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桃花的唐诗宋词序言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桃花,在我国古代唐诗宋词中经常出现,而其也因此被越来越多的文人墨客所赞美。“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那么唐诗宋词中的桃花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呢?它之所以常在诗词中出现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而它又通常被诗人赋与什么样的情感呢? 桃花,一般在春季开放。三月至四月是桃花盛开的时期。 花瓣较小,但有许多层,花瓣与花瓣之间相互重叠。花开时呈粉红色,花蕊为金黄色,远远望去一片粉红,倒映在三月的溪水里,满眼里只有一个字“艳”。 一、桃花在唐诗宋词中多次出现的原因 大家都应该知道“盛唐”这个词。的确,在唐朝时,文学艺术达到鼎盛时期。 唐诗百花齐放,流派纷呈,尤以“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最为著名。其中著名的“山水田园诗派”中就有许多赞美桃花的诗。 俗话说:三月桃花,桃花一般在春季开放而花姿美丽,通常可以作为春天来临时的标志。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谈,唐朝同其它的朝代相比更加和平安定,当时的制度也十分民主。 老百姓衣食无忧后需要的更是精神食粮。文人们都可以随意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当然,在“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段时期,文学之风盛行,朝廷正在用人时期因而广招贤才。 人们为了歌颂当时良好的社会风气,将这段时期比为文学上的“春天”。当然,作为春天来临时的标志——桃花也就经常在诗中出现。 第二个原因是桃花的颜色为粉红色,让人一看就有一种清新、明快的感觉。用它来暗指当时的老百姓幸福、快乐的生活也是再恰当不过了。 第三个原因是桃花多生长在郊外,它当然也是山水田园风景中的一个代表。因而,在众多描写自然风光的诗中也不缺少它的身影。 时至宋朝,战乱纷纷,老百姓的生活不再安定。然而,桃花在宋词中出现的次数也不少,这又是为什么呢?桃花开于春季,而初春时又多雨,特别是在梅雨时节的三、四月份,几乎天天下雨。 所以,也许你今天看到的盛开的桃花,一夜风雨过后就只剩下遍地粉红的花瓣了,其状甚惨。再结合宋朝的社会背景来说,天灾人祸,老百姓没几天好日子过,“食不饱腹”哪还管什么“春天”啊。 只有那些落泊的文人,将自己的遭遇比作雨后的桃花,感叹着自己怀才不遇,在国家面临危难时无能为力。相反当时的朝廷却腐败无能,皇上,大臣与贵人们过着一种奢侈的生活,整天花天酒地,吃的是山珍海味,表面上是歌舞生平的好景象,其实这些国家的“蛀虫”从内部破坏,把好好的一个大宋朝搞的乌烟瘴气,气数已尽。 而某些描写这类昏庸生活的“艳词”也经常用到桃花。 由此一来,虽然桃花在两个朝代的文学作品中含义大不相同,但其多次出现被人们“借物抒情”的原因就很显而易见了。 二、桃花所被寄托的几种情感 1、相思之情——爱情 由于桃花开时艳丽动人,所以经常被比作美丽的少女来寄托相思之情。如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中“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就表达了诗人重游故地却不见当年美貌少女时的惆怅,而桃花所代指的正是那位美貌的少女,因此可见,作者借桃花抒发了自己的相思之情。 后来,“人面桃花”也通常被用作形容美丽的少女。又如宋代词人晏几道的一句“舞你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表达的也是一种相思之情。 2、抑郁惆怅之情 当然,在唐诗中通常也会读到这样的意境。作者借桃花盛开的景象表现了世事繁华来对比自身怀才不遇的抑郁惆怅的心情。 例如,唐代诗人贾至的《春思》“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这里的“历乱”就是指桃花开得极为茂盛,全诗表达了诗人一种失落的心境。 3、珍惜时光之情 正如上述所说,桃花是春天来临时的标志,因而,有不少诗同借桃花来表达自己珍惜春天的感情。 例如,宋代的词人萧泰来的《桃花》“雨后桃花作片飞,风前桃絮点人衣,春归不用怨风雨,无雨无风春亦归”全诗表达了词人希望珍惜春天的大好时光的感情,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当然的也写出了词人感叹时间匆匆,希望珍惜时光的感情。 某些词人也接桃花的艳丽来粉饰当时所谓的“太平”,以掩饰文人思想的空虚。 后记 当然,“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桃花”的理解也会有所变化。不过,桃花年年都会开,年年也都会有更好的“桃花诗”、“桃花词 桃 花 令 桃花帘外春意暖, 桃花帘内晨妆懒。 帘外桃花帘内人, 人与桃花隔不远。 桃花帘外开依旧, 帘中人比桃花秀。 花解怜人弄清柔, 隔帘折枝风吹透。 风透湘帘花满庭, 庭前春色自多情。 闲苔院落门空掩, 斜日栏杆人自凭。 凭栏人向东风倚, 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落叶乱纷纷, 花绽新红叶凝碧。 胭脂鲜艳何相类, 花之颜色人之媚。 若将人面比桃花, 面自桃红花自美。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崔护:《题城南庄》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立徐步立芳洲。 癫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唐.杜甫:《绝句漫兴》 满树和娇。 2.唐诗宋词中写花的诗句关于花的诗句(带花字)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天地寂寥山再歇,几时修得到梅花.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 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种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惜春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3.关于桃花的诗句古诗词关于桃花的古诗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崔护《题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杜甫《绝句漫兴》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立徐步立芳洲。 癫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吴融《桃花》 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 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 刘敞《桃花》 小桃西望那人家,出树香梢几树花。 只恐东风能作恶,乱红如雨坠窗纱。 袁枚《题桃树》 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 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 韩愈《题百叶桃花》 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珍珑。 应知吏侍归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 杜甫《风雨看舟前落花绝句》 江上人家桃树枝,春寒细雨出疏篱。 影遭碧水潜勾引,风妒红花却倒吹。 杨凭《千叶桃花》 千叶桃花胜百花,孤荣春软驻年华。 若教避俗秦人见,知向河源旧侣夸。 周朴《桃花》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可惜狂风吹落后,殷红片片点莓苔。 谢枋得《庆全庵桃花》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陆游《泛舟观桃花》 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 自别西川海棠后,初将烂醉答春风。 李白《忆秋浦桃花旧游》 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没。 摇荡女萝枝,半摇青天月。 元稹《桃花》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齐己《桃花》 风暖仙源里,春和水国中。 流莺应见落,舞蝶未知空。 苏轼《桃花》 争花不待叶,密缀欲无条。 傍沼人窥鉴,惊鱼水溅桥。 4.关于桃花的诗句古诗大全大林寺桃花 作者: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桃花溪 作者: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桃花 作者:元稹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 玄都观桃花 作者:刘禹锡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望采纳,谢谢。 5.桃花的诗句古诗你好,有以下诗句:“桃之夭妖,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王维《辋川别业》);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韩愈《题百叶桃花》);“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苏轼《送别诗》);“桃花乱落如红雨”(李贺《将进酒》);“小桃花初破两三花,深浅散余霞”(李弥逊《诉衷情》)…… 桃花令 桃花帘外春意暖, 桃花帘内晨妆懒。 帘外桃花帘内人, 人与桃花隔不远。 桃花庵歌 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后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使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 希望能帮助到你望采纳 6.古人赞美桃花的古诗1.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江畔独步寻花·其五》(唐代:杜甫) 译文:一丛丛盛开的桃花好像没人经管,你喜欢深红色,还是浅红色的桃花? 2.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唐代:刘禹锡) 译文:春天,山上的野桃花红艳艳的开的正旺,蜀江的江水拍着旁边的悬崖峭壁。 3.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桃花》(唐代:元稹) 译文:桃花朵朵盛开,那或深或浅的颜色,好似美貌姑娘面容上浓淡相宜的薄妆,让人心怡。 4. 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宋代:严蕊) 译文:花瓣白白又红红,风韵独特有情趣。 5.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桃花》(唐代:周朴) 译文:桃花在渐暖的春色里先于百花绽放,谁能忍住不去看那明媚美丽的颜色? 6. 一树红桃亚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晚桃花》(唐代:白居易) 译文:一棵盛开的红桃花,花枝斜垂在池水上。因为旁边有茂盛的松竹遮蔽,光照少,所以开放得要晚些。 7. 一树桃花,向人独笑;颓垣短短,曲水湾湾。——《风流子·出关见桃花》(清代:张惠言) 译文:乍见一树桃花。独自向我微笑。它旁边有短短的颓垣,一湾一湾的曲水。 8. 春深欲落谁怜惜,白侍郎来折一枝。——《晚桃花》(唐代:白居易) 译文:可怜鲜艳的桃花在这不见天日的地方寂寞地度过春天,快要凋零了也没有享受到春光和游人的赏识,今天机缘巧合被我发现,就折一枝花回去欣赏。 9. 不寻俗,娇鸾彩凤风流处。——《小桃红·咏桃》(元代:周文质) 译文:不寻常,繁茂的桃花正如同鸾凤一样色彩缤纷、风采摇曳。 10.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夭》(先秦:佚名) 译文: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 7.描写桃花的较长唐诗宋词桃 花 令 桃花帘外春意暖, 桃花帘内晨妆懒。 帘外桃花帘内人, 人与桃花隔不远。 桃花帘外开依旧, 帘中人比桃花秀。 花解怜人弄清柔, 隔帘折枝风吹透。 风透湘帘花满庭, 庭前春色自多情。 闲苔院落门空掩, 斜日栏杆人自凭。 凭栏人向东风倚, 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落叶乱纷纷, 花绽新红叶凝碧。 胭脂鲜艳何相类, 花之颜色人之媚。 若将人面比桃花, 面自桃红花自美。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崔护:《题城南庄》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立徐步立芳洲。 癫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唐.杜甫:《绝句漫兴》 小桃西望那人家,出树香梢几树花。 只恐东风能作恶,乱红如雨坠窗纱。 ——宋.刘敞:《桃花》 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珍珑。 应知吏侍归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 唐 韩愈《题百叶桃花》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宋 谢枋得《庆全庵桃花》 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 自别西川海棠后,初将烂醉答春风。 宋 陆游《泛舟观桃花》 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没。 摇荡女萝枝,半摇青天月。 唐 李白《忆秋浦桃花旧游》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唐 元稹《桃花》 风暖仙源里,春和水国中。 流莺应见落,舞蝶未知空。 唐 齐己《桃花》 争花不待叶,密缀欲无条。 傍沼人窥鉴,惊鱼水溅桥。 宋 苏轼《桃花》。 8.桃花的诗词欣赏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崔护《题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杜甫《绝句漫兴》肠断春江欲尽头,杖立徐步立芳洲。 癫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吴融《桃花》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 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刘敞《桃花》小桃西望那人家,出树香梢几树花。 只恐东风能作恶,乱红如雨坠窗纱。袁枚《题桃树》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 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韩愈《题百叶桃花》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珍珑。 应知吏侍归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杜甫《风雨看舟前落花绝句》江上人家桃树枝,春寒细雨出疏篱。 影遭碧水潜勾引,风妒红花却倒吹。杨凭《千叶桃花》千叶桃花胜百花,孤荣春软驻年华。 若教避俗秦人见,知向河源旧侣夸。周朴《桃花》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可惜狂风吹落后,殷红片片点莓苔。谢枋得《庆全庵桃花》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陆游《泛舟观桃花》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 自别西川海棠后,初将烂醉答春风。徐书信《桃花源里》虫声袭耳豁然风,青阁楼栏绿染红。 三月桃花何处觅,轻舟一叶碧溪中。李白《忆秋浦桃花旧游》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没。 摇荡女萝枝,半摇青天月。元稹《桃花》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齐己《桃花》风暖仙源里,春和水国中。 流莺应见落,舞蝶未知空。苏轼《桃花》争花不待叶,密缀欲无条。 傍沼人窥鉴,惊鱼水溅桥。徐书信《桃源行》流莺春气暖,画栋兰舟疏。 何地觅桃源,青溪花落处。唐寅《桃花庵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张旭《桃花溪》隐隐飞桥隔野烟, 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李白《桃花》问君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黄巢《题菊花》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王维《桃源行》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桃花吟》选自叶千华《读月楼诗存》风生温情夜露润,心思随春月招魂。色如红梅先烈血,最艳最美最惹人。 紫云仙客的桃花诗《桃花三月天》作者张举莫道蜂蝶往来忙,果然娇艳世无双。暖雨香风频相顾,花开正是好春光。 海子的诗歌桃花桃花开放像一座囚笼流尽了鲜血像两只刀斧流尽了鲜血像两只刀斧手的家园流尽了鲜血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像一座雪山壮丽燃烧我的囚笼起火我的牢房坍塌一根根锁链和铁条 戴着火投向四周黑暗的荒原1987.11.1草 海子(1964-1989),原名査海生,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 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年仅25岁。因其诗歌的杰出成就,海子1986年获北京大学第一届艺术节五四文学大奖赛特别奖;1988年获第三届《十月》文学奖荣誉奖;2001年4月28日荣获中国文学最高奖项之一——第三届“人民文学奖诗歌奖”;2001年,其被广为传诵的明快亲切的短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入选高中语文课本;2003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选入另一篇经典代表作《麦地》;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人一生要读的60首诗》,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入选而跻身于几十位中外名家的名作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