《说文解字.舟部》:「俞,空中木为舟也。」
    • 动词 表示答应、允诺的意思。《汉书.卷五七.司马相如传下》:「于是天子沛然改容,曰:『俞乎,朕其试哉!』」
    • 名词 姓。如汉代有俞连。
    • ,
    • 动词 病好了。通「癒」。《荀子.解蔽》:「故伤于湿而击鼓,鼓痹,则必有敝鼓丧豚之费矣,而未有俞疾之福也。」
    • 副词 更加。通「愈」。《汉书.卷二四上.食货志上》:「德泽加于万民,民俞勤农。」
    • ,
    • 名词 国名。为汉代封与栾布的侯国,其治所约在今国内山东省平原县西南。
    • 名词 参见「俞儿」条。
    • 拼音:yú
    • 名词 水生脊椎动物的总称。冷血、卵生,有鳍、鳞,以鳃呼吸。参见「鱼类」条。
    • 名词 形状像鱼的动物。  【组词】:「鲸鱼」、「鳄鱼」、「蠹鱼」。
    • 名词 姓。如唐代有鱼朝恩。
    • 名词 二一四部首之一。
    • 拼音:yú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yú
    • 名词 区域。《管子.侈靡》:「王者上事,霸者生功,言重本,是为十禺。」唐.尹知章.注:「禺,犹区也。」
    • ,
    • 名词 一种长尾猿。长尾,赤目。《山海经.南山经》:「(招摇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晋.郭璞.注:「禺似猕猴而大,赤目长尾。」
    • 拼音:yú
    • 名词 乐器名。古代一种吹奏乐器,形似笙而较大,三六管,后减至二三管。《周礼.春官.笙师》:「笙师掌教吹竽、笙……管。」郑玄注引郑司农云:「竽,三十六簧;笙,十三簧。」
    • 拼音:yú

      yú ㄩˊ

       1. 〈韩〉晚,幼。例:乻甫。

       2. 〈韩〉奴婢名用字。例:乻仁。

       3. 〈韩〉地名用字。例:乻阿隅。(今江原道華川)

    • 拼音:yú
    • 动词 抬举、扛抬。《三国志.卷一三.魏书.锺繇传》:「时华歆亦以高年疾病,朝见皆使载舆车,虎贲舁上殿就坐。」《聊斋志异.卷八.陈锡九》:「意料女必死,遂舁归锡九。」
    • 动词 装载。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诗:「车载牲牢瓮舁酒,并召宾客延邹枚。」《金史.卷一二七.隐逸传.宋可传》:「因呼妻子舁金归之,乡里用是重之。」
    • 拼音:yú

      yú ㄩˊ

       ◎ 古同“萸”。

    • 拼音:yú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yú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yú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yú
    • 名词 快乐、欢乐。  【组词】:「耳目之娱」。晋.王羲之〈三月三日兰亭诗序〉:「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 动词 取悦、使快乐。  【组词】:「自娱娱人」。南朝宋.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诗:「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
    • 动词 慰藉。《楚辞.屈原.九章.思美人》:「吾将荡志而愉乐兮,遵江夏以娱忧。」唐.韩愈〈上兵部李侍郎书〉:「舒忧娱悲,杂以瑰怪之言。」
    • 拼音:yú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yú
    • 名词 快乐、欢乐。  【组词】:「耳目之娱」。晋.王羲之〈三月三日兰亭诗序〉:「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 动词 取悦、使快乐。  【组词】:「自娱娱人」。南朝宋.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诗:「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
    • 动词 慰藉。《楚辞.屈原.九章.思美人》:「吾将荡志而愉乐兮,遵江夏以娱忧。」唐.韩愈〈上兵部李侍郎书〉:「舒忧娱悲,杂以瑰怪之言。」
    • 拼音:yú
    • 参见「犰狳」条。
    • 拼音:yú
    • 动词 谄媚、奉承。  【组词】:「阿谀」。《书经.冏命》:「仆臣谀,厥后自圣。」《史记.卷一零七.魏其武安侯传》:「灌夫为人刚直使酒,不好面谀。」
    • 拼音:yú

      (餘)

      yú ㄩˊ

       1. 见“余”。

       2. 姓。

      详细解释
    • 拼音:yú

      yú ㄩˊ

       ◎ 同“娱”。

    • 拼音:yú
    • 动词 捕鱼。  【组词】:「竭泽而渔」。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 动词 用不正当的手段掠夺、谋取。《商君书.修权》:「秩官之吏,隐下以渔百姓,此民之蠹也。」《元史.卷一七三.崔斌传》:「既至,凡前日蠹国渔民不法之政,悉厘正之。」
    • 形容词 与捕鱼有关的。  【组词】:「渔业」、「渔翁」、「渔船」。
    • 名词 姓。如宋代有渔阳鸿。
    • 拼音:yú
    • 参见「茱萸」条。
    • 拼音:yú

      yú ㄩˊ

       ◎ 饮。

    • 拼音:yú
    • 参见「隃麋」条。
    • ,
    • 副词 远。同「遥」。《汉书.卷三四.黥布传》:「上恶之,与布相望见,隃谓布『何苦而反?』」宋.文天祥〈贺皇太后表〉:「臣远被绣衣,隃瞻彩仗。」
    • 拼音:yú
    • 名词 古代一种求雨的祭典。《续汉书志.第五.礼仪志中》:「其旱也,公卿官长以次行雩礼求雨。」
    • ,
    • 名词 虹的别名。《尔雅.释天》:「螮蝀谓之雩。螮蝀,虹也。」
    • 拼音:yú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yú
    • 名词 水生脊椎动物的总称。冷血、卵生,有鳍、鳞,以鳃呼吸。参见「鱼类」条。
    • 名词 形状像鱼的动物。  【组词】:「鲸鱼」、「鳄鱼」、「蠹鱼」。
    • 名词 姓。如唐代有鱼朝恩。
    • 名词 二一四部首之一。
    • 拼音:yú
    • 名词 山、水弯曲转角的地方。  【组词】:「海隅」。唐.杜甫〈潼关吏〉诗:「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 名词 角、角落。  【组词】:「墙隅」、「四隅」。《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 名词 边、旁。《乐府诗集.卷三七.相和歌辞十二.古辞.陇西行》:「桂树夹道生,青龙对道隅。」
    • 名词 边远的地方。《淮南子.原道》:「经营四隅,还反于枢。」
    • 名词 事物的一端或一面。《后汉书.卷四九.仲长统传.赞曰》:「举端自理,滞隅则失。」
    • 拼音:yú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yú
    • 动词 鱼露出水面呼吸。《韩诗外传.卷一》:「水浊则鱼喁,令苛则民乱。」
    • ,
    • 动词 [一]之又音。
    • 名词 相应和的声音。《庄子.齐物论》:「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
    • 拼音:yú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yú
    • 名词 山弯曲的地方。《字汇.山部》:「嵎,山曲曰嵎。」《西游记.第七三回》:「香兰围石屋,芳草映岩嵎。」
    • 名词 角落。通「隅」。晋.支遁〈述怀诗〉二首之一:「惚怳回灵翰,息肩栖南嵎。」
    • 拼音:yú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yú
    • 动词 变更、改变。  【组词】:「信守不渝」、「此情不渝」。《诗经.郑风.羔裘》:「彼其之子,舍命不渝。」
    • 名词 四川省重庆市的简称。  【组词】:「成渝铁路」。
    • 拼音:yú
    • 动词 拖曳、牵引。《说文解字.手部》:「揄,引也。」《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于是郑女曼姬,被阿锡,揄紵缟。」唐.张守节.正义:「揄,曳也。」《聊斋志异.卷一.娇娜》:「女乃敛羞容,揄长袖,就榻诊视。」
    • 动词 挥动。《韩非子.内储说下》:「御者因揄刀而劓美人。」《淮南子.泛论》:「揄三尺之刃,造桓公之胸。」
    • 动词 引出、提出。《淮南子.主术》:「使言之而非也,虽在卿相人君,揄策于庙堂之上,未必可用。」《汉书.卷二二.礼乐志》:「神之揄,临坛宇。」唐.颜师古.注:「言神引来降临之也。」
    • 动词 参见「揶揄」条。
    • ,
    • 参见「揄狄」条。
    • ,
    • 动词 清理米臼,取出米臼中的米。《诗经.大雅.生民》:「或舂或揄,或簸或蹂。」汉.郑玄.笺:「揄,抒臼也。」
    • 拼音:yú
    • 形容词 快乐、高兴。  【组词】:「愉快」、「欢愉」、「愉悦」。
    • 拼音:yú
    • 名词 古书上记载的一种楸树。即鼠梓。叶大如桐树而黑。《尔雅.释木》:「楰,鼠梓。」清.郝懿行.义疏:「今一种楸,大叶如桐叶而黑,山中人谓檟楸。」《诗经.小雅.南山有台》:「南山有枸,北山有楰。」孔颖达正义引陆机疏云:「楰,楸属。其树叶、木理如楸,山楸之异者,今人谓之苦楸。」
    • 拼音:yú
    • 名词 开垦过二年的田地。《说文解字.田部》:「畲,二岁治田也。」
    • ,
    • 动词 用火燎原而后种植的耕作方式。晋.陶渊明〈和刘柴桑诗〉:「茅茨已就治,新畴复应畲。」
    • 名词 待火耕的荒田。唐.刘禹锡〈竹枝词〉九首之九:「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 名词 姓。如明代有畲恭。
    • 拼音:yú
    • 形容词 肥沃。  【组词】:「膏腴之地」。《金史.卷四七.食货志二》:「腴地尽入富家,瘠者乃付贫户。」
    • 形容词 丰满。  【组词】:「丰腴」。唐.白行简《李娃传》:「未数月,肌肤稍腴,卒岁,平愈如初。」
    • 名词 肥肉。《文选.枚乘.七发》:「犓牛之腴,菜以笋蒲。」《南史.卷七.梁武帝本纪下》:「膳无鲜腴,惟豆羮粝饭而已。」
    • 名词 猪狗的肠胃。《礼记.少仪》:「君子不食圂腴,小子走而不趋,举爵则坐立饮。」唐.孔颖达.正义:「腴,猪犬肠也。」
    • 名词 油脂。汉.王充《论衡.艺增》:「稻粱之味,甘而多腴。」宋.苏轼〈送乔仝寄贺君〉诗六首之一:「结茅穷山啖松腴,路逢逃秦博士卢。」
    • 名词 富裕之境。《晋书.卷六九.周顗传》:「伯仁凝正,处腴能约。」唐.孟浩然〈赠萧少府〉诗:「处腴能不润,居剧体常闲
    • 拼音:yú
    • 动词 越过、超过。  【组词】:「逾墙」、「逾时不候」、「年逾六十」。唐.柳宗元〈哭连州凌员外司马〉诗:「着书逾十年,幽颐靡不推。」宋.苏辙〈六国论〉:「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
    • 动词 经历、经过。南朝梁.萧统〈文选序〉:「时更七代,数逾千祀。」唐.柳宗元〈睢阳庙碑〉:「浩浩烈士,不闻济师。兵食歼焉,守逾三时。」
    • 副词 更加。《淮南子.原道》:「不足以禁奸塞邪,乱乃逾滋。」《明史.卷二九五.忠义传七.王励精传》:「其墨迹久逾新,涤之不灭。」
    • 拼音:yú

      yú ㄩˊ

       ◎ 坟:“于云阳得少昊之~。”

    • 拼音:yú

      yú ㄩˊ

       1. 今中国河北省沙河的古称:“又有蓼水、冯水,皆东至朝平入~。”

       2. 古沼泽名。

    • 拼音:yú

      yú ㄩˊ

       1. 同“”。

       2. 〔~〕a.胸骨。b.锁骨。

    • 拼音:yú

      yú ㄩˊ

       ◎ 〔昆~〕山名,在中国山东省。

      详细解释
    • 拼音:yú

      yú ㄩˊ

       ◎ 古通“隅”:“顾见农夫,泣泪路~。”

    • 拼音:yú

      yù ㄩˋ

       ◎ 女子嫉妒男子。

      其它字义

      yú ㄩˊ

       ◎ 古女子人名用字。

    • 拼音:yú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yú

      yú ㄩˊ

       ◎ 〔蓲~〕见“蓲3”。

    • 拼音:yú

      yú ㄩˊ

       ◎ 〔~次〕即“榆次”,山名,在中国山西省榆次市。

    • 拼音:yú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yú
    • 形容词 笨傻、不聪明。  【组词】:「愚笨」、「愚昧无知」。《论语.为政》:「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唐.白居易〈新乐府.涧底松〉:「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
    • 形容词 与自身有关的。  【组词】:「愚见」、「愚兄」。《战国策.秦策五》:「臣效愚计,大王不用。」
    • 动词 欺骗、蒙骗。《孙子.九地》:「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文选.贾谊.过秦论》:「于是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 代词 自称的谦词。《文选.诸葛亮.出师表》:「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唐.刘得仁〈贺顾非熊及第其年内索文章〉诗:「愚为童稚时,已解念君诗。」
    • 拼音:yú
    • 名词 植物名。榆科榆属,落叶乔木。树皮深褐色,剥脱如鳞状。叶为椭圆形或倒卵形,缘边有重锯齿。三、四月间开淡紫绿色花,果实扁圆,有膜质之翅。木材坚实,可供制作器具或建筑用。
    • 拼音:yú
    • 名词 歌曲、歌谣。《楚辞.宋玉.招魂》:「吴歈蔡讴,奏大吕些。」唐.刘禹锡〈竹枝词.序〉:「故余亦作竹枝九篇,俾善歌者扬之,附于末。后之聆巴歈,知变风之自焉。」
    • 拼音:yú
    • 名词 美玉。《楚辞.屈原.九章.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 名词 玉的光彩。  【组词】:「瑕不掩瑜」。
    • 名词 参见「瑜伽」条。
    • 拼音:yú
    • 参见「艅艎」条。
    • 拼音:yú
    • 动词 企求、冀求。  【组词】:「觊觎」。《后汉书.卷五五.章帝八王传.河间孝王开传》:「云与中大夫赵王谋图不轨,闚觎神器。」《陈书.卷三一.萧摩诃传》:「会隋总管贺若弼镇广陵,窥觎江左,后主委摩诃备御之任。」
    • 拼音:yú

      yú ㄩˊ

       1. 筑墙时用于两端的短板。

       2. 木制的水槽:“取亲中裙厕~,身自浣洒。”

       3. 古通“窬”,门旁的小洞。

    • 拼音:yú
    • 参见「氍毹」条。
    • ,
    • 上述[一]的另一种读音。
    • 拼音:yú
    • 动词 忧虑。  【组词】:「性命堪虞」。明.马中锡《中山狼传》:「前虞跋胡后恐疐尾,三纳之而未克。」
    • 动词 疑虑、顾虑。《诗经.鲁颂.閟宫》:「无贰无虞,上帝临女。」
    • 动词 预料、猜想。《孟子.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新唐书.卷一三八.李嗣业传》:「虏不虞军至,因大溃。」
    • 动词 欺骗。  【组词】:「尔虞我诈」。《左传.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 名词 国名:(1) 传说为舜祖先的封地,故址约在今山西省平陆县虞城。(2) 舜子商均受封之地,故城约在今河南省虞城县西南。
    • 名词 参见「虞舜」条。
    • 名词 姓。如宋代有虞允文。
    • 拼音:yú

      yú ㄩˊ

       ◎ 同“榆”。

    • 拼音:yú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yú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yú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yú
    • 参见「睮睮」条。
    • 拼音:yú
    • 动词 捕鱼。  【组词】:「竭泽而渔」。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 动词 用不正当的手段掠夺、谋取。《商君书.修权》:「秩官之吏,隐下以渔百姓,此民之蠹也。」《元史.卷一七三.崔斌传》:「既至,凡前日蠹国渔民不法之政,悉厘正之。」
    • 形容词 与捕鱼有关的。  【组词】:「渔业」、「渔翁」、「渔船」。
    • 名词 姓。如宋代有渔阳鸿。
    • 拼音:yú
    • 名词 参见「襜褕」条。
    • 形容词 华美的。《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农夫莫不辍耕释耒,褕衣甘食,倾耳以待命者。」
    • 拼音:yú
    • 名词 车。  【组词】:「舍舟就舆」。《老子.第八零章》:「虽有舟舆,无所乘之。」
    • 名词 轿子。  【组词】:「肩舆」、「彩舆」。《辽史.卷五五.仪卫志一》:「舆:以人肩之,天子用韝络臂绾。」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八下.滇游日记九》:「油碧舆五六肩,乃妇人之游于林间者,不能近辨其为何树也。」
    • 名词 地域、疆域。  【组词】:「舆地」、「舆图」。《史记.卷六零.三王世家》:「御史奏舆地图,他皆如前故事。」
    • 动词 扛抬。《汉书.卷六四上.严助传》:「舆轿而隃领,拕舟而入水。」《隋书.卷八一.东夷传.流求传》:「王乘木兽,令左右舆之而行,导从不过数十人。」
    • 形容词 公众的。  【组词】:「舆论」。《资治通监.卷二二九.唐纪四十五.德宗建中四年》:「顷者窃闻舆议,颇究群情。」
    • 拼音:yú
    • 名词 门边墙上的圭形小洞。《说文解字.穴部》「窬」字.清.段玉裁.注:「是则于门旁穿壁,以木衺直居之,令如圭形,谓之圭窬。」
    • 动词 挖凿、穿凿。《淮南子.泰族》:「埏埴而为器,窬木而为舟。」
    • 动词 穿越、超越。通「踰」。《论语.阳货》:「子曰:『色厉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 拼音:yú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yú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yú
    • 参见「蛞蝓」条。
    • 拼音:yú
    • 名词 母羊。《列子.天瑞》:「老韭之为苋也,老羭之为猿也。」晋.张湛.注:「羭,牝羊也。」
    • 名词 美德。《左传.僖公四年》:「专之渝,攘公之羭。」晋.杜预.注:「羭,美也。」
    • 拼音:yú

      yú ㄩˊ

       1. 一种中药草,即“泽泻”。

       2. 花盛开的样子。

    • 拼音:yú
    • 动词 谄媚、奉承。  【组词】:「阿谀」。《书经.冏命》:「仆臣谀,厥后自圣。」《史记.卷一零七.魏其武安侯传》:「灌夫为人刚直使酒,不好面谀。」
    • 拼音:yú
    • 形容词 多出的、剩下的。  【组词】:「余钱」、「不遗余力」。宋.王庭珪〈和周秀实家行〉:「先输官仓足兵食,余粟尚可瓶中藏。」
    • 形容词 残留的、将尽的。  【组词】:「余年」、「余生」、「余烬」。宋.方岳〈农谣〉二首之二:「漠漠余香着草花,森森柔绿长桑麻。」
    • 形容词 其他的。  【组词】:「余念」、「余事」。
    • 形容词 不尽的、未完的。  【组词】:「死有余辜」、「心有余悸」、「余音绕梁」。
    • 名词 某一事情、情况以外或以后的时间。  【组词】:「课余」、「业余」、「公余」。唐.孟浩然〈行出东山望汉川〉诗:「雪余春未暖,岚解昼初阳。」
    • 名词 大数目或度量单位等的零数。  【组词】:「三十有余」、「年四十余」。清.姚鼐〈登泰山记〉:「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 名词 姓。如十六国时后燕有余蔚。
    • 副词 以后。  【组词】:「他虚心反省之余,决心改过。」
    • 动词 剩下、遗留。  【组词】:「余留」。唐.戴叔伦〈屯田词〉:「新禾未熟飞蝗至,青苗食尽余枯茎。」宋.周邦彦〈浪淘沙慢.昼阴重〉词:「弄夜色,空余满地梨花雪。」
    • 拼音:yú

      yú ㄩˊ

       ◎ 〔~鱼〕体长呈梭形,黄褐色,头长,口大,吻尖,牙锐,性凶猛,成群捕食群集性小鱼。

      详细解释
    • 拼音:yú

      yú ㄩˊ

       ◎ 大种鸡的幼雏。

    • 拼音:yú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yú

      yú ㄩˊ

       ◎ 铜鱼,丧车的装饰:“无帾丝~缕翣,其貌以象菲帷帱尉也。”

    • 拼音:yú
    • 动词 企求、冀求。  【组词】:「觊觎」。《后汉书.卷五五.章帝八王传.河间孝王开传》:「云与中大夫赵王谋图不轨,闚觎神器。」《陈书.卷三一.萧摩诃传》:「会隋总管贺若弼镇广陵,窥觎江左,后主委摩诃备御之任。」
    • 拼音:yú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yú
    • 动词 越过、超过。同「逾」。《诗经.郑风.将仲子》:「无踰我墙,无折我树桑。」《三国志.卷一七.魏书.徐晃传》:「将军之功,踰孙武、穰苴。」
    • 拼音:yú

      yú ㄩˊ

       ◎ 古女子人名用字。

    • 拼音:yú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yú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yú

      yú ㄩˊ

       ◎ 丘陵间的溪水。

    • 拼音:yú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yú
    • 参见「璵璠」条。
    • 拼音:yú
    • 名词 车。  【组词】:「舍舟就舆」。《老子.第八零章》:「虽有舟舆,无所乘之。」
    • 名词 轿子。  【组词】:「肩舆」、「彩舆」。《辽史.卷五五.仪卫志一》:「舆:以人肩之,天子用韝络臂绾。」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八下.滇游日记九》:「油碧舆五六肩,乃妇人之游于林间者,不能近辨其为何树也。」
    • 名词 地域、疆域。  【组词】:「舆地」、「舆图」。《史记.卷六零.三王世家》:「御史奏舆地图,他皆如前故事。」
    • 动词 扛抬。《汉书.卷六四上.严助传》:「舆轿而隃领,拕舟而入水。」《隋书.卷八一.东夷传.流求传》:「王乘木兽,令左右舆之而行,导从不过数十人。」
    • 形容词 公众的。  【组词】:「舆论」。《资治通监.卷二二九.唐纪四十五.德宗建中四年》:「顷者窃闻舆议,颇究群情。」
    • 拼音:yú
    • 助词 置于句末,表疑问、反诘等语气。多用于文言文中。相当于「吗」。唐.柳宗元〈连山郡复乳穴记〉:「斯其为政也,而独非祥也欤?」
    • 助词 表示感叹的语气。多用于文言文中。相当于「啊」、「吧」。汉.武帝〈诏贤良〉:「未知所济,猗欤!伟欤!」宋.苏轼〈留侯论〉:「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 拼音:yú

      yú ㄩˊ

       1. 腹部膏腴下垂。

       2. 古书上说的一种虫。

    • 拼音:yú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yú

      yú ㄩˊ

       1. 肩前骨;肩头。

       2. [肩~]针灸穴位名。

      详细解释
    • 拼音:yú

      yú ㄩˊ

       1. 〔鐻(qú)~〕金属耳环,如“椎结左衽~~之君。”

       2. 锯。

    • 拼音:yú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yú
    • 动词 虚夸、胡说。《说文解字.言部》:「謣,妄言。」汉.扬雄《法言.问明》:「謣言败俗,謣好败则。」
    • ,
    • 参见「舆謣」条。
    • 拼音:yú

      yú ㄩˊ

       ◎ 古书上说的一种鱼。

    • 拼音:yú

      yú ㄩˊ

       ◎ 喂牛用的圆筐。

    • 拼音:yú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yú
    • 名词 古代指挥军队前进的旗子,画有鸟振翅疾飞的图像。《说文解字.零部》:「旟,错革鸟其上,所以进士众。」
    • 拼音:yú

      yú ㄩˊ

       ◎ 紫色马。

    • 拼音:yú

      yú ㄩˊ

       ◎ 泥鳅(日本汉字)。

    • 拼音:yú

      yú ㄩˊ

       ◎ 古书上说的一种表面有斑纹的鱼。

    • 拼音:yú

      yú ㄩˊ

       ◎ 茂盛。

    • 拼音:yú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yú

      yú ㄩˊ

       ◎ 古书上说的一种鸟。

    • 拼音:yú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yú

      yú ㄩˊ

       ◎ 〔鸅~〕见“鸅”。

    • 拼音:yú
    • 形容词 牙齿不正。《玉篇.齿部》:「齵,齿不齐也。」
    • 形容词 参差不齐的样子。《周礼.冬官考工记.轮人》:「察其菑蚤不齵,则轮虽敝不匡。」《荀子.君道》:「天下之变,境内之事,有弛易齵差者矣。」
    • ,
    • 上述[一]的另一种读音。
    • 拼音:yǔ
    • 名词 同类、朋党。《说文解字.舁部》:「与,党与也。」《史记.卷八九.张耳陈余传》:「敌多则力分,与众则兵强。」《汉书.卷六三.武五子传.燕刺王刘旦传》:「群臣连与成朋,非毁宗室。」
    • 动词 赞成、允许。《论语.先进》:「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资治通监.卷三二.汉纪二十四.成帝绥和元年》:「传不云乎:『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 动词 支助、赞助。《老子.第七九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唐.陈子昂〈感遇〉诗三八首之一七:「岂无当世雄,天道与胡兵。」
    • 动词 给予。  【组词】:「赠与」、「授与」。《孟子.离娄下》:「可以与,可以无与。」《韩非子.忠孝》:「此明君且常与,而贤臣且常取也。」
    • 动词 接近、亲近。《礼记.礼运》:「诸侯以礼相与,大夫以法相序。」《宋史.卷三三六.司马光传》:「所言尽害政之事,所与尽害政之人。」
    • 动词 跟从、跟随。《国语.齐语》:「桓公知天下诸侯多与己也,故又大施忠焉。」《淮南子.墬形》:「蛤蟹珠龟,与月盛衰。」
    • 动词 结交、交往。《韩非子.奸劫弑臣》:「君臣之相与也,非有父子之亲也。」
    • 动词 争战。《左传.哀公九年》:「宋方吉,不可与也。」《国语.越语下》:「彼来从我,固守勿与。」
    • 动词 应付、对付。《史记.卷三四.燕召公世家》:「庞暖易与耳。」《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以为诸帅易与,独飞不可当。」
    • 动词 如、相比。《汉书.卷三四.韩信传》:「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唐.李商隐〈送从翁从东川弘农尚书幕〉诗:「甘心与陈阮,挥手谢松乔。」
    • 动词 等待。《论语.阳货》:「日月逝矣,岁不我与。」《楚辞.屈原.离骚》:「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 动词 推举、选拔。通「举」。  【组词】:「选贤与能」。
    • 副词 皆、全。通「举」。《易经.无妄卦.象曰》:「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墨子.天志中》:「天下之君子,与谓之不详者。」
    • 介词 向、对。  【组词】:「与虎谋皮」。《孟子.公孙丑下》:「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
    • 介词 被。《战国策.秦策五》:「(夫差)遂与勾践禽,死于干隧。」
    • 介词 为、替。《孟子.离娄上》:「所欲,与之聚之。」
    • 连词 和、同、跟。  【组词】:「我与你」、「山与水」。《论语.公冶长》:「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 连词 与其,表示比较。《韩非子.难二》:「与吾得革车千乘,不如闻行人烛过之一言也。」《史记.卷八三.鲁仲连邹阳传》:「与人刃我,宁自刃。」
    • ,
    • 动词 参加。  【组词】:「参与」、「与会」。《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以光为太师,与四辅之政。」
    • 动词 干涉、干预。《国语.鲁语下》:「是故天子……日中考政,与百官之政事。」宋.范成大〈次韵时叙〉诗:「作诗惜春聊复尔,春亦何能与人事?」
    • ,
    • 助词 置于句末,表示感叹的语气。同「欤」。《论语.学而》:「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助词 置于句末,表示疑问、反诘的语气。同「欤」。《楚辞.屈原.渔父》:「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汉.王充《论衡.刺孟》:「沈同以其私问曰:『燕可伐与?』」
    • 拼音:yǔ
    • 名词 没有顶盖、露天的谷仓。《诗经.小雅.楚茨》:「我仓既盈,我庾维亿。」汉.毛亨.传:「露积曰庾。」《史记.卷一零.孝文本纪》:「发仓庾以振贫民,民得卖爵。」
    • 名词 量词。古代计算容量的单位。相当于十六斗。《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能货子犹为高氏后,粟五千庾。」晋.杜预.注:「庾,十六斗。」《论语.雍也》:「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
    • 名词 姓。如北周时有庾信。
    • 拼音:yǔ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yǔ
    • 名词 同类、朋党。《说文解字.舁部》:「与,党与也。」《史记.卷八九.张耳陈余传》:「敌多则力分,与众则兵强。」《汉书.卷六三.武五子传.燕刺王刘旦传》:「群臣连与成朋,非毁宗室。」
    • 动词 赞成、允许。《论语.先进》:「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资治通监.卷三二.汉纪二十四.成帝绥和元年》:「传不云乎:『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 动词 支助、赞助。《老子.第七九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唐.陈子昂〈感遇〉诗三八首之一七:「岂无当世雄,天道与胡兵。」
    • 动词 给予。  【组词】:「赠与」、「授与」。《孟子.离娄下》:「可以与,可以无与。」《韩非子.忠孝》:「此明君且常与,而贤臣且常取也。」
    • 动词 接近、亲近。《礼记.礼运》:「诸侯以礼相与,大夫以法相序。」《宋史.卷三三六.司马光传》:「所言尽害政之事,所与尽害政之人。」
    • 动词 跟从、跟随。《国语.齐语》:「桓公知天下诸侯多与己也,故又大施忠焉。」《淮南子.墬形》:「蛤蟹珠龟,与月盛衰。」
    • 动词 结交、交往。《韩非子.奸劫弑臣》:「君臣之相与也,非有父子之亲也。」
    • 动词 争战。《左传.哀公九年》:「宋方吉,不可与也。」《国语.越语下》:「彼来从我,固守勿与。」
    • 动词 应付、对付。《史记.卷三四.燕召公世家》:「庞暖易与耳。」《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以为诸帅易与,独飞不可当。」
    • 动词 如、相比。《汉书.卷三四.韩信传》:「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唐.李商隐〈送从翁从东川弘农尚书幕〉诗:「甘心与陈阮,挥手谢松乔。」
    • 动词 等待。《论语.阳货》:「日月逝矣,岁不我与。」《楚辞.屈原.离骚》:「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 动词 推举、选拔。通「举」。  【组词】:「选贤与能」。
    • 副词 皆、全。通「举」。《易经.无妄卦.象曰》:「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墨子.天志中》:「天下之君子,与谓之不详者。」
    • 介词 向、对。  【组词】:「与虎谋皮」。《孟子.公孙丑下》:「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
    • 介词 被。《战国策.秦策五》:「(夫差)遂与勾践禽,死于干隧。」
    • 介词 为、替。《孟子.离娄上》:「所欲,与之聚之。」
    • 连词 和、同、跟。  【组词】:「我与你」、「山与水」。《论语.公冶长》:「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 连词 与其,表示比较。《韩非子.难二》:「与吾得革车千乘,不如闻行人烛过之一言也。」《史记.卷八三.鲁仲连邹阳传》:「与人刃我,宁自刃。」
    • ,
    • 动词 参加。  【组词】:「参与」、「与会」。《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以光为太师,与四辅之政。」
    • 动词 干涉、干预。《国语.鲁语下》:「是故天子……日中考政,与百官之政事。」宋.范成大〈次韵时叙〉诗:「作诗惜春聊复尔,春亦何能与人事?」
    • ,
    • 助词 置于句末,表示感叹的语气。同「欤」。《论语.学而》:「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助词 置于句末,表示疑问、反诘的语气。同「欤」。《楚辞.屈原.渔父》:「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汉.王充《论衡.刺孟》:「沈同以其私问曰:『燕可伐与?』」
    • 拼音:yǔ
    • 形容词 粗糙、不坚实。《史记.卷一.五帝本纪》:「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文选.何晏.景福殿赋》:「观器械之良窳,察俗化之诚伪。」
    • 形容词 衰弱。《文选.枚乘.七发》:「血脉淫濯,手足堕窳。」汉.王充《论衡.命义》:「禀性软弱者,气少泊而性羸窳;羸窳则寿命短。」
    • 形容词 怠惰的。《商君书.垦令》:「农无得粜,则窳惰之农勉疾。」
    • 动词 腐败、败坏。《三国志.卷四二.蜀书.郤正传》:「然而道有隆窳,物有兴废,有声有寂,有光有翳。」《清史稿.卷四一.灾异志二》:「兰州瓜窳,剖之有血,食者立病。」
    • 拼音:yù
    • 名词 植物名。天南星科芋属,多年生草本。地下球茎也称为「芋」,多肉,含丰富淀粉质,可供食用。叶大如短箭状,有长柄,绿色。夏日开黄白色花,花单性,呈穗状花序。根作须状生于球茎下端。俗称为「芋头」。
    • 拼音:yù
    • 动词 告知、说明。通「谕」。  【组词】:「晓喻」、「告喻」。《淮南子.修务》:「晓然意有所通于物,故作书以喻意,以为知者也。」《史记.卷五二.齐悼惠王世家》:「乃留兵屯荥阳,使使喻齐王及诸侯,与连和,以待吕氏之变而共诛之。」
    • 动词 知道、明白。  【组词】:「家喻户晓」、「不言而喻」。唐.白居易〈秦中吟.买花〉:「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 动词 比方。  【组词】:「比喻」、「譬喻」。汉.王充《论衡.自纪》:「何以为辩?喻深以浅;何以为智?喻难以易。」
    • 名词 姓。如宋代有喻樗。
    • 拼音:yù

      yù ㄩˋ

       ◎ 石名。

    • 拼音:yù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名句 | 成语大全 | 宠物百科 | 杂谈 词典 | 拼音 | 字典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