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才华诗经

1.形容女子很有才华的诗

1、从来才女果谁俦,错玉编珠万斛舟。自言人比黄花瘦,可似黄花奈晚秋。

——张娴婧《读李易安〈漱玉集〉》

2、绿肥红瘦有新词,画扇文窗遣兴时。象管鼠须书草帖,就中几字胜羲之。

——元淮《读李易安文》

3、才逾苏小,貌并王嫱。韵中生韵,香外生香。

——阿阁主人《梅兰佳话》

4、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耕者忘其犁, 锄者忘其锄。

——《汉乐府·陌上桑》

5、扫眉才子笔玲珑,蓑笠寻诗白雪中;絮不沾泥心已老,任他风蝶笑东风。

——王鸿《柳絮泉》

6、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归凤求皇意,寥寥不复闻。杜甫赞卓文君,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李白《清平调》

7、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出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曹植《洛神赋》

8、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苏轼《和董传留别》

9、本朝女妇之有文者,李易安为首称。易安名清照,元祐名人李格非之女。诗之典赡。无愧于古之作者;词尤婉丽,往往出人意表,近未见其比。所著有文集十二卷、《漱玉集》一卷。然不终晚节,流落以死。天独厚其才而吝其遇,惜哉。

——宋代·朱彧

10、文姬胡笳班昭史,道韫柳絮清照词。才女自古无娇颜,花蕊夫人领双绝。

——黄炎培

2.《诗经》、《楚辞》这些中有没有形容人品德高尚或者才华横溢的句子

《诗经》的内容、组成与各部分的大体产生年代: 《诗经》在编排上按作品的内容与风格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1 、“风”是不同地区的民歌。宋佚名氏《六经奥论》云:“风土之音曰风。”

《国风》中包括十五个地区和诸侯国的作品,即《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 周南、召南:《韩诗序》曰:“二南,其地在南郡、南阳之间”(《水经·汉水注》引)。

据《楚地记》,汉江之北为南阳,汉江之南为南郡。《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栾贞子曰:“江汉诸姬,楚实尽之。”

春秋以前,汉水以北的姬姓小国有冉阝、息、应、蒋、道、蓼、唐、顿、蔡、随等。“二南”应是这些姬姓小国的作品,其地域大致包括今河南洛阳、南阳和湖北郧阳、襄阳等地区。

邶风、鄘风、卫风皆是卫诗,季札观乐之时在听乐师奏邶鄘卫后说:“此其卫风乎?”《汉书·地理志》:“周既灭殷,分其畿内为三国:《诗·风》邶、鄘、卫国是也。邶,以封纣子武庚;鄘,管叔尹之;卫,蔡叔尹之。”

郑玄《诗谱》也说:武王克商以后,“三分其地,置三监,……自纣城而北谓之邶,南谓之鄘,东谓之卫。”故郑玄以为卫国后来逐渐并掉二国之地,所以混而名之。

王国维以为邶即燕,鄘即奄,此二国有目无诗,而卫诗独多,后人遂分卫诗而分属之邶、鄘。卫国其地在今河南省北部,黄河以北的部分。

二南和邶鄘卫绝大部分是西周末年、东周初年的作品。 王:是王畿的简称,即东周王城畿内之地,大体相当于今洛阳、济源、温县一带地方。

郑玄《诗谱》以为周室东迁后“王室之尊,与诸侯无异,其诗不能复雅,故贬之,谓之王风之变风。” 郑:春秋时代郑国的作品。

当时郑国在王畿以东,大致包括今河南郑州、新郑、登封一带。 桧:大致包括今河南密县、新郑、荥阳一带。

春秋初年为郑所灭。 齐:即今山东省东部。

《齐风》年代多不可考。 曹:当今山东省西部荷泽一带。

《曹风》为春秋时作品。 陈:大致包括今河南东部和安徽西北部的部分地方,建都宛丘(今河南淮阳)。

《陈风》中《株林》揭露陈灵公**被杀事,当作于前 599 年,一般认为是《诗经》中作时最晚的一首。 魏:周初所封姬姓小国,地域在今山西省西南角,与晋国接邻,前 661 年为晋国所灭,非战国时三家分晋的魏。

《魏风》自然是前 661 年前的作品。 唐:即今山西省西南部,魏国的北面,本是周成王弟叔虞的封国,其子燮改国号为晋。

作品时代多难以确定。“其诗不谓之晋而谓之唐,盖仍其始封之旧号耳”(《诗集传》)。

秦:《诗谱·秦谱》:“秦者陇西谷名,于《禹贡》近雍州鸟鼠之山”(按,山在漳县以西,渭源县西南)。周孝王时封伯翳(《毛诗正义》以为即伯益)之后裔非子为附庸,邑之于秦谷。

“至曾孙秦仲,宣王又命作大夫。”《汉书·地理志》说:“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高上(崇尚)气力,以射猎为先”。

故《秦风》多表现尚武精神,有悲壮慷慨之调。《秦风》大致皆春秋初至秦穆公时作品。

豳:古地名,在今陕西省中部的旬邑和彬县之间,靠近甘肃。周人从公刘至古公亶父皆居于此。

《豳风》大多为西周时作品(其地春秋时已属秦),个别作品可能产生时代更早。 由以上对十五国风按地域大体归并论述可知,《国风》中多为中原一带的作品。

2 、雅:是西周王畿内的诗歌。《诗经》中有《小雅》、《大雅》。

“‘雅'是正的意思,周人认为的正声叫做雅乐,正如周人的官话叫做雅言。‘雅'字也就是‘夏'字,也许原是从地名或族名来的”(余冠英《诗经选·前言》)。

《荀子·儒效》:“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荣辱》又云:“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

可见雅是指夏地之声。 《诗经》中雅诗分为《小雅》、《大雅》两部分。

大雅大部分写在西周时期,一小部分写在东周初期。小雅大部分产生于西周后期和东周初期。

3 、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王国维《说周颂》以为“颂之声较风雅为缓。”

清人阮元《释颂》说“颂”就是“容”字,“容”就是“样子”,颂乐是连歌带舞的。颂诗包括《周颂》、《鲁颂》、《商颂》。

《周颂》全部是西周初年的作品。《鲁颂》、《商颂》是春秋前期鲁国和宋国为歌颂自己的祖先所作的。

宋为商后,故其祭祖之诗称为《商颂》。这些作品当是据殷商之旧辞改写而成。

清人魏源《〈商颂〉鲁韩发微》及近人王国维《说商颂》上、下篇皆有论述。 主要代表是屈原的作品,如《离骚》等等。

《离骚》前半部分回顾往事,追忆身世、理想和遭际。后半部分写对未来道路的探索。

《离骚》塑造了一个屡遭迫害打击,而九死未悔;忠贞爱国反受其难,却初衷不改;理想终于破灭,便以死殉国的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九歌》包括《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共11篇作品。 只是一组祭神的歌曲,除了《礼魂》为组曲通用的送神曲外,每首都主祭一神。

3.形容才华出众的诗句

1、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释义:看到他落笔,风雨为之感叹;看到他的诗,鬼神都为之感动哭泣。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所做的五言古诗《寄李太白二十韵》中的一句诗。这首诗是李白被放逐后,杜甫思念李白时所做的。“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看到他落笔,风雨为之感叹;看到他的诗,鬼神都为之感动哭泣。多用来形容那些伟大作家的伟大成就。

2、酒发雄谈,剑增奇气,诗吐惊人语。

释义:酒后又雄健有力的言谈,一把长剑舞出奇异的气度,张口便可吐出令人惊异的诗句。

出自《念奴娇·策勋万里》,是元末明初词人高启所作的一首抒怀词。全词真实地表现了封建社会里知识分子的不幸遭遇,抨击了封建社会统治者对人才的扼杀。“酒发雄谈,剑增奇气,诗吐惊人语”则从文韬、武略、诗才等方面,表现了词人非凡的才华。

3、粗缯大布裹生涯, 腹有诗书气自华。

释义: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

语出宋代苏轼的《和董传留别》。腹有诗书气自华,比喻只要饱读诗书,学有所成,气质才华自然横溢,高雅光彩。

4、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释义:国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流芳百世)。

出自清初赵翼的《论诗·其二》。世人常常用这句诗来赞美人才辈出,或表示一代新人替换旧人,或新一代的崛起,就如滚滚长江,无法阻拦。

5、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释义:李白的诗天下无敌,他的诗思潇洒飘逸,豪放不拘,诗风超群,不同凡俗。

出自唐代杜甫的《春日忆李白》。这首怀念李白的五律,是746年(天宝五年)或747年(天宝六年)春杜甫居长安时所作,主要就是从这方面来落笔的。开头四句,一气贯注,都是对李白诗的热烈赞美,称赞他的诗冠绝当代。

4.形容有学问的古文,形容一个人满腹经纶很有才华的诗词

一、《国风·卫风·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

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二、《留诲曹师等诗》 万物有丑好,各一姿状分。

唯人即不尔,学与不学论。 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

孝友与诚实,而不忘尔言。 根本既深实,柯叶自滋繁。

念尔无忽此,期以庆吾门。 三、《剑客》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 谁有不平事? 四、《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五、《寄兴》 长愿人人意,一生无别离。 妾当年少日,花似半开时。

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 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风·卫风·淇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留诲曹师等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剑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冬夜读书示子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寄兴。

5.形容一个人有才华被埋没的诗词

1、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出处:唐代李商隐的《贾生》

翻译:汉文帝在宣室中因求贤征询贾谊的政治见解,贾谊才气纵横,无与伦比。可惜文帝半夜移动坐席听讲,不问百姓生机只问起鬼神之事。

2、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出处:唐代马戴的《灞上秋居》

翻译:空园里白露频频地下滴,单门独户只与野僧为邻。寄卧荒凉郊居为时已久,何时才能为国致力献身?

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出处:宋代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翻译: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一梦醒来,可惜已是白发人!

4、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出处:唐代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翻译: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想到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5、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处:宋代陆游的《书愤五首·其一》

翻译: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6.形容有才华的词语

描写才华的成语

成语 解释

才华横溢 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很有才华

风流蕴藉 蕴藉:平和宽厚,含蓄内秀。形容人风雅潇洒,才华横溢。也形容文章诗画意趣飘逸含蓄

锋芒毕露 锋:刀锋;芒:枪头,矛尖。毕:都,完全,全部;露:暴露。形容人锐气才华全都显露出来。也比喻人爱逞强显能,好表现自己

骥伏盐车 骥:千里马。指才华遭到抑制,处境困厄

惊才风逸 指惊人的才华像风飘逸

骏骨牵盐 指才华遭到抑制

洛阳才子 本指西汉贾谊。泛指有文学才华的人

满腹文章 比喻文章极好,很有才华

八斗之才 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