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于言志的诗句

1.【有哪些托物言志的古诗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蝉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五代【主题类别】:托物言志【题材】:五言律诗【韵类】:ingㄧㄥ英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望岳 【作者】:杜甫 【年代】:唐五代【主题类别】:托物言志【题材】:五言古诗【韵类】:aoㄠ熬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名言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注 释】:1、岱宗:泰山别名岱,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2、钟:赋予、集中.3、决:裂开.4、凌:跃上.【评 析】:诗以“望”入题,赞叹东岳,讴歌造化.希望凌顶而小天小,以抒雄心壮志.开首两句,写泰山的高峻伟大,先写对它的仰慕,再写它横跨齐鲁两地的壮伟.三、四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五、六句写遥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涤.最后两句写望岳而生登临峰顶之意愿.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青溪 【作者】:王维 【年代】:唐五代【主题类别】:托物言志【题材】:五言古诗【韵类】:iㄧ衣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注 释】:1、逐:循、沿.2、趣:同“趋”.3、澹:安静.【评 析】:此诗借颂扬名不见经传的青溪,来印证自己的素愿.以青溪之淡泊,喻自身之素愿安闲.全诗自然清淡素雅,写景抒情皆轻轻松松,然而韵味却隽永醇厚.诗人笔下的青溪是喧闹与沉郁的统一,活泼与安祥的揉合,幽深与素静的融和.吟来令人羡慕向往.题李迪牡丹图 花后无语荒草肥,焉知天外无惊雷?囊括涯内群魔乱,难忍鼠辈称强贼.冲天一怒寒星落,十万义士遥相随.长驱直入九万里,枪林弹雨夺金魁.。

2.关于言志的古诗

托物言志的诗1、《青松》现代·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2、《墨梅》元·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3、《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4、《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5、《画菊》宋·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6、《菊花》唐·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7、《沁园春·雪》现代·**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8、《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9、《在狱咏蝉》唐·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10、《莲》唐·唐彦谦新莲映多浦,迢递绿塘东。

静影摇波日,寒香映水风。金尘飘落蕊,玉露洗残红。

看着馀芳少,无人问的中。11、《题菊花》唐·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12、《精卫》清·顾炎武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3.【关于托物言志的诗句有那些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 石头是经过千万次锤打才从深山里开采出来 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就算粉身碎骨都不怕 因为要一身清白留在人间 简单的意思: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从深山中开采出来,用烈火焚烧也是件平常普通的事.粉骨碎身都不怕,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 [简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古诗今译] 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平常事一样.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青白(就像石头的颜色那样青白分明,现在多用“清白”)长留人间.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骨碎身全不怕”.“粉骨碎身”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青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此句中的青白是拿石头的颜色作比,也就是现在的“清白”的意思早梅 年代:【唐】 作者:【柳宗元】 体裁:【五律】 类别:【静物】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早梅 年代:【唐】 作者:【张谓】 体裁:【七绝】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林村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注释 【诗文解释】 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人们不知寒梅因靠近溪水而早发,以为那是经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词语解释】 迥:远. 傍:靠. 发:开放. 经冬:过冬. 销:这里指冰雪融化. 【诗文赏析】 全诗即在于写一个「早」字.寒冬刚过,百花未开,在冰雪尚未消融之际,为世界带来生机和希望的只有一束寒梅,因此无数文人墨客踏雪寻访,寻觅这凌寒独放的早梅.在远离道路的溪水桥边,诗人终于看到了似玉如雪的早梅.早梅的形象被刻画得惟妙惟肖,韵味十足,与诗人的精神心有灵犀. 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这首咏梅诗,则侧重写一个“早”字. 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洁白如玉,又照应了“寒”字.写出了早梅凌寒独开的丰姿.第二句写这一树梅花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一个“迥”字,一个“傍”字,写出了“一树寒梅”独开的环境.这一句承上启下,是全诗发展必要的过渡,“溪桥”二字引出下句.第三句,说一树寒梅早发的原因是由于“近水”;第四句回应首句,是诗人把寒梅疑做是经冬而未消的白雪.一个“不知”加上一个“疑是”,写出诗人远望似雪非雪的迷离恍惚之境.最后定睛望去,才发现原来这是一树近水先发的寒梅,诗人的疑惑排除了,早梅之“早”也点出了. 梅与雪常常在诗人笔下结成不解之缘,如许浑《早梅》诗云:“素艳雪凝树”,这是形容梅花似雪,而张谓的诗句则是疑梅为雪,着意点是不同的.对寒梅花发,形色的似玉如雪,不少诗人也都产生过类似的疑真的错觉.宋代王安石有诗云:“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也是先疑为雪,只因暗香袭来,才知是梅而非雪,和本篇意境可谓异曲同工.而张谓此诗,从似玉非雪、近水先发的梅花着笔,写出了早梅的形神,同时也写出了诗人探索录觅的认识过程.并且透过表面,写出了诗人与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读者透过转折交错、首尾照应的笔法,自可领略到诗中悠然的韵味和不尽的意蕴. 早梅 年代:【唐】 作者:【齐已】 体裁:【五律】 类别:【静物】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去,禽窥素艳来. 明年独自律,先发映春台. 注释 【诗文解释】 万木经受不住严寒的侵袭,枝干将被摧折.梅树的孤根却吸取地下的暖气,恢复了生气.在前村的深雪里,昨夜有一枝梅花凌寒独开.它的幽香随风飘散,一只鸟儿惊异地看着这枝素艳的早梅.我想寄语梅花,如果明年按时开花,请先开到望春台来. 【词语解释】 望春台:指京城,也有望春的含义. 【诗文赏析】 齐已是乡下贫苦人家的孩子,从小一边放牛一边读书,学习非常刻苦.几年后,能够吟诗作赋,被寺院长老发现,收进寺里作和尚.一年冬天,刚刚下过一场大雪,清晨齐已出去,被眼前的一片雪白吸引住了,突然前方的几只报春的蜡梅花引来了报春鸟围着梅花唱歌,齐已被这景色惊呆了,回寺后,马上写下了《早梅》这首诗. 这是一首咏物诗.全诗语言轻润平淡毫无浮艳之气,以含蕴的笔触刻画了梅花傲寒的品性及素艳的风韵,创作了一种高远的境界寄托了自己的理想,意蕴深刻.望梅花 年代:【唐】 作者:【和凝】 体裁:【词】 春草全无消息, 腊雪犹馀踪迹. 越岭寒枝香自拆, 冷艳奇芳堪惜. 何事寿。

4.描写托物言志的诗句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BAI1234561314

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译文:石头是经过千万次锤打才从深山里开采出来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就算粉身碎骨都不怕因为要一身清白留在人间简单的意思: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从深山中开采出来,用烈火焚烧也是件平常普通的事。粉骨碎身都不怕,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简析]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顾炎武《精卫》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青松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竹石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画菊》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菊花》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

5.托物言志的古诗

你好!很高兴为你答疑解惑。

托物言志的诗

1、《青松》

现代·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2、《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3、《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4、《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5、《画菊》

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6、《菊花》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7、《沁园春·雪》

现代·**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8、《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9、《在狱咏蝉》

唐·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10、《莲》

唐·唐彦谦

新莲映多浦,迢递绿塘东。

静影摇波日,寒香映水风。

金尘飘落蕊,玉露洗残红。

看着馀芳少,无人问的中。

11、《题菊花》

唐·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12、《精卫》

清·顾炎武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

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13、《秋夜望单飞雁》

北周·庚信

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

无奈人心复有忆,今暝将渠俱不眠。

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吗?望采纳,谢谢!

6.关于言志的古诗的名字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石,故能成其高。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心忠赤山河见,百战功名日月知。(吴融)

楚虽三户能忘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

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

富贵傥来君莫问,丹心报国是男儿。(于谦)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顾炎武)

竹死不变节,花落有余香。(邵谒)

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蔡邕)

乐莫乐于返故乡,难莫难于全大节。(苏轼)

黄花古流接芦溪,行过萍乡路渐低。(查慎行)

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苏子卿诗)

故乡在千里,辽水复悠悠。(陈子昂)

洛阳城里风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韦庄)

浩然思中原,誓言向江浒。(顾炎武)

东家蝴蝶西家飞,白骑少年今日归。(李贺)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

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闲。(曹植)

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阮籍)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蒋士铨)

人生志气立,所贵功业昌。(陶瀚)

但伤民病痛,不识时忌讳。(白居易)

昔贤多使气,忧国不谋身。(刘禹锡)

誓欲成名报国,羞将开口论勋。(张说)

倾泻向人怀抱尽,忠诚为国始终忧。(苏辙)

7.关于托物言志的诗句有那些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 石头是经过千万次锤打才从深山里开采出来 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就算粉身碎骨都不怕 因为要一身清白留在人间 简单的意思: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从深山中开采出来,用烈火焚烧也是件平常普通的事。

粉骨碎身都不怕,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 [简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古诗今译] 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平常事一样。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青白(就像石头的颜色那样青白分明,现在多用“清白”)长留人间。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

“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

第三句“粉骨碎身全不怕”。“粉骨碎身”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

至于最后一句“要留青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此句中的青白是拿石头的颜色作比,也就是现在的“清白”的意思 早梅 年代:【唐】 作者:【柳宗元】 体裁:【五律】 类别:【静物】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早梅 年代:【唐】 作者:【张谓】 体裁:【七绝】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林村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注释 【诗文解释】 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

人们不知寒梅因靠近溪水而早发,以为那是经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词语解释】 迥:远。

傍:靠。 发:开放。

经冬:过冬。 销:这里指冰雪融化。

【诗文赏析】 全诗即在于写一个「早」字。寒冬刚过,百花未开,在冰雪尚未消融之际,为世界带来生机和希望的只有一束寒梅,因此无数文人墨客踏雪寻访,寻觅这凌寒独放的早梅。

在远离道路的溪水桥边,诗人终于看到了似玉如雪的早梅。早梅的形象被刻画得惟妙惟肖,韵味十足,与诗人的精神心有灵犀。

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这首咏梅诗,则侧重写一个“早”字。 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洁白如玉,又照应了“寒”字。

写出了早梅凌寒独开的丰姿。第二句写这一树梅花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

一个“迥”字,一个“傍”字,写出了“一树寒梅”独开的环境。这一句承上启下,是全诗发展必要的过渡,“溪桥”二字引出下句。

第三句,说一树寒梅早发的原因是由于“近水”;第四句回应首句,是诗人把寒梅疑做是经冬而未消的白雪。一个“不知”加上一个“疑是”,写出诗人远望似雪非雪的迷离恍惚之境。

最后定睛望去,才发现原来这是一树近水先发的寒梅,诗人的疑惑排除了,早梅之“早”也点出了。 梅与雪常常在诗人笔下结成不解之缘,如许浑《早梅》诗云:“素艳雪凝树”,这是形容梅花似雪,而张谓的诗句则是疑梅为雪,着意点是不同的。

对寒梅花发,形色的似玉如雪,不少诗人也都产生过类似的疑真的错觉。宋代王安石有诗云:“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也是先疑为雪,只因暗香袭来,才知是梅而非雪,和本篇意境可谓异曲同工。

而张谓此诗,从似玉非雪、近水先发的梅花着笔,写出了早梅的形神,同时也写出了诗人探索录觅的认识过程。并且透过表面,写出了诗人与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

读者透过转折交错、首尾照应的笔法,自可领略到诗中悠然的韵味和不尽的意蕴。 早梅 年代:【唐】 作者:【齐已】 体裁:【五律】 类别:【静物】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去,禽窥素艳来。

明年独自律,先发映春台。 注释 【诗文解释】 万木经受不住严寒的侵袭,枝干将被摧折。

梅树的孤根却吸取地下的暖气,恢复了生气。在前村的深雪里,昨夜有一枝梅花凌寒独开。

它的幽香随风飘散,一只鸟儿惊异地看着这枝素艳的早梅。我想寄语梅花,如果明年按时开花,请先开到望春台来。

【词语解释】 望春台:指京城,也有望春的含义。 【诗文赏析】 齐已是乡下贫苦人家的孩子,从小一边放牛一边读书,学习非常刻苦。

几年后,能够吟诗作赋,被寺院长老发现,收进寺里作和尚。一年冬天,刚刚下过一场大雪,清晨齐已出去,被眼前的一片雪白吸引住了,突然前方的几只报春的蜡梅花引来了报春鸟围着梅花唱歌,齐已被这景色惊呆了,回寺后,马上写下了《早梅》这首诗。

这是一首咏物诗。全诗语言轻润平淡毫无浮艳之气,以含蕴的笔触刻画了梅花傲寒的品性及素艳的风韵,创作了一种高。

8.言志的诗句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其五)》)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其一)》)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其五)》)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