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螳螂的成语螳螂拒辙、螳螂捕蛇、螳螂黄雀、螳螂奋臂、螳螂捕蝉。 一、螳螂拒辙 释义:犹螳臂当车。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 出处:唐 刘知几《史通 载文》:“乃其申诰誓,降移檄,便称其智昏菽麦,识昧玄黄,列宅建都若鹪鹩之巢苇,临戎贾勇犹螳臂之拒辙。此所谓厚颜也。” 白话释义:这日诰誓,下公文,就说他的理智菽麦,了解玄黄,列住宅建都像鹅鹑的巢苇,临戎鼓足勇气就像蝗臂的抵抗车辙。这就是厚着脸皮啊。 二、螳螂捕蛇 释义:形容只要方法得当,敢于斗争,以弱制强。 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螳螂捕蛇》:“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攧不可去。久之,蛇竟死。” 白话释义:那么一只螳螂在它的头上,用刺刀抓他的头,攧不能离开。长时间的,蛇竟然死。 三、螳螂黄雀 释义:比喻目光短浅,只见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略语。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三回:“打虎功思悬赏,杀人身被官拿,试看螳螂黄雀,劝君得意休夸。” 白话释义:打老虎功想悬赏,杀了人身被官府捉拿,请看螳螂黄雀,劝你得意休夸。 四、螳螂奋臂 释义:犹螳臂当车。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 出处:唐 黄滔《谢试官启》:“将怜其蚌蛤剖胎,只自回旋于皎月;螳螂奋臂无辞殒碎于高车。” 示例:将可怜的蚌蛤剖胎,只从回旋在皎洁的明月;螳螂振臂无辞殒碎在高车。 五、螳螂捕蝉 释义:蝉:知了。螳螂捉蝉,不知潜在危险。比喻目光短浅。 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螳螂捕蝉,志在有利,不知黄雀在后啄之。” 白话释义:螳螂在捕捉蝉的时候,志在有好处,不知道有一只黄雀在后面吃的。 2.关于螳螂的诗句1,《题画 其八 花下螳螂》清代 成鹫 螳螂不是当车者,接叶攀条隐绿丛。 译文:螳螂并不是用身体挡车的人,藏在树叶中攀附着枝条消失在绿丛之中。 2,《论螳螂形》宋代 贾似道 若还六足尽尖长,此是螳螂最堪用。 译文:如果去比较六只爪子的长短,还是螳螂的最有用。 3,《论螳螂形》宋代 贾似道 身狭牙尖大肚皮,脚前乔立仰头窥。 译文:身体细长牙齿锋利,有着很大的肚皮,前脚支撑着站立着仰头窥视着。 4,《螳螂》明代 朱之蕃 昂头双眼映林明,会出当车奋臂行。 译文:昂起头来两只眼睛里倒映出森林,会使用前臂去挡住车而奋力前行。 5,《螳螂捕蝉歌》明代 董纪 螳螂捕蝉蝉未知,黄雀又拟螳螂后。 译文:螳螂在蝉后面,蝉却不知道,黄雀又在螳螂的后面准备捕捉它。 3.形容“螳螂”的诗句有哪些1、《论螳螂形》 年代: 宋 作者: 贾似道 首短身长何足用,羽翅好是航船。 若还六足尽尖长,此是螳螂最堪用。 2、《赞张英玉蝉惊螳螂图》 年代: 宋 作者: 姚勉 一螳踉蹲上枯柳,一螳欲上鼓剑走。 惊蝉侧翅着树枝,性命几成落渠手。 物生远害当知几,不知犹可况已知。 千枝何处无风露,莫曳残声急飞去。 3、《螳螂捕蝉诗》 年代: 宋 作者: 袁甫 鸣蜩善择木,木美叶敷腴。 国于美荫中,自庆无他虞。 螳螂伺其便,欲进复趦趄。 怒臂俄一施,捕取如囚拘。 委身膏利吻,性命缠须臾。 均之细微物,一何强弱殊。 蜩科汝无识,自知其过欤。 物在宇宙间,谨默酒安居。 今汝独聒聒,书夜长喧呼。 汝闹力不足,彼静智有余。 胜负此决,谁谓汝非辜。 螳螂即得意,自谓零点良图。 那知仅一饱,燕鹊已窥觎。 出尔反乎尔,胡能独全躯。 乃知祸与福,不系巧与愚。 晓晓固不免,默默复何如。 置之不足道,燕坐观厥初。 4、《晚钟》 年代: 现代 作者: 马一浮 螳螂缘蜩枝,黄雀伺其后。 少年挟弹来,四物同机彀。 5、《演雅》 年代: 宋 作者: 黄庭坚 桑蚕作茧自缠裹,蛛蝥结网工遮逻。 燕无居舍经始忙,蝶为风光勾引破。 老鶬衔石宿水饮,穉蜂趋衙供蜜课。 鹊传吉语安得闲,鸡催晨兴不敢卧。 气陵千里蝇附骥,枉过一生蚁旋磨。 虱闻汤沸尚血食,雀喜宫成自相贺。 晴天振羽乐蜉蝣,空穴祝儿成蜾蠃。 蛣蜣转丸贱苏合,飞蛾赴烛甘死祸。 井边蠹李螬苦肥,枝头饮露蝉常饿。 天蝼伏隙录人语,射工含沙须影过。 训狐啄屋真行怪,蠨蛸报喜太多可。 鸬鹚密伺鱼虾便,白鹭不禁尘土涴。 络纬何尝省机织,布谷未应勤种播。 五技鼯鼠笑鸠拙,百足马蚿怜跛鳖。 老蚌胎中珠是贼,醯鸡瓮里天几大。 螳螂当辙恃长臂,熠燿宵行矜照火。 提壶犹能劝沽酒,黄口只知贪饭颗。 伯劳饶舌世不问,鹦鹉才言便关鏁。 春蛙夏蜩更嘈杂,土蚓壁蟫何碎琐。 江南野水碧于天,中有白欧闲似我。 4.关于“螳螂”的成语有哪些关于“螳螂”的成语不多,如以下; 1鹤势螂形 2螳螂捕蛇 3螳螂捕蝉 4螳螂奋臂 5螳螂拒辙 6蜣螂抱粪 7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8螳螂黄雀 [鹤势螂形1hè shì láng xíng] 谓腰肢纤袅,体态轻盈。 [螳螂捕蛇 táng láng bǔ shé ] 形容只要方法得当,敢于斗争,以弱制强. [螳螂捕蝉táng láng bǔ chán] 蝉:知了。螳螂捉蝉,不知潜在危险。比喻目光短浅. [螳螂奋臂 táng láng fèn bì] 犹螳臂当车。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 [螳螂拒辙táng láng jù zhé ] 犹螳臂当车。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 [蜣螂抱粪 qiāng láng bào fèn ] 蜣螂:屎壳郎。形容臭味相投.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táng láng bǔ chán ,huáng què zài hòu] 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 . [螳螂黄雀ng láng huáng què ] 比喻目光短浅,只见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略语。 5.关于昆虫的成语,俗语或诗句含有昆虫名称的成语 飞蛾扑火 金蝉脱壳 积蚊成雷 蟾宫折挂 蚕食鲸吞 蜻蜓点水 螳臂挡车 蛛丝马迹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玄鸟,即燕子)(《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 “鸣蝉厉寒音,时菊耀秋华”(潘岳《河阳县作二首) “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园柳吟凉久,嘶蝉应序惊”(隋 王由礼《赋得高柳鸣蝉》) “造化生微物,常能应候鸣”(唐 许裳《闻蝉》) “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宋 朱熹《南安道中 》) “流音绕丛藿,余响彻高轩”(南朝 萧子范《后堂听蝉》) “清吟晓露叶,愁噪夕阳枝。忽尔弦断绝,俄闻管参差” (唐 刘禹锡《酬令孤相公新蝉见寄》)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泉溜潜幽咽,琴鸣乍往还。长风剪不断,还在树枝间。”(唐 卢仝《新蝉》)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 辛弃疾《西江月·月夜行黄沙道中》) 6.关于螳螂的成语和解释【黄雀伺蝉】: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 比喻祸事临头还不知道。【怒臂当车】:怒臂:螳螂发怒用臂膊阻挡车轮。 比喻与强者为敌,不自量力。【螳臂当车】:当:阻挡。 螳螂举起前肢企图阻挡车子前进。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 【螳臂自雄】:螳螂奋举腿臂想去阻挡车轮。比喻自不量力,狂妄自大。 【螳螂捕蝉】:蝉:知了。螳螂捉蝉,不知潜在危险。 比喻目光短浅。【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 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螳螂黄雀】:比喻目光短浅,只见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略语。【猬锋螗斧】:猬锋:刺猬的毛;螗斧:螳螂的前腿。 比喻微弱的力量。【以螳挡车】:用螳螂的胳膊来阻挡车轮前进。 比喻自不量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