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赞美桂花的诗句咏桂--唐·李白-- 世人种桃李,皆在金张门。 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暄。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 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 鹧鸪天--宋·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蝶恋花·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东城桂--唐·白居易-- 子坠本从天竺寺,根盘今在阖闾城。当时应逐南风落,落向人间取次生。 谢人寄双桂树下--宋·欧阳修-- 有客尚芳丛,移根自幽谷。为怀山中趣,爱此岩下绝。 晓露秋晖浮,清应药栏曲。更待繁花白,邀君弄芳馥。 咏岩桂--宋·朱熹-- 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 天香生净想,云影护仙女。谁识王孙意,空吟招隐章。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亭地白树栖鸦,冷霜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 玉棵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凝露堂木犀--南宋·杨万里-- 梦骑白凤上青宫,径度银河入月宫。 身在广寒香世界,觉来帘外木犀风。摊破浣溪沙--宋·李清照--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 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 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岩桂--宋·曾几-- 粟玉黏枝细,青云剪叶齐。 团团岩下桂,表表木中犀。江树风萧瑟,园花气惨凄。 浓薰不如此,何以慰幽栖 咏桂--南宋·杨万里-- 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月桂--明·李东阳-- 一月一花开,花开应时节。未须夸雨露,慎与藏冰雪。 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分增元素--宋·苏轼-- 月缺霜浓细蕊干,此花元属玉堂仙。鹫峰子落惊前夜,蟾窟枝空记昔年。 破 山僧怜耿介,练裙溪女斗清妍。愿公采撷纫幽佩,莫遣孤芳老涧边。 桂花--现代·徐志摩-- 昨天我冒着大雨到烟霞岭下访桂;南高峰在烟霞中不见,在一家松茅铺的屋檐前 我停步,问一个村姑今年 翁家山的桂花有没有去年开的媚,那村姑先对着我身上细细的端详;活象只羽毛浸瘪了的鸟,我心想,她定觉得蹊跷,在这大雨天单身走远道,倒来没来头的问桂花今年香不香。“客人,你运气不好,来得太迟又太早;这里就是有名的满家弄,往年这时候到处香得凶,这几天连绵的雨,外加风,弄得这稀糟,今年的早桂就算完了。” 果然这桂子林也不能给我点子欢喜;枝上只见焦萎的细蕊,看着凄凄,唉,无妄的灾!为什么这到处是憔悴?这年头活着不易!这年头活着不易!清平乐 忆吴江赏木犀--宋·辛弃疾-- 少年痛饮,忆向吴江醒。明乐团团高树影,十里水沉烟冷。 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凭芬芳。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 感遇--唐·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花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而为佳节。 谁知林楼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桂花--元·倪瓒-- 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靡靡风还落,菲菲夜未央。 玉绳低缺月,金鸭罢焚香。忽起故园想,冷然归梦长。 木犀--宋·朱淑真-- 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伊忙。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 月待圆时花正好,花将残后月还亏。须知天上人间物,何禀清秋在一时 桂花歌--宋·毛滂-- 玉阶桂影秋绰约,天空为卷浮云幕。 婵娟醉眠水晶殿,老蟾不守余花落。苍苔忽生霜月裔,仙芬凄冷真珠萼。 娟娟石畔为谁妍?香雾著人清入膜。夜深醉月寒相就,荼縻却作伤心瘦。 弄云仙女淡 衣,烟裙不著鸳鸯绣。眼中寒香谁同惜?冷吟径召梅花魄。 小蛮为洗玻璃杯,晚来秋翁蒲桃碧。玉山亭馆分题--元·顾瑛-- 飞轩下瞰芙蓉渚,槛外幽花月中吐。 天风寂寂吹古香,清露冷冷湿秋圃。云梯万丈手可攀,居然梦落清虚府。 亭中捣药玉兔愁,树下乘鸾素娥舞。琼楼玉宇千娉婷,中有 仙淡眉宇。 问我西湖旧风月,何似东华软尘土?单见山河影动摇,独有清辉照古今。觉来作诗思茫然,金粟霏霏下如雨。 春桂问答--唐·王绩-- 问春桂: 桃李正芬芳。年光随处满,何事独无花?春桂答: 春华讵能久?风霜摇落时,独秀君知否?。 2.关于桂花的诗句一、鸟鸣涧唐代: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译文寂静的山谷中,只有桂花在无声的飘落,夜半更深,万籁俱寂,似空无一物。 明月升起光辉照耀惊动了山中栖鸟,它们在春天的溪涧里不时地鸣叫。二、鹊桥仙·碧梧初出宋代:严蕊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谢。 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 蛛忙鹊懒,耕慵织倦,空做古今佳话。 人间刚道隔年期,指天上、方才隔夜。赏析词的上阙,起笔自然,虽然作者观察事物细致入微,但有几分凄凉:偶尔轻坠而下的碧绿色梧桐叶,那吐着馥郁清香的桂花,还有水塘中微微凋谢的荷花。 楼上的姑娘们,都正忙着在穿针引线,默默地乞求着织女能给自己以智慧和心灵手巧。远望高挂的明月,它那洒下的清辉,正如水一般清澈。 农历七月初七,是汉族传统的节日——七夕节,也称乞巧节。每逢这天的夜晚,相传是天上美丽善良的织女,要与勤劳勇敢的牛郎在鹊桥相会。 穿针人,指的既是天下女子,也包括了自己。据《西京杂记》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 这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习俗,七夕的夜里,大凡世间的女子都会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词的下阙,句奇意新,那看似漫不经心的描写,却隐藏了一个普通女子最为缜密的心思:姑娘们小盒子里关着的蜘蛛,都已经开始在忙着结网了,唯独不见银河里的喜鹊忙着搭桥。 此时的牛郎不肯耕田,织女也没有心思纺织了。他们远隔银河,相互守望。 看来,今晚他俩要辜负几千年来人们心中向往的这么一段美丽动人的爱情传说了。每逢此际,人间是要经过一年的时间等待。 而天上的牛郎织女,人家也不过,仅仅只是才过了一夜的相思罢了。她清醒地意识到,无论自己怎么貌美才高,每天的强颜欢笑,逢场作戏,她就似一枝任人攀枝的柳。 再说女人美丽的青春和男人所喜好的姿色,迟早都会有那么一天,如荷花般凄然凋零。她也暗自说:只羡鸳鸯不羡仙。 牛郎和织女的传说固然美好,可他们也有寂寞地守望在银河两端的时候。强颜欢笑,逢场作戏,这分明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她只不过,想收获一份属于自己的,既真实又简单的爱情。人间爱,天上恋,谁比谁更长久,谁又比谁更浪漫?二、鹧鸪天·桂花宋代:李清照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译文此花浅黄而清幽,形貌温顺又娇羞。 性情萧疏远离尘世,它的浓香却久久存留。无须用浅绿或大红的色相去招摇炫弄,它本来就是花中的第一流。 梅花肯定妒忌它,而它又足以令迟开的菊花感到害羞。在装有华丽护栏的花园里,它在中秋的应时花木中无双无俦。 《离骚》里,为何岩桂不被收?大诗人屈原啊,可真叫无情无义,在写到诸多花木的《离骚》里,为何岩桂不被收?四、声声慢·咏桂花宋代:吴文英蓝云笼晓,玉树悬秋,交加金钏霞枝。人起昭阳,禁寒粉粟生肌。 浓香最无著处,渐冷香、风露成霏。绣茵展,怕空阶惊坠,化作萤飞。 三十六宫愁重,问谁持金锸,和月都移。掣锁西厢,清尊素手重携。 秋来鬓华多少,任乌纱、醉压花低。正摇落,叹淹留、客又未归。 赏析“蓝云”三句。言清晨的大地笼罩在蓝天白云之下,室外的桂花树玉枝高挺,满树重重叠叠的桂花,似串串宝钏,又如一片彩霞。 “人起”两句,以树拟人。“昭阳”,皇宫名,这里泛指皇宫。 言桂花树又像是一位清晨从皇宫里走出来的贵妃,她被晨风一激,浑身生满了粉红色的粟粒——金桂花。“人起昭阳”两句,据杨铁夫《吴梦窗词全集笺释》说:“《飞燕外传》:赵飞燕居昭阳宫,与羽林郎射鸟者通,……飞燕露立,闭息顺气,体舒无疹粟,射鸟者以为神仙。” 这里系反用此典。“浓香”两句。 言桂花的浓艳香气充斥四周,似乎再也没有地方可以容纳她的花香了。但是如果天气一旦转冷,虽然桂花的香气犹存,桂花却要像雨雪般地纷纷落下。 “绣茵展”三句承上。言绿茵茵的草坪如地毯似的平铺着,仿佛害怕桂花误坠在台阶上,被人们践踏成泥,又怕她像萤火虫般地消失了她美丽的形象。 “三十六宫”五句,幻想也。“三十六宫”言宫宇之多,这里借指月中广寒宫。 “锸”,即锹也,系插地起土的农具。此言词人因见地上桂树,即抬头仰望明月,想象中那住在广寒仙宫的嫦娥,孤单寂寞,一定也愁怨重重。 词人不禁大声地询问世人:“有什么人能拿来把‘金锸’,索兴将月中桂树连同月宫一起移来凡尘,把这月中桂栽在我的西厢边。这样嫦娥就会亲自用白玉般的双手把盏,并与我同饮美酒了。” “秋来”两句,述现实中的自己。词人说:“进入秋天后,自己的头上不知又增添了多少白发?头上的乌纱与白发衬映,更显得黑白分明。 我独饮闷酒,自然更加易醉。醉眼朦胧中看那室外的桂花树,似乎感到它矮了许多。” “正摇落”两句,自叹。词人说:“当桂花凋零,满地铺金的时候,我这个淹留在外的羁客,却还是不能回家去与亲人团聚。” 五、念奴娇·中秋对月明代:文征明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 3.带有桂花的诗句古诗1、人闲桂花落 , 夜静春山空。 【出处】:唐 王维《鸟鸣涧》 【释义】:春天夜晚,寂无人声,芬芳桂花,轻轻飘落。青山碧林,更显空寂。 2、桂子月中落 , 天香云外飘 【出处】:唐 宋之问《灵隐寺》 【释义】:中秋常有桂花飘落寺里,佛香能向上飘到九重天。 3、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出处】:宋 杨万里《咏桂》 【释义】:桂花馥郁的香气,不像是人间种的,倒像是传说中月亮上移过来的。广寒宫的桂花树落下的芳香,吹开了漫山遍野的花一样的香。 4、暗淡轻黄体性柔, 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 自是花中第一流。 【出处】:宋 李清照《鹧鸪天 桂花》 【释义】:淡黄色的桂花,并不鲜艳,但体态轻盈。于幽静之处,不惹人注意,只留给人香味。不需要具有名花的红碧颜色。桂花色淡香浓,应属最好的。 5、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出处】:唐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释义】: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 4.描写桂花的诗句有哪些1、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释义:春天夜晚,寂无人声,芬芳桂花,轻轻飘落。青山碧林,更显空寂。 2、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释义:遥看天上明月,想那月宫中的婵娟,现在也未尝不感遗憾吧,陪伴她的,毕竟只有那清冷月亮和孤寂桂树。 3、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释义: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 4、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符曾《上元竹枝词》 释义:香甜的桂花馅料里裹着核桃仁,用井水来淘洗像珍珠一样的江米。 5、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释义:想要买上桂花,带着美酒一同去水上泛舟逍遥一番。但却没有了少年时那种豪迈的意气。 6、桂花时节约重还。——纳兰性德《于中好·握手西风泪不干》 释义:咱们约定,等到明年桂花开放的时候你要再回来。 7、嫦娥老大无归处,独俺银轮哭桂花。——钱谦益《后秋兴之十三八首·其二》 释义:嫦娥想要回来也无处可回了,只能孤零零地在月轮上伴着桂花哭泣。 8、山间偃仰无不至,石泉淙淙若风雨,桂花松子常满地。——高适《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 释义:山中俯仰自如无意不可至,石间泉水淙淙恰如风吹雨,桂花松子极多常常落满地。 9、可怜天上桂花孤,试问姮娥更要无。 ——佚名《杂曲歌辞。桂花曲》 释义:遥知天上月宫中那棵桂花树太孤独了,请问月宫的主人嫦娥仙姝还要不要再种上几株? 10、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卢照邻《长安古意》 释义:只有凄静的南山一些桂花在纷飞,点点打在人的衣上。 5.关于桂花的诗句一、鸟鸣涧 唐代: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译文 寂静的山谷中,只有桂花在无声的飘落,夜半更深,万籁俱寂,似空无一物。 明月升起光辉照耀惊动了山中栖鸟,它们在春天的溪涧里不时地鸣叫。 二、鹊桥仙·碧梧初出 宋代:严蕊 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谢。 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 蛛忙鹊懒,耕慵织倦,空做古今佳话。 人间刚道隔年期,指天上、方才隔夜。 赏析 词的上阙,起笔自然,虽然作者观察事物细致入微,但有几分凄凉: 偶尔轻坠而下的碧绿色梧桐叶,那吐着馥郁清香的桂花,还有水塘中微微凋谢的荷花。 楼上的姑娘们,都正忙着在穿针引线,默默地乞求着织女能给自己以智慧和心灵手巧。远望高挂的明月,它那洒下的清辉,正如水一般清澈。 农历七月初七,是汉族传统的节日——七夕节,也称乞巧节。每逢这天的夜晚,相传是天上美丽善良的织女,要与勤劳勇敢的牛郎在鹊桥相会。 穿针人,指的既是天下女子,也包括了自己。据《西京杂记》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 这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习俗,七夕的夜里,大凡世间的女子都会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 词的下阙,句奇意新,那看似漫不经心的描写,却隐藏了一个普通女子最为缜密的心思: 姑娘们小盒子里关着的蜘蛛,都已经开始在忙着结网了,唯独不见银河里的喜鹊忙着搭桥。 此时的牛郎不肯耕田,织女也没有心思纺织了。他们远隔银河,相互守望。 看来,今晚他俩要辜负几千年来人们心中向往的这么一段美丽动人的爱情传说了。每逢此际,人间是要经过一年的时间等待。 而天上的牛郎织女,人家也不过,仅仅只是才过了一夜的相思罢了。 她清醒地意识到,无论自己怎么貌美才高,每天的强颜欢笑,逢场作戏,她就似一枝任人攀枝的柳。 再说女人美丽的青春和男人所喜好的姿色,迟早都会有那么一天,如荷花般凄然凋零。 她也暗自说:只羡鸳鸯不羡仙。 牛郎和织女的传说固然美好,可他们也有寂寞地守望在银河两端的时候。 强颜欢笑,逢场作戏,这分明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她只不过,想收获一份属于自己的,既真实又简单的爱情。 人间爱,天上恋,谁比谁更长久,谁又比谁更浪漫? 二、鹧鸪天·桂花 宋代: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译文 此花浅黄而清幽,形貌温顺又娇羞。 性情萧疏远离尘世,它的浓香却久久存留。无须用浅绿或大红的色相去招摇炫弄,它本来就是花中的第一流。 梅花肯定妒忌它,而它又足以令迟开的菊花感到害羞。在装有华丽护栏的花园里,它在中秋的应时花木中无双无俦。 《离骚》里,为何岩桂不被收?大诗人屈原啊,可真叫无情无义,在写到诸多花木的《离骚》里,为何岩桂不被收? 四、声声慢·咏桂花 宋代:吴文英 蓝云笼晓,玉树悬秋,交加金钏霞枝。人起昭阳,禁寒粉粟生肌。 浓香最无著处,渐冷香、风露成霏。绣茵展,怕空阶惊坠,化作萤飞。 三十六宫愁重,问谁持金锸,和月都移。掣锁西厢,清尊素手重携。 秋来鬓华多少,任乌纱、醉压花低。正摇落,叹淹留、客又未归。 赏析 “蓝云”三句。言清晨的大地笼罩在蓝天白云之下,室外的桂花树玉枝高挺,满树重重叠叠的桂花,似串串宝钏,又如一片彩霞。 “人起”两句,以树拟人。“昭阳”,皇宫名,这里泛指皇宫。 言桂花树又像是一位清晨从皇宫里走出来的贵妃,她被晨风一激,浑身生满了粉红色的粟粒——金桂花。“人起昭阳”两句,据杨铁夫《吴梦窗词全集笺释》说:“《飞燕外传》:赵飞燕居昭阳宫,与羽林郎射鸟者通,……飞燕露立,闭息顺气,体舒无疹粟,射鸟者以为神仙。” 这里系反用此典。“浓香”两句。 言桂花的浓艳香气充斥四周,似乎再也没有地方可以容纳她的花香了。 但是如果天气一旦转冷,虽然桂花的香气犹存,桂花却要像雨雪般地纷纷落下。 “绣茵展”三句承上。言绿茵茵的草坪如地毯似的平铺着,仿佛害怕桂花误坠在台阶上,被人们践踏成泥,又怕她像萤火虫般地消失了她美丽的形象。 “三十六宫”五句,幻想也。“三十六宫”言宫宇之多,这里借指月中广寒宫。 “锸”,即锹也,系插地起土的农具。此言词人因见地上桂树,即抬头仰望明月,想象中那住在广寒仙宫的嫦娥,孤单寂寞,一定也愁怨重重。 词人不禁大声地询问世人:“有什么人能拿来把‘金锸’,索兴将月中桂树连同月宫一起移来凡尘,把这月中桂栽在我的西厢边。这样嫦娥就会亲自用白玉般的双手把盏,并与我同饮美酒了。” “秋来”两句,述现实中的自己。 词人说:“进入秋天后,自己的头上不知又增添了多少白发?头上的乌纱与白发衬映,更显得黑白分明。 我独饮闷酒,自然更加易醉。醉眼朦胧中看那室外的桂花树,似乎感到它矮了许多。” “正摇落”两句,自叹。词人说:“当桂花凋零,满地铺金的时候,我这个淹留在外的羁客,却还是不能回家去与亲人团聚。” 五、念奴娇·中秋对月 明代:文征明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风泛须。 6.关于桂花的全诗五首宋代朱熹《咏岩桂》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 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天香生净想,云影护仙妆。 谁识王孙意,空吟招隐章。宋代朱淑真《木犀》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伊忙。 一支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分赠元素 宋 苏 轼 月缺霜浓细蕊干,些花元属玉堂仙。 鹫峰子落惊前夜,蟾窟枝空记昔年。 破诫山僧怜耿介,练裙溪女斗清妍。 愿公采撷纫幽佩,莫遗孤芳老涧边。 昨日访子上不遇,徘徊庭砌,观木犀而归,再以七言乞数枝 宋 杨万里 昨携儿辈叩云关,绕遍岩花次意看。 苔砌落深金布地,水沉蒸透粟堆盘。 寄诗北院赊秋色,供我西窗当晚餐。 小朵出丛须折却,莫教坼破碧团栾。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桂 宋 周文璞 偶向花边立,悬知病已瘳。 小山今夜月,团树满庭秋。 清露沾丛底,斜河在上头。 须臾香更好,还与碧云浮。 咏桂 唐 李白 世人种桃李,皆在金张门。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暄。 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 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 7.桂花诗句加诗意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赏析 这首写春山之静。“静”被诗人强烈地感受到了。为什么呢?是由于“山静”,所以人静。人静缘于心静,所以觉察到桂花的坠落。 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景,却反衬出春山的幽静。 鸟鸣涧,是一处风景极优美的地方。涧,是山涧,夹在两山间的流水。 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山夜晚异常幽静的景象。诗的大意说:在寂静没有人声的环境里,桂花(四季桂)自开自落,好像可以感觉到桂花落地的声息。夜静更深的时候, 景色繁多的春山,也好似空无所有。月亮刚出,亮光一显露,惊动了树上宿 的小鸟,它们在春涧中不时地鸣叫几声。 这首诗主要写春山夜静。花落,月出,鸟鸣,都是动的,作者用的是以动衬静的手法,收到“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 “闲”说明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说明诗人内心的闲静。有此作为前提,细微的桂花从枝上落下,才被觉察到了。诗人能发现这种“落”,或仅凭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触觉,或凭声响,或凭花瓣飘坠时所发出的一丝丝芬芳。总之,“落”所能影响于人的因素是很细微的。而当这种细微的因素,竟能被从周围世界中明显地感觉出来的时候,诗人则又不禁要为这夜晚的静谧和由静谧格外显示出来的空寂而惊叹了。这里,诗人的心境和春山的环境气氛,是互相契合而又互相作用的。 写空灵闲静的环境和心境,主人公用他全部的心神去细细地啼听花落鸟鸣的天籁,他的内心宁静淡泊,但又富于幽雅情致。静到极处的自然在诗人笔下有声有色,生意盎然。月出无声,而山鸟惊飞,这是动静相衬的艺术佳境。《而庵说唐诗》:"右丞精于禅理,其诗皆合圣教。"《唐诗笺注》:"闲事闲情,妙以闲人领此闲趣。"《诗法易简录》:"鸟鸣,动机也;涧,狭境也。而先着夜静春山空;五字于其前,然后点出鸟鸣涧来,便觉有一种空旷寂静景象,因鸟鸣而愈显者,流露于笔墨之外。一片化机,非复人力可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