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全集注解

1.求唐诗之路所有的诗和注解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这是唐代诗人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中的诗句。

唐时的浙东,经济与文化十分繁荣,旅游资源异常丰富。浙东籍的诗人有贺知章、秦系、罗虬、严维、灵澈等,李白等诗坛杰出人物,亦不远万里慕名来浙东游览,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从而形成了名副其实的“唐诗之路”。

所谓“唐诗之路”,指的是古代剡中(今浙江新昌、嵊县一带)一条唐代诗人往来比较频繁,对唐诗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古代旅游风景线。自绍兴古镜湖、浙东运河、曹娥江至剡溪。

溯源至石梁而登天台山,这是晋唐以来文人墨客好游的一条古道。 《世说新语》中说这里是“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茏其上,若云兴霞蔚”。

据统计,在全唐诗收入的2200余位诗人中,有312位诗人游览过这条风景线,他们中多数是唐代诗坛的杰出人物,如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刘长卿、元稹、贯休等。 他们或逆水而上,或顺流而下,携酒扬帆,击节高歌,对沿途风光吟咏不绝。

这条古道何以赢得诗人青睐? 原来,浙东会稽、天台、四明三大名山在此盘结,其间百溪清流环绕,奔腾有声,汇聚为剡溪,两岸风光如画。 古人畅游以水路为主,水尽则登山而歌,而剡溪乃登天台山必经之路。

天台山上又有著名的石梁飞瀑,诗人纷至沓来。

2.天净沙.秋这首古诗的解释和注释.大家谁来帮帮我

【作者简介】白朴(1226-1306后),字太素,号兰谷,原籍隩(yù)州(今山西曲沃县)人,后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

诗词俱佳,尤工于曲,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称元曲四大家。著有杂剧十六种,今存三种:《梧桐雨》、《东墙记》、《墙头马上》。

诗文有《天籁集》。【主 题】主题词或关键词: 元曲 栏目关键词: 元曲三百首 体裁:越调年代: 元 【内容介绍】[越调]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①,轻烟老树寒鸦②,一点飞鸿影下③。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注释] ①残霞:晚霞。

②寒鸦:天寒归林的乌鸦。③飞鸿影下:燕影掠过。

【大 意】天边是夕阳和稀疏的晚霞,不远处是一个孤零零的村落,我一眼望过去,只看到夜幕将要来临前的一点薄雾笼罩着的几棵老树和它身上栖息的乌鸦。 不远处飞来一只孤雁,它那因为飞得较高而投射下的小小影子映在地面上,我随着它的身影望去,远方是一片青色的山岱和碧绿的湖水,还有那点缀在它们身旁的白色小草、红色枫叶和黄色小花。

好一派秋天苍凉而又瑰丽的美景呀! 【赏 析】该曲虽和马致远的《秋思》有相似处,但却又自有特点。 首二句以“孤村”领起,着意渲染秋日黄昏的冷寂。

“一点飞鸿”给阴冷的静态画面带来了活力,造成曲子抒发情感的转移。接着诗人用青、绿、白、红、黄五色,以远及近、由高到低、多层次多侧面立体交叉式地描绘出秋日美丽的景象,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

此曲极富艺术张力,一笔并写两面,成功地将秋日迟暮萧瑟之景与明朗绚丽之景融合在一起,把赏心悦目的秋景作为曲子的主旋律,不失为又一篇写秋杰作。

3.查古诗咏华山和注释

《咏华山》写的是 宋 朝宰相 寇准 七岁时咏诗一事,他咏的这首诗是: <<咏华山》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缘境构诗,诗与境谐。孩子的诗是即景即情之作,与先前的爬山描写投榫合缝,都突出了华山的高峻陡峭,气势不凡,显得贴合山势,准确传神,应该说是难能可贵了。

【《静夜诗》】 床 前 看 月 光 , 疑 是 地 上 霜 。 举 头 望 明月 , 低 头 思 故 乡 【译文】 坐在井床上看天上明月洒在地上的月光,宛如层层的白霜。

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1.静夜思:在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

2.疑:怀疑,以为。 3.举头:抬头。

注词释义 静夜思:宁静的夜晚所引起的乡思。 疑:好像。

以为。 举:抬,仰。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民间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 2、忆:想念。

3、山东:指华山以东(今山西),王维的家乡就在这一带。 4、异乡:他乡。

5、倍:加倍,更加。 6、遥知:远远的想到。

7、登高: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民间有登高避邪的习俗。 8、茱萸:又名越椒,一种香气浓烈的植物,传说重阳节扎茱萸袋,登高饮菊花酒,可避灾。

4.清平乐.村居古诗的解释

清平乐·村居① 辛弃疾 茅檐②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③相媚好④,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⑤溪东,中儿正织⑥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⑦,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 ①村居:选自《稼轩长短句》。

清平乐,词牌名。村居,这首词的题目。

②茅檐:指茅屋。 ③吴音:作者当时住在江西东部的上饶,这一带古时是吴国的领土,所以称这一带的方言为吴音。

④相媚好:互相说喜爱要好的话。 ⑤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

⑥织:编织。 ⑦无赖:这里是顽皮的意思。

古词大意 房子是用茅草盖的,屋矮檐低;门前有一道溪流,岸边长满青草,绿水青草相映,更显得碧清可爱。不知是谁家的两位斑斑白发的老夫妻喝过几杯酒后,醉醺醺地用地道的土语对话,互相取悦,语调柔媚亲昵。

5.20首古诗加注释

古诗太多了,列举20首,以供参考: 1:早春 (唐朝)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词语注释) 天街――京城(长安)的街道。

酥――用牛羊奶制成的油。 最是――正是。

处――时候,只在诗词里才这样用。 绝胜――远远胜过。

译文 皇城下着小雨,把大地浸润得酥软,小草钻出地面,远看一片浅绿近看却无。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它远远胜过了满城烟柳的京晚春景。

2:春日(宋朝)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词语注释) 胜日:天气晴朗的日子。 寻芳:游春,踏青。

游赏美景。 泗水:河名,在今山东省泗水县。

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东风面:以“东风”代表春天,指春天的面貌。 滨:水边。

译文 我选择了一个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观花赏草来到泗水边,只见无边无际的风光景物一时间都换了新颜。无论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春风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3:晚春 (唐朝)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词语注释】 不久归:将结束。 杨花:指柳絮 榆荚:亦称榆钱。

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形如钱,荚老呈白色,随风飘落。 才思:才华和能力。

译文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竟相争妍斗艳。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4:山亭夏日 (唐)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词语注释】 浓:指树丛的阴影很深。 水晶帘:形容质地精细而色泽莹澈的帘。

蔷薇:花名。夏季开花,有红、白、黄等色,美艳而香。

一种观赏性植物,它的茎长似蔓,须建架供其攀援生长。 译文 绿叶茂盛,树荫下显得格外清凉,白昼比其它季节要长,楼台的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池水里。

微风轻轻拂动色泽莹澈的珠帘,而满架的蔷薇散发出一股清香,整个庭院弥漫着沁人心脾的香气。 5: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词语注释) 晓出:太阳刚升起。

净慈寺:杭州西湖畔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

毕竟: 到底。 四时:春夏秋冬四季。

别样:不一样 接天:与天空接在一起 无穷碧:无边无际的碧绿色 译文 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时节,此时的风光与春夏秋冬四季相比确实不同。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一直延伸到水天相接的远方,在阳光的照映下,荷花显得格外艳丽鲜红。

6:有约 (南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词语注释) ①约客:约请客人来相会。 ②黄梅时节:农历四、五月间,江南梅子黄了,熟了,大都是阴雨连连的时候,所以称“黄梅时节”为江南雨季。

③家家雨:家家户户都赶上下雨。形容雨水多,到处都有。

④处处蛙:到处是蛙跳蛙鸣。 ⑤有约:即邀约友人。

⑥落灯花:旧时以油灯照明,灯心烧残,落下来时好像一朵闪亮的小花。 译文 梅子黄时,家家户户都笼罩在烟雨之中。

远远近近那长满青草的池塘里,传出蛙声阵阵。已约请好的客人说来却还没有来,时间一晃就过了午夜。

我手拿棋子轻轻地敲击着桌面,等着客人,只看到灯花隔一会儿就落下一朵…… 7: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朝)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词语解释】 江城:水边的城,即指宣城。唐是江南地区口语,无论大水小水都称之为“江”。

两水:指绕宣城而流的句溪和宛溪两条河流。 明镜:指桥洞和它的倒影合成的圆形,犹如圆的镜子。

双桥:指宛溪上的上、下两桥,上桥叫做凤凰桥,下桥叫做济川桥,隋文帝开皇年间所建。 彩虹:指水中桥影。

人烟:人家里的炊烟。 译文 宣城,这座被江水环护的城市,就好像是坐落在一幅美妙的画里。

山色欲晚,登楼远望,晴空高旷,景色是如此的清爽宜人。 两条河水分外澄清,明净如镜,夹城而流。

两座桥横卧溪上,好似彩虹飞落。 晚炊袅袅,橘柚深碧,像笼上了深秋的寒意。

秋色渐深,那泛黄的梧桐,老的苍劲遒俊。 谁能想到就在这时候,我在北楼上,迎风怀念着当年谢朓的一杯幽情? 8:秋风引 (中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词语注释】 ⑴至:到。

⑵萧萧: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3)雁群:大雁的群体。

(4)孤客:孤独的异乡人。 (5)闻:听到。

译文 不知从哪里吹来了秋风,在萧萧的风中送走了雁群。凌晨,秋风吹动着庭园的树木,树叶瑟瑟。

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无形的秋风却分明已经尽在庭园。来到耳边了,孤独的旅人最先听到了秋风的声音。

9:渔家傲 秋思 (北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词语注释) ①衡阳雁去:“雁去衡阳”的倒语。相传北雁南飞,到湖。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