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辨别方向的诗句有哪些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2) 董浩然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慌张,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会帮助你辨别方向。 要是你在农村迷了路,请看看堂屋对着的方向,大门正对的一面是南方,大门背对的一面是北方。 要是你在沙漠迷了路,请看看那种神奇的指南树,它的枝叶永远朝着南方,要是你能认出它,就不会在沙漠里乱闯。 要是你在草原迷了路,可要看看这种奇特的指南草,它的草叶永远指向南方 ,你如果认出了它,就不会在草原上迷失方向。 树枝的茂盛和太阳有关系,看看哪边的枝叶稠,哪边的枝叶稀,就可以分辨北边和南边。 2.关于辨别方向的诗句有哪些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出自:曹操·三国《短歌行》 译文: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出自:李商隐·唐《无题》 译文:相见时难。离别时也难,东风没有力气的吹着惨败的花朵。 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出自:苏轼·宋《念奴娇—赤壁怀古》 译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4、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出自:李煜·唐《虞美人》 译文:小楼上昨夜又刮来了春天的东风,在月明中对已亡的本国不忍回首去想念。 5、千年老干屈如铁,一夜东风都作花。 出自:张庸·明《梅》 译文:千年老树倔强的如钢铁一样铁,一夜东风散成了花。 3.关于辨别方向的诗句有哪些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出自:曹操·三国《短歌行》 译文: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出自:李商隐·唐《无题》 译文:相见时难。 离别时也难,东风没有力气的吹着惨败的花朵。 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出自:苏轼·宋《念奴娇—赤壁怀古》 译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4、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出自:李煜·唐《虞美人》 译文:小楼上昨夜又刮来了春天的东风,在月明中对已亡的本国不忍回首去想念。 5、千年老干屈如铁,一夜东风都作花。 出自:张庸·明《梅》 译文:千年老树倔强的如钢铁一样铁,一夜东风散成了花。 4.关于认真的诗句1、《进学解》——唐 韩愈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翻译:学业的精深在于勤奋,荒废则在于贪玩;德行由于独立思考而有所成就,由于因循随俗而败坏。 2、《题弟侄书堂》——唐 杜荀鹤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翻译:年轻时候的努力是有益终身的大事,对着匆匆逝去的光阴,不要丝毫放松自己的努力。 3、《冬夜读书示子聿》——宋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翻译: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 4、《送安惊落第诗》——宋 苏轼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翻译:古人所著的书不要满足于反复地读,熟读了,再加上深入地思考,你自然会领会其中的意思。 5、《放言》——唐 白居易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翻译:检验玉真假还需要烧满三天,辨别木材还要等七年以后。 5.分门别类的古诗要很好地鉴赏古诗词,必须辨别不同题材的诗词,能对具体的诗词作出准确的判断,常见的有如下几种题材的诗: 1、爱情诗,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2004年浙江卷《菩萨蛮 李白》亦属于这一类。 2、讽刺诗,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等等。2004年春季高考北京卷陆龟蒙的《新沙》就属于这一类。 3、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等。此外,有些诗本身不是哲理诗,只是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这类诗不归入哲理诗范畴。 4、送别诗,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等。2001年全国卷中的《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属于这类诗。 5、记行诗又称记游诗、行旅诗。这类诗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其内容描写离不开山水,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行抒情”为主的。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只作记行诗,不可视作山水诗。2002年全国卷中的《春夜洛城闻笛》(李白)属于这类诗。 6、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2004年江苏卷《征人怨 柳中庸》亦属于这一类。 7、咏史诗,这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一般是先叙事后议论;也有一些只叙事不议论,让读者自己思考。咏史为题的诗以班固的《咏史》、西晋左思的《咏史八首》为早期著名代表作。此后不断发展,出现了更多的咏史诗,如章碣的《焚书坑》、李商隐的《贾生》、杜牧的《题乌江亭》、温庭筠的《经五文原》等,均为名篇。1996年全国卷《咏史》(元朝阿鲁威的散曲)亦属这一类。 8、咏物诗,这是借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托物言志,象征比拟是其常用手法。这类诗先秦两汉已出现,唐以后佳作渐多。如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李白的《白鹭》、杜甫的《归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等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 9、咏怀诗。这是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社会为题材的诗歌,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要手法。咏怀诗也源自《诗经》,是古诗中最重要的诗歌之一。如屈原的《离骚》、《涉江》、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陆游的《书愤》等等,都是令人感动的咏怀名作。 10、怀古诗,这是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的诗作。怀古诗可归入咏怀诗大类之中,但独有特色;怀古诗与咏史诗略有不同,怀古诗是身临旧地古迹而抒情言志,而咏史则不必亲到历史遗址,在书房中就可以写作。怀古诗如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石头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等等,都遗响千古。1996年全国卷 11、山水诗,又称山水田园诗,这类诗以自然风光为题材,通过描写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等自然景物来寄寓情感,常用寓情于景,借景写情等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类诗在古诗词中最常见,是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种。如:2003年全国卷中的王维的《过香积寺》,1999年杜甫的《漫成一首》,1998年的两首:刘禹锡《望洞庭》,雍陶《题君山》,2003年北京卷中赵嘏的《江楼旧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