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轼写的宋词《大浪淘沙》的全文是什么1、念奴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2、羽扇纶巾,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3、浪淘沙昨日出东城,试探春情。墙头红杏暗如倾。槛内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 绮陌敛香尘,雪霁前村。东君用意不辞辛。料想春光先到处,吹绽梅英。 4、这首词比喻在激烈的斗争中经受考验、筛选。出处:粟裕《激流归大海》:“这支队伍经过严峻的锻炼和考验,质量更高了,是大浪淘沙保留下来的精华。” 2.大浪淘沙是现代古诗词吗大浪淘沙,为中国成语。淘:用水冲洗。去掉杂质。在大浪中洗净沙石。比喻在激烈的斗争中经受考验、筛选。语出粟裕《激流归大海》:"这支队伍经过严峻的锻炼和考验,质量更高了,是大浪淘沙保留下来的精华。 浪淘沙才是词牌名。格率如下: 浪淘沙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句) ⊙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句) ⊙仄平平(韵) 希望对你有帮助。 3.关于 刘禹锡《浪淘沙》的赏析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沙》组诗共九首,此其第一首。是刘禹锡穆宗长庆年间(821━824)任夔州刺史时所作。第九首末联云∶“令人忽忆潇湘渚,回唱迎神三两声。”作者或许是有感于屈原放逐沅湘间,为民作迎神曲《九歌》而作。 这是一首描写黄河雄伟气势的著名诗篇。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民族光辉灿烂文化的发源地,黄河,古往今来,无数诗人为她放声歌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流不复回”,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这些诗,极写黄河的源远、势猛,至今众口传诵。“黄河之水天上来”,著意渲染的是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奔腾不息的动态美。“黄河远上白云间”,视角与河之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出一种静态的美。刘禹锡这首黄河诗开篇与众多的黄河诗篇一样,著力描写九曲黄河大浪淘沙之势。紧接著张骞穷河源遇牛郎织女的典故,再把“黄河之水天上来”更君形象化。在王之涣、李太白之外,另辟一番境界,增添了一层奇妙的神话色彩。 据张华《博物志》记载,汉武帝指令张骞穷溯河源,张骞乘槎而去,经月至一处,见城郭如官府,室内有一女织布,又见一丈夫牵牛饮河。后还至蜀中,方知已至牛郎、织女二星座。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上下联的开合关系。第一联由上而下,顺黄河奔流之势著墨;第二联以“直上”为转折,把人们的视线从“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顺视中拉回,从地下引到天上,从现实世界进入神话世界━━黄河连银汉,乘槎溯河源。全诗节奏有徐有疾,奔放而有宕逸之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