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伯牙的诗句

1.关于伯牙绝弦的古诗三首

关于伯牙绝弦的古诗有以下几首:

1、《伯牙》——王安石(宋代)

千载朱弦无此悲,欲弹孤绝鬼神疑。

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

译文:

年流传的朱弦没有这种悲哀,想弹孤绝之曲连鬼神都凝住了。

故人舍我而去归于黄土,你我之间一曲高山流水,现在也就只有我自己心里是最清楚的啊!

2、《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唐代)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译文:

傍山的日影忽然西落了,池塘上的月亮从东面慢慢升起。

披散着头发在夜晚乘凉,打开窗户躺卧在幽静宽敞的地方。

一阵阵的晚风送来荷花的香气,露水从竹叶上滴下发出清脆的响声。

正想拿琴来弹奏,可惜没有知音来欣赏。

感慨良宵,怀念起老朋友来,整夜在梦中也苦苦地想念。

3、《月夜听卢子顺弹琴》——李白(唐代)

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

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

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译文:

清静的夜里坐在明月下,听着幽人卢先生弹奏起古琴。

忽然听到《悲风》的曲调,又好像是《寒松》的声音。

《白雪》的指法使您纤手忙乱,《绿水》的音节确实让人养性清心。

可惜钟子期早已死去,世上再也找不到那样的知音。

4、《寄张元夫》——薛涛(唐代)

前溪独立后溪行,鹭识朱衣自不惊。

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

译文:

屋前屋后的小溪独立流淌,河边的白鹭已经熟识了穿红色衣服的人。

为什么人间这么哀愁寂寞?是因为知音难觅,伯牙琴弦早已断绝。

5、《哭王元裕》——温庭筠(唐代)

闻说萧郎逐逝川,伯牙因此绝清弦。

柳边犹忆青骢影,坟上俄生碧草烟。

箧里诗书疑谢后,梦中风貌似潘前。

他时若到相寻处,碧树红楼自宛然。

译文:

听说子期逝世了,伯牙因此断弦不再抚琴。柳树边白马的影子还记忆犹新,坟头已经长满碧草青烟。箱子里的诗书应该是谢灵运的,梦中的样子如潘安。日后如果到相遇的时候,绿树红楼也是自然。

2.俞伯牙与钟子期的诗句

两人千古传诵的诗篇: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据《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时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鼓琴,洋洋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列子•汤问》的记载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在钟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悼念自己的知音钟子期: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3.关于俞伯牙和钟子期的古诗

1、《伯牙》 作者:王安石

千载朱弦无此悲,欲弹孤绝鬼神疑。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深相知。

释义:千年流传的朱弦没有这种悲哀,想弹孤绝之曲连鬼神都凝住了。故人舍我而去归于黄土,你我之间一曲高山流水,现在也就只有我自己心里是最清楚的啊!

2、《高山流水觅知音》

势利交怀势利心, 斯文谁复念知音!

伯牙不作钟期逝, 千古令人说破琴。

摔碎瑶琴凤尾寒, 子期不在对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 欲觅知音难上难。

3、《写意二首》作者:牟融(唐)

寂寥荒馆闭闲门,苔径阴阴屐少痕。白发颠狂尘梦断,

青毡泠落客心存。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

醉后曲肱林下卧,此生荣辱不须论。

萧萧华发满头生,深远蓬门倦送迎。独喜冥心无外慕,

自怜知命不求荣。闲情欲赋思陶令。卧病何人问马卿。

林下贫居甘困守,尽教城市不知名。

扩展资料:

高山流水的由来:

“高山流水”典故最早见于《列子·汤问》。在人们的用典实践中,这一典故逐渐发展出七十余个典形和乐曲高妙、相知可贵、知音难觅、痛失知音、闲适情趣等典义,还存在典故反用现象。

《高山流水》,中国古琴曲,属于中国十大古曲之一。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 描绘“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弹,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后世分为《高山》、《流水》二曲;另有同名筝曲《高山流水》,与古琴曲无传承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高山流水

4.伯牙绝弦完整诗句

寄张元夫 薛涛

前溪独立后溪行,鹭识朱衣自不惊。

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

“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这是薛涛关于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悲壮故事的名句,知音钟子期死去后,俞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表达的是那份知音难觅的凄绝忧伤

另外还有一些:

1、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这是伯牙绝弦的出处, 伯牙绝弦)

2、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杯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一卷,这一卷就讲这个故事,所以里面的诗词都是关于这方面的,可以百度一下原文)

3、摔破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势利交怀势利心,斯文谁言念知音。伯牙不作钟期逝,千古令人说破琴。

(两首同上,者是冯梦龙的《警世通言》第一卷中的)

4、千载朱弦无此悲,欲弹孤绝鬼神疑。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深相知。(王安石《伯牙》)

5、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6、闲夜坐明月,幽人弹素琴。 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 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李白《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

7、前溪独立后溪行,鹭识朱衣自不惊。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薛涛《寄张元夫》)

8、寂寥荒馆闭闲门,苔径阴阴屐少痕。白发颠狂尘梦断, 青毡泠落客心存。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 醉后曲肱林下卧,此生荣辱不须论。(牟融《写意二首》)

伯牙绝弦是非常经典的典故,所以在古诗词中运用非常多,我不知道你想做什么用,上面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如果还需要更多,可以找一下含伯牙绝弦、高山流水、知音、伯牙、子期等内容的诗词。

5.关于俞伯牙的古诗文

高山流水觅知音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抚鼓琴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摔破瑶琴凤尾寒,

子期不在对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

欲见知音难上难。

王安石《伯牙》

千载朱弦无此悲,

欲弹孤绝鬼神疑。

故人舍我归黄壤,

流水高山深相知。

《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