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宋词素描,最好是初二的宋词,最好原创李清照的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宋词素描: 独处陋室若有所失地东寻西觅,眼前只剩下冷冷清清,于是凄凉、惨痛、悲戚之情一齐涌来。深秋骤然又骤冷的时候,最难以调养静息。 喝几杯清淡的薄酒,怎能抵挡晚上大而急的寒风。正在伤心之时,传书的大雁飞过去了,却原来是以前就相识的。 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没有人有摘花的兴致。守在窗子边,孤孤单单的,怎样捱到天黑啊!细雨打在梧桐上,一直下到黄昏时分,绵绵细雨还是发出点点滴滴的声音。 这种情形,一个愁字怎么能包容得了。 2.求一篇宋词素描柳丝长,春雨细。 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 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帘幕。 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帘垂。 梦长君不知。 春夜静寂,淡淡的晨曦已遥遥可见。 如烟的柳丝随晨风轻摆。春雨仿佛水晶的珠帘被微风轻轻的挂起,斜斜细细的雨丝悄然投入大地的胸怀,她只是缓缓的滋润春天,不露一点声息。 那嘀哒的更漏声从远处传来,打破了这拂晓的沉寂。惊醒了梦中的大雁,城门楼顶上栖息的乌鸦也被惊得飞了起来。 只有画屏上的金鹧鸪还静静地睡在那里。 香炉里轻烟袅袅,薄如晨雾,丝丝缕缕地透帘而出。 寂寞的重门里溢满凄凄的惆怅。伊人长夜难寐,对烛思人,终是解不开那心中的愁绪。 她轻起慵身,吹灭了红烛,垂下了绣帘,和衣斜倚的香榻之上。恍惚中那心上人来到了身旁,陪她赏月吟花,伴她写词作赋。 那柳丝般的长发荡起无尽的柔情,那点点的雨滴是她面庞上幸福的喜悦。花儿含羞,鸟儿轻唱,他们相依而行,有说不完的情话,诉不尽的相思。 突然那一滴一滴的更漏声又传入耳畔,伊人惊起,哦!原来只是一场春梦。清泪又湿春衫,抬起那双迷惘的秀目,向着远方遥望,心中在想:那心上的人儿也许不知道她的苦苦的相思、缠绵的情素和切切的期盼吧。 3.宋词素描 武陵春(就是扩写)200字到400字之间的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事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猛舟,载不动许多愁. 春风时起时停,当它留恋这块土地时,它便停了.我站在窗口,看着那些被冬日严寒折磨的落花,被春风吹进尘土里,偶而散发出几阵香气,似乎在诉说着自己悲惨的命运.看着这番悲凉的景色,这悲伤似乎传染了给我,使得爱美的我连头都无心去梳理,整天蓬着头发,满脸惆怅.我又不禁回想起以前,这番景色也时常看到,只是心情没这么悲伤罢了.而现在,要找人诉说自己的心情,话还没上来,眼泪却先涌上来了.我曾经几度想要出去散心,从别人那里听说双溪的春色正茂,于是曾打算去哪儿划轻舟,看美好春色,只是担心我这么浓厚的愁绪,那双溪的小小蚱蜢舟是否能够载动?。 4.希望能帮忙把这首仿李清照声声慢的词改写一下、谢谢声声慢朦朦胧《声声慢》 溶溶曳曳,朦朦胧胧,凉凉淡淡空空.云上一时日隐,物换匆匆.七天五夜流连,徘徊处、风扫落红.梦亦去、望西窗,岁月堪摘梧桐. 一池残荷倾秋,霜眸滞,奈何余温渐冷!惋送清风,满眼余恨愁浓!红梅又饰白雪,染初春,落落彤彤.此番离,怎一缕相思可逢?即使句中的平仄不理,每个长句末的平仄和韵脚还是要押的;另外,同一首诗/词里,如非特意安排以取得某种效果外,应尽量避免用字重复,如“日隐”和“五日”,“一时”和“惧时”;其余改动处就不多说了,你看着感觉一下意境是否合适吧~。 5.李清照词《声声慢》赏析声声慢译文 整天都在寻觅一切清冷惨淡,我不由感到极度的哀伤凄凉。乍暖还寒的秋季最难以调养。饮三杯两盏淡酒怎能抵御它、傍晚之时来的冷风吹的紧急。向南避寒的大雁已飞过去了,伤心的是却是原来的旧日相识。 家中的后园中已开满了菊花,我引忧伤憔悴无心赏花惜花、如今花儿将败还有谁能采摘?静坐窗前独自熬到天色昏黑?梧桐凄凄细雨淋沥黄昏时分、那雨声还点点滴滴。此情此景,用一个愁字又怎么能说的够? 文学赏析 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这时期她的作品再没有当年那种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此词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这首词起句便不寻常,一连用七组叠词。不但在填词方面,即使在诗赋曲也绝无仅有。这七组叠词还极富音乐美。李清照对音律有极深造诣,所以这七组叠词朗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然而她还未开口就觉得已能使听众感觉到她的忧伤,而等她说完了,那种伤感的情绪还是没有散去。一种莫名其妙的愁绪在心头和空气中弥漫开来,久久不散,余味无穷。 心情不好,再加上这种乍暖还寒天气,词人难以入眠,于是词人就很自然想起亡夫来。披衣起床,喝一点酒暖暖身子再说吧。可是寒冷是由于孤独引起的,而饮酒与品茶一样,独自一人只会觉得分外凄凉。 端着一杯淡酒,而在这天暗云低,冷风正劲的时节,却突然听到孤雁的一声悲鸣,那种哀怨的声音直划破天际,头白鸳鸯失伴飞。词人感叹:唉,雁儿,你叫得这样凄凉幽怨,难道你也像我一样,老年失偶了吗?胡思乱想之下,泪光迷蒙之中,蓦然觉得那只孤雁正是以前为自己传递情书的那一只。旧日传情信使仍在,而秋娘与萧郎已死生相隔,人鬼殊途了,这一奇思妙想包含着无限无法诉说的哀愁。 这时看见那些菊花,才发觉花儿也已憔悴不堪,落红满地,再无当年那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词人想:以往丈夫在世时的日子多么美好,诗词唱和,整理古籍,可如今呢?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在受这无边无际的孤独的煎熬了。独对着孤雁残菊,更感凄凉。手托香腮,珠泪盈盈。对着这阴沉的天,一个人要怎样才能熬到黄昏的来临呢?漫长使孤独变得更加可怕。独自一人,连时间也觉得开始变慢起来。 好不容易等到了黄昏,却又下起雨来。无边丝雨细如愁。再看到屋外那两棵梧桐,虽然在风雨中互相依靠,自己一个人要凄凉多了。词人直截了当地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简单直白,反而更觉神妙,更有韵味,更堪咀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