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 关于“瀛洲”的 诗词【南隐游泉山诗】 名山狎招隐。 俗外远相求。还如倒景望。 忽似阆风游。临崖俯大壑。 披雾仰飞流。岁积松方偃。 年深椿欲秋。野花开石镜。 云叶掩山楼。何须问方士。 此处即瀛洲。 【拟四愁诗四首】 我所思兮在瀛洲。 愿为双鹄戏中流。牵牛织女期在秋。 山高水深路无由。愍予不遘婴殷忧。 佳人贻我明月珠。何以要之比目鱼。 海广无舟怅劳劬。寄言飞龙天马驹。 风起云披飞龙逝。惊波滔天马不厉。 何为多念心忧泄。 【游仙诗十首】 三山罗如粟。 巨壑不容刀。白龙腾子明。 朱鳞运琴高。轻举观沧海。 眇邈去瀛洲。玉泉出灵凫。 琼草被神丘。 【轻举篇】 天地能长久。 神仙寿不穷。白玉东华检。 方诸西岳童。俄瞻少海北。 暂别扶桑东。俯观云似盖。 低望月如弓。看棋城邑改。 辞家墟巷空。流珠馀旧灶。 种杏发新业。酒酿瀛洲玉。 剑铸昆吾铜。谁能揽六博。 还当访井公。 【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李白 东风已绿瀛洲草,紫殿红楼觉春好。 池南柳色半青青,萦烟袅娜拂绮城。 垂丝百尺挂雕楹,上有好鸟相和鸣,间关早得春风情。 春风卷入碧云去,千门万户皆春声。 是时君王在镐京,五云垂晖耀紫清。 仗出金宫随日转,天回玉辇绕花行。 始向蓬莱看舞鹤,还过茝石听新莺。 新莺飞绕上林苑,愿入箫韶杂凤笙。 【赋咏得神仙诗】 罗浮银是殿,瀛洲玉作堂。 朝游云暂起,夕饵菊恒香。聊持履成燕,戏以石为羊。 修改了。 2.求海上3三神山(瀛洲、方丈、蓬莱)的详细介绍说明和相关的传说瀛洲:传说中的东海仙山。瀛洲在东 而东瀛就是现在对日本的称呼 《史记·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 《山海经》记载,海上有三座仙山,蓬莱、瀛洲、方丈,山上是仙境,有长生不老药。而蓬莱海域常出现的海市蜃楼奇观,更激发了人们寻仙求药的热情,秦皇、汉武等古代帝王纷纷到蓬莱开始了寻仙活动。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这是以前的神话式的记载。 东方朔《十洲记》曰: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凤麟洲、聚窟洲、流洲、生洲。其生洲、瀛洲在东海,炎洲在南海,凤麟洲、聚窟洲皆在西海,元洲、玄洲在北海。已上凡十洲也。(《初学记》) 道教传说海上有神山名为“方丈”,为仙人所居,故其所居丹室,亦称“方丈”。《史记·封禅书》记载,“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山海经》记载,海上有三座仙山,蓬莱、瀛洲、方丈,山上是仙境,有长生不老药。而蓬莱海域常出现的海市蜃楼奇观,更激发了人们寻仙求药的热情,秦皇、汉武等古代帝王纷纷到蓬莱开始了寻仙活动。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 三神山的说法对中国古代苑囿的水面布局起到了较大的影响,最早始于汉朝,《史记》记载:“汉武帝甘泉作建章宫、太掖池,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以象海中神山。”直到封建社会后期,仍然不绝,如明清的西苑(三海),布置有琼华、水云榭、瀛台三岛,清漪园中的昆明池里布置龙王庙,藻鉴堂、治镜阁三洲,圆明园的“蓬岛瑶台”,神仙三岛等等。 蓬莱山 。古代传说中的神山名。亦常泛指仙境。《史记·封禅书》:“自 威 、宣 、燕昭 使人入海求 蓬莱 、方丈 、瀛洲 ,此三神山者,其傅在 勃海 中。” 宋 陈师道 《晁无咎张文潜见过》诗:“功名付公等,归路在 蓬莱 。” 明 王錂 《春芜记·说剑》:“他本 蓬莱 仙种,偶然寄迹人间。” 传说汉武帝多次驾临山东半岛,登上突入渤海的丹崖山,寻求“蓬莱仙境” 3.蓬莱、瀛洲、方丈 三座山有什么传说瀛洲:传说中的东海仙山。 瀛洲在东 而东瀛就是现在对日本的称呼 《史记·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 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 《山海经》记载,海上有三座仙山,蓬莱、瀛洲、方丈,山上是仙境,有长生不老药。 而蓬莱海域常出现的海市蜃楼奇观,更激发了人们寻仙求药的热情,秦皇、汉武等古代帝王纷纷到蓬莱开始了寻仙活动。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 这是以前的神话式的记载。 东方朔《十洲记》曰: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凤麟洲、聚窟洲、流洲、生洲。 其生洲、瀛洲在东海,炎洲在南海,凤麟洲、聚窟洲皆在西海,元洲、玄洲在北海。已上凡十洲也。 (《初学记》) 道教传说海上有神山名为“方丈”,为仙人所居,故其所居丹室,亦称“方丈”。《史记·封禅书》记载,“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 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 《山海经》记载,海上有三座仙山,蓬莱、瀛洲、方丈,山上是仙境,有长生不老药。而蓬莱海域常出现的海市蜃楼奇观,更激发了人们寻仙求药的热情,秦皇、汉武等古代帝王纷纷到蓬莱开始了寻仙活动。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 三神山的说法对中国古代苑囿的水面布局起到了较大的影响,最早始于汉朝,《史记》记载:“汉武帝甘泉作建章宫、太掖池,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以象海中神山。” 直到封建社会后期,仍然不绝,如明清的西苑(三海),布置有琼华、水云榭、瀛台三岛,清漪园中的昆明池里布置龙王庙,藻鉴堂、治镜阁三洲,圆明园的“蓬岛瑶台”,神仙三岛等等。 蓬莱山 。 古代传说中的神山名。亦常泛指仙境。 《史记·封禅书》:“自 威 、宣 、燕昭 使人入海求 蓬莱 、方丈 、瀛洲 ,此三神山者,其傅在 勃海 中。” 宋 陈师道 《晁无咎张文潜见过》诗:“功名付公等,归路在 蓬莱 。” 明 王錂 《春芜记·说剑》:“他本 蓬莱 仙种,偶然寄迹人间。” 传说汉武帝多次驾临山东半岛,登上突入渤海的丹崖山,寻求“蓬莱仙境”。 4.只在蓬莱云水间是哪首诗里的句子来自《圆明园四十景图咏》的乾隆御诗: 海中作大小三岛,仿李思训画意,为仙山楼阁之状。岧岧亭亭,望之若金堂五所、玉楼十二也。真妄一如,小大一如,能知此是三壶方丈,便可半升铛内煮江山。 名葩绰约草葳蕤,隐映仙家白玉墀。 天上画图悬日月,水中楼阁浸琉璃。 鹭拳净沼波翻雪,燕贺新巢栋有芝。 海外方蓬原宇内,祖龙鞭石竟奚为。 蓬岛瑶台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 建于1725年(雍正三年)前后,时称蓬莱洲,乾隆初年定名蓬岛瑶台。在福海中央作方丈、蓬莱、瀛洲大小三岛,岛上建筑为仙山楼阁之状。园盛时,福海端午龙舟竞渡,皇帝率王公大臣在西岸“望瀛洲”亭观阅,皇太后及后妃内眷则在蓬岛瑶台欣赏。 5.描写赞美蓬莱仙境的诗词一、临江仙·都城元夕 宋代:毛滂 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 蓬莱清浅对觚棱。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 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小屏风畔冷香凝。 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 译文: 听说都城汴京元宵晚上灯火热闹非凡,华丽的车辆,俊秀的宝马就像天上的云一样多,宛如神仙境界。 玉帝把碧落打开天上的星儿、宿儿便纷纷下落,使“银界失黄昏”了。 没人看见孤单的我,而妻子对那元夜的繁华早已失去了兴趣,只有在闺房中,在“小屏风畔”,独对薰香袅袅,薰香则渐冷而凝。 只有在喝醉的时候才能在梦中排除孤寂,只有月从客舍的破窗隙中来寻找我。 二、新沙 唐代:陆龟蒙 渤澥声中涨小堤,官家知后海鸥知。 蓬莱有路教人到,应亦年年税紫芝。 译文: 在偏僻的渤海湾,随着经年的潮涨潮落,终于淤起了一处小小的沙洲。 海鸥终日在海面上盘旋飞翔,可是最先发现这块沙洲的却是官府。 如果蓬莱仙岛能有路可通的话,那么官家也会年年去向神仙们征收紫芝税。 三、忆旧游·登蓬莱阁 宋代:张炎 问蓬莱何处,风月依然,万里江清。休说神仙事,便神仙纵有,即是闲人。 笑我几番醒醉,石磴扫松阴。任狂客难招,采芳难赠,且自微吟。 俯仰成陈迹,叹百年谁在,阑槛孤凭。海日生残夜,看卧龙和梦,飞入秋冥。 还听水声东去,山冷不生云。正目极空寒,萧萧汉柏愁茂陵。 译文: 问蓬莱仙山在何处,眼前风月依旧人事已非,江天空阔客子形单影只。不要说神仙事,神仙并不存在,只有放弃俗世的纷扰,才是真正的神仙。 应笑我多少次独醒烂醉,松阴之下把石磴扫个没完。无奈贺知章一样的狂客难以招回,采得芳草无人可赠,我姑且小声吟咏孤单。 转眼许多世事尽成陈迹,感叹“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独自凭靠栏杆。天快亮时大海上升起太阳,山腾如龙,人在梦境,一切尽入秋天幽深的变幻。 又听到大江东去滔滔之声,山壑不生白云一片凄暗。我用尽目力远望寒天,惦念茂陵葱葱郁郁的柏林,不知他如今受到怎样的摧残。 四、醉蓬莱 宋代:黄庭坚 对朝云叆叇,暮雨霏微,乱峰相倚。巫峡高唐,锁楚宫朱翠。 画戟移春,靓妆迎马,向一川都会。万里投荒,一身吊影,成何欢意。 尽道黔南,去天尺五,望极神州,万重烟水。樽酒公堂,有中朝佳士。 荔颊红深,麝脐香满,醉舞裀歌袂。杜宇声声,催人到晓,不如归是。 译文: 朝云暮雨,烟雾氤氲,微露云端的乱峰互相偎依。站在巫山县城楼上,遥望楚阳台,想象楚襄王梦与神女相会的情景。 春光明媚之中,宫府的仪仗队行进,盛装艳服之人迎接着马队,迤逦向城中走去。被贬谪放逐到偏荒之地,对影自怜,有什么值得高兴的。 到达黔州之后,山愈高,势愈险,而距中原更远,隔断了眺望京城的视线,但乡愁却越过千山万水飞向神州。有贬谪之地的地方官摆酒接风、欢宴公堂。 醉舞欢腾,满堂香气,声歌盈室,美人容颜娇艳,香气氤氲馥郁。听着那杜鹃一声一声地到天明,直唤着“不如归去”。 五、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应制 唐代:杜审言 北斗挂城边,南山倚殿前。 云标金阙迥,树杪玉堂悬。 半岭通佳气,中峰绕瑞烟。 小臣持献寿,长此戴尧天。 译文: 北斗星挂在长安城边,终南山好像依靠在蓬莱三殿前。 山上华丽的宫殿耸入云端,精美的楼阁在树梢上高悬。 半山腰漂浮着清新的瑞气,山峰中环绕着祥瑞的云烟。 小臣我持酒向皇帝祝寿,愿永远生活在太平盛世中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