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杜甫写的诗有哪些《望岳》 《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悲陈陶》、《春望》、《北征》、《羌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八首》、《登高》、《又呈吴郎》 《洗兵马》、《有感》、《丽人行》、《三绝句》、《病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又呈吴郎》,《夔州书怀》、《往在》、《草堂》、《遣怀》, 《兵车行》、《又上后园山脚》《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观兵》、《岁暮》等。《前出塞》、《后出塞》《春望》、《剑门》。 杜《屏迹》、《为农》、《田舍》、《徐步》、《水槛遣心》、《后游》、《春夜喜雨》 《月夜》《月夜忆舍弟》《戏为六绝句》、《偶题》、《解闷十二首》《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羌村》、《赠卫八处士》、《醉时歌赠郑广文》、《洗兵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岁晏行》《春望》、《天末怀李白》、《后游》、《春夜喜雨》、《水槛遣心》、《旅夜书怀》、《登岳阳楼》,七律如《蜀相》、《野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宿府》、《白帝》、《诸将五首》、《秋兴八首》、《登高》《杜工部集》、《九家集注杜诗》、《杜工部草堂诗笺》、《分门集注杜工部诗》。《笺注杜工部集》、《杜诗详注》、《杜诗镜铨》、《读杜心解》。《唐书》《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杜甫卷》《唐宋之部》。《杜臆》、《读杜诗说》《杜甫研究论文集》。《杜甫传》《杜甫研究》、《杜甫诗论》《少陵先生年谱会笺》《杜甫年谱》。 2.杜甫都写过哪些诗词望岳 登兖州城楼 房兵曹胡马 画鹰 临邑舍弟书至,苦雨,黄河泛溢,堤防之患,簿领所忧,因寄此诗,用宽其意 夜宴左氏庄 陪李北海宴历下亭 赠李白 春日忆李白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 饮中八仙歌 今夕行 高都护骢马行 冬日洛城北谒玄远皇帝庙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乐游园歌 兵车行 前出塞九首 投简咸华两县诸子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曲江三章章五句 贫交行 丽人行 送高三十五书记十五韵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 醉时歌城西陂泛舟 渼陂行 九日寄岑参 奉先刘少府新画水障歌 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 天育骠图歌 后出塞五首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月夜 悲陈陶 悲青坂 哀王孙 哀江头 塞芦子 春望 …… 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 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载(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 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 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天宝五载至十四载,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 六载曾应试“制举”;十载献“大礼赋”三篇得玄宗赏识,命宰相试文章;但均无结果。直到十四载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之职。 仕途的失意沉沦和个人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 产生了《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样的不朽名篇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警世之句。此期流传下来的诗大约100首,其中大都是五七言古体诗。 肃宗至德元载(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 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房案直谏忤旨,几近一死。 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 此时期的杜甫,对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先后写出了《悲陈陶》、《春望》、《北征》、《羌村》、“三吏”、“三别”等传世名作。759年,关辅大饥,杜甫对政治感到失望,立秋后辞官,经秦州、同谷,于年底到达成都。 此期流传下来诗歌200多首,大部分是杜诗中的杰作。 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 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其间曾因乱流亡梓、阆二州。 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因病滞留云安,次年暮春迁往夔州。 768年出峡,辗转江陵、公安,于年底达岳阳。他生活的最后二年,居无定所。 飘泊于岳阳、长沙、衡阳、耒阳之间,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到岳阳的船上,年59岁。 逝世前作36韵长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有“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之句,仍以国家灾难为念。这11年,他写诗1000余首(其中夔州作430多首),占全部杜诗的七分之五强。 多是绝句和律诗,也有长篇排律。名作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八首》、《登高》、《又呈吴郎》等。 杜诗现存1400多首。它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经历;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 被后代称作“诗史”。但杜甫并非客观地叙事,以诗写历史;而是在深刻、广泛反映现实的同时,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段表达自己的主观感情。 正如浦起龙所云:“少陵之诗,一人之性情,而三朝之事会寄焉者也”(《读杜心解》)。天宝后期以来,杜甫写了大量时事政治诗。 短篇如《洗兵马》、《有感》、《丽人行》、《三绝句》、《病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又呈吴郎》,长篇如《夔州书怀》、《往在》、《草堂》、《遣怀》,虽内容各异,但都是个人情感与事实相结合,抒情色彩较浓。战争题材在杜诗中数量很大。 杜甫对不同性质的战争态度不同。反对朝廷穷兵黩武,消耗国力的有《兵车行》、《又上后园山脚》等;支持平息叛乱,抵御外侮的有《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观兵》、《岁暮》等。 《前出塞》、《后出塞》两组诗,既歌颂了战士的壮烈英勇,又谴责了君王拓边无厌和主将骄横奢侈;以一个战士的自白概括了无数英勇士兵的不幸命运。“三吏”、“三别”中,诗人同情人民的痛苦,愤恨野蛮拉丁;但大敌当前,兵源缺乏,他只能忍痛含泪劝慰被征者。 表现出作者内心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杜甫有不少歌咏自然的诗。 歌咏的对象,往往是既联系自己,也联系时事,是情、景与时事的交融,而不仅仅是情景交融。最具代表性的是《春望》、《剑门》。 杜甫还有些歌咏绘画、音乐、建筑、舞蹈、用具和农业生产的诗,同样贯注了作者的感情,具有时代特色。杜集中也有些诗,时代气氛不浓,个人感情较淡泊。 3.杜甫写的诗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嬉,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黄四娘家的花长得非常茂盛,花枝花叶把小路都遮住了;数不清的盛开的花朵。把枝条都压弯了腰。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好似恋恋不舍一样,恰好这时,黄莺也发出了动听的叫声,真是自由自在的小鸟。 堂 成 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 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 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 频来语燕定新巢。 旁人错比扬雄宅, 懒惰无心作《解嘲》。 杜甫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底来到成都,在百花潭北、万里桥边营建一所草堂。经过两三个月时间,到第二年春末,草堂落成了。这诗便是那时所作。 诗以“草堂”为题,写的主要是草堂景物和定居草堂的心情。堂用白茅盖成,背向城郭,邻近锦江,座落在沿江大路的高地上。从草堂可以俯瞰郊野青葱的景色。诗的开头两句,从环境背景勾勒出草堂的方位。中间四句写草堂本身之景,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把自己历尽兵燹之后新居初定时的生活和心情,细致而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桤林碍日”、“笼竹和烟”,写出草堂的清幽。它隐在丛林修篁深处,透不进强烈的阳光,好象有一层漠漠轻烟笼罩着。“吟风叶”,“滴露梢”,是“叶吟风”,“梢滴露”的倒文。说“吟”,说 “滴”,则声响极微。连这微细的声响都能察觉出,可见诗人生活得多么的宁静;他领略、欣赏这草堂景物,心情和草堂景物完全融合在一起。因此,在他的眼里,乌飞燕语,各有深情。“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乳燕定新巢”,罗大经《鹤林玉露》说这两句“盖因乌飞燕语而类己之携雏卜居,其乐与之相似。此比也,亦兴也”。诗人正是以自己的欢欣,来体会禽鸟的动态的。在这之前,他象那“绕树三匝,无枝可栖”的乌鹊一样,带着孩子们奔波于关陇之间,后来才飘流到这里。草堂营成,不但一家人有了个安身之处,连禽鸟也都各得其所。那么,翔集的飞乌,营巢的燕子,不正是与自己同其喜悦,莫逆于心吗?在写景状物的诗句中往往寓有比兴之意,这是杜诗的特点之一。然而杜甫之卜居草堂,毕竟不同于陶渊明之归隐田园,杜甫为了避乱才来到成都,他初来成都时,就怀着“信美无与适,侧身望川梁。鸟雀各夜归,中原杳茫茫”(《成都府》)的羁旅之思;直到后来,他还是说:“此身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因而草堂的营建,对他只不过是颠沛流离的辛苦途程中息肩之地,而终非投老之乡。从这个意义来说,尽管新居初定,景物怡人,而在宁静喜悦的心情中,总不免有彷徨忧伤之感。“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这种复杂而微妙的矛盾心理状态,通过“暂止飞乌”的“暂”字微微地透露了出来。 尾联“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有两层涵意。扬雄宅又名草玄堂,故址在成都少城西南角,和杜甫的浣花草堂有着地理上的联系。杜甫在浣花草堂吟诗作赋,幽静而落寞的生活,有些和左思《咏史》诗里说的“寂寂扬子宅,门无卿相舆”的情况相类似。扬雄曾闭门著书,写他那模拟《周易》的《太玄》,草玄堂因而得名。当杜甫初到成都,寓居浣花溪寺时,高适寄给他的诗说:“传道招提客,诗书自讨论。……草《玄》今已毕,此后更何言?”(《赠杜二拾遗》)就拿他和扬雄草《玄》相比;可是他的答复却是:“草《玄》吾岂敢,赋或似相如。”(《酬高使君相赠》)这诗说草堂不能比拟扬雄宅,也是表示自己并没有象扬雄那样,写《太玄》之类的鸿篇巨著。这意思是可以从上述答高适诗里得到印证的。此其一。扬雄在《解嘲》里,高自标榜,说自己闭门草《玄》,阐明圣贤之道,无意于富贵功名。实际上,他之所以写这篇《解嘲》,正是发泄宦途不得意的愤懑之情。而杜甫只不过把这草堂作为避乱偷生之所,和草玄堂里的扬雄心情是不同的,因而也就懒于发那《解嘲》式的牢骚了。这是第二层意思。 诗从草堂营成说起;中间写景,用“语燕新巢”作为过脉;最后由物到人,仍然回到草堂,点出身世感慨。“背郭堂成”的“堂”,和“错比扬雄宅”的“宅”遥相呼应。关合之妙,不见痕迹。 参考资料:/zxyw/teacher/tsjs/200121121329274.Html 4.描写杜甫的诗句就是对杜甫的评论几个就好评论的诗好像没怎么见到过,评论他的对联到是不少,我给你摘录了下来做参考,希望对你有用.挺身艰难际;张目视寇仇.大廨,进草堂正门,过石桥,穿梅林便是大廨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何绍基题大廨杜陵落笔伤豺虎;爱国孤悰薄斗牛.**题大廨.杜陵:杜甫自称杜陵布衣、少陵野老.孤悰:孤苦的心志忠爱托诗人,李谪仙差许齐名,奚屑三唐科第;栖迟因地主,严节度颇称知己,尚留数亩湖山.陈次山题大廨.李谪仙:李白.严节度:严武,杜甫因安史之乱流寓成都,严武委他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陈毅集杜诗题诗史堂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题诗史堂地有千秋,南来寻丞相祠堂,一样大名垂宇宙;桥通万里,东去问襄阳耆旧,几人相忆在江楼.沈葆桢题诗史堂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诗史堂一枝笔挺起马班间,允矣三长才学识;百年事感怀开宝后,申之孤愤去来今.陈逢元题诗史堂即今耆旧无新咏;何处老翁来赋诗.诗史堂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季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诗史堂此间位置安排,居然广厦,拾梅花能得韵,抚修竹能得声,嘻,先生能耽咏否;当时艰难险阻,久作寓公,望湘衡则无家,叩关陕则无国,噫,君子亦有穷乎.樊荫荪题诗史堂.寓公:寄居他乡的官吏千古此诗王,流寓遍襄阳烟水,蜀道云山,故国有思,常感秋风怀杜曲;五陵孰年少,知交只陇右词臣,咸阳节度,京华在望,每因泪雨忆长安.诗史堂.五陵:指汉代长陵、字陵、阳陵、茂陵、平陵.词臣:李白.节度:严武荒江结屋公千古;异代升堂宋两贤.谢威凤题工部祠自许诗成风雨惊,将平生硬语愁吟,开得宋贤两派;莫言地僻经过少,看今日寒泉配食,远同吴郡三高.谭光福题水槛,杜甫曾于此经营药圃垂老但吟诗,亦先生所不得已;斯人常作客,正天下莫可如何.伍介康题水槛.斯人:此人,指杜甫吏情更觉沧洲远;诗卷长留天地间.陈逢元题独立楼.饭颗:饭颗山,传为长安山名,李白《戏赠杜甫》诗:“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 诗瓢:贮诗稿的瓢名望重三唐,是谁敌手?陵厉骚坛,春树暮云,竞传白也诗篇上;遭逢同五代,故事回头,纵谈天宝,秋风茅屋,令我呜呼感慨多.万慎子题独立楼.三唐:唐代的三个时期.春树暮云:语出杜甫诗《春日忆李白》.五代:五个朝代,此指梁陈齐周隋十年幕府悲秦月;一卷唐诗补蜀风.。 5.杜甫的诗句大全杜甫古诗大全 1、《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3、《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5、《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6、《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7、《武侯庙》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8、《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9、《规雁》 东来千里客,乱定几年归。 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 10、《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1、《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2、《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3、《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14、《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15、《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着,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6、《寒食》 寒食江村路,风花高下飞。 汀烟轻冉冉,竹日静晖晖。 田父要皆去,邻家闹不违。 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 17、《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18、《潼关吏》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馀。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19、《送灵州李判官》 犬戎腥四海,回首一茫茫。 血战乾坤赤,氛迷日月黄。 将军专策略,幕府盛材良。 近贺中兴主,神兵动朔方。 20、《登白马潭》 水生春缆没,日出野船开。 宿鸟行犹去,丛花笑不来。 人人伤白首,处处接金杯。 莫道新知要,南征且未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