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具体是什么意思“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意思是说,我一心梦想着要收复中原,统一祖国;那万古传诵的《下泉》诗中所表现出的思想和愿望,也正是今天人们所日夜盼望的。 《下泉》诗是《诗经·曹风》中的一篇,诗中有这样的句子:“芃芃黍苗,阴雨膏之,四国有王,郇伯劳之。”意思是说,想那太平盛世的时候,田间的禾苗有雨露的滋润,长得欣欣向荣。 国家安定,有郇伯那样贤明的君主来关怀百姓,治理国家。诗序说,《下泉》诗描写了曹国诸侯共公时政治混乱,政令苛刻,人民痛苦不堪,因此渴望有一个圣明的君主来治理国家。 这里借用了原作的诗意,表达了作者自己希望有个贤明的君主,能顺应人民的意志,收复失地,统一全国,把国家治理好。作者巧妙地借用了这个典故,表现出来的思想是深刻而含蓄的。 2.求《诗经》中曹风的部分●国风·曹风 ○蜉蝣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于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于我归说。 ○候人 彼候人兮,何戈与礻殳。彼其之子,三百赤芾。 维鹈在梁,不濡其翼。彼其之子,不称其服。 维鹈在梁,不濡其咮。彼其之子,不遂其媾。 荟兮蔚兮,南山朝隮。婉兮娈兮,季女斯饥。 ○鳲鸠 鳲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鳲鸠在桑,其子在梅。淑人君子,其带伊丝。其带伊丝,其弁伊骐。 鳲鸠在桑,其子在棘。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鳲鸠在桑,其子在榛。淑人君子,正是国人,正是国人。胡不万年? ○下泉 冽彼下泉,浸彼苞稂。忾我寤叹,念彼周京。 冽彼下泉,浸彼苞萧。忾我寤叹,念彼京周。 冽彼下泉,浸彼苞蓍。忾我寤叹,念彼京师。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四国有王,郇伯劳之。 3.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是什么意思德佑二年岁旦 【作者:郑思肖】 【年代:宋朝\代】 力不胜于胆,逢人空泪垂。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日近望犹见,天高问岂知。 朝朝向南拜,愿睹汉旌旗。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心情和人民希望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渴望,字里行间也透露了对南宋王朝不思励精图治的不满。 颔联(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抒写国治民安的政治愿望。诗人一心梦想着祖国统一、国治民安的太平盛世,希望有个贤明的君主,顺应人民的意志,统一全国,把国家治理好。作者巧妙地借用《下泉》诗的典故,表现出来的思想是深刻而含蓄的。“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意思是说,我一心梦想着要收复中原,统一祖国;那万古传诵的《下泉》诗中所表现出的思想和愿望,也正是今天人们所日夜盼望的。《下泉》诗是《诗经·曹风》中的一篇,诗中有这样的句子:“芃芃黍苗,阴雨膏之,四国有王,郇伯劳之。”意思是说,想那太平盛世的时候,田间的禾苗有雨露的滋润,长得欣欣向荣。国家安定,有郇伯那样贤明的君主来关怀百姓,治理国家。诗序说,《下泉》诗描写了曹国诸侯共公时政治混乱,政令苛刻,人民痛苦不堪,因此渴望有一个圣明的君主来治理国家。这里借用了原作的诗意,表达了作者自己希望有个贤明的君主,能顺应人民的意志,收复失地,统一全国,把国家治理好。作者巧妙地借用了这个典故,表现出来的思想是深刻而含蓄的。 4.求《诗经》中曹风的部分●国风·曹风 ○蜉蝣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于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于我归说。 ○候人 彼候人兮,何戈与礻殳。彼其之子,三百赤芾。 维鹈在梁,不濡其翼。彼其之子,不称其服。 维鹈在梁,不濡其咮。彼其之子,不遂其媾。 荟兮蔚兮,南山朝隮。婉兮娈兮,季女斯饥。 ○鳲鸠 鳲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鳲鸠在桑,其子在梅。淑人君子,其带伊丝。其带伊丝,其弁伊骐。 鳲鸠在桑,其子在棘。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鳲鸠在桑,其子在榛。淑人君子,正是国人,正是国人。胡不万年? ○下泉 冽彼下泉,浸彼苞稂。忾我寤叹,念彼周京。 冽彼下泉,浸彼苞萧。忾我寤叹,念彼京周。 冽彼下泉,浸彼苞蓍。忾我寤叹,念彼京师。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四国有王,郇伯劳之。 5.《诗经》二首解释国风·周南·关雎 原文 关雎 关关雎鸠⑴,在河之洲⑵。 窈窕淑女⑶,君子好逑⑷。 参差荇菜⑸,左右流之⑹。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⑺。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⑻。 悠哉悠哉⑼,辗转反侧⑽。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⑿。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译文 【注释】 ⑴关关:拟声词,水鸟叫声。 雎鸠:水鸟,一般认为是鱼鹰。关关雎鸠:关雎鸟不停地鸣叫。 ⑵在河之洲:(雌雄雎鸠)在河中陆地上居住着。洲:水中的陆地。 ⑶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淑:善,好。 ⑷好逑(hǎoqiú):理想的配偶。逑,配偶。 ⑸参差:长短不齐。荇(xìng杏)菜:多年生水草,夏天开黄色花,嫩叶可食。 ⑹左右流之:在船的左右两边捞。流,顺水势采摘。 ⑺寤寐:这里的意思是日日夜夜。寤(wù务),睡醒;寐,睡着。 ⑻思:语助。服:思念、牵挂。 思服:思念。 ⑼悠:忧思貌。 ⑽辗(zhǎn):半转。反侧:侧身。 ⑾琴瑟友之:弹琴鼓瑟表示亲近。钟鼓乐之:敲击钟鼓使他快乐。 友,交好。 ⑿芼(mào冒):选择,采摘。 (13)乐:使淑女快乐。 【译文】 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小岛上。 善良美丽的少女,小伙理想的对象。 长长短短鲜荇菜,顺流两边去采收。 善良美丽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 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心头在挂牵。 长夜漫漫不到头,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 善良美丽的少女,弹琴鼓瑟表爱慕。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边仔细来挑选。 善良美丽的少女,钟声换来她笑颜。[1 《诗经·曹风·蜉蝣》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心之忧矣。於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①衣服。心之忧矣。 於我归息。 蜉蝣掘阅②,麻衣如雪。 心之忧矣,於我归说③。 【注释】 1、采采:犹“楚楚”,鲜明貌 2、阅:洞穴 3、说:(shuì):休息 蜉蝣翅膀薄又亮,像那鲜丽美衣裳。 心中忧思重重生,我今归处在何方? 蜉蝣翅膀薄又轻,像那美艳好棉衣。心中忧思重重生,我今何处去安息? 蜉蝣挖洞好安歇,身着雪白好麻衣。 心中忧思重重生,我今安身去何地? 《诗经·曹风·候人》 彼候人兮,何戈与祋。彼其之子,三百赤芾。 维鹈在梁,不濡其翼。彼其之子,不称其服。 维鹈在梁,不濡其咮。彼其之子,不遂其媾。 荟兮蔚兮,南山朝隮。婉兮娈兮,季女斯饥。 【注释】 1、候人:担任在国境和道路上守望及迎送宾客职务的人,总数有一百多人,除少数低级官僚外都属普通兵卒。本诗中的候人是指一般供役的兵卒。 何:即“荷”,肩负。祋(兑duì):兵器名,杖类,即殳(书shū)。 2、彼:指曹国朝廷。其(记jì):语助词。 之子:指下文“三百赤芾”、“不称其服”的那些人。赤芾(扶fú):红色熟牛皮所制的蔽膝,即“韠(闭bì)”,卿大夫朝服的一部分。 曹是小国,而朝中高官厚禄者多至三百人。 3、鹈(啼tí):水鸟名,即鹈鹕,食鱼。 梁:鱼梁,即拦鱼坝。濡:湿。 鹈鹕以鱼为食却不曾濡湿翅膀,说明不曾下水。这两句是比喻,如果是比朝中的贵人,就是说这些人不是自己求食,而是高高在上,靠别人供养;如是比候人自己,就是说候人值勤辛苦,连吃饭都顾不上。 第一章上二句写候人,下二句写朝中贵人,这里也以上二句指候人较顺。下章同此。 4、服:指赤芾。这句说“三百”着“赤芾”的人才德和地位不相称。 5、咮(皱zhòu):鸟嘴。这句和“不濡其翼”比喻的意思相同。 6、遂:和“对”古同音互训,“不对”也就是“不称”的意思。媾:读为遘(够gòu),厚待,宠爱。 这句也是说才德和地位不相称。 7、荟(会huì)、蔚(未wèi):都是聚集的意思,这里指云彩浓密。 隮(霁jī):出现在西方的虹。这两句说南山早晨有浓云升起。 8、婉娈:形容女孩子娇好之词。季(稚)女:幼小的女儿。 这一章写候人值勤到天明,看见南山朝云,惦记小女儿在家没有早饭吃。 小吏在堂前,肩扛戈与殳。 那些士大夫,红皮蔽膝三百人。 鹈鹕在鱼梁,翅膀不沾水。 那些士大夫,不配穿那好衣裳。 鹈鹕立梁前,鸟嘴不沾水。 那些士大夫,不配高官又厚禄。 天空弥朝霞,南山升彩虹。 小吏**美,可怜家贫腹中饥。 《诗经·曹风·鸤鸠》 鸤①鸠在桑,其子七兮。 淑人君子,其仪一兮。 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鸤鸠在桑,其子在梅。淑人君子,其带伊丝。 其带伊丝,其弁②伊骐③。 鸤鸠在桑,其子在棘。 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鸤鸠在桑,其子在榛。淑人君子,正是国人。 正是国人,胡不万年? 【注释】 1、鸤(shī)鸠,布谷鸟 2、弁(biàn):冠冕 3、骐(qí):青黑色 布谷鸟在桑林筑巢,小鸟七个细心哺食。品性善良的好君子,仪容端庄始终如一。 仪容端庄始终如一,内心操守坚如磐石。 布谷鸟在桑林筑巢,小鸟嬉戏梅树枝间。 品性善良的好君子,他的腰带白丝镶边。他的腰带白丝镶边,玉饰皮帽花色新鲜。 布谷鸟在桑林筑巢,小鸟嬉戏酸枣树上。品性善良的好君子,仪容端庄从不走样。 仪容端庄从不走样,各国有了模范形象。 布谷鸟在桑林筑巢,小鸟翻飞栖息丛莽。 品性善良的好君子,百姓敬仰作为榜样。百姓敬仰作为榜样,怎不祝他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