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青草”的古诗词都有哪些1、《浪淘沙》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青草湖中万里程,黄梅雨里一人行。 愁见滩头夜泊处,风翻暗浪打船声。 2、《渔父·青草湖中月正圆》 年代: 唐 作者: 张志和 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 钓车子,橛头船,乐在风波不用仙。 3、《点绛唇·宿雨朝寒》 年代: 宋 作者: 王之道 宿雨朝寒,芳时又过酴醿了。 舞环歌绕。应恨金杯小。 零乱霜蕤,点缀青青草。 花间道。 曾遭花恼。把酒呼晴昊。 4、《清平乐·茅檐低小》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蛮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5、《蝶恋花·意态憨生元自好》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意态憨生元自好。 学画鸦儿,旧日偏他巧。 蜂蝶不禁花引调。 西园人去春风少。 春已无情秋又老。 谁管闲愁,千里青青草。 今夜倩簪**了。 断肠明月霜天晓。 。 2.唐诗【【草】】的意思是什么作者:白居易 题材:五言律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求严格,一般限为五言排律,六韵或八韵。白居易此诗以"古原草送别"为题,故诗须扣住"古原"、"草"、"送别"等题意。 注释: 1.赋得: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这是古代人学习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南朝梁元帝《赋得兰泽多芳草》诗是现存较早的"赋得体"诗。而"赋得体"之大兴是在唐代,以后历代沿用。试帖诗比一般的赋得体要。 2.离离:青草繁茂的样子。 3.远芳:广远的草原。 4.晴翠:草原明丽翠绿。 5.王孙:公子王孙。此指所送之人。 6.萋萋:青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这是作者十六岁所作。本来只是练习应试的习作,但因作得好,便成了他的成名作。据唐张固《幽闲鼓吹》载:作者初进京城,携诗拜访当时的名士顾况。顾借"居易"之名打趣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待读其诗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不禁大为赞赏道:"道得个语,居即易矣!"遂广为延誉。按"赋得体"的标准,此诗之结构可谓严谨妥当:前四句写"原上草",后四句写"古道送别"。然而此诗之佳处远不止于此。其为名作,实因意胜——赞美一种顽强向上的生命精神。 3.草 古诗/诗句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 草色遥看近却无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风吹草低见牛羊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草青临水地,头白见花人 蟾光澹荡,冷浸琪花瑶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风吹草低见牛羊 。 谁言寸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