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子的《梭罗这人有脑子》一诗1、梭罗这人有脑子 像鱼有水、鸟有翅 云彩有天空 2、好在这人不是女性 否则会有一对 洁白的冬熊 摇摇晃晃上路 靠近他** 凑上嘴唇 3、梭罗这人有脑子 梭罗手头没有别的 抓住了一根棒木 那木棍揍了我 狠狠揍了我 像春天揍了我 4、梭罗这人有脑子 看见湖泊就高兴 5、梭罗这人有脑子 用鸟巢做邮筒 两封信同时飞到 还生下许多小信 羽毛翩跹 6、梭罗这人有脑子 不言不语让东窗天亮西窗天黑 其实他哪有窗子 梭罗这人有脑子 不言不语做男人又做女人 其实生下的儿子还是他自己 7、灯火的屋中 梭罗的盔 ——一卷荷马 这人有脑子 以雪代马 渡我过水 8、梭罗这人有脑子 月亮照着他的鼻子 9、那个抒情的鼻子 靠近他的脑子 靠近他深如树林的眼睛 靠近他饮水的唇 (愿饮得更深) 构成脑袋 或者叫头 10、白天和黑夜 像一白一黑 两只寂静的猫 睡在你肩头 你倒在林间路途上 让床在木屋中生病 梭罗这人有脑子 让野花结成果子 11、梭罗这人有脑子 像鱼有水、鸟有翅 云彩有天空 梭罗这人就是 我的云彩,四方邻国 的云彩,安静 在豆田之西 我的草帽上 12、太阳,我种的 豆子,凑上嘴唇 我放水过河 梭罗这人有脑子 梭罗的盔 ——一卷荷马[1]。 2.梭罗的详细资料,包括诗作,小说梭罗简介 名人姓名:亨利·大卫·梭罗 出生年代:1817-1862 出生地︰新罕布什尔康科德 名人职称: 散文家,诗人,自然主义者,改革家,哲学家 名人国家:美国 相关介绍: 姓名:梭罗 性别:男 出生年月:1817-1862 国籍:美国 H.D.梭罗,(HenryDavidThoreau1817-1862)。 19世纪美国最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家、哲学家;梭罗在生前只出版过两本书.第一本是他在1849年自费出版的《康科德河和梅里麦克河上的一星期》,此书是他在瓦尔登湖边的木屋里著写的,内容是哥儿俩在两条河上旅行的一星期中大段大段议论文史哲学和宗教等等.虽精雕细刻,却晦涩难懂,没有引起什么反响,印行1000多册,售出100多册送掉75册,存下700多册,在书店仓库放到1853年,全部退给了作者,作者本人梭罗曾还诙谐地说:"我家里大约藏书900多册,其中自己著的就有700多册".第二本就是《瓦尔登湖》了,于1854年出版,150年来风行天下,不知出版了多少个版本。他强调亲近自然、学习自然、热爱自然,追求“简单些,再简单些”的质朴生活,提倡短暂人生因思想丰盈而臻于完美。 他投入数十载的时间对野生果实、野草及森林演替进行观察研究,写出了《种子的信念》一书,但直到梭罗逝世150多年后,耗费他数十年心血的此书才得以出版。 人物年表 1817 7月12日生於麻塞诸赛州的康科德镇,父为约翰‧梭罗;母为辛西娅‧梭罗。 1828-33 康科德专校。 1833-37 哈佛大学。 1837 公立康科德中央中学教员。 1838-41 与其兄约翰共同管理康科德的一所私立学校。 1839 与其兄共游康科德与梅里马克河。 1840 诗与散文发表於《日晷》 。 1841-43 住在康科德爱默生家中。 1842 其兄约翰突然死於破伤风。 出版《麻塞诸赛州自然史》。 1843 出版《步向瓦修赛特》与《冬日的散步》; 於纽约州的史塔腾担任爱默生子女家教。 1844 在康科德与爱德华‧霍尔不慎引起森林火灾。 《瓦尔登湖》英文版 1845-47 居住在华尔腾湖岸的小木屋里。 1846 游缅因州森林;因拒绝付人头税,入狱一夜。 1847-48 在爱默生赴英讲学时期,住在爱默生家。 1848 开始专业讲座生涯;出版《克特登与缅因森林》。 超验主义思想家爱默生 1849 出版《康科德与梅里马克河的一周时光》与发表《论公民的抗争》; 游鳕鱼角; 其姊妹海伦死於结核病。 1850 游鳕鱼角与魁北克省。 1853 游缅因森林; 发表部分的《加拿大的美国北佬》。 1854 出版《湖滨散记》; 发表《麻塞诸赛州的奴隶制度》。 1855 发表部分《鳕鱼角》;游鳕鱼角。 1856 赴纽泽西州珀恩安博尹附近的伊戈伍德社区调查。 5~6月在日记中讨论森林乔木的演替。 11月:与格里利论植物的自然发生。 1857 游鳕鱼角与缅因州森林;发表《奇松库克》。 1858 游新罕什布尔州的白山。 1859 父规约翰过世;发表《为布朗请愿》。 1860 1月1日:与友人讨论达尔文的《物种源始》。 2月:研读并摘录《物种源始》。 9月20日:在米铎萨克司农学会讲《森林乔木的演替》。 10月8日:在「纽约论坛周报」发表《森林乔木的演替》。 10月至11月:几乎每日走访当地林区;撰写许多札记形式的短文,后来成为结集『种子的传播』一书的材料;铺陈延伸「森林乔木的演替」一文,并收入《种子的传播》。 12月:起草《野生果子》一文。 12月3日:研完树木生长时,罹患了重感冒,恶化为支气管炎,无法起身外出。 12月11日:最后一次演讲《秋之色调》(在康乃狄克州的瓦特博里)。 12月30日:回格里利12月13日的信,谈论植物的自然发生。 1861 1至2月:继续撰写《野生果子》。 2月2日:12月30日写给格里利的信,否决植物自然发生的可能性,该信刊登在《纽约论坛周报》上。 3月至5月初:撰写《种子的传播》。 5月12到7月14日:为复健与曼恩同游明尼苏达州。 1862 整理早年的讲稿与散文,似乎对死期已有预感。 5月6日逝于麻塞诸赛州康科德镇。 亨利·戴维·梭罗-著作列表 《康科德河和梅里麦克河上的一个星期》 (A Week on the Concord and Merrimac Rivers ,1839年) 《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 (Civil Disobedience ,1849年) 《马萨诸赛州的奴隶制度》 (Slavery in Massachusetts ,1854年) 《瓦尔登湖》 (Walden ,1854年) 《为约翰·布朗上校请愿》 (A Plea for Captain John Brown ,1860年) 《远足》 (Excursions ,1863年) 《缅因森林》(The Maine Woods ,1864年) 《科德角》 (Cape Cod ,1865年) 《马萨诸赛州的早春》 (Early Spring in Massachusetts,1881年) 《夏》(Summer ,1884年) 《冬》 (Winter ,1888年) 《秋》 (Autumn ,1892年) 《杂录》 (Miscellanies ,1894年) 梭罗最初与最后的旅行,最近发现于梭罗未发表的日记和《手稿》中(The First and Last Journeys of Thoreau ,1905年)。 3.写梭罗的散文不论你的生活如何卑贱,你要面对它生活,不要躲避它,更别用恶言咒骂它。它不像你那样坏。你最富有的时候,倒是看似最穷。爱找缺点的人就是到天堂里也能找到缺点。你要爱你的生活,尽管它贫穷。甚至在一个济贫院里,你也还有愉快、高兴、光荣的时候。夕阳反射在济贫院的窗上,像身在富户人家窗上一样光亮;在那门前,积雪同在早春融化。我只看到,一个从容的人,在哪里也像在皇宫中一样,生活得心满意足而富有愉快的思想。城镇中的穷人,我看,倒往往是过着最独立不羁的生活。也许因为他们很伟大,所以受之无愧。大多数人以为他们是超然的,不靠城镇来支援他们;可是事实上他们是往往利用了不正当的手段来对付生活,他们是毫不超脱的,毋宁是不体面的。视贫穷如园中之花而像圣人一样耕植它吧!不要找新的花样,无论是新的朋友或新的衣服,来麻烦你自己。找旧的,回到那里去。万物不变,是我们在变。你的衣服可以卖掉,但要保留你的思想。 参考资料: 4.跪求拜伦的诗(中英对照版)和梭罗的名言(中英对照版)采纳哦 拜伦 When we two parted George Gordon Byron In silence and tears, Half broken-hearted To sever for years, Pale grew thy cheek and cold, Colder thy kiss; Truly that hour foretold Sorrow to this! The dew of the morning Sunk chill on my brow- It felt like the warning Of what I feel now. Thy vows are all broken, And light is thy fame: I hear thy name spoken, And share in its shame. They name thee before me, A knell to mine ear; A shudder comes o'er me- Why wert thou so dear? They know not I knew thee Who knew thee too well: long, long shall I rue thee, Too deeply to tell. In secret we met- In silence I grieve, That thy heart could forget, Thy spirit deceive. If I should meet thee After ling year, How should I greet thee? With silence and tears. 想从前我们俩分手 想从前我们俩分手, 默默无言地流着泪, 预感到多年的隔离, 我们忍不住心碎; 你的脸冰凉、发白, 你的吻更似冷冰, 呵,那一刻正预兆了 我今日的悲痛。 清早凝结着寒露, 冷彻了我的额角, 那种感觉仿佛是 对我此刻的警告。 你的誓言全破碎了, 你的行为如此轻浮: 人家提起你的名字, 我听了也感到羞辱。 他们当着我讲到你, 一声声有如丧钟; 我的全身一阵颤栗—— 为什么对你如此情重? 没有人知道我熟识你, 呵,熟识得太过了—— 我将长久、长久地悔恨, 这深处难以为外人道。 你我秘密地相会, 我又默默地悲伤, 你竟然把我欺骗, 你的心终于遗忘。 如果很多年以后, 我们又偶然会面, 我将要怎样招呼你? 只有含着泪,默默无言。 英文:She Walks in Beauty (by Byron) She walks in beauty, like the night Of cloudless climes and starry skies; And all that's best of dark and bright Meet in her aspect and her eyes: Thus mellow'd to that tender light Which heaven to gaudy day denies. One shade the more, one ray the less, Had half impair'd the nameless grace Which waves in every raven tress, Or softly lightens o'er her face; Where thoughts serenely sweet express How pure, how dear their dwelling-place. And on that cheek, and o'er that brow, So soft, so calm, yet eloquent, The smiles that win, the tints that glow, But tell of days in goodness spent, A mind at peace with all below, A heart whose love is innocent! 中文:她走在美的光彩中 一 她走在美的光彩中,象夜晚 皎洁无云而且繁星漫天; 明与暗的最美妙的色泽 在她的仪容和秋波里呈现: 耀目的白天只嫌光太强, 它比那光亮柔和而幽暗。 二 增加或减少一份明与暗 就会损害这难言的美。 美波动在她乌黑的发上, 或者散布淡淡的光辉 在那脸庞,恬静的思绪 指明它的来处纯洁而珍贵。 三 呵,那额际,那鲜艳的面颊, 如此温和,平静,而又脉脉含情, 那迷人的微笑,那容颜的光彩, 都在说明一个善良的生命: 她的头脑安于世间的一切, 她的心充溢着真纯的爱情。 5.海子的诗歌都有什么以下为海子作品题目 成名作:《亚洲铜》 抒发抱负:《祖国》《黑夜》《为什么你不生活在沙漠上》 经典情诗:《女孩子》《海子小夜曲》《写给脖子上的菩萨》《日记》 最有特色的两种题材:1、咏人,如《梭罗这人有脑子》《卡夫卡》 2、长诗,如《土地》《弑》 此外,按写作地点又大致包括: 1.在北京昌平,《跳伞塔》《花椒树》《孤独》 2.在四川西藏旅途,《大雪封山》 这样分是因为明显在风格上有转变 生前最后一首诗《春天,十个海子》 当然,最最有名要数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不仅是诗人,也是出色的短篇小说作家,甚至写过科幻作品,其《遥远的记忆》获得1989年《科幻世界》银河奖提名,他的主要短篇包括在《其他神秘故事》里,是我非常喜爱的。 最后罗嗦一句,中国的诗歌到海子后面就不要看了,还是看小说吧。 6.【求推荐一首关于自然或有哲理的诗歌(不是古诗),最好是国外的,很高兴回答楼主的提问,以下诗歌仅供参考:《瓦尔登湖》作者:梭罗装饰一行诗,绝非我的梦;只有住在瓦尔登湖之滨,才能与上帝和天国最近.我就是它的卵石湖岸,是吹拂过它的微风;我的手心里,捧着它的水,它的沙,而它最深的度假地,高居在我的心中.这首《瓦尔登湖》网上有多个译本,本人最喜欢的就是这个版本了.这首诗是《瓦尔登湖》一书中的一首小诗.该书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内容丰厚,意义深远,语言生动,意境深邃.………………………………………………………………………………………………………………《题诗》作者:沃尔特·惠特曼来吧,我的灵魂曾说,让我们为我的躯体写下这些诗吧,(因为我们本来就是一个整体,)这样在我死后,能够隐形返回.或者,过了好久好久以后,去到别的星球,在那里对一群伙伴重新唱起赞美的歌,(叙说地球上的土地、树木、清风和喧嚣的波浪,)我会永远面带愉快的微笑,永远永远拥有这些诗——就如第一次那样在此时此刻,为了我的灵魂和躯体,把我自己的名字写在诗后.这首诗歌是《草叶集》的题诗,聆听一首礼赞万物的欢歌,感受如草叶般生机盎然的澄澈心灵,让生命因热爱而变得灿烂葱郁.——————————————————————————————————————————最后建议楼主直接去看《瓦尔登湖》和《草叶集》,里面有你想要的.然后篇幅短一些是什么意思?短一点的要达到三百字吗?如果是这样我再推荐一首:《我自己的歌》第六章作者:沃尔特·惠特曼一个孩子说“这草是什么?”两手满满捧着它递给我看;我哪能回答孩子呢?我和他一样,并不知道.我猜它定是我性格的旗帜,是充满希望的绿色物质织成的.我猜它或者是上帝的手帕,是有意抛下的一件带有香味的礼物和纪念品,四角附有物主的名字,是为了让我们看见又注意到,并且说,“是谁的?”我猜想这草本身就是个孩子,是植物界生下的婴儿.我猜它或者是一种统一的像形文字,其含义是,在宽广或狭窄的地带都能长出新叶,在黑人中间和白人中一样能成长,凯纳克人,特卜荷人,国会议员,贫苦人,我给他们同样的东西,同样对待.它现在又似乎是墓地里未曾修剪过的秀发.我要温柔地对待你,弯弯的青草,你也许是青年人胸中吐出的,也许我如果认识他们的话会热爱他们,也许你是从老人那里来的,或来自即将离开母怀的后代,在这里你就是母亲们的怀抱.这枝草乌黑又乌黑,不可能来自年老母亲们的白头,它比老年人的无色胡须还要乌黑,乌黑得不像来自口腔的浅红上颚.啊,我终于看到了那么许多说着话的舌头,并看到它们不是无故从口腔的上颚出现的.我深愿能翻译出那些有关已死青年男女们隐晦的提示,和那些有关老人、母亲,和即将离开母怀的后代们的提示.你想这些青年和老人们后来怎么样了?你想这些妇女和孩子们后来怎么样了?他们还在某个地方活着并且生活得很好,那最小的幼芽说明世上其实并无死亡,即使有,也会导致生命,不会等着在最后把它扼死,而且生命一出现,死亡就终止.一切都向前向外发展,无所谓溃灭,死亡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不是那么不幸.——————————————————————————————————————————以上是按照你的要求提供的内容.(关于自然或有哲理的诗歌)。 7.梭罗写景的散文梭罗木屋 多少人向我推荐梭罗的《瓦尔登湖》。 几年前我看了。我得承认这是一本不会消失的书。 不是因为它有什么惊心动魄的主题和思想,也不是耸人听闻的事件和故事,更不是令人沉迷炫目的才华。它的不可磨灭,是因为作者透过文字所表现出的那种怪倔异常的思路,那种执拗的不愿苟同性,那种认真而非矫情的实验精神。 他在林中生活了一年左右,而且那片林子离人烟稠密的康科德镇很近,在当年步行也不过三十分钟;现在步行大概二十分钟即可。据许多人回忆,那一阵的梭罗时不时地到爱默生家饱餐一顿,并在回去时带走大量吃物。 再说那里有一个美丽的湖泊,湖里有鱼,梭罗常常垂钓。总之在那里住一年二载不是想像的那么困难。 瓦尔登湖边也绝非蛮荒老林。这些我在去瓦尔登之前就已经知道了一些,并有了如上的判断。 我还不是那么容易就在书本面前冲动起来的人。我没有那么天真,天真到顺着梭罗的指示去想像,一路越想越远,最后感动得热泪盈眶。 我有我的经历和经验,我知道什么才叫难和苦。我见过真正的苦难。 瓦尔登湖边的苦太不算什么了。这是一个书生之苦,多少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味。 他的动人,在于精神。一个没有出路的大学生,一个被人嘲讽的年轻人,采取了近乎极端的方式,给眼前的文明世界来了一家伙。 这需要勇气、勇敢,需要敢为人先的那么一种倔气和拗气。这才不容易。 在一个文明世界敢于放弃,自我流放,敢于自愿地走向所谓的落魄,这绝没有什么好事在等着他。谁如果不信,就破罐子破摔地来一次试试。 生命的实验不是闹着玩的,它形成的缺损,破洞,大多数时候不可修补。梭罗一去不回头。 不是不从林子中回头,他很快就返回了;而是他在已经选择的人生道路上再不回头了。从林中,从瓦尔登湖边回来的人,已经不能再像过去一样地做个好孩子了。 结果他也从不打谱去做。他因不纳税而遭捕,还在里面写了《论公民的不服从》,准备在放他的那一刻宣读,对抗他认为的坏政府。 人的自由,包括对坏政府的不服从,在他看来是一个人的基本尊严。这儿值得注意的两个字有“公民”。 “公民”长期以来被赋于了一种奇怪的罗辑,这就是“服从”,而且是无条件的“服从”。这真是荒唐到了极点。 公民的真正权利是什么,包括哪一些,从梭罗的这篇文章可以了解。此文应该成为当代公民的必修读物。 他的这篇文章现在已成经典。其实一篇《论公民的不服从》,即可概括梭罗的全部精神。 不服从,就是不服从,不服从既成的一切陈规旧习与偏见。人生需要许许多多的探索和实验,勇于投身进去的,就一定是真正的人,大写的人,堂堂正正的人。 梭罗去瓦尔登一场,其实不过是一次行动的宣言,这宣言不是写在纸上,而是写在大地上,写在了瓦尔登湖上。人们都愿意用诗人式的偏激来原谅梭罗式的言行。 这其实是一种对探索者的侮辱。原谅者摆出一副宽容的样子,只是不知道自己的平庸与恶劣。 请听听梭罗在文章中是怎样说的吧:“现实地以一个公民的身份来说,我不像那些自称是无政府主义的人,我要求的不是立即取消政府,而是立即要有一个好一些的政府。”“我认为,我们必须首先做人,其后才是臣民。” “我有权承担的唯一任务,是不论何时都从事我认为是正义的事业。”说得多么好。 我们是不是自问过:我们曾经要求过这样的权利吗?这种要求现在看是那么合情合理。我来到了瓦尔登湖。 我不想夸张,而是实实在在地说,我极少看到过这么美丽的湖。它看上去既不过大又不过小,而是正好。 在视野里,它正好。碧绿碧绿,无一丝污染,四周都是高山,山上被绿色全部覆盖。 关于湖的大小、形状,以及它的水产和春夏秋冬四时的不同景致,它的一些基本情况,尽可以去看著名的《瓦尔登湖》,它把一切都记述得详而又详。湖的南面就是那片有名的林子了,梭罗就在那里亲自动手盖了一幢小木屋。 这座小屋吸引了多少人的注意,引出多少意趣,已经是人人皆知了。它必有其特别之处,这是肯定无疑的。 当年梭罗费尽心思搭起的屋子早已坍塌。而且我还怀疑是被好事之人给拆毁了的。 中国外国在这点上差不多,那就是都太愿意破坏了,而不太愿意建设。不过这个世界上的多情者,懂得事物价值者,也大有人在。 所以后来林子里又建起了一幢小木屋,并且与当年的一丝不差。不仅如此,而且里面的陈设也一一依照原样。 现在与过去的不同处,除了人去屋空之外,再就是小屋前面添了一尊梭罗雕象。他在那儿伸着手,好像在继续向人们诉说倔犟的理由,不服从的理由。 棕黑色的木屋和雕象,简朴得就像梭罗自己。从小窗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屋内的摆设:一床,一椅,一桌。 这些都在他的书中写得明白。这屋子太小了,屋里的设备也过于简单了。 这是因为一切都服从了主人回归自然、一切从简的理念。他反复阐述道:一个人的生活其实所需甚少,而按照所需来向这个世界索取,不仅对我们置身的大自然有好处,而且对我们的心灵有最大的好处。 一切的症结都出在人类自身的愚蠢和贪婪上。人的一切最美好的创造,无不来自简单和淳朴。 他的理念是美的,因为饱受现代病摧残的当代人,越来越明白过分地消耗资。 8.海子的诗《背靠大山,麦地黑夜》谁有到今天止,做一个孤独的人 教书,写诗,抑郁小城 到今天止,志在梭罗,海雅达尔 我有一颗诗心,背靠大山,麦地黑夜 到今天止,和父母也难以沟通 告诉他们我的不幸 那惊诧的目光告诉我 我将告诉另一个我 给唯一的“我”的每一首诗取一个伤感的名字 老朋友,你应为我哀伤 少年英才变成城市流浪者 痴情真爱却成别人的眷属 尘世间我哪里获得幸福 我只能靠在大山,麦地黑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