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黄鹤楼的典故黄鹤楼的传说 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楼 很久以前,当黄鹤楼还没有耸立在绵亘蜿蜒的蛇山之巅时,一位好心的当地人在山脚下开了个小酒店,为南来北往的客人接风洗尘,消除旅途的疲劳,人们都亲切地叫他辛老板。 在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小店里突然来了位不同寻常的客人——一个衣裳单薄而褴褛的老道。老道双眼无神,目光呆滞,动作迟缓,他要了一碗酒,双手抖抖索索地捧起后一口干了,接着又口齿不清地叫了第二碗、第三碗……辛老板跑前跑后,一直服侍到老道踉踉跄跄地跌撞出酒店后,他才蓦然记起老人还没付酒资。 第二天,老道又在同样的时间来到小酒店,坐在同一张桌子前酌饮了同样斤两的酒,最后又未付酒资而去。就这样一天天老道来而复去,一眨眼就过了大半年。 辛老板双亲早亡,一直以不能在父母膝下尽孝为平生憾事,因此他把这位有许多皱纹在风干的脸上肆意纵横着的老人当作自己的长辈一样尊敬,从来不曾向他索要酒账。 一天,老道丰中拿着一块橘皮走进酒店,在简陋的壁上画了一只引颈凝望的黄鹤,唱了一句偈子道:“酒客至拍手,鹤即下飞舞”,便飘然而去。 疑惑不解的酒客们和辛老板试着拍了一回手,轻轻地哼着曲子,果然就发现壁上的黄鹤伸了伸它那优雅的长腿,扇动着美丽的双翅从画中出来,在空中翩翩起舞,所有的人都看痴了。消息传出,有人不远万里慕名而来,只为能一睹黄鹤舞蹈的风采,小酒店的生意由此越来越红火,辛老板也富了起来。 十年过去,道士复来,自腰间取出一支玉笛,双手抚弄着,轻轻吹奏出悦耳的曲调,黄鹤似乎听到了主人的召唤,徐徐展翅飞出墙壁,道士骑鹤直上青天,在云端徘徊几番才缓缓飞开,终于不知去向。 辛老板为了纪念这位令人难忘的老道和他的仙鹤,便出资在蛇山黄鹤矶头修造了一座巍然耸立的黄鹤楼。 始建于三国时期的黄鹤楼,1700多年来展毁屡建不绝。如今这座新楼,是以清代黄鹤楼为原型进行的艺术再创造,既保持了古朴遗风,又富有时代新意,它凝聚着我国当代众多优秀设计师的智慧和心血。 新黄鹤楼共有五层,为钢筋混凝土仿古建木构形式。72根大红柱子冲天而起,60个翘角层层凌空,每个翘角上都挂着一个金色的风铃,或清脆或浑圆的铃声随风可闻。 黄鹤楼整个屋面覆以黄色琉璃瓦,金碧辉煌,潇洒大方。攒尖顶下,四面各起一座骑楼,正面悬一块黑底金字匾,上书“黄鹤楼”三个大字。 远远望去,黄鹤楼宛如一顶将军的盔帽,造成四宇飞张的气势,再配以直刺苍穹的楼刹,重叠而上的楼身以及高大浑厚的按基,更显得稳重端庄,气度非凡。 登临高层,极目楚天,浩浩长江穿行南北,莽莽“龟”、“蛇”绵亘东西,长江大桥飞架天堑,武汉三镇尽收眼底。 江山如画,怎么使人感慨万分?才华出众的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写道:“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人抒发的,是一种远离故乡,漂泊异地的愁思;而如今,这座耸立在武汉市的雄伟的古建筑高楼阁,为古老的神州大地增添了一份秀色,激起了人们对江山如此多娇的无限自豪。 /zt2/yw/002FJMS/webs/msgj/huanghelou/index4.htm 曾经有这么一个趣闻,说是湖北、四川两地的客人相会在江上,攀谈间,竞相赞美自己的家乡,四川客人说:“四川有座峨眉山,离天只有三尺三”,湖北客人笑道:“湖北有座黄鹤楼,半截插在云里头。” 惊得四川客人无言以对。当然,这个故事有些言过其实,但黄鹤楼确以壮丽的景观,动人的传说及浓郁的文化气息吸引着中外游人。 与江西滕王阁、湖南岳阳楼齐名,并称为“江南三大楼阁”的黄鹤楼,坐落于蛇山西隅。蛇山的得名,因其“山形蜿蜒,缭绕如蛇”,蛇山头临大江,尾盘东城,与汉阳龟山隔岸相峙,控险扼要,向有“龟蛇锁大江”之称,从古以来即为军事要地。 蛇山又称黄鹄山、黄鹤山,民间传说“昔有仙人,控黄鹤于山”;也有人说这山的山形山色很像一只黄鹤扑向江心,“黄鹤飞腾紫竹间”,因以为名。黄鹤山上多胜景,驰名的楼阁就有黄鹤楼、八极楼、白云楼、留云阁、一览亭等达20多处,故有“鄂之神皋奥区”的美称。 历代名人如宋之问、崔颢、孟浩然、李白、白居易、王维、岳飞、陆游、张居正等都登临游赏,行吟作歌,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而其中笔墨最多、流传最广的还是围绕黄鹤楼的诗词。**把武汉称作“白云黄鹤的地方”,也是因为武汉有天下闻名的黄鹤楼。 黄鹤楼不仅气势雄伟,更有许多美丽的传说。最早记载黄鹤楼驾鹤故事的,要数南朝伟大的科学家祖冲之。 他的志怪小说《述异记》就载有江陵的荀瑰在黄鹄楼遇见驾鹤之仙的故事。比祖冲之小60岁的萧子显,也曾在他撰写的《南齐书》中说到仙人子安曾乘黄鹄飞过黄鹄矶。 到了唐朝之后,渐见诸说纷纭,有说驾鹤之仙是三国时蜀末丞相费袆,有说是“八仙”之中的吕洞宾,《黄鹄山小志》有一则《题词》,用戏谑的口吻归集了莫衷一是的种种传说:“红尘不到,羽客翩翩,曰王曰费,荀仙吕仙,梅花三弄,响遏云边,。 2.有关写黄鹤楼的诗句黄 鹤 楼崔 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沼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贾岛高槛危檐势若飞,孤云野水共依依.青山万古长如旧,黄鹤何年去不归?岸映西州城半出,烟生南浦树将微.定知羽客无因见,空使含情对落晖!宋之问汉广不分天,舟行杳若仙.清江度暖日,黄鹤弄晴烟.岳飞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跨黄鹤.陆游苍龙阙角归何晚,黄鹤楼中醉不知.汉江交流波渺渺,晋唐遗迹草离离.范成大谁家笛里弄中秋,黄鹤归来识旧游.汉树有情横北斗,蜀江无语抱南楼.白居易楚思渺茫云水冷,商声清脆管弦秋.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洲.刘禹锡梦觉疑连榻,舟行忽千里.不见黄鹤楼,寒沙雪相似.王维城下沧浪水,江边黄鹤楼.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崔灏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望黄鹤楼李白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槌碎黄鹤楼李白黄鹤高楼已槌碎,黄鹤仙人无所依.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芳菲.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君平帘下谁家子,云是辽东丁令威.作诗调我惊逸兴,白云绕笔窗前飞.待取明朝酒醒罢,与君烂漫寻春晖.江夏送友人李白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黄鹤振玉羽,西飞帝王州.凤无琅□实,何以赠远游.徘徊相顾影,泪下汉江流.菩萨蛮·黄鹤楼**莽莽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河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这里的几幅对联,是流传下来有关黄鹤楼的佳作.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恨;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黄鹤飞去且飞去;白云可留不可留.对江楼阁参天立;全楚山河缩地来.楼未起时原有鹤;笔经搁后便无诗.何时黄鹤重来,且自把金樽,看洲渚千年芳草;今日白云尚在,问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心远天地宽,把酒凭栏,听玉笛梅花,此时落否?我辞江汉去,推窗寄概,问仙人黄鹤,何日归来?水调歌头.游泳**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3.有关黄鹤楼传说的诗句《黄鹤楼》崔灏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射。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望黄鹤楼》 李白 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 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 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 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 □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处为:搴手换足】 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 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 《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槌碎黄鹤楼》 李白 黄鹤高楼已槌碎,黄鹤仙人无所依。 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 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芳菲。 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 君平帘下谁家子,云是辽东丁令威。 作诗调我惊逸兴,白云绕笔窗前飞。 待取明朝酒醒罢,与君烂漫寻春晖。 《江夏送友人》 李白 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 黄鹤振玉羽,西飞帝王州。 凤无琅□实,何以赠远游。【□处:王干】 徘徊相顾影,泪下汉江流。 《菩萨蛮·黄鹤楼》 ** 莽莽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 黄河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黄鹤楼》 贾岛 高槛危檐势若飞, 孤云野水共依依。 青山万古长如旧, 黄鹤何年去不归? 岸映西州城半出, 烟生南浦树将微。 定知羽客无因见, 空使含情对落晖! 宋之问 汉广不分天,舟行杳若仙。清江度暖日,黄鹤弄晴烟。 岳飞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跨黄鹤。 陆游 苍龙阙角归何晚,黄鹤楼中醉不知。汉江交流波渺渺,晋唐遗迹草离离。 范成大 谁家笛里弄中秋,黄鹤归来识旧游。汉树有情横北斗,蜀江无语抱南楼。 白居易 楚思渺茫云水冷,商声清脆管弦秋。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洲。 刘禹锡 梦觉疑连榻,舟行忽千里。不见黄鹤楼,寒沙雪相似。 王维 城下沧浪水,江边黄鹤楼。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 4.有关黄鹤楼的典故1、从前有位辛先生开了间酒馆。 有一天,一位身材魁梧,但衣着破烂的客人走了进来,他从容不迫地问辛先生:可以给我一杯酒喝吗?辛先生见他气度不凡,不敢怠慢,盛了一大杯酒送上。就这样,长达半年的时间,这位客人总是来要酒喝,而辛先生也从来没有显露厌倦的神色。 有一天,这位客人又来了,他对辛先生说:我欠了你很多酒债呀,又没钱可以还你。于是从篮子里拿出了一块橘子皮,用橘子皮在墙上画了一只黄色的鹤,接着,他坐下来手打节拍,一边唱着歌,墙上的黄鹤便配合他的拍子,翩翩起舞了!酒店里其他客人看见这奇妙的景象。 纷纷付费过来观赏。就这样,经过了十多年,辛先生藉着这只会跳舞的黄鹤赚进了大笔财富。 有一天,那位衣衫褴褛的客人又飘然来到了酒店,辛先生连忙上前致谢:先生,请让我供养您吧,您想要怎么生活都可以。客人笑着回答:我哪里是为这个来的呢? 他忽然从怀中取出一支笛子,吹奏了几曲,不一会儿,一朵朵白云就从天上飘下来了,画中的黄鹤也飞了过来;于是客人跨上鹤背,乘着白云飞上天离去了。 后来,为了纪念这位客人,辛先生筑起了一座楼,就取名叫做黄鹤楼。 2、公元727年,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年轻的李白来到了湖北安陆,在这儿遇见了孟浩然。 孟浩然年长李白12岁,当时已经是名满天下的诗人了,而李白只是个文坛上初出茅庐的新手。孟浩然耿直自由的个性、独特恬淡的诗风、徜徉于山水间的生活,都让李白崇拜极了。 两人一见如故,很快就结成了好友,从此常相往返,诗酒为伴。后来,孟浩然有事要去一趟广陵,李白便托人带信,跟他约在江夏相会,也就是现在武昌地区,并且在黄鹤楼饯别。 李白望着好友离去的身影,想像着两人各自的前程,一刹时真是思绪万千哪。 于是便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在这首七言绝句中,李白藉由景物的描写,抒发了送别朋友时依依不舍的离情。 李白与孟浩然在黄鹤楼的分别,彷佛也预示了二人由隐入仕。 由仙入凡之旅程的开始。 不幸的是,两人的世间云游都不顺遂,幸运的是,两人都在波折中绽放出了巨大的光辉。孟浩然历经仕途的顿挫,终于返本归真,成了真正的隐士。 3、相传很久以前,此地有一对夫妻,开着一个小酒馆,吸引着小市民经常来这里饮酒作乐。有一天,老板娘发觉一位衣不遮体的乞丐,他只喝酒,不买菜。 老板娘觉得这样赚不了他多少钱,便与丈夫商定一个计谋,乞丐再来喝酒时,便以好言相劝,将他轰走。 第二天,乞丐又来了。 老板娘便对他说:“先生,你早。你是我们的老主顾了,天天来喝酒却不买菜,不知是什么原因。 因为你来得不是时候,如果从明天开始,你第一个到来,喝的是我们店一天的第一碗酒,便酒菜俱全。但如果其他客人先到,就请你不要再进酒店。” 乞丐欣然接受了老板娘的主意。第二天酒店一开门,乞丐果然第一个先到,老板娘只好给他酒菜。 第三天又是如此,第四天、第五天也是如此。老板娘于是心生一计,早开门,结果乞丐还是第一个;晚开门,他仍是第一个;不开门他就不来。 就这样过了三年零三个月。 一天老板娘顿时觉得这乞丐不是一般人。 于是和她的丈夫双双跪在乞丐面前,忏悔思过。乞丐说:“你们终于觉悟了!”原来他是吕洞宾。 从此,吕洞宾喝酒的故事传开了。他觉得不应该白喝,便在酒店里的墙壁上画了一只黄色的仙鹤,还没画完,仙鹤便活了。 酒客们见此情景,惊奇不已,这件事不胫而走。于是,来看鹤的人越来越多。 老板娘见有利可图,便在门窗上都挂上帘,使外面的人没法看见仙鹤。她还挂出一张招牌:“凡观鹤者,必购酒三杯。” 由于观鹤的人络绎不绝,过了三年零三个月,酒店发了大财。 老板娘对吕洞宾说:“你给我的福分太多了,但如果用赚的钱盖一座楼,请你多画几只仙鹤,那赚的钱岂不是更多了吗?”吕洞宾觉得老板娘真是贪得无厌,但还是答应盖座楼。 楼盖成后,开业典礼的那天,吕洞宾向墙上的黄鹤一招手,黄鹤便展翅飞走了。 4、相传在三国时期,有个姓辛的大姐,在江边开了个小酒馆,生意不好不坏,因为辛大姐待人热情,货真价实,靠老街坊邻居照顾生意,倒也能养家糊口。 有一天,店门口来了个不修边幅、穿着个性、形象前卫的中年汉子,换种说法,就是来了个要饭的。 开口找辛大姐要碗酒喝,辛大姐菩萨心肠,可怜他惨绝人寰的外表形象,给他一大碗,结果这哥们天天都来要酒喝,辛大姐虽然也不富裕,但自家酿的,也不值几毛钱,就每天照给不误。 就这样整整过了一年,这一天中年大叔对辛大姐说:“喝了你一年的酒,不能白喝。 送给你一个礼物吧。” 说完就从破袄子里掏出一块桔子皮,在酒店的墙上画了一只鹤,一只桔黄色的鹤,惟妙惟肖,活灵活现,辛大姐当时都快哭了,不带这么坑人的,刚刷的墙呀,粉刷匠的工钱还没给呢,我这是招谁惹谁了。 有一天,几个客人喝大了,耍酒疯,击箸而歌——就是一边敲筷子一边瞎唱,结果墙上的黄鹤竟然伴随着节拍跳起舞来,这太震撼了,太震汗了,这简直是神迹呀。 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方圆百里的人。 5.谁知道黄鹤楼的典故建楼的传说是美丽的。一千多年前,有位姓辛的老人在蛇山上开了酒店,常客中有一道士,回回喝酒不买酒菜, 只用随身带着的水果下酒。店主人揣想他一定清贫,执意不收他的酒钱,同他交了朋友,道士也不推辞,就此领受。一天,他用橘子佐酒,饮罢,用橘皮在酒店的壁上画了一 只黄鹤,自言道:“酒客至拍手,鹤即下飞舞。”店中吃酒人里有好奇的,想当场试试,面对壁上的画拍手,那黄鹤展翅飞下,在店外舞了一圈,又复原位。此事迅速传开,酒店生意兴隆。当地一贪官借口除妖,欲把那面墙壁移到官府,谁想船行中途,黄鹤抖翅飞走了,贪官追鹤,葬身江中。卖酒老人为怀念仙鹤,在原址修建了黄鹤楼。 可黄鹤楼并不好建。相传鲁班从鲁国到楚国考察,对如何建楼已了然于胸。他头插草标,在集市上要卖给别人做老子,一个穷汉把鲁班领回了家。鲁班每天上山砍柴,均从柴里挑一根好材削成光溜溜的木楔存起来,穷汉不解,在做饭时顺手把一根木楔添进灶火中,鲁班叹道:“这是无价宝,将来有用。”到了百日,鲁班留言:“放得千日货,自有变钱时。”然后离去。三年之后,蛇山上造起了黄鹤楼,但倾斜严重,有险毁之势,楔了这头那头歪,急得工匠团团转。穷汉照着楔子样砍了一个,凑成一百,上集去卖。建筑师见此宝楔,十分中意,花重金买下。九十九个楔子牢牢楔在黄鹤楼上,只有穷汉削的那个木楔落了下来。黄鹤楼因少了一个楔子,还略微有些倾斜,但也千秋无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