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尊敬兄长的诗词有哪些1. 吾兄青云士,然诺闻诸公。——李白 2. 哲兄盛文史,出入驰高轨。——储光羲 3.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白居易 4. 别无亲眷属,寒山是我兄。——拾得 5. 吾兄行乐穷曛旭,满堂有美颜如玉。——李白 6. 兄将富贵等浮云,弟切功名好权势。——杜甫 一、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1.原文 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 唐 ] 李白 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 却秦不受赏,击晋宁为功。 脱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 当朝揖高义,举世称英雄。 小节岂足言,退耕舂陵东。 归来无产业,生事如转蓬。 一朝乌裘敝,百镒黄金空。 弹剑徒激昂,出门悲路穷。 吾兄青云士,然诺闻诸公。 所以陈片言,片言贵情通。 棣华倘不接,甘与秋草同。 2.翻译: 我青少年的时候,对事理的认识不是特别通达,呼朋唤友,都是些热血豪迈人士。 不为报酬而助人,并不把解人之难看作是多么了不起的功劳。 为朋友曾经不惜两肋插刀,红尘滚滚处也曾经手刃歹徒。 哥们肝胆意气天下闻名,官民同赏。 当然,这些都是小节,不足言道,现在回到偏僻之处隐居。 回家后是四壁空空,没有任何产业,为衣腹之累而忙个不休。 身穿的狐裘破烂,腰里曾经的万贯黄金也用个精光。 也曾经去王公门前干谒,推荐自己,但是没有什么效果,日暮悲途穷。 老兄你可是官运通达,青云直上,一诺千金,名噪公卿。 所以来与你告个急,你懂其中的意思就行了,贵在灵犀一点通。 如果你也不顾兄弟情谊,不愿意帮助我,我也不说更多的话了,我准备像秋草蓬稞一样随风飘散吧。 二、秋庭贻马九 1. 原文 秋庭贻马九 伊昔好观国,自乡西入秦。往复万馀里,相逢皆众人。 大君幸东岳,世哲扈时巡。予亦从此去,闲居清洛滨。 稍稍寒木直,彩彩阳华新。迭宕孔文举,风流石季伦。 妙年一相得,白首定相亲。重此虚宾馆,欢言冬及春。 哲兄盛文史,出入驰高轨。令德本同人,深心重知己。 绛衣朝圣主,纱帐延才子。伯淮与季江,清濬各孤峙。 群芳趋泛爱,万物通情理。而我信空虚,提携过杞梓。 夫君美声德,直道期终始。孰谓忽离居,优游郑东里。 东里近王城,山连路亦平。何言相去远,闲言独凄清。 万里鸿雁度,四邻砧杵鸣。其如久离别,重以霜风惊。 2.作者简介: 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 三、《南湖晚秋》 1. 原文: 《南湖晚秋》 唐·白居易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 手攀青枫树,足蹋黄芦草。 惨澹老容颜,冷落秋怀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 四、诗 1.原文 诸佛留藏经,只为人难化。不唯贤与愚,个个心构架。 造业大如山,岂解怀忧怕。那肯细寻思,日夜怀奸诈。 嗟见世间人,个个爱吃肉。碗碟不曾干,长时道不足。 昨日设个斋,今朝宰六畜。都缘业使牵,非干情所欲。 一度造天堂,百度造地狱。阎罗使来追,合家尽啼哭。 2.尊敬兄长的诗词有哪些吾兄青云士,然诺闻诸公。 ——李白哲兄盛文史,出入驰高轨。——储光羲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白居易别无亲眷属,寒山是我兄。——拾得吾兄行乐穷曛旭,满堂有美颜如玉。 ——李白兄将富贵等浮云,弟切功名好权势。——杜甫一、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1.原文 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 唐 ] 李白 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 却秦不受赏,击晋宁为功。 脱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 当朝揖高义,举世称英雄。 小节岂足言,退耕舂陵东。 归来无产业,生事如转蓬。 一朝乌裘敝,百镒黄金空。 弹剑徒激昂,出门悲路穷。 吾兄青云士,然诺闻诸公。 所以陈片言,片言贵情通。 棣华倘不接,甘与秋草同。 2.翻译: 我青少年的时候,对事理的认识不是特别通达,呼朋唤友,都是些热血豪迈人士。 不为报酬而助人,并不把解人之难看作是多么了不起的功劳。 为朋友曾经不惜两肋插刀,红尘滚滚处也曾经手刃歹徒。 哥们肝胆意气天下闻名,官民同赏。 当然,这些都是小节,不足言道,现在回到偏僻之处隐居。 回家后是四壁空空,没有任何产业,为衣腹之累而忙个不休。 身穿的狐裘破烂,腰里曾经的万贯黄金也用个精光。 也曾经去王公门前干谒,推荐自己,但是没有什么效果,日暮悲途穷。 老兄你可是官运通达,青云直上,一诺千金,名噪公卿。 所以来与你告个急,你懂其中的意思就行了,贵在灵犀一点通。 如果你也不顾兄弟情谊,不愿意帮助我,我也不说更多的话了,我准备像秋草蓬稞一样随风飘散吧。 二、秋庭贻马九 原文 秋庭贻马九伊昔好观国,自乡西入秦。 往复万馀里,相逢皆众人。 大君幸东岳,世哲扈时巡。 予亦从此去,闲居清洛滨。 稍稍寒木直,彩彩阳华新。 迭宕孔文举,风流石季伦。 妙年一相得,白首定相亲。 重此虚宾馆,欢言冬及春。 哲兄盛文史,出入驰高轨。 令德本同人,深心重知己。 绛衣朝圣主,纱帐延才子。 伯淮与季江,清濬各孤峙。 群芳趋泛爱,万物通情理。 而我信空虚,提携过杞梓。 夫君美声德,直道期终始。 孰谓忽离居,优游郑东里。 东里近王城,山连路亦平。 何言相去远,闲言独凄清。 万里鸿雁度,四邻砧杵鸣。 其如久离别,重以霜风惊。 2.作者简介: 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 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 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 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 三、《南湖晚秋》 原文: 《南湖晚秋》唐·白居易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手攀青枫树,足蹋黄芦草。 惨澹老容颜,冷落秋怀抱。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四、诗 1.原文 诸佛留藏经,只为人难化。 不唯贤与愚,个个心构架。 造业大如山,岂解怀忧怕。 那肯细寻思,日夜怀奸诈。 嗟见世间人,个个爱吃肉。 碗碟不曾干,长时道不足。 昨日设个斋,今朝宰六畜。 都缘业使牵,非干情所欲。 一度造天堂,百度造地狱。 阎罗使来追,合家尽啼哭。 3.关于兄长的诗句1、两地支离路八千,襟怀凄怆鬓苍然。 乱来未必长团会,其奈而今更长年。----唐代:韩偓 《寄上兄长》 2、谢守高斋结构新,一方风景万家情。 群贤讵减山阴会,远俗初闻正始声。水槛片云长不去,讼庭纤草转应生。 阿连诗句偏多思,遥想池塘昼梦成。----唐代:《徐铉和王庶子寄题兄长建州廉使新亭》 3、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苏轼《狱中寄子由两首》 4、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上人困蹇驴嘶。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译文: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 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 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 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弟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4.告诉我们要尊敬兄长的名句名言孝敬父母名言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母亲是孩子未来命运的创造者(欧洲) ●摇动摇篮之手,就是支配世界之手(美国) ●没有比巴格达城更美丽,没有比母亲更可信赖(伊拉克) ●人们听到的最美的声音来自母亲,来自家乡,来自天堂----(威·布朗) ●母亲在家事事顺(阿尔科特) ●只生不养的母亲不是真正的母亲(约·谢得) ●人最终总要离开母亲(贺拉斯) ●没有母亲,何谓家庭?(艾·霍桑)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萨克雷) ●儿行千里母担忧 ●河里孩子岸上娘 ●娘痛儿,路样长;儿痛娘,线样长 ●娘想儿,长江水;儿想娘,哭一场 ●娘想儿,长如江;儿想娘,扁担长 ●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意大利) ●打在儿身,疼在娘心 ●慈母泪,有化学分析不了的高贵而深沉的爱存在其中(英国) ●宁死做官的爹,不死讨饭的娘 ●母亲的击打决不会使孩子残废(犹太人) ●走遍天下娘好,吃遍天下盐好 ●母亲的低语总是甜蜜的(英国) ●父母的爱,为诸德之基(英国) ●母爱最高尚(德国) ●母爱之爱,春天常在(法国) ●母爱只有做母亲的才知道(沃·蒙塔古) ●孩子是母亲的生命之锚(萦福克勒斯) ●甜不过蜂蜜,亲不过母女 ●女是娘的罗裙带 ●娘挂闺女,记在心里,闺女挂娘,急断肝肠 ●十朵菊花九朵黄,十个女儿九个像娘 ●苗好米好,娘好女好 ●有其母,必有其女(英国) ●要想赢得女儿的欢心,必须先从她母亲着手(英国) ●母勤女懒(日本) ●喧骚之母,必养成懒惰的子女(拉丁美洲) ●母亲的心灵是子女的课堂(比彻) ●父亲是大自然规定的银行家(欧洲) ●父亲!对上帝,我们无法找到一个比这更神圣的称呼了----(华兹华斯) ●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老师(英国)。 5.求关于悌的古文,关于尊敬兄长的古文段落孔融让梨:孔融,字文举,东汉曲阜人也。 孔子二十世孙,泰山都尉孔宙次子。融七岁时,某月某日,值祖父六十寿诞,宾客盈门。 一盘酥梨,置于寿台之上,母令融分之。融遂按长幼次序而分,各得其所,唯己所得甚小。 父奇之,问曰:他人得梨巨,唯己独小,何故?融从容对曰:树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长,为人之道也!父大喜。 灼艾分痛:语出《宋史·太祖纪》,“太宗尝病亟,帝往视之,亲为灼艾。 太宗觉痛,帝亦取艾自炙。” 人琴俱亡:语出《世说新语》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渤绝良久。月徐亦卒。 周公代兄禳疾:语出《史记》,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集,武王有疾,不豫,髃臣惧,太公﹑召公乃缪卜。周公曰:“未可以戚我先王。” 周公于是乃自以为质,设三坛,周公北面立,戴璧秉圭,告于太王﹑王季﹑文王。史策祝曰:“惟尔元孙王发,勤劳阻疾。 若尔三王是有负子之责于天,以旦代王发之身。旦巧能,多材多蓺,能事鬼神。 乃王发不如旦多材多蓺,不能事鬼神。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四方之民罔不敬畏。 无坠天之降葆命,我先王亦永有所依归。今我其即命于元龟,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以俟尔命。 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周公已令史策告太王﹑王季﹑文王,欲代武王发,于是乃即三王而卜。 卜人皆曰吉,发书视之,信吉。周公喜,开钥,乃见书遇吉。 周公入贺武王曰:“王其无害。旦新受命三王,维长终是图。 兹道能念予一人。”周公藏其策金縢匮中,诫守者勿敢言。 明日,武王有瘳。 李绩焚须:唐,李绩字懋功。 本姓徐。太宗赐姓李。 以功封英国公。初为仆射时。 其姊病。绩亲为燃火煮粥。 风回。焚其须。 姊曰:“仆妾多矣。何自苦此?”绩曰:“岂为无人耶?顾姊年老,绩亦老,虽欲数为姊煮粥。 岂可得乎?”李文耕曰:“李仆射为姊煮粥。焚须不顾。 读其遗姊言。恺恻之心。 溢于外。卒闻凄然生感。” 赵孝争死:汉,赵孝,字常平,与其弟礼相友爱。岁饥,贼据宜秋山,掠礼,将食之。 孝奔贼所,曰:“礼病且瘠,不堪食,我体肥,愿代之。”礼不允,曰:“我为将军所获,死亦命也,汝何辜。” 兄弟相抱大哭。贼被感动,并释之。 事闻,诏分别迁授。恶至杀人而食之贼,且当众贼饥饿亟亟待食之时,尚可令起慈心,则世间安有不能化之人?《大学》云: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 不其然乎?聂嫈孔怀:周,齐聂政为严遂刺韩相,恐累及姊嫈,因自披其面,抉其目,屠肠而死。韩暴其尸于市,购问以千金,莫知为谁。 曰:“吾弟披面抉目屠肠以死者,为我故也,我岂可爱其身而灭弟之名耶。”乃之韩,哭其尸,谓吏曰:“杀韩相者,妾之弟,轵深井里聂政也。” 旋自杀尸旁。按聂政母终后,家惟一姊,乃以不肯累姊,宁自披面抉目屠肠而死,姊亦不忍使弟死而无名,竟哭尸告吏自杀。 呜呼,有此弟竟有此姊,非惟震惊一时,亦可流芳百世矣。舜妹护兄:虞舜之女弟,名系,一名首,与象同母,爱敬舜及二嫂。 每以慈谏其亲,以弟道规象,不从。凡父母恶舜,则密告二嫂以挽救之,掩井焚廪之谋,皆预泄于舜,是以舜得免害。 调护维持,始终无怠焉。系善作画,故后世推为画祖。 严凤敬兄:明,严凤性孝友,事兄如父。致仕归,兄老而贫,迎养于家。 凡宴客,必兄递杯,自执箸从。一日进箸稍迟,兄怒,批其颊,欣然受之。 终席尽欢。既醉,送兄归卧。 日未明,已候榻前,问昨饮畅否,卧安否。兄寻卒,哭葬尽礼。 刘琎束带:南齐,刘琎字子敬,瓛之弟也,方毅正直。宋泰豫中,为明帝挽郎。 其兄尝于夜间隔壁呼之,不答,至下床着衣正立,然后应。瓛怪其迟,琎曰:“向因束带未完,故不敢应耳。” 其敬兄如此,是以为一代名臣。 兄弟非疏远之人,卧室非几席之地,夜睡非进退之时,乃以束带未完,礼貌欠周,一应对且不敢,其敬兄可知矣。 《孝经》云:“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立操如此,宜其为当代名臣矣。 田真叹荆:隋,田真、田庆、田广兄弟三人,议分财产,资皆均平。堂前有紫荆树,茂甚,议分为三,其树即枯。 真叹曰:“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 兄弟复同居,愈相友爱,紫荆复荣茂如故。李文耕谓田氏久翕,其庭树亦敷荣于和气之中。 至于析财异居,伤其和气,即不闻分斫之议,树亦应枯死矣。既而兄弟同居,荆花重艳,岂非和气复回之证乎。 真以兄弟比树之同气连枝,最为切近。温公爱兄:宋,司马温公,名光,字君实,孝友忠信,为一代名儒贤相。 与其兄伯康名旦,友爱甚笃。伯康年八十,公奉之如严父,保之如婴儿,每食少顷,则问曰:“得无饥乎?”天少冷,则抚其背曰:“衣得无薄乎?”李文耕曰:温公一代完人,孝友出于天性。 其于伯兄,奉之如严父,敬之至也;保之如婴儿,爱之至也。饥寒饱暖,刻刻关心,不几于听无声、视无形乎。 不够的话再看看这个吧:。.。 6.关于“尊重”的诗句有哪些1、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三国志·魏书》。释义: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 2、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春秋).《孟子·离娄上》。 释义: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能做为儿子。 3、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春秋)《孟子·梁惠王上》释义: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4、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春秋)《孟子·尽心上》。 释义:亲近孝顺自己的父母,就是仁,尊敬自己的兄长,就是义。 5、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春秋)《论语·学而第一》。释义: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 6、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劝报亲恩篇》。释义: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 7、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明)《增广贤文》释义:妻子贤惠,丈夫的灾祸就很少;儿子孝顺,父亲的心地就很宽畅。 8、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清)李毓秀《弟子规》。 释义:父母疼爱你,你孝敬其父母来就很是正常的一件事,父母憎恶你的,对你不好,你还是继续孝顺父母,那才是真正的贤德孝顺的人。 9、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清)李毓秀《弟子规》。释义: 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 10、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春秋)《孟子·离娄上》。 释义: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 7.关于尊重的古诗有哪些1、《勤求》晋代:葛洪 原文: 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 译文:贤明的老师的恩情, , 简直胜过了天地的博大, 比我的父毌对我付出的还要多。 2、《荀子·修身》战国:荀子 原文: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译文:人不守礼就没法生存,做事不守礼就不能成功,国家不守礼则不安宁。 3、《荀子·劝学》战国:荀子 原文: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 译文: 崇敬良师是最便捷的学习途径 其次那就是崇尚礼仪了 4、《论语.子路》战国:孔子 原文: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译文:君子宽宏大量,胸襟开阔,光明磊落,虽然舒泰自如,但是绝不骄傲。小人虽然表面骄傲,但是内心是自卑的,所以心境就不泰然了。 5、《道德经》战国:老子 原文: 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 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译文:如果你不自夸,天下就没有人与你争高下;如果你不自大,天下就没有人与你争功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