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发花韵诗歌是富有音韵的文学作品,诗人和戏剧家,从声乐角度考虑,根据汉字音节的韵母归纳 为 十三韵,称为十三韵辙.十三韵辙就是把韵母按照韵腹相同或相似(如果有韵尾,则韵尾必 须相同)的基本原则归纳出来的分类,目的是为了演唱顺口、易于记忆,富有音乐美.分为: 发花辙,梭波辙,乜斜辙,一七辙,姑苏辙,怀来辙,灰堆辙,遥条辙,由求辙,言前辙,人 辰辙, 江阳辙,中东辙. 发花韵辙:韵母包括a、ua、ia.同音字如“杀、家、涯、妈”等,收声归韵都是“啊”音,这个音属于大口型,响点在上口盖中部,收声时“点”的大小因情绪而定,直到落音仍应保持原位置. 如:诗词《警民一家亲》(发花韵,韵母全部落在a啊上) 常言说得好 警民是一家(jiā起韵) 既是一家人 不说两家话(huà跟韵) 百姓有难咱分忧(单句不押) 人民警察民牵挂(guà押韵) 为难之处显真情(单句不押) 风雨同舟是一家(jiā押韵) 山高水长 比不上警民情谊长(单句不押) 鱼水情深 警察和人民永远是一家(jiā最后落韵)简单地说,“发花韵”就是以“发、花、家"的韵母为韵腹的字押韵.如:爸、怕、妈.;话、画、花.;假、吓、虾.等等.。 2.一七和发花两道辙所谓“十三道大辙”其实就是过去曲艺、戏曲演员编的相同韵母的13组词。在老年间还没有汉语拼音,演员就用这些作为押韵的标准。 江阳-ang 言前-an 一七-i 怀来-ai 姑苏-u 灰堆-ui、ei 中东-ong、eng、ing 乜斜-ie 由求-ou 发花-a 波梭-o 任臣-en 窈窕-ao 就是 nima 你妈 就是令堂 3.关于“江阳辙”的古诗有哪些关于“江阳辙”只有词 1.《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代: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肠断 一作:断肠) 2.《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宋代: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3.《江城子·孤山竹阁送述古》宋代:苏轼 翠蛾羞黛怯人看。掩霜纨,泪偷弹。且尽一尊,收泪唱《阳关》。漫道帝城天样远,天易见,见君难。 画堂新构近孤山。曲栏干,为谁安?飞絮落花,春色属明年。欲棹小舟寻旧事,无处问,水连天。 4.《江城子》宋代:苏轼 墨云拖雨过西楼。水东流。晚烟收。柳外残阳,回照动帘钩。今夜巫山真个好,花未落,酒新篘。 美人微笑转星眸。月花羞。捧金瓯。歌扇萦风,吹散一春愁。试问江南诸伴侣,谁似我,醉扬州。 5.《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宋代:秦观 南来飞燕北归鸿,偶相逢,惨愁容。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别后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 小槽春酒滴珠红,莫匆匆,满金钟。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 4.怀来辙的古诗有哪些怀来辙的古诗有: 1.《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登白马潭》 水生春缆没,日出野船开。宿鸟行犹去,丛花笑不来。人人伤白首,处处接金杯。莫道新知要,南征且未回。 3.《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对酒》 劝君莫拒杯,春风笑人来。桃李如旧识,倾花向我开。流莺啼碧树,明月窥金罍昨日朱颜子,今日白发催。生石虎殿,鹿走姑苏台。自古帝王宅,城阙闭黄埃。君若不饮酒,昔人安在哉。 5.《题天柱峰》 太微星斗拱琼台,圣祖琳宫镇九垓。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玉光白橘相争秀,金翠佳莲蕊斗开。时访左慈高隐处,紫清仙鹤认巢来。 《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