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卫风淇奥注音

1.《诗经*卫风淇奥》注音版

qí ào

淇奥

zhān bǐ qí ào ,lǜ zhú yī yī 。yǒu fěi jun1 zǐ ,rú qiē rú cuō ,rú zhuó rú mó 。sè xī xiàn xī ,hè xī xuān xī ,yǒu fěi jun1 zǐ ,zhōng bú kě xuān xī !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zhān bǐ qí ào ,lǜ zhú qīng qīng 。 yǒu fěi jun1 zǐ ,chōng ěr xiù yíng ,huì biàn rú xīng 。sè xī xiàn xī ,hè xī xuān xī , yǒu fěi jun1 zǐ ,zhōng bú kě xuān xī !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zhān bǐ qí ào ,lǜ zhú rú zé 。yǒu fěi jun1 zǐ ,rú jīn rú xī ,rú guī rú bì 。 kuān xī chāo xī ,yī zhòng jiào xī , shàn xì xuè xī ,bú wéi nuè xī !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宽兮绰兮,猗重较兮, 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作者:先秦:佚名

译文:

看那淇水弯弯岸,碧绿竹林片片连。高雅先生是君子,学问切磋更精湛,品德琢磨更良善。神态庄重胸怀广,地位显赫很威严。高雅先生真君子,一见难忘记心田。

看那淇水弯弯岸,绿竹袅娜连一片。高雅先生真君子,美丽良玉垂耳边,宝石镶帽如星闪。神态庄重胸怀广,地位显赫更威严。高雅先生真君子,一见难忘记心田。

看那淇水弯弯岸,绿竹葱茏连一片。高雅先生真君子,青铜器般见精坚,玉礼器般见庄严。宽宏大量真旷达,倚靠车耳驰向前。谈吐幽默真风趣,开个玩笑人不怨。

扩展资料:

《国风·卫风·淇奥》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首赞美男子形象的诗歌。全诗三章,每章九句。诗采用借物起兴的手法,每章均以“绿竹”起兴,借绿竹的挺拔、青翠、浓密来赞颂君子的高风亮节,开创了以竹喻人的先河。

此诗运用大量的比喻,首章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到第三章“如金如锡,如圭如璧”表现了一种变化,一种过程,寓示君子之美在于后天的积学修养,磨砺道德。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国风·卫风·淇奥

2.诗经·卫风·淇奥里的字的注音,注音要用汉语拼音并写出声调,谢谢

淇 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注释

卫武公为周平王卿相,年过九十,深自儆惕,有文章,能纳人规谏。卫人颂其德,作此诗。

淇:淇水。奥(音玉):水边弯曲的地方。绿竹:一说绿为王刍,竹为扁蓄。猗猗(音恶,平声):通阿,长而美貌。

匪:通斐,有文采貌。切、磋、琢、磨: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均指文采好,有修养。

瑟:庄严貌。僩(音县):宽大貌。赫:威严貌。咺(音宣):有威仪貌。

谖(音宣):忘。

琇(音秀)莹:美石,宝石。会弁(音贵变):鹿皮帽。会,鹿皮会合处,缀宝石如星。

箦(音责):积的假借。茂密的样子。

绰:旷达。一说柔和貌。猗(音以):通倚。重较(音虫觉):车厢上有两重横木的车子。为古代卿士所乘。戏谑:开玩笑。虐:粗暴。

3.“淇奥”的读音及全文是什么

qi第二声 ao第四声

诗经——《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僴[1]兮,赫兮咺[2]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

瑟兮僴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宽兮绰兮,猗重较兮,

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注释:

瞻:远望。

淇 :淇 水。

奥:水边弯曲的地方。

猗猗:美而茂盛的样子。

匪:通作“斐”,有文彩。

切:切制。磋:锉平。琢:雕刻。磨:磨光。都是制造玉器、骨器的工艺,常用以比喻人的修养、学问精深。

瑟:仪容庄重,有才华。

谖:忘记。

青青:通作“菁菁 ”,茂盛的样子。

充耳:贵族冠的左右两旁以丝悬挂至耳的玉石。

琇:宝石。

会弁:帽子缝合处。缝合之处用玉装饰。

箦:聚积,形容众多。

圭:玉器,长方形,上端尖。

璧:圆形玉器,正中有小圆孔。

猗:通作“倚”,依靠。

重较:车是装饰有曲钩供人挂、靠的横木。

戏谑:开玩笑。

虐:刻薄伤人。

赏析:

《淇奥》赞美德才兼并备、宽和幽默的君子,充分展示了男子真正的美在于气质品格,才华修养,表达永远难以忘怀的情感。诗经淇水弯曲幽深之处的绿竹起兴,让人似乎看到的是“君子”挺秀清朗的风姿,而联想到“君子”内在的“虚心有节”,展示“君子”的品格,才化。主要运用大量的比喻,首章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到第三章“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又表现了一种变化,一种过程,寓示君子之美在于后天的积学修养,磨砺道德。选择作比的事物,无论是“竹”、“玉”、“金”。都紧扣“有匪君子”的内秀之美,才华横溢,光彩耀人,这在简笔描写的选择上仍如此:“充耳琇莹,会弁如星”。

4.诗经 卫风 河广中与 为 趾注音

《诗经·卫风·河广》中没有“趾”这个字 【原诗】:诗经·卫风·河广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

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字词】:(1)河:黄河。

(2)苇:用芦苇编的筏子。杭:通“航”。

(3)跂(qǐ):古通“企”,踮起脚尖。予:而。

(4)曾:乃,竟;刀:小船。曾不容刀,意为黄河窄,竟容不下一条小船。

(5)崇朝:终朝,自旦至食时。形容时间之短。

【赏析】:谁说黄河宽又广?一支苇筏可飞航。谁说宋国太遥远?踮起脚跟即在望。

谁说黄河广又宽?其间难容一小船。谁说宋国太遥远?赶去尚及吃早餐。

此诗最大的特点就是运用了奇特的夸张。这首诗是客居卫国的宋人表达自己还乡心情急迫的思乡诗作。

“一苇杭之”那是因为在他的内心,此刻正升腾着无可按抑的归国之情。接着的“谁谓宋远?跂予望之”,正以急不可耐的思乡奇情,推涌出又一石破天惊的奇思。

为滔滔黄河横隔的遥远宋国,居然在踮脚企颈中即可“望”见(那根本不可能),可见主人公的归国之心,已急切得再无任何障碍所可阻隔。强烈的思情,既然以超乎寻常的想像力,缩小了卫、宋之间的客观空间距离;则眼前的小小黄河,则可以靠一苇之筏超越。

5.《诗经 卫风 淇奥》中‘绿竹猗猗,那个“猗猗”是念"yi"还是念“e

没有E的读音,根据意思,是指绿竹美好的样子,应该读yī

● 猗

〈形〉

◎ 美好盛大的样子。晋•陆云•《高冈诗四首之一》:“瞻彼高冈,有猗其桐。”

〈助〉

◎ 助词。犹“兮”。相当于“啊”,用于句末,表示语气。《诗经•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叹〉

◎ 叹词。常用于句首,表示赞叹。 相当於“啊”。《诗经•齐风•猗嗟》:“猗嗟昌兮,颀而长兮。”唐•王维《暮春太师左右丞相诸公於韦氏逍遥谷讌集序》:“猗哉至理之代也!吾徒可以酒合讌乐,考击钟鼓。”

〈名〉

◎ 姓。如春秋时鲁有猗顿。

其它字义

● 猗

〈动〉

◎ 加,超越。《诗经•小雅•巷伯》:“杨园之道,猗于亩丘。”

◎ 依靠。通“倚”。《诗经•小雅•车攻》:“四黄既驾,两骖不猗。”孔颖达•正义:“两骖之马不相依猗。”

◎ 牵引,束而采之。通“ 掎 ”。《诗经•豳风•七月》:“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