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篇的诗歌93篇

1.圣经诗篇91篇的背景历史

第九十一篇(圣道保身) (《诗篇》第90篇参-《诗篇》第106篇参)这卷诗像第三卷一样包含17首诗。

它以摩西的祷告开始,将上帝的永恒与人生的匆促短暂作一鲜明对照。诗篇第92篇颂扬耶和华的卓越品德,接着是一组伟大的诗篇,诗篇第93-100篇。

这组诗一开始便欢呼说:“耶和华作王[了]!”因此“万民”都要“向耶和华歌唱,称颂他的名!……因耶和华为大,当受极大的赞美”。“耶和华在锡安为大”。

[2]诗篇第95篇及第96篇有选节在圣公会的公祷书里合称为皆来颂[3]。诗篇第105及106篇齐声赞美耶和华,因他为自己的百姓施行奇妙的作为。

尽管他们屡次大发怨言,故态复萌,上帝仍然忠贞地紧守他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把应许之地赐给亚伯拉罕的后代。诗篇第104篇称颂耶和华,因他以尊荣威严为衣,并宣述他在地上的伟大作为和丰饶出产所显明的智慧。

经文接着强调诗篇全书的主题而首次发出这样的欢呼:“你们要赞美耶和华!”(第35节)经文吁请所有纯真的敬拜者要把耶和华的名所配得的赞美归给他。这句话在希伯来文只用一个字词去表达,就是哈路亚或“哈利路亚”,后者的写法是今日普世的人所熟悉的。

从这节经文起,这句话一共出现了24次,有不少诗篇更以这句话作开始和结束 第九十一篇 在他翅膀下 这篇诗是为危险之日而作:或暴露在敌人的包围之下,或向罪恶的势力挑战。有些用词,如:避难所与盾牌等,使人联想到大卫,七十士译本即以本诗为大卫的作品;另有些词句则响应申命记第三十二篇的摩西之歌,好像第九十篇一般;不过,其实本诗并未注明作者,又适用于任何时代,因此或许更容易被人接受。

本诗人称有变化(部分现代译本中看不出来),从“我”变为你,再变为神的“我”,由此可将整篇诗分段,正如以下分段标题所建议的。我的避难所(九十一1、2) 这两节的思路不需要改变;就如AV、RV的处理,先是一段满意的宣告(1节),接着则为信靠的誓言(2节),即:“凡住在……将住在全能者的荫下。

我435要向耶和华说:‘我的避难所……’。”因此诗人是先声明他自己的信心,然后才将其应用在我们身上。

这段开场白气势雄伟,不仅因四个安全的比喻而倍显充实,又加上了神的四个名字。至高者的头衔,使所有威胁顿显渺小;全能者(Shaddai)是漂流的列祖所倚靠的名字(出六3)。

接下去的称呼,耶和华,是神应许摩西之名:“我是自有永有的”,“我与你同在”(出三14、12,NEB);而那通用的称号“神”,也因冠以所有词──我的神,而显得格外亲切。你的避难所(九十一3~13) 现在,诗人要为我们每个人(全文的你都是单数)说明,刚才所陈述之真理的几方面。

3~6.多方的保护。 大部分的危险都是无法防备的,所以强者与弱者一样无助。

有些比喻,如捕鸟人的网罗(3节),显然是指阴谋436,要弄砸我们(一四○1~5)或逼使我们妥协的事(一一九110)。有些则是指侵袭心理(5a节)或身体的疾病,无论是透过人,或其他事物(5b、6节)。

阔步而行的瘟疫与耗损(即,破坏殆尽)的毁坏(和合本:毒害)是诗句的拟人化笔法;并没有理由将它们解作魔鬼,如七十士译本,与后期犹太教437。 至于神的照顾,此处将母鸟温暖的保护(4节;参申三十二11;太二十三37),与盾牌刚强不屈的力量(4b节)结合起来。

大小的盾牌是两种盾牌,一种较大而固定,另一种较小而灵活。7~10.个别的保护。

你是强调语:“至于你,它将不临近。”当然,这是讲到神无微不至的护理,而不是对敌人的咒诅。

罗马书八28的应许,也同样包罗万象(“万事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且并不排除“赤身露体、危险、刀剑”(八35);又参路加福音二十一16、18表面矛盾的真理。不过这里向我们保证,若非神准许438,没有一物能碰到神的仆人;同样(8节),没有一个叛徒能逃避他的报应。

11~13.奇妙的保护。 这段用两种方式将应许带入高潮;一方面启示出神的使者“奉差遣为那将要承受救恩的人效力”(来一14),一方面又刻画出,神的仆人不会仅侥幸存活,而是要成为得胜者,将夺命的敌人践踏在脚下。

11、12. 魔鬼的一贯伎俩,是要人将这个应许读成让自己骄傲的根据(太四6)。神的特色却是:在最需要的时刻,圣父必定会差派天使(太四11;路二十二43),而圣子的反应为:若为了服事与牺牲,就会接受,若只是为自己的好处,就会拒绝(太二十六53、54)。

13. 这些野兽比 RSV 所指的,可能更加恐怖,因为虺蛇可能应译为“眼镜蛇”(peten,见五十八4的注释)。这些名词常成为恶人与恶势力的象征;参,如:五十八3~6;申命记三十二33。

主耶稣一方面给他的使者类似的得胜应许,另一方面也警告他们,若因此而生骄傲,则有危险(路十19、20)。神的应许(九十一14~16) 现在肯定的神谕出现了;这种语态的改变,可在好些诗篇中找到(如:六十6~8,八十一6~16,九十五8~12)。

前面已将投靠神、求他保护,比喻作避居在他的屋檐下(1、2、9节)。此处将这种投靠分析成三点,而将神的保守分析成八点之多。

他在爱里与我联合(和合:他专心爱我),在别处的用法,是专心于。

2.赞美诗,诗篇96篇1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 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 劈柴, 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 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 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 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而我只愿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3.圣经诗篇91篇的背景历史

第九十一篇(圣道保身)(《诗篇》第90篇参-《诗篇》第106篇参)这卷诗像第三卷一样包含17首诗。

它以摩西的祷告开始,将上帝的永恒与人生的匆促短暂作一鲜明对照。诗篇第92篇颂扬耶和华的卓越品德,接着是一组伟大的诗篇,诗篇第93-100篇。

这组诗一开始便欢呼说:“耶和华作王[了]!”因此“万民”都要“向耶和华歌唱,称颂他的名!……因耶和华为大,当受极大的赞美”。“耶和华在锡安为大”。

[2]诗篇第95篇及第96篇有选节在圣公会的公祷书里合称为皆来颂[3]。诗篇第105及106篇齐声赞美耶和华,因他为自己的百姓施行奇妙的作为。

尽管他们屡次大发怨言,故态复萌,上帝仍然忠贞地紧守他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把应许之地赐给亚伯拉罕的后代。诗篇第104篇称颂耶和华,因他以尊荣威严为衣,并宣述他在地上的伟大作为和丰饶出产所显明的智慧。

经文接着强调诗篇全书的主题而首次发出这样的欢呼:“你们要赞美耶和华!”(第35节)经文吁请所有纯真的敬拜者要把耶和华的名所配得的赞美归给他。这句话在希伯来文只用一个字词去表达,就是哈路亚或“哈利路亚”,后者的写法是今日普世的人所熟悉的。

从这节经文起,这句话一共出现了24次,有不少诗篇更以这句话作开始和结束第九十一篇 在他翅膀下 这篇诗是为危险之日而作:或暴露在敌人的包围之下,或向罪恶的势力挑战。有些用词,如:避难所与盾牌等,使人联想到大卫,七十士译本即以本诗为大卫的作品;另有些词句则响应申命记第三十二篇的摩西之歌,好像第九十篇一般;不过,其实本诗并未注明作者,又适用于任何时代,因此或许更容易被人接受。

本诗人称有变化(部分现代译本中看不出来),从“我”变为你,再变为神的“我”,由此可将整篇诗分段,正如以下分段标题所建议的。我的避难所(九十一1、2) 这两节的思路不需要改变;就如AV、RV的处理,先是一段满意的宣告(1节),接着则为信靠的誓言(2节),即:“凡住在……将住在全能者的荫下。

我435要向耶和华说:‘我的避难所……’。”因此诗人是先声明他自己的信心,然后才将其应用在我们身上。

这段开场白气势雄伟,不仅因四个安全的比喻而倍显充实,又加上了神的四个名字。至高者的头衔,使所有威胁顿显渺小;全能者(Shaddai)是漂流的列祖所倚靠的名字(出六3)。

接下去的称呼,耶和华,是神应许摩西之名:“我是自有永有的”,“我与你同在”(出三14、12,NEB);而那通用的称号“神”,也因冠以所有词──我的神,而显得格外亲切。你的避难所(九十一3~13) 现在,诗人要为我们每个人(全文的你都是单数)说明,刚才所陈述之真理的几方面。

3~6.多方的保护。 大部分的危险都是无法防备的,所以强者与弱者一样无助。

有些比喻,如捕鸟人的网罗(3节),显然是指阴谋436,要弄砸我们(一四○1~5)或逼使我们妥协的事(一一九110)。有些则是指侵袭心理(5a节)或身体的疾病,无论是透过人,或其他事物(5b、6节)。

阔步而行的瘟疫与耗损(即,破坏殆尽)的毁坏(和合本:毒害)是诗句的拟人化笔法;并没有理由将它们解作魔鬼,如七十士译本,与后期犹太教437。 至于神的照顾,此处将母鸟温暖的保护(4节;参申三十二11;太二十三37),与盾牌刚强不屈的力量(4b节)结合起来。

大小的盾牌是两种盾牌,一种较大而固定,另一种较小而灵活。7~10.个别的保护。

你是强调语:“至于你,它将不临近。”当然,这是讲到神无微不至的护理,而不是对敌人的咒诅。

罗马书八28的应许,也同样包罗万象(“万事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且并不排除“赤身露体、危险、刀剑”(八35);又参路加福音二十一16、18表面矛盾的真理。不过这里向我们保证,若非神准许438,没有一物能碰到神的仆人;同样(8节),没有一个叛徒能逃避他的报应。

11~13.奇妙的保护。 这段用两种方式将应许带入高潮;一方面启示出神的使者“奉差遣为那将要承受救恩的人效力”(来一14),一方面又刻画出,神的仆人不会仅侥幸存活,而是要成为得胜者,将夺命的敌人践踏在脚下。

11、12. 魔鬼的一贯伎俩,是要人将这个应许读成让自己骄傲的根据(太四6)。神的特色却是:在最需要的时刻,圣父必定会差派天使(太四11;路二十二43),而圣子的反应为:若为了服事与牺牲,就会接受,若只是为自己的好处,就会拒绝(太二十六53、54)。

13. 这些野兽比 RSV 所指的,可能更加恐怖,因为虺蛇可能应译为“眼镜蛇”(peten,见五十八4的注释)。这些名词常成为恶人与恶势力的象征;参,如:五十八3~6;申命记三十二33。

主耶稣一方面给他的使者类似的得胜应许,另一方面也警告他们,若因此而生骄傲,则有危险(路十19、20)。神的应许(九十一14~16) 现在肯定的神谕出现了;这种语态的改变,可在好些诗篇中找到(如:六十6~8,八十一6~16,九十五8~12)。

前面已将投靠神、求他保护,比喻作避居在他的屋檐下(1、2、9节)。此处将这种投靠分析成三点,而将神的保守分析成八点之多。

他在爱里与我联合(和合:他专心爱我),在别处的用法。

4.基督教诗篇一百零四篇

【诗篇】

第 104 篇

1 我的心哪,你要称颂耶和华!耶和华我的上帝啊,你为至大!你以尊荣威严为衣服,

2 披上亮光,如披外袍,铺张穹苍,如铺幔子,

3 在水中立楼阁的栋梁,用云彩为车辇,藉着风的翅膀而行,

4 以风为使者,以火焰为仆役,

5 将地立在根基上,使地永不动摇。

6 你用深水遮盖地面,犹如衣裳;诸水高过山岭。

7 你的斥责一发,水便奔逃;你的雷声一发,水便奔流。

8 诸山升上,诸谷沉下,归你为它所安定之地。

9 你定了界限,使水不能过去,不再转回遮盖地面。

10 耶和华使泉源涌在山谷,流在山间,

11 使野地的走兽有水喝,野驴得解其渴。

12 天上的飞鸟在水旁住宿,在树枝上啼叫。

13 他从楼阁中浇灌山岭;因他作为的功效,地就丰足。

14 他使草生长,给六畜吃,使菜蔬发长,供给人用,使人从地里能得食物,

15 又得酒能悦人心,得油能润人面,得粮能养人心。

16 佳美的树木,就是黎巴嫩的香柏树,是耶和华所栽种的,都满了汁浆。

17 雀鸟在其上搭窝;至于鹤,松树是他的房屋。

18 高山为野山羊的住所;岩石为沙番的藏处。

19 你安置月亮为定节令;日头自知沉落。

20 你造黑暗为夜,林中的百兽就都爬出来。

21 少壮狮子吼叫,要抓食,向上帝寻求食物。

22 日头一出,兽便躲避,卧在洞里。

23 人出去做工,劳碌直到晚上。

24 耶和华啊,你所造的何其多!都是你用智慧造成的;遍地满了你的丰富。

25 那里有海,又大又广;其中有无数的动物,大小活物都有。

26 那里有船行走,有你所造的鳄鱼游泳在其中。

27 这都仰望你按时给他食物。

28 你给他们,他们便拾起来;你张手,他们饱得美食。

29 你掩面,他们便惊惶;你收回他们的气,他们就死亡,归于尘土。

30 你发出你的灵,他们便受造;你使地面更换为新。

31 愿耶和华的荣耀存到永远!愿耶和华喜悦自己所造的!

32 他看地,地便震动;他摸山,山就冒烟。

33 我要一生向耶和华唱诗!我还活的时候,要向我上帝歌颂!

34 愿他以我的默念为甘甜!我要因耶和华欢喜!

35 愿罪人从世上消灭!愿恶人归于无有!我的心哪,要称颂耶和华!你们要赞美耶和华!

5.诗篇96编篇的祷告词

诗篇第96篇

这篇诗篇是交在亚萨和他弟兄手中诗歌的一部分(代上16:7),由此看出大卫是它的笔者,所讲的是把约柜带上大卫城的事;是首先有那篇长诗,后来这篇诗篇从其中而出,还是这篇诗篇先作,有来借用其它部分作成那篇诗篇,对此人不能确定。但这一点是肯定的,就是虽然它是在迁移约柜时所唱,它却看得更远,看到基督的国,为要颂扬那国的荣耀,特别是外邦人进入那国的事。诗篇在此,I. 向所有人发出的呼吁,要求人赞美神,敬拜他,把荣耀归给他,以他为伟大荣耀的神,1-9节。II. 向所有人指出神普世的治理和审判,这应当是普世欢喜的事,10-13节。我们在歌唱这篇诗篇时,内心应当充满对神荣耀和福音恩典尊崇的意念,以基督主权的统治,对将来审判的盼望为全然满足。

诗96:1-9

96:1你们要向耶和华唱新歌,全地都要向耶和华歌唱。

96:2要向耶和华歌唱,称颂他的名,天天传扬他的救恩。

96:3在列邦中述说他的荣耀,在万民中述说他的奇事。

96:4因耶和华为大,当受极大的赞美;他在万神之上当受敬畏。

96:5外邦的神都属虚无,惟独耶和华创造诸天。

96:6有尊荣和威严在他面前,有能力与华美在他圣所。

96:7民中的万族啊!你们要将荣耀能力归给耶和华,都归给耶和华。

96:8要将耶和华的名所当得的荣耀归给他,拿供物来进入他的院宇。

96:9当以圣洁的(或作“为”)妆饰敬拜耶和华,全地要在他面前战抖。

当对神敬虔委身的情感在我们心中动工,使我们大大尊崇他的威严和超然卓越,这些经文就能得到最好解释。这里对我们发出、要我们来赞美神的呼吁是非常活泼有力,赞美之声发出,向所有人重复,对此感恩的心当发出认同的共鸣,加以回应。

6.圣经诗篇96篇每节的详细觧释

第九十六篇 世界的王 历代志的作者为要重现当年约柜进入耶路撒冷的盛大场面,几乎将本篇的全文,与其他两篇诗(一○五、一○六篇)的一部分全部照抄,作为该章的主要内容。

虽然历代志上十六章没有声明,当时所吟唱的就是这些话454,但是那支凯旋行伍的象征──神将宝座设立在敌人的要塞之上,藉以表明他彻底得胜──正与本篇的主题相配。 本诗好些字与词不断重复(如:“唱……”,“归给……”,“他来……”),这种结构使活力愈形充沛(见九十三1的批注),营造出无法抑制的兴奋气氛,迎接神的到来。

保罗在罗马书八19提到,受造之物在“切望等候”,在此则显示,一旦美景实现,必会爆发出何等的欢唱。 至于本诗及邻近诸篇,可能是为节期而写的看法,见九十三篇的注释及参考数据。

王的荣耀(九十六1~6) 对神的赞美绝不能无精打采、内敛不表,或流于陈腐老旧。此处的三重“歌唱……”,声量有自然逐渐上扬的趋势,而颂赞的诗班应当是全地,这异象每一节都适用。

新歌(参,三十三3的注释)不单指新写的歌,当然这些也包括在内,但重点是强调,我们向神的回应,当与他常新的怜悯相配,因他的怜悯“每早晨都是新的”(参安德生对本段的注释)。2、3.传扬一字,使思潮从向着神转至向着人,因为这是传信息之人的话:“去报告新闻”(参,六十八11;赛五十二7,六十一1)。

七十士译本在此处及其他地方,用一个动词来翻译这字,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传福音”(evangelize),此字现代几乎已成了往普天下宣扬神好消息的专用语。这个顺序(先向神,再向人)或许隐含着一项功课,可纠正死气沉沉的敬拜,以及肤浅空洞的讲道。

4、5. 诗篇中有些地方用神(译注:复数小写)指天使及有权能者(见八十二篇的注释,亦见八5,九十五3的注释),但此处显然是指外邦的假神。偶像(和合:虚无)一字是 lilim,旧约以此字为 ~lohim(神)的歪改,具讽刺意味。

约伯记十三4将它译为“无用的”(“无用的医生”),耶利米书十四14亦同(RSV: worthless divination,和合:占卜和虚无的事)。这里对当日一般人所接受的观念,提出强烈的挑战,成了基督徒的激励,面对现代人敬畏的虚假偶像,我们亦当不为所动,无论其渊源如何,或曾如何灵验。

有些人将创造的问题搁置一旁,而从较次要的起点开始思想,第5节则可用来予以反击。6. 我们若问,这个圣所是指地上的,还是天上的?答案可能是:两者皆对。

地上的圣所不过是天上的“形状和影像”(来八5);而其外在的能力与华美(参,出二十八2,三十一3以下),又将为基督内在的荣光所超越──他才是地上真正的圣殿(约一14,二21)。以赛亚书二十八1~6也有一个生动的对比:人的威势有如将残之花,而神则必将荣冠华冕加给坚忍的余民。

王所当得的(九十六7~9) 这里的三重归给……(直译:“给”),就像第1、2节的三重“歌唱……”,带来振奋人心的呼召。此处与二十九篇的开头几乎完全一样,不过所召唤的不是天使,而是人类,因此加上一个叮嘱:拿供物来。

供物一字(minha),可指王所期待的礼物(参,四十五12;王下十七14),也可指神在现时的规定,即进到他面前必备的物品(二十3:但请参,四十6;来十5~10)。9.圣洁的妆饰或译“神圣的光辉”(NEB),见二十九2的注释。

请注意,九十五6所提及敬拜的两方面,都出现在本段内。NEB 认为这里还有第三方面,因而将在他面前战抖译为“因他的尊荣而跳舞”;这个观念固然可取(参,一五○4),但这里却不可能是这个意思455。

王的驾临(九十六10~13) 本诗继续迈向高潮。“神作王了!”倘若这呼声首先是向以色列人传(参,九十三1,及其注释),就如以赛亚书五十二7,那位报信使者所传的信息,那么此处所形容的,乃是一大群使者要向全世界来传。

这里希伯来文动词具决定性意味,再加上第11~13节欢欣鼓舞的响应,显示这是对神主权新的、压倒性的肯定,而不是指一项超越时间的真理;是指神降临的大日──耶和华的日子。 世上邦国兴衰不定,朝代此起彼落,有如四十六6的描述,而世界就坚定,不得动摇的情景,正与此相反。

第10节的第一行与最后一行尤其清楚显示,这是预言未来将有美好的统治,而绝非如从前学界的辩论,以为这是指世局的轮换──怎么可能456!由堕落而来、令人毁灭的自由,将被那惟一的“完美自由”所取代,就是事奉神的自由。11.以下 这个欣喜若狂的欢迎,在人世间与它相呼应的场面,应算棕树主日。

那一段暗示,假如石头有能力,也“必要呼叫起来”,更何况生物充裕的海洋、田野、森林!堕落的人以为,公义、信实(即可靠)、公平之治,及神本身,乃是快乐的敌人,但本段对此看法嗤之以鼻。凡神治理之处(此段暗示),就连最卑微的受造物都能自由自在。

神所在之地,总有欢唱:在创造时,“晨星一齐歌唱”;在他驾临时,地必终于加上合唱。同时本诗也透露,对于只能透过镜子、在晦暗之下看见他面的人,他的同在仍能产生何等大的影响。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