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采薇的诗经分析

1.【以诗经中的采薇为题,来分析诗经的文学成就.简洁点,有个67百字

诗经是诗歌之祖, 是古代厌战诗的开篇之作. 寒冬,阴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道路崎岖,又饥又渴;但边关渐远,乡关渐近.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采薇》,就是三千年前这样的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其类归《小雅》,却颇似《国风》. 全诗六章,可分三层.既是归途中的追忆,故用倒叙手法写起.前三章为一层,追忆思归之情,叙述难归原因.这三章的前四句,以重章之叠词申意并循序渐进的方式,抒发思家盼归之情;一方面是怀乡情结,另一方面是战斗意识.前三章的前后两层,同时交织着恋家思亲的个人情感和为国赴难的责任感,这是两种互相矛盾又同样真实的思想感情.其实,这也构成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只是思归的个人情绪和战斗的责任感,在不同的章节有不同的表现. 笼罩全篇的情感主调是悲伤的家园之思. 纵观全诗,《采薇》主导情致的典型意义,不是抒发遣戍役劝将士的战斗之情,而是将王朝与蛮族的战争冲突退隐为背景,将从属于国家军事行动的个人从战场上分离出来,通过归途的追述集中表现戍卒们久戍难归、忧心如焚的内心世界,从而表现周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反感.《采薇》,似可称为千古厌战诗之祖,从而证明了诗经的奠基意义.。

2.求诗经采薇的赏析

《采薇》是西周时期一位饱尝服役思归之苦的戍边战士在归途中所作的诗,诗中叙述了他转战边陲的艰苦生活,表达了他爱国恋家、忧时伤事的感情。?

诗的前三章以倒叙的方式,回忆了征战的苦况。为了抵御?狁的侵扰,他长期远离家室,戎马倥偬,多么渴望边境早日安定而返故乡!四、五二章陡转笔锋,描写边防军士出征威仪,全篇气势为之一振,兵士们的爱国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末章写解甲归里。虽能生还,然昔日的征戍劳苦却只换来今日的“载渴载饥”,怎不令人黯然伤神??

此诗选自“小雅”,却有“国风”民歌的特点,颇为讲究句式重叠与比兴手法的运用。如前三章的重章叠句中,文字略有变化,以薇的生长过程,衬托离家日久企盼早归之情,异常生动妥贴。第四章以常棣盛开象征军容之壮、军威之严,新警奇特。末章以从征前与来归时的景致,寄托不尽的感伤,言浅意深,情景交融,历来被认为是《诗经》中的妙言佳句。?

3.评析采薇中所表现出来的诗经特点.

采薇,遣戍役也。文王之时,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狁之难,以天子之命,命将率、遣戍役,以守卫中国,故歌《采薇》以遣之,《出车》以劳还,《杜》以勤归也。(《毛诗序》)

宣王之世,既驱猃狁,劳其还师之诗,前四章皆兴也,下二章皆赋也。(〔汉〕申培《诗说》)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清〕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一)

《采薇》一诗写西周时期一位饱尝服役思家之苦的戍边战士在归途中所思所想,叙述了他转战边陲的艰苦生活,表达了他爱国恋家、忧时伤事的感情。

全诗共分六章,前三章以倒叙的方式,回忆了征战的苦况。这位戍边战士长期远离家室,戎马倥偬。军旅生活是那么艰苦,驻守地转移不定,王室公事无休无止,战士们无暇休息,有时还得采薇充饥。对此,难免怨嗟,产生渴望返回故乡之情,但为了抵御狁的侵扰,为了实现边境早日安定,战士们坚持下来,恰当地处理了个人忧伤痛苦与保卫疆土的矛盾。

四、五两章笔锋陡转,描写边防将士出征威仪,全篇气势为之一振。先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流露出出征将士们雄纠纠气昂昂的自豪感。接下来对战车以及弓箭的描写,显示出将士们装备的精良和高度警惕的精神状态,使主人公的爱国思想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末章忆昔伤今。“昔我”两句以乐景写哀,“今我”两句以哀景写乐。然而在九死一生归来之际,庆幸之余,难免痛定思痛;加之归途艰难,又饥又渴,怎不悲从中来呢!

此诗选自《小雅》,却与《国风》同样运用了重叠的句式与比兴的手法。如前三章的重章叠句中,以薇的生长过程衬托离家日久企盼早归之情,异常生动妥贴。第四章以常棣盛开象征军容之壮、军威之严,新警奇特。末章“昔我”四句,分别抒写当年出征和此日生还这两种特定时刻的景物和情怀,言浅意深,情景交融,历来被认为是《诗经》中最有名的诗句。

4.诗经采薇的原文及赏析

采薇

——战场上的生存体验

【原文】

采薇采蔽①,

该亦作止②。

曰归曰归,

岁亦莫止③。

靡室靡家,

玁狁之故④。

不遑启居⑤,

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

蔽亦柔止(6)。

曰归曰归,

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

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

靡使归聘(7)。

采薇采薇,

薇亦刚止(8)。

曰归曰归,

岁亦阳止(9)。

王事靡盬(10),

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11),

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12),

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13),

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

四牡业业(14)。

岂敢定居,

一月三捷(15)。

驾彼四牡,

四牡騤騤(16)。

君子所依,

小人所腓(17)。

四牡翼翼(18),

象弭鱼服(19)。

岂不日戒,

玁狁孔棘(20)。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21).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22)。

行道迟迟,

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

莫知我衷。

【注释】

①蔽:一种野菜。②亦:语气助词,没有实义。作:初生。止:语 气助词,没有实义。③莫:同“暮',晚。④ 玁狁(xian yun):北方少数民族戎狄。⑤遑:空闲。启:坐下。居:住下。(6)柔:软嫩。这里指初生的菠菜。(7)聘:问候。(8)刚:坚硬。这里指菠菜已长大。 (9)阳:指农历十月。(10)盬(gu):止息。(11)疚:病。(12)尔:花 开茂盛的样子。(13)路:辂,大车。(14)业业:强壮的样子。(15)捷: 交战,作战。(16)騤騤(ku);马强壮的样子。(17)腓(fei):隐蔽,掩 护.(18)翼翼:排列整齐的样子。(19)弭(mi):弓两头的弯曲处。鱼服: 鱼皮制的箭袋。(20)棘:危急。(21)依依:茂盛的样子。(22)霏霏:纷纷下落的样子。

【译文】

采薇菜啊采薇菜,

薇菜刚才长出来。

说回家啊说回家,

一年又快过去了。

没有妻室没有家,

都是因为玁狁故。

没有空闲安定下,

都是因为 玁狁故。

采薇菜啊采薇菜,

薇菜初生正柔嫩。

说回家啊说回家,

心里忧愁又烦闷。

心中忧愁像火烧,

饥渴交加真难熬。

我的驻防无定处,

没法托人捎家书。

5.诗经采薇赏析30字左右

诗经采薇赏析30字:以重叠句式与比兴手法,感人至深。以痛定思痛的抒情结束,引人深思。

原文欣赏: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白话翻译: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刚刚冒出地面。说回家了回家了,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实现。没有妻室没有家,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 没有时间安居休息,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柔嫩的样子。说回家了回家了,心中是多么忧闷。忧心如焚,饥渴交加实在难忍。驻防的地点不能固定,无法使人带信回家。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的茎叶变老了。说回家了回家了,又到了十月小阳春。征役没有休止, 哪能有片刻安身。心中是那么痛苦,到如今不能回家。

那盛开着的是什么花?是棠棣花。那驶过的是什么人的车?当然是将帅们的从乘。兵车已经驾起,四匹雄马又高又大。哪里敢安然住下?因为一个月多次交战!

驾起四匹雄马,四匹马高大而又强壮。将帅们坐在车上,士兵们也靠它隐蔽遮挡。四匹马训练得已经娴熟,还有象骨装饰的弓和鲨鱼皮箭囊(指精良的装备)。怎么能不每天戒备呢?猃狁之难很紧急啊。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饥又渴真劳累。满腔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6.诗经采薇节选赏析

“以哀景写乐”是指诗歌创作中的情景反衬手法,这种手法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效果,那就是“一倍增其哀乐”。

《采薇》诗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4句运用了这种手法,但并不具有对应关系。运用对比的方式。

将时序之“今——昔”,物候之“柳——雪”,人生之“往——来”剪接融汇,创造出超越现实的典型画面。短短4句诗,看似平淡,娓娓道来,却充满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同一个“我”,但有“今昔”之分,同一条路,却有“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之别,而这一切都在这一“往”一“来”的人生变化中生成。

出自:《小雅·采薇》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篇。

采薇(节选)

先秦:佚名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悲伤,莫知我哀!

译文: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

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

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记载周人与戎狄之战的诗篇,这首诗最早也应该是周穆王之时的诗篇。据《史记·周本纪》记载:西周之时与戎狄作战始于周穆王,周穆王是周康王之孙,周昭王之子。

周穆王继位时年已五十,这时王道衰微,他继位后虽然使西周天下再度安宁,但是却无故前去征伐戎狄之族,而又不听贤臣劝谏,他的宣战以失败告终,最后只得了四头白狼和四头白鹿回来。

此后就破坏了戎狄之族与周的关系,臣服的诸侯国就不再来朝周王了。后来到周宣王时,周宣王又与戎狄之族作战,也是以失败告终,而周宣王也因此而亡。

此后就使戎狄之族与中原的战争不断,到周幽王继位之时,周幽王无道,又无力平息战乱,戎狄之族经常侵犯西周之地,周幽王最终也被戎狄之族杀死,使西周灭亡。

这首诗以一个士兵的口吻,以薇菜的变化顺序来说明这些参与戎狄之战的人在战场上停留的时间。他们与戎狄之战开始很艰难,其中也有胜利,但是多数时间都是败仗,所以就特别指出。

与戎狄之战很棘手,不容易取胜,所以他们就不能及时回到家乡,所以士兵们就非常怀念自己的家乡。当家乡杨柳吐穗随风飘荡时,戎狄之族的居住地还是雨雪霏霏之时。

他们忍饥挨饿还要时刻警惕敌人来袭,而士兵心中厌战的痛苦情绪没有人能够体会得到,此诗就是三千年前这样的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其类归《小雅》,却颇似《国风》。

雅:就是典雅之意,是记载君王之政盛衰过程、盛衰状况的诗篇。《小雅》,依照这些诗歌的内容分析,所记载的是君王之政兴盛美好的诗篇。

主要表现在小功德之类,如诸侯的功德,或者是颂扬。鹿鸣之什:什的意思,就是以十篇诗歌为一卷,也就是十篇诗歌为一个组成部分,什就是十之意。

鹿鸣之什就是指由《鹿鸣》为开头的十首诗歌。这十首诗歌包括《鹿鸣》、《四牡》、《皇皇者华》、《常棣》、《伐木》、《天W》、《采薇》、《出车》、《杕杜》、《南陔》(而南陔这首诗歌是笙歌,即有声而无辞)。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