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贾岛的诗歌特点

1.贾岛的诗歌有哪些特点

贾岛诗歌的特点:语言清淡朴素,以炼字炼句取胜,刻意求工。题材较为窄狭,缺少社会内容,多为写景、送别、怀旧之作,体裁以五言律诗为主,情调偏于荒凉凄苦、寒瘦幽峭。苏轼称之为“郊寒岛瘦”。

由于他的刻苦努力,弥补其天分之不足,使他终于在众星璀璨的唐代诗坛赢得一席之地,并且留下许多佳作。如他的《忆江上吴处士》:“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此夜聚会夕,当时雷雨寒。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全诗骨气开张,诗情宛转。特别是“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一联,对仗自然,妙语天成,灏气流注,意境苍凉,形象饱满地传达出诗人忆念朋友的一片深情,成为传诵千古的名句。

简介:贾岛早年贫寒,落发为僧,法名无本。19岁云游,识孟郊等,受韩愈赏识。还俗后屡举进士不第。唐文宗时任长江(四川蓬溪县)主簿,故被称为“贾长江”。其诗精于雕琢,喜写荒凉、枯寂之境,多凄苦情味,自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但后又普州司仓参军,卒于任所。有《长江集》10卷,录诗390余首。另有小集3卷、《诗格》1卷传世。

2.贾岛写诗有什么特点

宿池中树,僧推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推敲”一词是根据唐朝诗人贾岛锤炼诗句的故事引申出来的,意为反复琢磨.一天,贾岛在京城长安,骑着毛驴在街上行走,随口吟成一首诗,其中两句是:“鸟宿池中树,僧推月下门.” 贾岛觉得诗中的“推”字,用得不够恰当,想把“推”字改为“敲”字,但一时不知哪个字好.于是,一面思考,一面用手反复做着推门和敲门两种动作.街上行人看到贾岛这种神情,感到十分惊讶.韩愈看到,十分生气地对贾岛说:“你骑驴子怎么低着头,也不朝前面看看?” 贾岛一惊,慌忙下驴,向韩愈赔礼,并将自己刚才驴上所得诗句,因斟酌“推”“敲”二字,专心思考,不及回避的情形讲了一遍.韩愈听后,转怒为喜,深思片刻后便说:“敲字好!在万物入睡、沉静得没有一点声息的时候,敲门声更是显得夜深人静.” 贾岛连连拜谢,把诗句定为“僧敲月下门”.。

3.贾岛的诗歌有哪些特点

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苦吟派诗人,常常为了一句诗或是诗中的一个词煞费苦心、耗尽心血。

有一次,贾岛骑着驴,琢磨着一句诗,结果误闯了官道。原诗是这样的: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其中第二句中的“僧推月下门”,他拿不定主意。

他想将“推”换成“敲”,但又觉着“敲”不如“推”好。于是他嘴里这么念叨着,还伸出手做出推和敲的姿势来,不知不觉地闯进了正在出巡的韩愈的仪仗队里。

韩愈早见前面有一举止奇怪的书生,见贾岛闯进来,便问他原因。贾岛详细地回答了韩愈酝酿诗句的事,而且其中一句还不能决定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结果想得出神,忘记了要回避。

韩愈听了,也停下马想了良久,然后对贾岛说:“我觉得还是用‘敲’好。万一门是关着的,推如何能推开呢?再者晚上去别人家,还是敲门有礼貌呀!而且‘敲’字,使静溢的夜晚多了一分声响, 静中有动,岂不更妙?”贾岛听了连连点头。

于是二人并排骑着马和驴,讨论着作诗的方法一起回家。 贾岛也因此成了韩愈的布衣之交。

4.【贾岛的诗歌风格是

诗运落魄的苦吟者——贾岛诗歌风格贾岛是韩孟诗派的一员干将 ,向以推敲苦吟著称 ,与孟郊并称“郊岛”.贾岛生前已颇负诗名 ,后世规摹贾岛者代有其人.但因大文豪苏轼“郊寒岛瘦”与司空图“寒涩”的评语 ,加之后人对此评语的片面理解 ,贾岛作为诗人的价值定位逐渐失去全面与公正.苏轼在《祭柳子玉文》中评价孟郊、贾岛作品创作的总体特点为“郊寒岛瘦”,即“寒”、“瘦”没有本质区别,既指孟郊、也指贾岛,二人则都曾说及自己作品有“苦吟”风格,所以自含义而言,“苦吟”和“寒瘦”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二人都为中唐“苦吟”诗人的代表,都以主观色彩强烈的抒情方式强化诗歌自我表现倾向,以个性化艺术表现方式激发“元和”诗坛求奇尚异的风格追求同时,二人于作品体现的生活与处世态度及诗体选择和主要表现手法方面存在不同,原因主要在于孟郊“苦吟”并非为艺术而艺术,而是以诗的形式反映自身穷困生活和不平遭遇而贾岛则多刻意回避现实,以冷眼旁观态度对待社会,从而形成清奇僻苦风格同时,二位诗人所代表的“苦吟”风格始终以独特的艺术追求性屹立于中唐诗坛,并对后人诗歌创作的复古风气、儒道济世风气产生深远影响.。

5.孟郊、贾岛的诗歌各有哪些特点

孟郊和贾岛是唐时的两位著名诗人,二人以苦吟著称,因其平生遭际大体相当,诗风相似,被后世并称为“郊寒岛瘦”。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孟郊前期由隐而仕,诗皆言志,有为而作;后期仕途坎坷,诗转向抒情,形成险怪诗风。

“寒”既指诗内容之嗟悲叹苦,亦谓其诗有清冷之意境美,力避平庸浅率,追求生新瘦硬。其《游子吟》为唐诗中之极品。

贾岛(779—843),字浪仙,自称碣石山人,范阳(今北京附近)人。贾岛的诗风清奇僻苦,峭直深刻,以寄情偏僻,铸字炼句取胜。

“推敲”便是其留下的千古佳话。

6.贾岛诗艺术特色

贾岛五言律多变体,其中具有开阔境界的一类作品,后人常以具有“盛唐气格”进行称誉。贾诗中不仅有境界浑阔的诗句,而且还有一些通篇浑成、气势流畅的诗作。贾岛此类通篇浑融、境界开阔的诗歌相对集中于送别友人赴边题材的作品之中。

在表现手法上,贾岛诗歌的“盛唐气格”与其诗歌“尚意”的特色密不可分。与盛唐诗人之“尚情”不同的是,贾岛诗常从体认中来,所写之景并非盛唐诗人那种对自然或沉浸或相融的描绘,而采取远观的态度对所描绘的景致进行意念上的再加工,使之符合某种特殊的审美体验,使读者可以对其进行直接的审美观照,进而获得超人意表的审美感受,从而具有了类似于盛唐诗歌的奇丽与壮阔并存的艺术境界。

长期以来,人们对贾岛诗歌中那些描绘穷愁潦倒的生活状况、诉说怀才不遇的怨愤心情一类的作品表现出极大地关注,而相对忽略了浪仙其他特色与风格的作品,以至于在对贾岛做出总体评价时产生了较大的偏差。一提起贾岛,映入脑海中的不是骑着小驴推敲着“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题李凝幽居》)的孤独苦吟者,就是联想到“鬓边虽有丝,不堪织寒衣”(《客喜》)的穷酸落魄相,要么就是因“归吏封宵钥,行蛇入古桐”(《题长江》)一类的僻涩诗句怀疑贾岛心理或审美上出了什么问题,再就是总有人不理解像这样一个被后人视为行为怪异和性格孤僻的人怎么会写出“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忆江上吴处士》)或“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剑客》)诸如此类的诗句来。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