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经典,有名,寓意深刻的十首古诗好诗很多,我从最脍炙人口的诗中选出了十几首较有寓意的,大家看看吧: 1.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竹枝词 唐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4.别董大 唐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5.无题 唐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6.题都城南庄 唐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7.浪淘沙 唐 刘禹锡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道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9.游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0.乌衣巷 唐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1.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2.赤壁 唐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3.怨情 唐 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14.春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5.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6.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7.夜雨寄北 唐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8.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印象中最深刻,小时候最经典的诗有哪些语文第一册: 咏鹅 唐 骆宾王 鹅 鹅 鹅, 曲项像天歌。 白毛俘绿水, 红掌拨清波。 悯农 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语文第二册: 草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春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古朗月行 唐 李白 小识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近,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寻隐者不遇 唐 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语文第三册: 悯农(二) 唐 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蚕妇 宋 张俞 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 夜宿山寺 唐 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梅花 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唯有暗香来。 语文第四册: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绿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绿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村居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语文第五册: 江畔独步寻花 唐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鹰恰恰啼。 菊花 唐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蓠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登飞来峰 宋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峰。 鹿柴 唐 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江上渔者 宋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雨夜归人。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语文第六册: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小儿垂钓 唐 胡令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三衢道中 宋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睛,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独坐敬亭山 唐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舟夜书所见 清 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 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 散作满河星。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语文第七册: 绝句 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早发白帝城 唐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 轻舟已过万重山。 滁州西涧 唐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山行 唐 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晕!楼主为难人啊。 3.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文章(诗歌)是哪篇戴望舒 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 她默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4.喜欢或印象最深刻的是哪首情诗或诗句,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____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____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 新添声杨柳枝词》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____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____卓文君《白头吟》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____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____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____佚名《击鼓》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____司马相如《凤求凰 / 琴歌》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____佚名《留别妻》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____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 5.请给我一些经典的使你印象比较深刻的诗词,谢谢啦人生若只如初见。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谁,执我之手,敛我半世癫狂 ——仓央嘉措。 第一最好不相见,免得彼此相爱恋;第二最好不熟知,免得彼此苦相思! ——仓央嘉措 《见与不见》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 ——仓央嘉措。 6.最经典,有名,寓意深刻的十首古诗七步诗》。 诗人以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残酷迫害。 鸟鸣涧 ,这首五言小诗主要描绘深山幽谷夜晚寂静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心情。 芙蓉楼送辛渐,以寒冷的夜里,滔滔的江流,连朦朦的远山也显得孤独,这种景象衬托出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着重讲述诗人自己的纯洁感情和高尚志向. 《七步诗》。诗人以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残酷迫害。 鸟鸣涧 ,这首五言小诗主要描绘深山幽谷夜晚寂静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心情。 芙蓉楼送辛渐,以寒冷的夜里,滔滔的江流,连朦朦的远山也显得孤独,这种景象衬托出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着重讲述诗人自己的纯洁感情和高尚志向. 回答者: 杨俊1981 - 榜眼 十二级 6-4 19:25 七步诗 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曹植的哥哥曹丕做了皇帝后,要想迫害曹植,于是命令曹植在走七步路的短时间内做一首诗,做不成就杀头。 结果曹植应声咏出这首《七步诗》。诗人以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残酷迫害。 前两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一“燃”一“泣”写出“萁”“豆”的尖锐矛盾,及豆萁对豆子的残酷迫害。最后两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画龙点睛提示诗歌主题。 “同根”一语双关,表面上指“萁”和“豆”是在同一根上面生长起来的,实际上是说自己与曹丕是同一父母所生,责问曹丕为什么要对同胞兄弟逼迫得这样急。 这首诗的比喻十分贴切,浅显生动。 虽然诗歌本身是否真为曹植所作,还难以确定,但这首诗反映曹魏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倒是十分形象真切的,确实是一首好诗。 鸟鸣涧 这首五言小诗主要描绘深山幽谷夜晚寂静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心情。 芙蓉楼送辛渐 这首诗不像一般的送别诗那样,努力抒发对友人的深深眷恋之情,而是着重讲述自己的纯洁感情和高尚志向。当时,诗人的朋友辛渐即将取道扬州,北上洛阳。 正在江宁(今江苏南京)任职的诗人,亲自送行到了润州,在西北城楼(即“芙容楼”)为他饯行,并写下这首诗。“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寒冷的夜雨,滔滔的江流,连朦胧的远山也显得孤单,这种景象衬托出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但诗的重点却在后两句。朋友此番西行的目的地是洛阳,那里也有诗人众多的亲人和朋友。 诗人深深思念洛阳的亲友,并想象他们也同样深深思念着自己。他嘱托辛渐,当亲友们问起来,就说我的内心依然纯洁无瑕,就像冰那样晶莹,像玉那样透亮。 诗中用一个巧妙的互相映衬的比喻,来形容一种纯洁完美的品格,显示出很高的语言技巧,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江畔独步寻花 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点明寻花的地点。 “蹊”是小路。“花满蹊”是说繁花将小路都盖住了,连成片了。 次句“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形容数量之多。 “压枝低”中的“压”和“低”两个字用得十分贴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花密密层层,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这句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 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留连”是形容蝴蝶飞来飞去舍不得离开的样子。 这句从侧面写出春花的鲜艳芬芳。其实诗人也被万紫千红的春花所吸引而留连忘返。 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娇”是形容莺歌柔美圆润。 “恰恰啼”是说正当诗人前来赏花时,黄莺也在鸣叫。只因为诗人内心欢愉,所以想当然地认为黄莺特意为自己歌唱。 这与上句说彩蝶留连春花一样,都是移情于物的手法。由于诗人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这首小诗读起来就更亲切有味。 石灰吟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竹石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 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这首诗是杜甫流落到梓州时所作。 这一年杜甫52岁,由于安史之乱而漂泊到剑门之外已是第五个年头,杜甫无时不期望着能够平息叛乱,叶落归根。突然他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喜极而泣,不能自抑。 作者用了“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四个连续动作,把惊喜心情有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在“即从”、“穿”、“便下”、“向”这四个富有动感节奏的描述中,作者想象着自己仿佛已经穿过巴峡、巫峡,路过襄阳、洛阳,回到了梦寐以求的家乡。 后人说:“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愈朴愈真”,此诗是老杜“生平 第一首快诗”,如此等等,都是非常精当的评语。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是自传式的大型组诗,是宋末汪元量以后这一诗 歌体式的新发展。 程金凤评赞说:“行间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