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需有关围场的传说或故事有关围场的传说或故事,古诗,歇后语等据历史记载,围场地区自新石器时代开始就有人迹活动,春秋战国时期属燕领地,秦朝属渔阳郡 (注秦长城就修在围场县境内,乾隆皇帝还有关于《古长城考记》现还有古长城遗存),三国两汉时 为鲜卑地,隋唐时期为契丹属地,宋时不属中原,属金中京路大定府辖地,元代为羽林军猎场,明代 为鞑靼人放牧地,清初为蒙古族游牧地,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 大清王朝在平定“三藩之乱”的当 年,康熙皇帝在这里建立世界上最大的皇家狩猎场和“肄武绥藩”之所———“木兰围场”。 当时开辟木兰围场是清政府“肄武绥藩”,巩固北部边防的战略决策。清军入关后,娴熟弓马的八 旗子弟逐渐骄逸自安,耽于游乐,战斗力日益衰退。 而当时的北方又战乱频繁,康熙四年(1665), 沙俄重占黑龙江的雅克萨,又入侵喀尔喀蒙古色楞格河流域,煽动民族分裂;康熙十四年(1675), 察哈尔蒙古布尔尼叛乱,康熙十六年(1677)漠西北蒙古即新疆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发动 叛乱,进攻和硕特部,侵占青海和外蒙古,并勾结沙俄进行民族分裂活动。 内忧外患给刚刚以“弓矢 定天下”的清王朝笼罩了一层阴影。 因此,整饬武备,团结蒙古诸部,巩固北部边防,成了清政府的 当务之急。于是,清朝选中了这块南拱京师,北控漠北,山川险峻,里程适中的漠南蒙古游牧地建立围场。 这样既可锻炼军队,提高战斗力,又可借助满、蒙民族围猎的活动,联络感情,加强团结, 从而实现“以蒙古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的安国大计。 木兰围场名称的来历是:“木兰”是从满语“哨鹿”的发音衍生而来的,“哨鹿”是当时清代在此 打猎时的一种诱猎方法。 狩猎时八旗士兵猎人潜伏在草丛中,头戴假鹿头,口中吹木制的长哨,吹出 仿效鹿求偶时发出的“呜呜”声,或引诱鹿到此以便猎杀。 围场就向鱼民打鱼一样用八旗士兵事先设 制包围圈,将猎物围起来再进行集中打猎方式。 自从康熙于1681年(康熙二十年)选中了这个地方,就以“喀喇沁、敖汉、翁牛特诸旗献牧场”,据清 廷(清末《围场厅志》记载:“两部所献之山川约在伊逊河以东,为围场全境之东半”),再加上西 部原属清廷的领地,构成了阔达一万平方公里以上,在围场内根据山势地形的变化和飞禽走兽的分布 情况,划分为六十七个小“围场”。 以木栅、柳条边为界,设置了四十座巡逻哨所(满语称卡伦),巡 边保护,绝对禁止一般平民进入这个皇室禁地。 也许正因为如此,境内林木参天,野兽遍地。 2.承德有哪些童谣,最好是围场的承德童谣 避暑山庄景最奇,风魔岭上望东霓。 罗汉山高人尽见,馨槌峰大话非虚。 蛤蟆石儿朝南卧,德汇门前淌热溪。 鸡冠挂月三千丈,僧帽连云数百余。 朝阳双塔藏仙子,元宝穴内长灵芝。 小麻雀 小麻雀,哭啼啼, 吵着妈妈买新衣, 孔雀羽毛多美丽, 为何我的黑漆漆? 妈妈听了并不气, 拿来油漆涂上去 麻雀看了真欢喜, 飞出野外炫耀去。 忽然来了一场雨, 油漆上面沾满泥。 麻雀深深叹口气, 还是自己衣服好, 不怕风来不怕雨。 3.描写木兰围场的作文800字木兰征战多年,历尽了磨难,木兰在这多年立下了汗马功劳,是北魏的第一位女将军。 早朝,众达臣在朝廷里和皇上请安,皇上言道:“听说木兰要还乡,不知各位大臣也何意见。”皇上身边的爱卿言道:“皇上,依爱卿看,还是送木兰还乡吧。”皇上说:“这怎么行他是大功臣啊!”突然,木兰踏着郑重的脚步来到朝廷会上,言:“丞恳请皇上送木兰还乡。”皇上的脸色一变,言:“你立下了这么多的汗马功劳,郑也不舍得你离开,不如,就封你为尚书郎。”“木兰不敢,只求皇上千里迢迢送我还乡。”晚上,皇上在阅读文卷,他仔细想了想:木兰虽是立了功的大功臣但她这么多年了一定有思念家乡的情怀。”于是,一大早皇上派将木兰送行,那些大臣对木兰的离去依依不舍。他们慢慢的走了,走的越来越远。 在返回故乡时,马蹄声声碎,灰尘凝满,木兰在思念那缘边的家乡,心中有一丝丝眷念还有一丝丝不舍,她不得离开和他相处多年的战友,还有那些大臣们,她征战了很多年,该有时间回去了,这时,她的眼前湿润了,甚至,有些鼻酸,到达家门口时,她郑重的说:“再见!”她走进了她当时离开的家,脚步声声的靠近,原来是爹,爹感动的把女儿抱在了怀里,随着脚步的袭来,家里的人都来了。这时家里呈现里温馨的气派。小弟磨着这刀斧向猪羊,小妹扶着木兰走进了木兰舍之依旧的房间,这时木兰脱掉了当时的战袍,穿上了女子的衣服,当户理财着红装,这时,镜子中的以前的她已尽慢慢的改变,她已经不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功劳的木兰,现在她是一名女子。 木兰傲然的走出了家门,正好在路上碰见了以前的战友,这时站友们十分的惊讶:她,怎么是一位女子啊,好歹,她是我们的将军。 后来,木兰在历史上立下不可磨灭的印记,木兰虽然离去但是在人们的心中还活着。 4.有关木兰的诗词朝饮木兰之坠露兮 夕餐秋菊之落英”,“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木兰花慢 以上振绮堂刻本赵待制遗稿。朱本》 元代 :赵雍 恨匆匆赋别,回首望,一长嗟。记执手临流,迟迟去马,浩浩平沙。此际黯然肠断,柰一痕、明月两天涯。南去孤舟渐远,今宵宿向谁家。别来旬日未曾过,如隔几年华。纵极目层崖,故人何处,泪落兼葭。聚散古今难必,且乘风、高咏木兰花。但愿朱颜长好,不愁水远山遐。 《苏州十咏其二·木兰堂》 宋代:范仲淹 堂上列歌锺,多惭不如古。却羡木兰花,曾见霓裳舞 《次韵何伯温三首》 宋代:洪咨夔 庭前木兰花,皦皦扶春阳。鹤鸣夜漏午,步花独歌商。低迷露湿衣,浩荡月满梁。深省渺谁语,中心空自藏。 《春日闲居》 明代:王女郎 浓阴柳色罩窗纱,风送炉烟一缕斜。庭草黄昏随意绿,子规啼上木兰花。 《新市杂咏十首》 宋代:华岳 朱门粉壁谪仙家,柳外秋鞑衬落霞。一涧碧云流不去,木兰舟系木兰花。 《闽中春暮》 明代:张羽 吴山入梦驿程赊,身逐孤帆客海涯。九十日春多是雨,三千里路未归家。桄榔土润蛮烟合,杨柳江深瘴雾遮。倚遍阑干愁似海,杜鹃啼过木兰花。 《闽中春暮》 唐代:裴廷裕 吴山入梦驿程赊,身逐孤帆客海涯。九十日春多是雨,三千里路未归家。桄榔土润蛮烟合,杨柳江深瘴雾遮。倚遍阑干愁似海,杜鹃啼过木兰花。 《塘下行》 唐代:孟郊 塘边日欲斜,年少早还家。徒将白羽扇,调妾木兰花。不是城头树,那栖来去鸦。 5.承德双塔山的诗词中文名 承德 外文名 ChengDe 别名 热河 电话区号 0314 地理位置 河北省东北部 车牌代码 冀H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所属地区 河北省 下辖地区 八县三区 政府驻地 双桥区武列河畔 面积 39519平方公里 人口 372.96万人(截至2013年) 方言 普通话、北京官话 气候条件 温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避暑山庄、外八庙、木兰围场等 火车站 承德火车站,承德火车东站 邮政区码 067000 市 玫瑰 市树 国槐 高等学府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承德医学院 GDP 1180.9亿元(2012年) 经纬度 东经115°54′~119°15′,北纬40°11′~42°40′ 称 号 新中国普通话标准音采集地 市 花 玫瑰 机 场 承德机场(民航,2015年通航) 行政代码 130800 6.形容“承德”的诗句有哪些1、《再题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其七 清代: 弘历 驯鹿亲人似海鸥,丰茸丰草恣呦呦。灵台曾被文王顾,例视宁同塞上麀。 译文:这里的驯鹿象海鸥一样,喜欢成群地围绕在身前身后跟人亲近,它们悠闲地吃着茂密鲜嫩的青草,并且不时地呦呦鸣叫,似乎是在互相招呼表示友好。 像周文王在灵台观鹿一样,祖父康熙皇帝来避暑山庄时,也曾经在此处观鹿。我依照惯例到塞外巡猎视察,怎么能把山庄和围场的鹿等同起来而随意射杀呢? 2、《再题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其八 清代: 弘历 一缕堤分内外湖,上头轩榭水中图。因心秋意萧而淡,入目烟光有若无。 译文:一条长长的石堤把湖水分成内湖(指下湖)和外湖(指银湖);石堤上亭榭倒映在水中,构成了一幅虚实巧妙结合的优美图画。 由于亭在水中央,即使在夏天也会使人感到秋意萧然,感受到清爽而又恬淡的情趣;映入眼帘的水气和波光,忽隐忽现,若有若无,其景色之妙更是别有韵味。 3、《再题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其九 清代: 弘历 窈窕山深水复清,虚堂夏五足怡情。欲因致远惟宁静,匪慕嵇康自养生。 译文:山林幽深,湖水清澈。宽敞通风的厅堂,在夏季五月也能够让人心情舒畅。想要实现远大的抱负,必须坚持在宁静的环境中学习和钻研。绝不能羡慕嵇康只为自己求养生之道。 4、《再题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其十 清代: 弘历 崇台湖上俯澄清,畅远新标即景名。渊鉴当年超物表,静观万类入空明。 译文:高台建筑在镜湖岸边,可俯视澄清的湖水影映的景物。登临此处,眼前的景象使我产生了跟皇祖题额书联时一样的感受,于是把畅远台增定为新三十六景之一。 当年,皇祖以其博**怀招致栖身于世外的文人学者,在渊鉴斋编修各类书籍,并开创了全国统一安定的局势。 如今,静观天地间的万物,似乎都进入这空明的湖水之中,天上人间充满着祥和的气氛。 5、《再题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其十一 清代: 弘历 翠屏遮户静无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