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含有花的古诗词求诗词中含有兰花,杏花,桃花,梨花,牡丹,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10.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咏梅(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咏芙蓉 南朝·梁·沈约 微风摇紫叶, 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 待我泛红光. 古风 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梅花绝句 (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早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红梅 (苏轼) 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新栽梅 (白居易) 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今年好为使君开. 探梅 (杨万里) 山间幽步不胜奇,正是深夜浅暮时. 一枝梅花开一朵,恼人偏在最高枝. 描写花的古诗句: 1.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2.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3.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4.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5.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8.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10.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11.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2.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王冕《墨梅》) 13.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杜甫) 14.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 15.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范成大) 16.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唐)李峤(qiáo) 17.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18.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 19.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 20.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 21.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高鼎:) 22.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3.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24.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5.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 26.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 27.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佚名) 28.桃花潭水三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9.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30.槲叶落山路, 枳花明驿墙.(温庭筠) 31.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32.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 33.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诗经《溱洧》中兰的重要意义有哪些兰草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诗经·国风·郑风·溱洧》 注:1、溱(音针)、洧(音伟):河名,在今河南新密境内。 2、涣涣:春水盛貌。 3、秉:执。 4、蕑(音坚):一种兰草。又名大泽兰,与山兰有别。 5、訏(音虚):大。 《诗经·郑风》里,因为男女之间自由无忌情不能禁的对话,《溱洧》成了一首在道德家眼里备受苛责的诗。现代的诗词研究大家郭沫若、闻一多、钱锺书,也在这首诗里看到了古代先民的生殖崇拜对当时民情民风的影响。但我们将摆脱道德家们的视角,以诗的品质和人心自由伸展的愉悦来走文明的变迁和植物世界不动声色的肌里。 《溱洧》里男女相会的日子,是古代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上巳节。在农历的三月三,人们随主神官,祭祀管理婚姻和生育的神灵---高禖(音同媒),同时焚香草,庇除灾邪,乞求苦难的日子里能够天降吉祥。这种节日里,因为人们对婚姻生育之神的膜拜,也为青年男女们心性沟通,互诉衷肠提供了自由的场所。这种神灵相伴的时刻,由眼睛、肌体所表达的爱情,似乎没有今天传自西方的情人节里的花瓣飞舞来得浪漫,但要比这种更多是时尚的飘浮节来的更虔诚,更神秘,更富激情。自从汉朝达官贵族将上巳节当成是炫耀富贵的戏台,这种在贪婪人心里分泌出来的虚荣中搀杂进来的无知,让上巳节的民间性,也就是作为文化流水传承接引的竹节的功用被削弱,并在时间的刻度上逐渐的消失了。 诗中的蕑,即是我们今天植物学上菊科里的兰草。当我们的先祖祭祀神灵,想要把自己心里的福愿让异界知道的时候,往往要借助天地里的某种器物,某种气味。道具之一,就是焚烧兰草,在鼓乐丝竹发出的庙堂之音里,和砖瓦木石筑起来的外在结构不同,兰草的熏香形成一种虚拟飘渺的幕幔,在这个幕幔的背后,藏着我们想象里寄托了希望的实体和空间。在古代,兰草的身上,除了藏有自然清淡久远的幽香之外,还有殊灵暗藏祝福的未知之力。佩兰而行的人,是受天降吉祥庇护的人,这是兰草身上的神性。 兰草对后世的影响力,则更多的得益于孔子的自叹和屈原的兰心。据《猗兰操》记载:“孔子自卫反鲁,隐谷之中,见香兰独茂,喟然叹曰,夫兰当为王者香草,今之独茂与众草为伍”。兰者,孔夫子自比,香者,兰草之香乃王者之香。王者之香,清、幽、淡、远,这几乎是后世为文者追求嘉许的自性。而屈原〈离骚〉里“纫秋兰以为佩”,则让兰草不仅仅只是远观自叹的自然草木,它还成了形同此身的一个人行世的一种格调和追求。网络间,见过一个名为“风吹佩兰”的网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竟然很自然的想起这个名字,猜想,这个名字的间隙里飘出来的香气,应该是〈离骚〉的性情。到唐以后,我们今天熟悉的兰花,才逐渐进入家园花圃,我们时常所说的国色天香里的这个香,指的已经不是诗经里的兰草,而是北宋黄庭坚在《书幽芳亭》中所说的:“兰蕙丛出”的兰花香了。我们时常说的兰质慧心,已经是属于兰科植物的兰花的故事了。 让我们再回到古代那个已经消失于时间丛林中的节日---上巳节上去,在这个可以被看作上古情人节的日子里,让我们听一听在兰草的剑叶和它白色的花瓣中间传出来的爱的声音。 “节日真热闹啊,陪我一起去玩玩吧!” “我刚刚去过了,很累,不想去了。” “求求你了,再陪我去一趟,好不好,那里真是太好玩了!” 请记住,这样的句子,已经有不止2500年的生命力了,虽然在思维理解的形式上发生了转移,但只要我们的这个文明不死,我们总能够微笑着听到这样的话,它是我们这个文明青春的声音。 3.兰花在古代诗词中充当什么样的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兰花意象有着多元的内涵。诗人常常以兰喻君子,以兰为爱国者的化身,兰——清雅幽香、姿态优美——追求淡泊——君子隐士。 兰,古代通指香草,包括许多花与叶皆有香味的植物,如泽兰、藿香等,是用来作为熏蒸、沐浴、辟邪之用,而不是观赏。 大约到唐代后期,人们发现生于山野溪谷之间,悬崖峭壁之上,有香味的另一类兰草,其花优美,才开始栽种开发。 兰花值得观赏的一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兰”“兰草”“兰蕙”这些称谓,才逐渐用来专指我们今天所说的“兰”,也就是国兰。兰花是中国的传统花卉,有着很深的文化内涵和外在的审美特征。 扩展资料 一、兰花简介: 中国传统名花中的兰花仅指分布在中国兰属植物中的若干种地生兰,如春兰、惠兰、建兰、墨兰和寒兰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国兰”。 这一类兰花与花大色艳的热带兰花大不相同,没有醒目的艳态,没有硕大的花、叶,却具有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标准。在中国有一千余年的栽培历史。 二、兰花象征: 中国人历来把兰花看做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通常以“兰章”喻诗文之美,以“兰交”喻友谊之真。 也有借兰来表达纯洁的爱情,“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寻得幽兰报知己,一枝聊赠梦潇湘”。1985年5月兰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四。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兰花 4.兰花诗句经典 诗经1、春兰兮秋菊, 常务绝兮终古。 (屈原《离骚》)2、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 燕子双飞去。 (晏殊《蝶恋花》)3. 衰兰送客咸阳道, 天若有情天亦老。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4.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李清照《一剪梅》)5. 山中兰叶径, 城外李桃园。 (王勃《春庄》)6. 亭树霜散满, 野塘凫鸟多。 蕙兰不可折, 楚老徒悲歌。 (马戴《秋思》)7. 孤兰生幽园, 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 复非高秋月。 (李白《孤兰》)8. 兰溪春尽碧泱泱, 映水兰花雨发香。 (杜牧《兰溪》)9. 兰之猗猗, 扬扬其香。 不采而佩, 于兰何伤。 (韩愈《幽兰操》)10. 西北秋风凋蕙兰, 洞庭波上碧云寒。 (刘禹锡《重送鸿举师赴江陵唐》)。 5.诗经中的植物有哪些1.水环境的标识物——荇菜 2.莼菜之手 3.飞蓬的性情 4.粗粝与温柔——萎蒿 5.U盘一样的水芙蓉 6.风羽之物——白茅 7.悲感的熔池——黍 8.有女同车——木槿 9.爱的使者——萱草 10.艾蒿 11.色彩的精灵——蓝 12.野马葛藤 13.勾连之物——卷耳 14.泯嘴一笑——桃 15.以乐心,度俗世——车前子 16.包裹伤痛、苦难的铁沙——荆棘 17.入口嚼碎明琉璃——蕨菜 18.梨的琐忆 19.梅之女 20.树好大,风有时,人无涯——柏树 21.写给母亲——酸枣树 22.被戏说的——匏瓜 23.悲喜合鸣的自然暗哑——苦菜和荠菜 24.挂怀一个平淡如水的朋友——茯苓 25.暗夜一激灵——蒺藜 26.解读一点吸附和寄生的艺术——菟丝子 27.麦性 28.竹林 29.桐音 30.家园里的桑 31.芄兰 32.木瓜 33.千年韧如丝的——蒲草 34.救治妇仁——益母草 35.遍布山野的野葡萄——葛藟 36.不言之果——李子 37.浸入神秘色泽里的——檀木 38.莲子心,芙蓉色,水芸香里的——荷花 39.千古黄叶 40.情爱的果子,美味的果子——栗子 41.远古红色的母亲——茜草 42.风吹佩兰——兰草 43.美的芍药 44.杨柳依依,雨雪霏霏 45.被戏弄的荒凉——狗尾草 46.酸滑的野菠菜——酸模 47.故乡的托词——榆树 48.多子多福——花椒 49.稻梁谋 50.至情的背景——乌蔹莓 51.芦苇之伤 52.可以卑微,可以宏阔——栎树 53.在北风中摇曳的杨树 54.犹如紫云英般的爱恋 55.摇荡在风中的猕猴桃 56.落鸟承林——榛树 57.降神术士的道具——蓍草 58.血色红滴滴——枸杞子 59.淬火的菩提 60.椿秀才和香椿拌豆腐 61.像紫蝶一样纷飞的野豌豆 6.诗经中的植物分别有着怎样的象征意义liuhua :你好。 《诗经》中的植物:我们的先人用植物比兴寄托,他的情怀。植物在我们先人的灵手慧眼中,可用来驱除疾病,祭祀、祈福,占卜吉凶,美化环境,,可用来比附才德,传情寄爱,象征福禄,忘忧解愁。植物与先民的生命、情感、礼仪、性情相交织。用松柏、青竹、梧桐和其他嘉树恶草,所代表的寓意来论述德之物化;以花椒、木瓜、梅子等果实和兰草、芍药、荷花等花草及桑树所代表的情感来论述情之媒介;以葛藤、葫芦、萱草、杨柳所代表的家庭福禄来论述附之喻体。 植物的美丽升华,产生了深情厚谊,虽年代久远,依然声色鲜活,滋润了我华夏文明,源远流长。 7.赞美兰花的诗词1.《咏幽兰》 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 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 2.《兰》 蜂蝶有路依稀到,云雾无门不可通。 便是东风难着力,自然香在有无中。 3.《蕙》 丛丛蕙草水之涯,绿叶阴深半欲遮。 最是清风披拂处,一茎嫩玉九枝花 4.兰花诗 古风 唐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5.广群芳谱 清刘灏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6.同上 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7.咏兰 元余同麓 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8.兰花 明刘伯温 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 幽兰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资簏施,我欲纫之充佩韦,袅袅独立众所非。 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 9.着色兰 明张羽 芳草碧萋萋,思君漓水西。 盈盈叶上露,似欲向人啼。 10.兰花 明孙克弘 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 东风时拂之,香芬远弥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