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中的兰溪太美了鸟石耕耘 唐·舒元舆 (一) 万事无心雪漫头,一蓑一笠向东流。 荷锄书图烟中雨,秉耒时耕陇上秋。 (二) 老妇蒸梨朝出盂,小童吹笛倒骑牛。 自来事业传千古,早晚征书出帝州。 释奠日国学观礼闻雅颂 唐·滕珦 太学时观礼,东方晓色分。 威仪何棣棣,环佩又纷纷。 古乐从空尽,清歌几处闻。 六和成远吹,九奏动行云。 圣德尊儒学,春秋奠茂熏。 幸因陪齿列,聊以颂斯文。 自桐庐如兰溪 唐·权德舆 东南江路旧知名,惆怅春深又独行。 新妇山头云半敛,女儿滩上月初明。 风前荡飏双飞蝶,花里间关百转莺。 极目归心何处说,欹眠搔首不胜情。 兰溪棹歌 唐·戴淑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书殿侍宴应制 唐·徐安贞 校文常近日,侍宴忽升天。 酒正传杯至,饔人捧案前。 玉偕鸣溜水,清阁引归烟。 共昔云香暮,春风度几年。 兰溪灵瑞观 唐·舒道纪 澄心坐清境,虚白生林端。 夜静笑声出,月明松影寒。 绛霞封药灶,碧窦溅斋坛。 海树几回老,先生棋未残。 题赤松宫 唐·舒道纪 松老赤松原,松间庙宛然; 人皆有兄弟,谁得共神仙; 双鹤冲天去,群羊化石眠; 至今丹井水,香满北山田。 送客归兰溪 唐·许浑 花下送归客,路长应过秋。 暮随江鸟宿,寒共岭云愁。 众水喧严濑,群山抱沈楼。 因君凭南望,曾向此中游。 送严绅游兰溪 唐·武元衡 剡岭穷边海,君游别岭西。 暮云秋水阔,寒雨夜猿啼。 地僻秦人少,山多越路迷。 萧萧驱马过,何处是兰溪。 江秋居作 唐·贯休 无事相关性自摅,庭前拾叶等闲书。 青山万里意不足,好竹数竿凉有馀。 近看老经加澹泊,欲归少室复何如。 面前小沼清如镜,终养琴高赤鲤鱼。 献钱尚父 唐·贯休 贵逼人来不自由,龙骧凤翥势难收。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鼓角揭天嘉气冷,风涛动地海山秋。 东南永作金天柱,谢公篇咏绮霞羞。 他年名上凌烟阁,谁羡当时万户侯。 题某公宅 唐·贯休 宅成天下借图看,始笑平生眼力悭。 地占百湾多是水,楼无一面不当山。 荷深似入苕溪路,石怪疑行雁荡间。 只恐中原方鼎沸,天心未遣主人闲。 春晚即事 宋·邱一中 冷曹十日九常闲,却与红尘隔一天。 虫引游丝花片落,鱼穿书卷纸痕斑。 有泉稍近堪供茗,无客相过可看山。 忆煞东园行乐处,莱苹何日再跻攀。 赠杜幼高 宋·叶适 杜子五兄弟,词林俱上头。 规模古乐府,接续后春秋。 奇崛令谁赏,羁栖浪自愁。 故园如镜水,日日抱村流。 (兄弟五人,博学能诗文,时称“杜氏五高”: 伯高、仲高、叔高、季高、幼高) 从辛稼轩游月岩 宋·杜旃 雾霭朦胧晓色新,半空依约认冰轮。 婆娑弄影寒山露,中有钗横鬓乱人。 贫女吟 宋·杜旃 有女颜如花,生长在篷屋; 虽云绝世态,身命无装束; 年过二十未许人,含羞背立东风春。 年年养蚕空纺织,寸缕那能上妾身。 妾身自惜蛾眉好,常恐婚姻成草草。 若教嫁与轻薄儿,不如贫贱家中老。 君不见,西邻女儿衣满箱,自从嫁去减容光 2.谁会写赞美兰溪家乡特色的诗歌小时候,总是怀疑, 这曲折蜿蜒的道路啊, 怎么会如此的漫长, 让小小的我,永远也走不到路的尽头。 小时候,总是埋怨, 这封闭拥挤的城镇啊, 怎么会如此的狭小, 让小小的我,永远也看不到天的尽头。 小时候的我,很想飞, 总是觉得亲情束缚住自己的翅膀, 总是觉得梦想在关爱中封存, 总是很不耐烦。 长大后,家乡的路,家乡的水 只能在梦中仔细回味。 城市的灯光很明亮, 却独缺了属于我的那一盏。 城市的天空很广阔, 却独缺了替我遮蔽风雨的那一双翅膀。 家乡漫长的路,现在想来, 如丝如线, 系住游子在外飘泊的心。 家乡的城, 若盖若棚, 是游子永远的心灵避难所 岁月已寒, 故乡正农闲。 寒夜中, 这思念, 到林间, 到农田。 手持玉米秸, 捉迷藏, 戏童顽。 北风吹, 雪花飘, 乐悠然。 琅琊山下, 是我的故乡, 我的摇篮。 十里金沙滩, 十里桃花园。 风雨相伴, 多少年? 最难忘记, 暑假里: 树荫下, 捕鸣蝉。 池塘内: 互戏水, 摘蓬莲。 大海边: 迎惊涛骇浪, 扬风帆, 荡渔船。 渔歌中: 到夜晚, 不思还。 梦中多少企盼? 望故乡, 情意绵绵。 故乡风光好, 故乡水亦甜。 何日凯旋? 家乡美 家乡美,最美是那家乡的水 清晨太阳照莲花水中睡 金珠银珠一串串哎 月儿向湖坠 家乡美,最爱是那家乡的水 阿哥水边坐琴声柳树醉 阿姐阿妹洗衣忙哎 笑声多清脆 家乡美,家乡美 最美是那柔柔的家乡水 水边的风儿轻轻吹 天空的燕子悠悠的飞 远方的游子请你快快回 家乡美,最美是那家乡的人 天天都唱歌年年都欣慰 一方水土一方情哎 生在心里的根 家乡美,家乡美 最美是那柔柔的家乡水 水边的风儿轻轻吹 天空的燕子悠悠的飞 远方的游子请你快快回 家乡美,家乡美 最美是那柔柔的家乡水 水边的风儿轻轻吹 天空的燕子悠悠的飞 3.兰溪棹歌整首古诗带拼音“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船继续前行,不觉意间已从平缓如镜的水面驶到滩头。听到滩声哗哗,诗人才联想到连日春雨,兰溪水涨,滩声听起来也变得更加急骤了。 在滩声中,似乎时不时听到鱼儿逆水而行时发出的泼刺声,诗人又不禁想到,这该是撒欢的鲤鱼趁着春江涨水,在奔滩而上了。南方二三月间桃花开时,每有绵绵春雨。 这种持续不断的细雨,能使江水上涨,却不会使水色变浑,所以次句有水清如镜的描写,如果是北方的桃花汛,则自无“山色镜中看”的清澈之景。由此可见诗人观察事物描写景物的真切。 因是夜中行舟,夜色本来比较黯淡朦胧,这里特意选用“桃花雨”的字面,感觉印象中便增添了明艳的春天色彩;夜间本来比较宁静,这里特意写到鲤鱼上滩的声响,遂使静夜增添了活泼的生命跃动气息。实际上,这里所写的“三月桃花雨”与“鲤鱼来上滩”都不是目接之景,前者因滩声喧哗而有此联想,后者因游鱼泼刺而有此猜测。 两首都是诗人的想象之景。正因为多了这一层想像的因素,诗情便显得更为浓郁。 通观全诗,可以发现,这首船歌虽然以兰溪之夜作为背景,但它着重表现的并非夜的静谧朦胧,而是兰溪夜景的清新澄澈,生趣盎然。而这,正体现出这首诗独特的民歌气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