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明清时的诗歌

1.明清诗歌有什么

1、明代:于谦

《除夜太原寒甚》

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

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

释义:

请捎个信去告诉居住在远方的友人,眼前尽管天气寒冷,这点寒冷算不了什么,不必为它发愁。

春风已经吹来,离我们不远了,就在我们房屋的东头

2、明代:夏完淳

《别云间》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山河 一作:河山)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释义:

三年为抗清兵东走西飘荡,今天兵败被俘作囚入牢房。

无限美好河山失陷伤痛泪,谁还敢说天庭宽阔地又广。

已经知道黄泉之路相逼近,想到永别故乡实在心犯难。

鬼雄魂魄等到归来那一日,灵旗下面要将故乡河山看。

3、明代:唐寅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

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释义:

深闭房门听窗外雨打梨花的声音,就这样辜负了青春年华,虚度了青春年华。纵然有美好愉快的心情能跟谁共享?花下也黯然神伤,月下也黯然神伤。

整日里都是眉头紧皱如黛峰耸起,脸上留下千点泪痕,万点泪痕。从早晨到晚上一直在看着天色云霞,行走时想念您啊,坐着时也是想念您!

4、清代:龚自珍

《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释义: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5、清代:纳兰性德

《长相思·山一程》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释义:

我扈驾赴辽东巡视,随行的千军万马一路跋山涉水,浩浩荡荡,向山海关进发。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

夜已深,帐篷外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睡。作者思乡心切,孤单落寞,不由得生出怨恼之意:家乡怎么没有这么烦乱的声音呢?

6、清代:郑燮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坚劲 一作:韧)

释义: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2.明朝时期什么诗词最出名

这个问题问得大发了,其实不管什么时代,只要写得好的都流行啊……

前期有宋濂、于谦之类的,后来李梦阳一枝独秀牛了很多年,李东阳和他也是一个时期的,那时流行的是唐诗宋词风……

嘉靖时期青词应该算是独一无二了。

嘉靖以后小说集中蹿红,比如西游记啊牡丹亭啊金X梅啊……汤显祖科场投机倒把倒霉,回家写的东西倒是绝世无双的。

楼上讲的杨慎不算是诗词著名,根据我的分析他是个没事找抽型的腹黑阴谋家。

其实说到底诗词几千年都是那样传承下来的。

3.明清诗歌有哪些

“明清八大家”依次为明代刘基(明代开国文臣,道德文章第一)、归有光(唐宋派之旗帜,韩、欧阳之后继)、王世贞(后七子派巨子,饱学兼擅诗文),清代顾炎武(清代学术开山,古文雄厚无敌)、姚鼐(桐城文派代表,义理、考据、文章)、张惠言(阳湖文派领袖,经术辞赋俱工)、龚自珍(不立文派大家,震撼晚清文坛)、曾国藩(开创湘乡文派,拓宽桐城堂庑)。

此八大家的散文创作代表了明清不同时期、不同文派的最高水平,亦反映了明清两代散文创作的主要成就。丛书汇集了明清文派的各体佳作,也展现了明清散文的多元风格,足以开阔读者的眼界。

你的问题实在是太过宽泛了,为你提供人名,希望可以帮助你自行选择所需要的诗歌作品。

4.求明清古诗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

诗人以石灰自喻,表示宁为玉碎,不断瓦全的志气。 别云间1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2,今日又南冠3。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4,灵旗空际看5。

1.“云间”,即今上海松江,是作者家乡。顺治四年(1647),他在这里被逮捕。

在对故乡的依恋外,诗着重地写他抗清失败的悲愤与至死不变的决心。2.“三年”句:作者自顺治二年(1645)起,参加抗清斗争,出入于太湖及其周围地区,至顺治四年(1647),共三年。

3.“南冠”,用春秋钟仪的故事。 4.“毅魄”二句:是说死后,仍将抗清。

5.“灵旗”,汉武帝为伐南越,祷告太一,作灵旗。这里指抗清的旗帜。

牧牛词1 高启 尔牛角弯环2,我牛尾秃速3,共拈短笛与长鞭,南陇东冈去相逐。 日斜草远牛行迟,牛劳牛饥唯我知;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

长年牧牛百不忧4,但恐输租卖我牛。 1.诗写牧童的天真活泼、共同牧放生活中的喜悦,与对牛的深厚感情,更从怕卖牛输租上,反映出剥削的残酷。

2.“尔”、“我”,牧童间彼此相称。“弯环”,弯曲。

3.“秃速”,毛短而稀。 4.“长年”,如言整年。

精卫1 顾炎武 万事有不平2,尔何空自苦3;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4? 我愿平东海5,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6!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7。

1.山海经北山经:发鸠山有鸟名精卫,是炎帝女女娃所变。女娃游东海,溺死;后化为精卫,卫西山的木、石,往填东海。

明亡后,顾炎武立志复国;诗以精卫为喻,写他的抗清复明的决心。作于清世祖顺治四年(1647)。

2.“万事”四句:问精卫。 3.“尔”,指精卫。

4.“终古”,永远。 5.“我愿”四句:精卫答。

6.“呜呼”三句:讽刺当时托名遗民,而实为自己利禄打算的人。7.“鹊”、“燕”,比喻无远见、大志,只关心个人利害的人。

“窠”,巢。 秋日登滕王阁〔一〕 彭孙■ 客路逢秋思易伤,江天烟景正苍凉。

依然极浦生秋水,终古寒潮送夕阳〔二〕。 高士几回亭草绿?梅仙一去岭云荒〔三〕。

临风不见南来雁,书札何由达豫章〔四〕? 〔一〕这首诗是登滕王阁的写景和咏古之作,点化贴切自然,滕王阁,在江西南昌市西,唐高祖李渊之子滕王元婴所建。 〔二〕“依然”二句:化用唐元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等句,说明古今景物不变。

极浦,远处水滨。终古,永久。

〔三〕“高士”二句:咏当地史迹。高士,指东汉时南昌人徐雅,子孺子,为太守陈蕃所敬重。

高士亭,指孺子亭,在南旱的东湖,几回庭草绿,言历时已久。梅仙,汉代梅福,为南昌尉。

王莽专政,他弃官变姓名,为吴门卒,不知所终,人传其为仙。《后汉书》有传。

岭云荒,言遗迹荒杳。 〔四〕“临风”二句:写盼望得到北方亲友的书信。

豫章,汉高祖置豫章郡,郡治在南昌。 竹枝词(二首)〔一〕 方文 一 侬家住在大江东〔二〕,妾似船桅郎似逢。

船桅一心在篷里,篷无定向只随风。 二 春水新添几尺波,泛舟小妇解吴歌〔三〕。

笑指侬如江上月,团圆时少缺时多多。 〔一〕竹枝词:本为川东民歌,唐刘禹锡曾模仿它作新词,盛行于世。

后代诗人仿写竹枝词咏当地风光与男女恋情的很多。竹枝词语言通俗自然,形式都是七言绝句,但不一定严格遵守仄黏对规则。

〔二〕侬:我。江东:长江自安徽芜湖以下的南岸地区。

妾:词中女子自称。〔三〕解:能。

吴歌,江苏东南部的民歌。 明月有情还约我,夜来相见杏花梢。

清 袁枚 《春日杂诗》 一夜梦游千里月,五更霜落万家钟。 清 濮淙 《闻梁蘧玉已寓京口》 清·梁章钜: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山遥水皆有情。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

--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张煌言《舟次中秋》 [念奴娇]中秋对月 明 文征明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

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

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

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

龚自珍 (1792-1841) 点绛唇 十月二日马上作 一帽红尘,行来韦杜人家北。满城风色,漠漠楼台隔。

目送飞鸿,景入长天灭。关山绝,乱云千叠,江北江南雪。

湘月 壬申夏,泛舟西湖,述怀有赋,时予别杭州盖十年 矣。 天风吹我,堕湖山一角,果然清丽。

曾是东华生小客,回首苍茫无际。 屠狗功名,雕龙文卷,岂是平生意?!乡亲苏小,定应笑我非计。

才见一抹斜阳,半堤香草,顿惹清愁起。罗袜音尘何处觅,渺渺予怀孤寄。

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销魂味。两般春梦,橹声荡入云水。

纳兰性德(1655-1685):清词人。原名成德,字容若,号 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

大学士明珠之子。康熙进士,官一等侍卫。

善骑射,好读书。词以小令见长,多感伤情调,间有雄。

5.清代明代的诗或词

清代的诗

嘲顽石幻相

清.曹雪芹

女娲炼石已荒唐,

又向荒唐演大荒。

失去幽灵真境界,

幻来亲就臭皮囊。

好知运败金无彩,

堪叹时乖玉不光。

白骨如山忘姓氏,

无非公子与红妆。

寒夜次潘岷原韵

清.查慎行

一片西风作楚声,卧闻落叶打窗鸣。

不知十月江寒上,陡觉三更布被轻。

霜压啼鸟惊月上,夜骄饥鼠阚灯明。

还家梦绕江湖阔,薄醉醒来句忽成。

青溪口号

清.查慎行

来船桅竿高,

去船橹声好。

上水厌滩多,

下水惜滩少。

观心

清.龚自珍

结习真难尽,观心屏见闻。

烧香僧出定,话梦鬼论文。

幽绪不可食,新诗如乱云。

鲁阳戈纵挽,万虑亦纷纷。

寒月吟

清.龚自珍

夜起数山川,浩浩共月色。

不知何山青?不知何川白?

幽幽东南隅,似有偕隐宅。

东南一以望,终恋杭州路。

城里虽无家,城外却有墓。

相期买一丘,毋远故乡故。

而我屏见闻,而汝养幽素。

舟行百里问,须见墓门树。

南向发此言,恍欲双飞去。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秋心如海复如潮,惟有秋魂不可招。

漠漠郁金香在臂,亭亭古玉佩当腰。

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

一川星斗烂无数,长天一月坠林梢。

邻儿半夜哭

龚自珍

邻儿半夜哭,或言忆前生;

前生何所忆?或者变文名。

我有一箧书,属草殊未成。

涂乙迨一纪,甘苦万千并!

百忧消中夜,何如坐经营?

剪烛蹶然起,婢笑妻复嗔;

万一明朝死,堕地泪纵横。

6.关于明朝 的诗

明代诗文数量却浩如烟海,不仅作家众多,而且各成流派。永乐至正统年间,文坛上出现了以内阁大学士杨士奇、杨荣、杨溥为首的“台阁体”诗派。明中叶,在反对台阁体冗沓文风的斗争中,先有弘治、正德年间的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崛起,继而又有嘉靖、万历间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雄踞文坛。他们以复古为号召,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当前、后七子复古运动兴起时,文坛上又相继迭起“唐宋派”和“公安派”。

【刘伯川席上作】 飞雪初停酒未消,溪山深处踏琼瑶。 不嫌寒气侵入骨,贪看梅花过野桥。 小注:本诗是明代大臣杨士奇十四岁时所作。关于此诗的来由,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杨士奇十四五岁时,一次与朋友陈孟洁一起去拜见他父亲的好友刘伯川。当时正值寒冬,一场大雪过后,山明水秀的村庄田野变成了一个银白的世界。三人酒酣耳热,沿着小溪漫步。刘伯川让两个少年每人作诗一首,表达志向。杨士奇写了以上这首诗,陈孟洁则写了另外一首:“十年勤苦事鸡窗,有志青云白玉堂。会待香风杨柳陌,红楼争看绿衣郎。”意思是说,自己从小刻苦读书,等到自己中了进士或状元,骑马游街之时,那些官宦人家的女子一定会非常爱慕我,要争着观看我的风采。刘伯川笑着对他说:“十年寒窗,只是为了博得红楼女子的一笑,日后当为风流进士。”对杨士奇的这首诗则说:“你的诗不失寒士本色,目前虽然如梅花处境贫寒,但将来必成大器,好好努力吧,可惜我看不到那天了。” 刘伯川卒后,孟洁果登第,为翰林庶吉士,而士奇官至少师。皆如伯川言。 【发淮安】 岸蓼疏红水荇青,茨菰花白小如蓱。 双鬟短袖惭人见,背立船头自采菱。 【杨白花】 杨白花,逐风起。 含霜弄雪太轻盈,荡日摇春无定止。 楼中美人双翠颦,坐见纷纷渡江水。 天长水阔花缈茫,一曲悲歌思千里。 【巫山高】 巫山高高十二峰,连崖叠褵如游龙。 当时阳台下神女,翠敛红销空处所。 朝朝峡里望氛氲,可怜犹似作行云。 相思已下沾裳泪,况复猿声不可闻。 【入蓟州界】 云净天清紫翠浮,好山消尽越乡愁。 行人如有江南兴,马上题诗入蓟州。 【宣德丙午谒二陵(二首)】 去年侍从谒长陵,此日重来恸倍增。 春柳春花浑似昔,献陵陵树复层层。 君恩追忆不胜哀,老泪干枯病骨摧。 陵下一来肠一断,余生知复几回来。 【清明有感】 西江南望渺天涯,岁岁清明不在家。 荡日飘风无定著,乱人情思是杨花。 【题少保杨澹庵江乡归趣图】 巴陵西畔楚江分,曾泛湖波望岳云。 借得君山小龙笛,月明吹向洞庭君。 【江上早行】 汉阳矶上鼓初稀,烟柳昽昽一鹊飞。 乘月不知行处远,满江风露湿人衣。 【三十六湾】 湘阴县南江水斜,春来两岸无人家。 深林日午鸟啼歇,开遍满山红白花。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