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歌与社会的关系

1.诗歌与古代社会发展的联系

我听过一种说法,诗歌凌驾于社会发展之上,理智而现实的反映未来。古代社会与诗歌发展联系,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浪漫主义文学是在社会祈求光明的时候出现,现实主义文学在社会发展一片光明的茫然的时候出现,诗人应该是一类时代的觉醒者,他们先知却无法抗拒结果,诗歌因此而生。先秦时期的风雅颂淳朴可爱而又不失天真;汉赋华美奢华;唐诗浪漫现实;宋词豪放委婉;元曲沉吟低叹;明清文章呆实古板。

我的历史老师说过,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背景下,一定会出现当代的文化。诗歌也是文化的一种表现方式。

2.举例阐述中国古典诗词与农业社会的关系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农业文明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它对中华民族的生存、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

我国之所以是历史悠久、有着璀璨文化的伟大的国家,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这神州大地上能生存、繁衍、发展、进取,也是基于农业生产的发展、绵延。中国诚所谓是一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苦难中始终蕴育着勃勃生机的文明古国。

中国古代的咏农诗歌更是时刻在记录着我们伟大的祖国的农业发展。当然,从某种角度我们也不难发现,不仅中国的咏农诗歌记录中国农业的发展,中国农业的发展也直接影响着中国咏农诗歌的发展,两者的关系相辅相成。

咏农诗歌既有贴近大自然,与大自然产生亲切的生命共感,达到与自然间的主客交融、物我为一的真实古代务农者的真实生活写照,也有对不劳而获的奴隶主剥削劳动者的黑暗的社会情况的描写;既有对农夫们创造农业具械的智慧和好丁们在劳动中的表现出的集体精神的高度赞扬,也有对农民世世代代担负沉重的租税,以致家破人亡的悲惨**面所表达出愤慨不平之情,中国古代咏农诗歌出呈现出的画面无不最真实最直接的反映着当时的社会环境与历史背景,是中国农业历史的另一种体现与记录。

3.诗歌与当时文化发展有怎样的关系呢

看看唐诗繁荣的原因就明白了,主要看第三条

1)社会因素

唐代立国之初至安史之乱前, 国势强大, 经济富裕, 朝廷百官宴游, 多唱诗互和, 以为谈佐之乐。而国家的统一, 南北交通无阻, 文人有机会饱览祖国的大好山河, 激发诗情。诗歌的酬唱流传, 蔚成一时的风气。至於安史之乱后, 藩镇之祸继起, 唐室中衰, 加以外患日极, 以致诗人大多饱历离乱, 为其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 及刺激文学创作的灵感, 郁结之情, 正可用诗歌来抒发, 也促成唐诗的兴安。

(2)政治因素/ 君主提倡

唐代几个有权力的皇帝, 不仅都爱好音乐, 并大加提倡。高宗、武后, 好乐章, 常自制新词, 编为乐府。到了玄宗, 此风更盛。他自己是诗人、乐师兼优伶, 爱好文艺, 附庸风雅, 对於文艺的发展, 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另外唐代以诗取士, 於是诗歌一门, 成为文人得官干禄的捷径, 对加强诗歌技巧的训练和诗歌的普及, 有重要的作用。

(3)诗体的进化/ 文学本身的发展

从先秦的《诗经》、《楚辞》、两汉的乐府民歌、古诗十九首, 建安、正始和两晋的诗歌创作, 以至南北朝声律说的提出和应用, 都为唐代诗歌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七言古诗及律体、绝句的新诗体, 在六朝时代, 才开始形成, 格式音律初具规模。到了唐代, 社会生活日益复杂, 诗人的思想感情丰富, 在诗歌创作上, 新的内容, 要求新的形式, 唐代诗人正好运用新兴的形式来表情达意, 使这些新体诗在形式、声律、辞藻各方面都趋於成熟。

(4)思想、文化的活跃/ 其他艺术对诗歌发展的影响

唐诗在发展时显然受到其他艺术的影响。唐代的音乐、雕塑、舞蹈、绘画等, 在中国传统的基础上, 又吸收了外来的影响, 对诗歌的内容和风格有积极的影响和启发作用。如王维的山水诗, 号称「诗中有画」, 显然受到山水画的影响。至於李颀、岑参、杜甫等人描写音乐、舞蹈、绘画的诗歌, 可以看出当时作家勇於接受新鲜事物的时代精神。

(5)诗歌应用价值的提高

诗歌在唐代社会的应用价值得到空前的提高, 如向达官名流谒求进用、送人出使也用诗。自帝王、贵族、文士、官僚, 以致道士、歌妓, 均有佳作, 此当与诗歌应用价值的提高有关

4.古典文学与社会现实的关系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宝藏,经典作品所倡导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对当代社会人群的精神塑造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是我国古代作家艺术地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

一些经典作品所倡导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对当代社会人群的精神塑造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中国古典文学更有着强烈的社会政治色彩和自觉的人文道德关怀,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以其独特方式沉淀着中华民族追求的共同理想、共同的价值以及共同的道德规范。

育人之道,德育为先,在当前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中贯穿古典文学,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对于全面提升中华民族的人文素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意义。

5.1、杜甫的人生悲剧的原因

1、杜甫内以“仁”、“义”为性 ,外以“济时”、“致君”为功 ,渴望成为稷契式的“圣臣” ,构成了他以“内圣外王”为模式的成圣之梦。应把杜甫触怒肃宗与其被贬区别开来 ,前者的主要原因是“以道事君”的执拗态度 ;后者才与朝内党派斗争相关。杜甫弃官的根本原因亦与政治斗争的失败相关。应把杜甫的飘泊江湖与道家之士的隐逸区别开来。杜甫虽然弃官 ,但并没有完成价值观的根本转变 ,由此而造成的身心分裂是其悲剧之所在。杜甫的痛苦与悲哀集中体现在其诗中的“客”、“老”、“痛”三个意象中 ,其实质是不能圣化而失去了精神家园的悲愤之情。

2、杜甫的诗歌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其诗歌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揭露和批评。

3、杜甫生活在唐朝由兴盛走向衰的时代.他的诗,深刻的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历史时代,被后人称为"诗史".他的"三史""三别"就是诗史里的不朽篇章.他的诗,有的气魄雄浑,有的沉郁悲枪,语言精练凝重,表现出高潮的艺术技巧,人们称他为"诗圣"

6.抒情中的自我与社会关系怎样

诗歌不可能没有自我。因为作为一个真实的个体,每一个人都有着独属于自己的生存或生活。

诗歌不可能只有自我。因为作为社会的一个因子,每个人同周围世界的关系千丝万缕——个体不可能在真空里生存或生活。

就每一个人都有独属于自我的生存或生活看,诗歌确实应该是极具个性化而独抒性灵的。惟其富于个性,才能显出新奇,才能让他人由司空见惯的平凡之中感受到不平凡,从而感受到其新鲜的刺激并产生探求欲。

从个体与周围世界千丝万缕的联系看,诗歌又应该是积极参与和切近社会的。因为,离开了社会环境这个群体,诗歌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水之鱼,无本之木,失去了其本来具有的璀璨和生命力。

诗歌的抒情性不排斥并自觉地选择了自我。诗歌的社会性又提醒我们务必时刻谨记而不容忘却——作为社会中一分子的人,我们随时不能忽视自己肩负的责任——因为社会的一切是与我们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

然而,当我们以这样的一种思考来参照诗歌现实的时候,我们却不无遗憾、甚至是十分痛苦地发现:当前我们的诗歌现状是——太多地强化自我迷恋,较少地关注社会责任。

如果仅仅是自我抒情,如果所抒的情是既新奇而又令人感动的真情,这样的抒情还远不足以使我们用痛苦(或许也可以不用遗憾)来表述,因为既然是真情,既然既新奇又让人感动,其中的自我也就必然是真实的。而这个真实的自我所抒的情也就必然是真实的,在其对独属于自己的生存或生活描摹表现的过程中,当然也就不排除关注社会层面的一定内容——但自我迷恋却与此不同:因为是自我迷恋,作者的诗歌视界是极端狭窄鼠目寸光的;因为是自我迷恋,作者的诗歌内容几乎是粘贴复制千篇一律的。而最最令人为之痛苦而深感不安的是,因为过度地沉溺于对自我的迷恋,作者非但对周围的世界失去了正确的认识,甚至连自己也最终迷失。一味地以“阳春白雪”的形式为自己树碑立传涂脂抹粉歌功颂德的必然结局,只能让自己陷入“曲高和寡”的尴尬。脱离了读者的广泛参与和强烈共鸣,诗歌本身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迷失和沉沦都不是诗歌追寻的走向。自我迷恋者的认知迷失和自我迷失直至最终的沉沦,在于其失去了诗歌的本源。诗歌是自我的,诗歌又是社会的。只有将独属于自我的生存和生活,回归并植根于社会的土壤,诗歌才会因获得给养而具有生命力并璀璨辉煌。一件艺术作品的不朽,并不在于它如何标榜自身,而在于它以其既普遍又独特的方式切入和反映了生活,从而激起人们的心理共振。诗歌的社会责任,就是以启蒙的理念,菩萨的心境,微尘的姿态,融入这由芸芸众生组成的大千世界之中,与之同呼吸,共脉动,齐生存,将对社会的兴衰变革、生活的悲欢离合,世界的喜怒哀乐的深刻体验抒情而真实地展现在自己和世人的面前,令整个世界始终眼不蒙尘,心不藏垢,自律自省,扬善去恶,弃暗投明。也惟其如此,诗歌自身才能获得新生而永葆朝气蓬勃。

举起一支心烛,走出自闭小屋,当光照向四周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也被辉煌着。。。。

7.从发展论的角度谈谈文学与社会的关系

文学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社会生活提供的现实可能性。

社会的发展是文学发展的客观前提。每个时代的社会生活都有自己的存在方式或主导形态,也都面临着不同的矛盾和斗争。

时代会更替,与此同时作为文学表现或投射对象的社会生活变了,文学的内容也会或迟或速地发生变化。比如被孔子盛赞不已的“郁郁乎文哉”的周朝,其文学艺术到了诸侯纷争的战国就完全败落了。

取而代之的是诸子散文和屈原的楚辞,其中洋溢着的是兼并时代纵横捭阖的生存智慧和亡国焦虑。总之,某个时代的社会主流思想进入文人知识分子的头脑,许多文人作为这个阶层代言人的思想家和作家,在自己的作品里就表达了新的社会道德观念和新的社会生活方式。

可见社会发展是文学发展的前提,文学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客观体现。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