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牧童的古诗句1.《牧童》——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译: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一样,四处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译: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晚霞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2.《牧童诗》——宋代·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译:远远地看见牧童骑着牛缓缓地在前村走过,轻风隔着田垄送来阵阵牧笛声)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译:长安城内那些追逐名利的人,用尽心机也不如你这样清闲自在) 3.《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译: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译: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4.《村晚》——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译: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呢,几乎溢出了塘岸。远远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译: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5.《牧童词》——唐·李涉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译:早晨去放牛,赶牛去江湾)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译:傍晚去放牛,赶牛过村落)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译:披着蓑衣走在细雨绵绵的树林里,折支芦管躺在绿草地上吹着小曲)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译:腰间插满蓬蒿做成的短箭,再也不怕猛虎来咬牛犊) 2.关于牧童的古诗句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所见 清代: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田家元日 唐代: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村晚 宋代: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牧童 唐代:刘驾 牧童见客拜,山果怀中落。 昼日驱牛归,前溪风雨恶。牧童 唐代:卢肇 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 时复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山中 唐代:李涉 无奈牧童何,放牛吃我竹。 隔林呼不应,叫笑如生鹿。 欲报田舍翁,更深不归屋。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http://so.gushiwen.org/search.aspx?value=%E7%89%A7%E7%AB%A5。 3.关于牧童的诗歌《牧童词》 唐代诗人 张籍 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陂中饥鸟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垅头。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司家截尔头上角!” 《牧童》 唐代诗人 刘驾 牧童见客拜,山果怀中落。昼日驱牛归,前溪风雨恶。 《牧童》 唐代诗人 卢肇 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时复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 《山中》 唐代诗人 李涉 无奈牧童何,放牛吃我竹。隔林呼不应,叫笑如生鹿。欲报田舍翁,更深不归屋。 《牧童》 宋代 诗人 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村晚》 宋代诗人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牧童》 宋代诗人 白玉蟾 杨柳阴初合,村童睡正迷。一牛贪草嫩,吃过断桥西。 4.十首关于牧童的诗牧童见人俱不识,尽着芒鞋戴箬笠. 过骊山作 牧童火入九泉底,烧作灰时犹未枯.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菊酒携山客,萸囊系牧童. 村行 暧暧村烟暮,牧童出深坞. 牧童词 所念牛驯扰,不乱牧童心. 重幸武功 驻跸抚田畯,回舆访牧童. 牧童 牧童见客拜,山果怀中落. 蒿里 牛羊窸窣,时见牧童儿,弄枯骨. 金陵怀古 御路叠民冢,台基聚牧童. 牧童 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 汧阳间(一作汧阳县阁) 牧童何处吹羌笛,一曲梅花出塞声. 山中 无奈牧童何,放牛吃我竹. 邺都怀古 芳草自生宫殿处,牧童谁识帝王城. 莲塘霁望 远岸牧童吹短笛,蓼花深处信牛行. 田家元日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山村晓思 牧童披短蓑,腰笛期烟渚. 倚瑟行 泉宫一闭秦国丧,牧童弄火骊山上.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渭川田家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桥山怀古 哀喧叫笑牧童戏,阴天月落狐狸游. 淇上田园即事 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 漫歌八曲·将牛何处去二首 相伴有田父,相欢惟牧童. 相和歌辞·蒿里 时见牧童儿,弄枯骨. 空灵山应田叟 牧童唱巴歌,野老亦献嘲. 途中春 牧童向日眠春草,渔父隈岩避晚风. 清溪江令公宅 还有往年金甃井,牧童樵叟等闲窥. 登石壁禅师水阁有作 渔父晚船分浦钓,牧童寒笛倚牛吹. 蓝田山石门精舍 道心及牧童,世事问樵客. 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二首 牧童斯在眼,田父实为邻. 春雨 老农私与牧童论,纷纷便是仓箱本. 岳阳别张祜 半夜州符唤牧童,虚教衰病生惊怕. 石鼓歌 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著手为摩挲. 闲步 樵人相见指惊麏,牧童四散收嘶马. 5.关于牧童的古诗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所见 清代: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田家元日 唐代: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村晚 宋代: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牧童 唐代:刘驾 牧童见客拜,山果怀中落。 昼日驱牛归,前溪风雨恶。 牧童 唐代:卢肇 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 时复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 山中 唐代:李涉 无奈牧童何,放牛吃我竹。 隔林呼不应,叫笑如生鹿。 欲报田舍翁,更深不归屋。 6.描写牧童的古诗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袁枚《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雷震《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吕岩《牧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栖蟾《牧童》:“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 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 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 黄庭坚《牧童》:“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李涉《牧童词》:“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袁枚《题画》:“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鲜。 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 刘驾《牧童》:“牧童见客拜,山果怀中落。 昼日驱牛归,前溪风雨恶。” 望采纳,谢谢!~。 7.关于牧童的古诗及诗意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诗意: 绿草如茵,铺满广阔的草原,放眼一望无垠.笛声逗弄晚风悠扬悦耳、时断时续地从远处传来.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地躺在月夜的草地里休息了. 赏析: 《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断时续,随风飘扬.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