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语文必修一必修二必背诗歌和文言】必修1:《沁园春 长沙》 ,《雨巷》,《再别康桥》,《荆轲刺秦王》中的一段“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还有后面陶渊明写的《咏荆轲》(我们老师要求背的)必修2:《诗经》两首:《氓》,《采薇》,《离骚》 ,诗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 ,《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第三段: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xiàng)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2.高一语文 诗经 知识整理《诗经-卫风-氓》原文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蚩蚩通媸媸,笑嘻嘻的样子2.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匪通非,不是3.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无通毋,不要4.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通吁,表感叹5.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说通脱,解脱6.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泮通畔,边,岸《诗经-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岁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1.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莫通暮,岁暮:一年将尽之时2.彼尔维何 尔通薾,花3.维常之华 常通棠,棠棣 华通花 4.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路通辂,高大的马车5.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棘通急。 古今异义 泣涕涟涟(古义为眼泪,今义鼻涕) 总角之宴,言笑宴宴(古义为欢聚,今义为酒席)不遑启居(启,古意是跪,今意指开启;居,古意指安坐,今意指居住。)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君子,文中指主帅,今指有品德的人;小人,文中指士卒,今指品行差的人。) 一词多义 言:言既遂矣(句首助词) 静言思之(相当于“而”) 以:秋以为期(把,介词) 以望复关(而,连词)作:①本义是起来起身,引申为兴起,产生。 如:薇亦作止。 ②开始。 如:天 下之难比作于易。 ③创作,撰写: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又引申为著述,制造。 如: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④劳动,劳作。 如: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⑤为,成为,引申为充当,充作。 如: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曰:①动词词头,无实意。 如曰归曰归。 ②叫做,称作。 如: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③说。 如: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止:①语尾助词。 如:岁亦莫止。 ②脚,足。 如:当斩左止者,笞五百。 ③停止,停留,又引申为使动用法。 如:止子路宿。 ④制止,阻止。 如:残贼公行,莫或止之。 ⑤容止,礼貌。 如:人而无止,不死何候。 ⑥副词,仅,止。 如: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载:①记录,记载。 如:史载田横事。 ②年。 如:自去舟职,五载复还。 ③装载。 如:有好事者船载以入。引申为承担,承受。 如:载舟载舟,所宜深思。 ④乘坐,乘车。 如:直上载公子车。 ⑤祝词,起加强语气作用,多用于动词或形容词词头,可译为“且”“又”。 如:如:“载欣载奔”。 ⑥副词,开始。 如:春日载阳,有名仓庚。 靡:①浪费。 如: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 ②无,没有。 如: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引申为不。 如:天高地迥,号呼靡穷。 ③倒下,后退。 如:左右皆靡。 烈:①火势猛。 如:夫火烈,民望而畏之。引申为放火烧,如:益烈山泽而焚之。 又引申为猛烈。如:穷冬烈风。 ②光明,显赫。如:君有烈名。 ③事业,功业。如:奋六世之余烈。 ④厉害,严重。如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阳:①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②阳光,太阳。 如: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③温暖。 如:春日载阳。 ④表面上,假装。 如:则阳收其身,而实疏之。 孔:①小洞,窟窿,又引申为渠道。 如: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 ②很,甚。 如:孔武有力。 ③大。 如:孔道之夷,何不遵乎。 华:①同“花”。 如:桃之夭夭,烁烁其华。 ②开花。 如:始雨水,桃李华。 ③美丽有光彩。 如:华服丽人。 ④繁华。 如:其街市之繁华。 ⑤精华。 如:物华天宝。 ⑥敬辞。 如:华诞,华居。 思:①思考。 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思念,挂念。 如:已行,弗不思也。 ③心情,情思。 如: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④助词,无实义。 如: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戒:①防备,警戒。 如:既和既戒,既备万事。 ②告诫,警告。 如:观往事以自戒。 ③戒除。 雨:①众多。如:齐子归止,其从如雨。 ②离散。如:一别如雨。 ③动词。下雨或雨一样的落下来。 如:是岁之春,雨麦岐山之阳。 ④灌溉。 如:水能自雨田。 ⑤润泽。 如: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 3.高一语文 诗经 知识整理《诗经-卫风-氓》原文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e79fa5e9819331333262343231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蚩蚩通媸媸,笑嘻嘻的样子2.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匪通非,不是3.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无通毋,不要4.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通吁,表感叹5.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说通脱,解脱6.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泮通畔,边,岸 《诗经-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岁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1.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莫通暮,岁暮:一年将尽之时2.彼尔维何 尔通薾,花3.维常之华 常通棠,棠棣 华通花 4.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路通辂,高大的马车5.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棘通急。 古今异义 泣涕涟涟(古义为眼泪,今义鼻涕) 总角之宴,言笑宴宴(古义为欢聚,今义为酒席) 不遑启居(启,古意是跪,今意指开启;居,古意指安坐,今意指居住。)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君子,文中指主帅,今指有品德的人;小人,文中指士卒,今指品行差的人。) 一词多义 言:言既遂矣(句首助词) 静言思之(相当于“而”) 以:秋以为期(把,介词) 以望复关(而,连词) 作:①本义是起来起身,引申为兴起,产生。 如:薇亦作止。 ②开始。 如:天 下之难比作于易。 ③创作,撰写: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又引申为著述,制造。 如: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④劳动,劳作。 如: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⑤为,成为,引申为充当,充作。 如: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曰:①动词词头,无实意。 如曰归曰归。 ②叫做,称作。 如: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③说。 如: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止:①语尾助词。 如:岁亦莫止。 ②脚,足。 如:当斩左止者,笞五百。 ③停止,停留,又引申为使动用法。 如:止子路宿。 ④制止,阻止。 如:残贼公行,莫或止之。 ⑤容止,礼貌。 如:人而无止,不死何候。 ⑥副词,仅,止。 如: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载:①记录,记载。 如:史载田横事。 ②年。 如:自去舟职,五载复还。 ③装载。 如:有好事者船载以入。引申为承担,承受。 如:载舟载舟,所宜深思。 ④乘坐,乘车。 如:直上载公子车。 ⑤祝词,起加强语气作用,多用于动词或形容词词头,可译为“且”“又”。 如:如:“载欣载奔”。 ⑥副词,开始。 如:春日载阳,有名仓庚。 靡:①浪费。 如: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 ②无,没有。 如: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引申为不。 如:天高地迥,号呼靡穷。 ③倒下,后退。 如:左右皆靡。 烈:①火势猛。 如:夫火烈,民望而畏之。引申为放火烧,如:益烈山泽而焚之。 又引申为猛烈。如:穷冬烈风。 ②光明,显赫。如:君有烈名。 ③事业,功业。如:奋六世之余烈。 ④厉害,严重。如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阳:①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②阳光,太阳。 如: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③温暖。 如:春日载阳。 ④表面上,假装。 如:则阳收其身,而实疏之。 孔:①小洞,窟窿,又引申为渠道。 如: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 ②很,甚。 如:孔武有力。 ③大。 如:孔道之夷,何不遵乎。 华:①同“花”。 如:桃之夭夭,烁烁其华。 ②开花。 如:始雨水,桃李华。 ③美丽有光彩。 如:华服丽人。 ④繁华。 如:其街市之繁华。 ⑤精华。 如:物华天宝。 ⑥敬辞。 如:华诞,华居。 思:①思考。 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思念,挂念。 如:已行,弗不思也。 ③心情,情思。 如: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④助词,无实义。 如: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戒:①防备,警戒。 如:既和既戒,既备万事。 ②告诫,警告。 如:观往事以自戒。 ③戒除。 雨:①众多。如:齐子归止,其从如雨。 ②离散。如:一别如雨。 ③动词。下雨或雨一样的落下来。 如:是岁之春,雨麦岐山之阳。 ④灌溉。 如:水能自雨田。 ⑤润泽。 如: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 4.高一语文必修一诗经 离骚的重要句子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其中所寓含了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几千年来一直感动并激励着中国知识分子为国为民殚精竭智. 2表现其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句子是:亦作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表现其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4表现其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句子是: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5表现其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句子是: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7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5.高一语文必修二诗经原文诗经两首《氓》 诗经——《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mù)止。 靡室靡家,玁(xiǎn)狁(yǔn)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mǐ)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gǔ),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kuí)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féi)。 四牡翼翼,象弭(mǐ)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yù)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6.语文高一必修一所有诗词蒹葭(《诗经》) 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病梅馆记(龚自珍) *诗二首 咏史(郁郁涧底松)(左思) 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渊明)促织(蒲松龄)**《沁园春·长沙》阿房宫赋(杜牧) 黄州快哉亭记(苏辙) 项脊轩志(归有光)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八声甘州(柳永)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登快阁(黄庭坚)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律诗三首 终南山(王维) 登高(杜甫) 书愤(陆游) *绝句三首 塞下曲(卢纶) 从军行(王昌龄) 过华清宫(杜牧)。 7.高一必修一语文文言文诗经的虚词虚词的成分判断一般都是根据句子前后关系的。 要判断虚词首先要理解文意。 举个例子。 比如《过秦论》中—— 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这句话,“而”就是虚词。 九国的军队,逡巡(徘徊) 与 不敢进(不敢前进)这两个行为是并列的关系,因此这个“而”在句中是作连词,连接两个并列的动作。这个而一般不翻译,你要是还是想不通就想成“而且”。 虚词的理解要建立在文意的理解上,这个是最重要的。还有一点就是要对每个虚词的常见意思心里要有底。 (常见的缉乏光何叱蛊癸坍含开虚词应该不会超过20个,稍微注意下他们的意思,心里有底了就不会错得很离谱) 最后一点呢还是要熟练。对虚词茫然是因为我们以前从没接触过这个概念。 文言文其实很傻的,你看多了就习惯了。我以前也是这种句子成分每逢必错。 错了没关系,你顺着它的意思来想原因,过个一两个月就没问题了。 我第一句话就写清楚了。 大前提是要理解句子意思。文意是大局,虚词是小节。 文言文解题提到最多的就是联系上下文。大局都没有掌握怎么在小节上下功夫? “良乃入俱告沛公”很明显,“乃”是“于是”的意思,“于是”是什么词性?——副词。 如果说你是理解了意思却不知道词性的话,我后面也写了。去看看文言文虚词的所作的成分都有些什么意思,虚词一共不超过20个。 你的最后一句话,哪些成分之间。. 那么我想说,这种方法,要根据句子的语法成分来判断的,这个只有规律,没有绝对,还是要根据文意来分析的。 而且。如果你对句子每个词的成分都很了解的话,那么你就不存在这个虚词词性判定的问题了。 虚词的学习,懂得人第一眼就懂,不懂的人学起来是不会一蹴而就的。 8.高一语文诗经诗三首诗经——《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诗经——《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 9.高一语文必修一:【氓】考试必考诗句太多了吧,全文都要会背会默。 觉得无聊的话,建议你看看安意如《思无邪》一书中,《这次我是真的决定离开》,你会觉得这一课很好理解 这次我是真的决定离开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卫风·氓》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长篇叙事诗其实不多。《孔雀东南飞》首当其冲,当然还有与之并称的《木兰辞》,但那与男女之情没多大关系。 其实在《孔雀东南飞》出现之前近千年,“卫风”里的《氓》已具这样自诉婚姻悲剧的长诗的雏形了,只是因为《诗经》艰深,年代久远,不为太多人所知。 《氓》是《诗经》里弃妇诗的翘楚。 诗中的女主人公以无比沉痛的口气,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读之感人心弦,催人泪下。《氓》诗是以抒情为主,所叙的故事远不如《孔雀东南飞》那样完整细致,但它已将女主人公的遭遇、命运,真实细致地反映出来。 将抒情叙事融为一体,时而夹以慨叹式的议论。就这些方面说,这首诗已初步具备中国式叙事诗的某些特征。 这些特征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其后二千余年的叙事诗,在《孔雀东南飞》、《长恨歌》直到近代姚燮的《双鸩篇》中似乎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子。 《氓》诗共六章,每章十句,在《诗经》里算是长的。 但并不像《诗经》其他各篇采用复沓的形式,而是依照人物命运发展的顺序,自然地加以抒写。它以赋为主,兼用比兴。 赋以叙事,兴以抒情,比在于加强叙事和抒情的色彩。 开头一、二章,《诗集传》云:“赋也。” 具体描写男子向女主人公求婚以至结婚的过程。那是在一次集市上,一个男子以买丝为名,来打女子的主意。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的写法极妙,开篇就于回忆中点出了男子狡狯的本质。接着写他们陷入热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男子一会儿嬉皮笑脸,一会儿又发脾气,可谓软硬兼施。可是这位单纯的、为爱所困的女子看不透他的狡猾多变,喜怒无常的本质。 而是非常诚挚地说:“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表示必须有人来说媒,最后将婚期订在秋天。其实在这里,那句“将子无怒”不单表现了女子温婉顺从的个性,更非常成功地暗示了男子嬉皮笑脸下隐伏的暴戾性格。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从此以后,女子朝思暮想,望不到男子的车驾,便担心的泪流不止;见到他的车,就像见到所恋之人,不禁眉开眼笑。 他们打卦占卜,预测婚事的吉凶,一切顺利。及至男方派车前来迎娶,她就带着全部的嫁妆,嫁了过去。 这两章叙事真切,历历可见,而诗人作为一个纯情少女的自我形象,也刻画得栩栩如生。方玉润评这一段云:“不见则忧,既见则喜,夫情之所不容已者,女殆痴于情者耳。” (《诗经原始》)一个“痴”字。点出了此女钟情之深。 这里的“复关”有多种解释,有说这是男子所住的地方,另有一说,释“复”为返,关为近郊所设的关卡,以此代“氓”。可是这样的解释有漏洞在。 既然复关为固定的地方,怎么会登墙而望就看不见了呢?接下来又说:“既见复关”。因此,复关还可以有另外一种解释,即那男子所驾的车驾。 他虽然不是富人,但从首句“抱布贸丝”可以看出来他是一个经常需要出门经商的小手工业者,小商人。正因如此痴心的女子才会见车如见人。 不知道为什么,我还会将复关联想到男子迎娶女子的车驾,尽管这联系诗文来看并不够准确,但是很容易让我想起那句“思君令人老,轩车何来迟?”倾心相许的男子,犹如情感上的归宿,迟迟见不到他来,心里自然焦虑不安。待嫁女儿心,从古到今总是这样新鲜萌动又微弱不安的。 第一次读到《氓》时,就被第二章的“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一句吸引住了,想起“墙头马上”这个词。那是元代白朴杂剧的名字,原是出自白居易《新乐府井底引银瓶》。 《墙头马上》就是据此改编的。 在《井底引银瓶》里,白居易以女子的口气做了首哀怨深情而警辟的诗,比《氓》的语言更生动华丽。 无从得知白居易写《井底引银瓶》时有没有借鉴《氓》,但是《井底引银瓶》和《氓》在写法上和女主人公情感的转变是有很多相通之处的,可以让人互相联想。 白诗中也是写一年轻貌美的女子,“婵娟两鬓秋蝉翼,宛转双蛾远山色。 笑随戏伴后园中,此时与君未相识。”按照白朴后来的敷衍,她还成了某官宦大家的千金小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