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渔歌子古诗渔歌子,词牌名,词也叫“长短句”,“小令”.可以唱,分为上下两段,两段之间有空格. 渔歌子① 【唐】张志和 西塞山②前白鹭③飞, 桃花流水④鳜(gui)鱼肥. 青箬(ruo)笠⑤,绿蓑⑥(suo)衣, 斜风细雨不须⑦归. 【注释】 ①.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 ②. 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③. 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 ④.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⑤. 箬笠:竹叶或竹蔑做的斗笠. ⑥. 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⑦:鳜鱼: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 【译文】 西塞山前有白鹭在飞,桃花盛开,水流湍急,鳜鱼更是肥美.江中的小舟中,有一位老翁带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在江面中垂钓.而他久久不愿离去,是因为下雨了,鱼要出来呼吸,这不是可以钓到很多肥美的鳜鱼吗?他被这番风景深深地迷住了. 【名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参考资料: ?tp=0_11。 2.渔歌子是宋代诗人的词调是渔歌子,词牌名,词也叫“长短句”,“小令”.可以唱,分为上下两段,两段之间有空格. 渔歌子①?【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② 桃花流水鳜鱼肥.③ 青箬笠,④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作者】 (730~810) 张志和,字子同,初名龟龄.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唐朝肃宗时待诏翰林.后因事贬官,赦还,不复仕进,居江湖,自号烟波钓叟.著有《玄真子》集《全唐诗》录其九首诗词.渔歌子,词调名,又名渔父歌.本为唐朝教坊曲.分单双调两种,单调27字,五句,四平韵;双调50字,仄声.张志和《渔歌子》共有五首.《南华象说》十卷、《冲虚白马非马证》八卷,未行于世(此据唐颜真卿撰《浪迹先生玄真子张志和碑》.按,颜乃张之友善,《唐书·张志和传》及《玄品录》、《续仙传》所记张志和事,均依此《碑》).张志和少有才学,年十六擢明经第,以策干唐肃宗,深受赏识,得待诏翰林,授左金吾录事参军.于是改名志和.此后不久,因系狱事,贬南浦尉,会赦还,以亲丧不复仕. 离宫后,常居于江湖之上,自称 “烟波钓徒”.大概是仿姜尚故事,每垂钓不设诱饵,其志不在鱼也. 下述几事,以见张志和之行状.虽然张志和曾为朝官,但退隐后,县令使浚渠,他竟能 “执畚就役,曾无忤色”(颜《碑》).又,张志和尝以大布制褐裘,及其嫂闻之,乃手为织纩,及成,一衣十年,虽暑不解.唐肃宗赐奴婢各一,张志和遂配为夫妇,号曰渔僮、樵青,人或问其故,答曰:“渔僮使捧钓收纶,芦中鼓枻,樵青使苏兰薪桂,竹里煎茶.”又有竟陵子陆羽、校书郎裴修问“孰为往来者”,张志和慨然对曰:“太虚作室而共居,夜月为灯以同照,与四海诸公未尝离别,有何往来?”其豁达如此,大有庄叟遗风.但张志和生性孤峻,“不可得而亲疏,率诚澹然,人莫窥其喜愠.视轩裳如草芥,屏嗜欲若泥沙.”(颜《碑》) 张志和还善图山水,酒酣之际,随着击鼓吹笛的乐声,舞笔飞墨,应节而成,尝撰渔歌,唐宪宗求之不能致.又为御史李萼写图幛,千变万化,观者愕眙,在坐六十余人各暑姓名爵里于其下,张志和乃以两言目之,潜皆属对,举席叹骇.李德裕赞叹张志和 “隐而有名,显而无事,不穷不达,严光之比”,跻身江湖而又美名远扬,这种生活竟令身居朝廷要位的李德裕也羡慕不已. 大历七年 (公元772年)秋八月,颜真卿为湖州刺史,张志和来谒.颜真卿以舟敞漏,请更之,张志和答曰:“傥惠渔舟,愿以为浮家泛宅,沿溯江湖之上,往来苕霎之间,野夫之幸矣.”遂为水戏(《续仙传》载张志和“守真养气,卧雪不寒,入水不濡”),忽焉去.关于张志和卒时情景,颜《碑》只有一句朦胧的记载,“忽焉去我”.《新唐书·张志和传》可能因其意不明,不云其事.《续仙传·玄真子》则借此遂云“寻于水上挥手以谢真卿,上升而去”,故神其事,不可信. 点评: 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一阕,风流千古.东坡尝以成句用入鹧鸪天,又用于浣溪沙.然其所足成之句,尤未如原词之妙通造化也.太白菩萨蛮、忆秦娥,张志和渔歌子,两家一忧一乐,归趣难名. 现在渔歌子一词已被录入小学苏教版6年级下学期第9课,小学人教版4年级下期第23课.小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学期第9课 词两首 3.渔歌子(古诗)的意思渔歌子(古诗)的意思: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鳜鱼肥美。 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乐然垂钓,被美丽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离去。 渔歌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又名《渔歌曲》《渔父》《渔父乐》《渔夫辞》,原唐教坊曲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成为词牌名。 原为单调廿七字,四平韵。中间三言两句对偶。 后来此调多用为双调。“子”即“曲”,《渔歌子》即《渔歌曲》。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 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词中更吸引我们的是江乡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 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而这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 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 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三四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 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斜风”指微风。 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4.渔歌子古诗全文《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唐代: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鳜鱼肥美。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乐然垂钓,用不着回家。 扩展资料 这首词的前两句勾勒出一幅江南风景长卷。“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夫的悠闲自得。“桃红”与“流水”相映,显现了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 末两句描写渔父捕鱼的情态。与富有诗情画意的大自然完全融合在一起,令人神往。作者虽只是概括地叙述了渔夫捕鱼的生活,但从词的言外之意中,读者不难发现作者对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的向往。 这首词构思巧妙,意境优美,语言生动,格调清新,寄情于景,显现出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清纯和淡泊,成为一首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词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