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诗词中孟光一词有何典故据《后汉书•逸民传》 记东汉梁鸿,字伯鸾,家贫,品行 高洁。 同县有孟氏女,年三十不嫁:“欲得贤如梁伯鸾者。”梁鸿闻后,前去聘婚。 见孟氏女著布衣,操 作而前,梁鸿大喜,娶以为妻,并“字之曰德曜,名孟光。”盂光与梁鸿结 婚之后,夫妇相敬如宾,同甘共苦。 每次梁鸿劳作归来,孟光都已准备 好饭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弁 眉。”在中国古代,孟光被认为是贤•妻的典范。 唐•王绩《山中叙志》“孟光傥未嫁,梁鸿正须妇。”唐•白 居易《赠内》:“梁鸿不肯仕,孟光甘 布裙。 君虽不读书,此事耳亦闻。”唐•徐夤《绿鬓》:“绿鬂先生自出 林,孟光同乐野云深。” 2.于中秋有关的唐诗宋词《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水调歌头》(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唐)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 (《全唐诗》)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全唐诗》)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全唐诗》) 《中秋见月和子由》 (宋)苏轼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 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 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宋诗钞》) 《中秋登楼望月》 (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宋诗钞》) 《中秋》 (宋)戴石屏 把酒冰壶接胜游,今年喜不负中秋。 故人心似中秋月,肯为狂夫照白头。 《一剪梅》(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指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古朗月行》 (唐)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huán)还寝梦佳期。 3.古代诗词中范叔一词有什么来历《范雎据《史记》卷七 十九《范睢列传》记载,范睢,战国时 期魏国人,字叔,早年欲事魏王,因 家贫无以自资,乃先事魏中大夫须 贾。 须贾使于齐,范雎从行。齐襄王闻知范睢有辩才,遗人赠其牛酒及 重金,须贾疑其通齐,归告魏相魏齐,魏齐乃使舍人笞击范睢,范睢佯 死得脱。 后范睢因郑安平荐于秦使王稽,随之入秦,见用于秦昭王,并 为筹得远交近攻、强化王权之策。秦昭王遂废专权之太后,逐跋扈之母 舅穰侯,拜范睢为相,封于应,号应侯,范睢名益重。 后因所任之郑安 平、王稽皆叛国降敌,负罪于秦,秦昭王信用亦渐衰,范睢遂从蔡泽之 言,称病归其相印。后人即以“范叔”或“范睢”称喻著名之谋臣,遂以 成典北周•庾信奉和咏殿下言志十首》其五:“讵尝游魏冉,那时说范 睢。 池水朝含墨,流萤夜聚书。”宋•吴则礼《虞美人:“休论范叔十年 寒。 看取星星种种、坐儒冠。”。 4.诗词创作家管道昇(1262 年一1319年),字仲姬,华亭人(今上海青浦)人,元代著名的女性书画家、诗词创作家。 自幼聪慧,能诗善画,嫁于赵孟頫,册封为魏国夫人。元延祐六年病卒,葬于东衡里戏台山(今洛舍乡东衡村)。 元仁宗曾经将赵孟頫、管道昇及 赵雍书法合装成一卷轴,藏于秘书监,曰:“使后世知我朝有一家夫妇父子皆善书,亦奇事也。 ”管道昇有一首著名的《我侬词》,据说赵孟頫五十岁时想效仿当时的名士纳妾,又苦于难以开口告诉妻子,妻子管道昇知道后,写下这首《我侬词》,而赵孟頫在看了《我侬词》之后,不由得被妻子的情深意切所打动,从此再没有提过纳妾之事。 《我侬词》全文如下: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 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 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管道昇还曾填《渔父词》数首,劝其夫归隐。 其一曰:"人生贵极是王侯,浮名浮利不自由。争得似,一扁舟,吟风弄月归去休! ”延祐五年,管道昇旧病复发,赵孟頫多次上书请求,才于次年四月,准其送夫人南归。 五月中旬,途经山东临清,妻子病逝于舟中。三年后,赵也去世。 两人双双合葬在湖州德清县东衡山南麓。 。 5.毛泽来诗词那些适合挂在家里主席的婉约词用于定情何输李煜、柳永!!《虞美人——堆来枕上愁何状?》便极善!~ 少年气壮,雄心万里、《沁园春.长沙》—— “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 亦为上上佳作; 中年才舒,淡定自如,游刃有余,可谓 《菩萨蛮·大柏地》——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人生至此、无悔之至,精彩至极!!!! 6.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二句一问一答,写蜀中与故乡山阴距离之远,为后文写思家和思念仲高之情蓄势。接下来的两句,通过动作行为和情态的描写,表现思家之情的深切。作者道不尽的酸楚岂是“家书”能表述清楚的,唯有流下一行行的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句,紧接写信的事,自叹徒劳;又呼应起二句,更加伤感。一封家信的回复,竟要等待到来年,这种情境又使诗人更添几分“愁”。 (2)本词的语言风格是:凄婉。上片写思家之情的深切,下片转到思念仲高。全词细腻地传达出寄语亲人、思乡怀人及自身作客飘零的情状。情感悲伤低回,格调凄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