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古诗词表演江南

1.古诗词朗诵江南

1、江南好——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2、忆江南 ——唐·皇甫松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

3、忆江南 ——唐·刘禹锡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

4、望江南 ——宋·苏东坡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5、双调望江南 寿秋水 ——宋·刘辰翁

齐眉举,彩侍紫霞记。天上九朝岛冉冉,尊前一笑玉差差。人唱自家词。

篱下菊,醉把一枝枝。花水乞君三十斛,秋风记我一联诗。留着晚香时。

6、双调望江南 寿张粹翁 ——宋·刘辰翁

七日后,董会是垦前。二月之间泽以此,余年河止万三千。日拟醉华筵。

白雪,除是雪地传。看取长生部屡倒,眼前橘粟术何直。自唱鹊桥仙。

7、江南好/忆江南 ——宋·赵师侠

天共水,水远与天连。天净水平寒月漾,水光月色两相兼。月映水中天。

人与景,人景古难全。景若佳时心自快,心远乐处景应妍。休与俗人言。

8、望江南 ——宋·朱敦儒

炎昼永,初夜月侵床。露卧一丛莲叶畔,芙蓉香细水风凉。枕上是仙乡。

9、望江南 ——宋·周邦彦

游妓散,独自绕回堤。芳草怀烟迷水曲,密云衔雨暗城西。九陌未沾泥。

桃李下,春晚未成蹊。墙外见花寻路转,柳阴行马过莺啼。无处不凄凄。

10、忆江南 ——唐·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2.小学风采展示江南可采莲诗歌

江南 汉乐府江南可采莲,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这首诗词为《相和歌辞.相和曲》之一,原见《宋书.乐志》,算得上是采莲诗的鼻祖.主旨在写良辰美景,行乐得时.清人沈德潜评此诗为“奇格”(《古诗源》卷三).张玉榖则认为此诗不写花而只写叶,意为叶尚且可爱,花更不待言. 大体这种民歌,纯属天籁,最初的创作者未必有意为之,而自然显现一片大自然活泼的生机.余冠英先生认为“鱼戏莲叶东”以下四句,可能是“和声”.前三句由领唱者唱,而后四句为众人和唱. 此为汉代民歌,诗中大量运用重复的句式和字眼,表现了古代民歌朴素明朗的风格.诗歌描绘了江南采莲的热闹欢乐场面,从穿来穿去、欣然戏乐的游鱼中,我们似乎也听到了采莲人的欢笑. 诗中“田田”,指荷叶茂盛的样子。

3.古诗词朗诵江南

1、江南好——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2、忆江南 ——唐·皇甫松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

3、忆江南 ——唐·刘禹锡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

4、望江南 ——宋·苏东坡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5、双调望江南 寿秋水 ——宋·刘辰翁齐眉举,彩侍紫霞记。天上九朝岛冉冉,尊前一笑玉差差。

人唱自家词。篱下菊,醉把一枝枝。

花水乞君三十斛,秋风记我一联诗。留着晚香时。

6、双调望江南 寿张粹翁 ——宋·刘辰翁七日后,董会是垦前。二月之间泽以此,余年河止万三千。

日拟醉华筵。歌白雪,除是雪地传。

看取长生部屡倒,眼前橘粟术何直。自唱鹊桥仙。

7、江南好/忆江南 ——宋·赵师侠天共水,水远与天连。天净水平寒月漾,水光月色两相兼。

月映水中天。人与景,人景古难全。

景若佳时心自快,心远乐处景应妍。休与俗人言。

8、望江南 ——宋·朱敦儒炎昼永,初夜月侵床。露卧一丛莲叶畔,芙蓉香细水风凉。

枕上是仙乡。9、望江南 ——宋·周邦彦游妓散,独自绕回堤。

芳草怀烟迷水曲,密云衔雨暗城西。九陌未沾泥。

桃李下,春晚未成蹊。墙外见花寻路转,柳阴行马过莺啼。

无处不凄凄。10、忆江南 ——唐·温庭筠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4.小学风采展示江南可采莲诗歌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这首诗词为《相和歌辞.相和曲》之一,原见《宋书.乐志》,算得上是采莲诗的鼻祖.主旨在写良辰美景,行乐得时.清人沈德潜评此诗为“奇格”(《古诗源》卷三).张玉榖则认为此诗不写花而只写叶,意为叶尚且可爱,花更不待言.

大体这种民歌,纯属天籁,最初的创作者未必有意为之,而自然显现一片大自然活泼的生机.余冠英先生认为“鱼戏莲叶东”以下四句,可能是“和声”.前三句由领唱者唱,而后四句为众人和唱.

此为汉代民歌,诗中大量运用重复的句式和字眼,表现了古代民歌朴素明朗的风格.诗歌描绘了江南采莲的热闹欢乐场面,从穿来穿去、欣然戏乐的游鱼中,我们似乎也听到了采莲人的欢笑.

诗中“田田”,指荷叶茂盛的样子.

5.形容江南风光的古诗词

宝钗横翠凤, 千里香屏梦。 云雨已荒凉, 江南春草长。

沉沉朱户横金锁, 纱窗月影随花过。 烛泪欲阑干, 落梅生晚寒。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愁脉脉。目断江南江北。烟树重重芳信隔。小楼山几尺。细草孤云斜日。一向弄晴天色。帘外落花飞不得。东风无气力。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江南相思引,多叹不成音。 黄鹤西北去,衔我千里心。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 夜船吹笛雨萧萧。 人语驿边桥。

6.有没有描写江南风光的古诗词

我知道的,忆江南①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②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③ 能不忆江南.【作者】 772-846 ,字乐天,太原(今属山西)人.唐德宗朝进士,元和三年(808)拜左拾遗,后贬江州(今属江西)司马,移忠州(今属四川)刺史,又为苏州(今属江苏)、同州(今属陕西大荔)刺史.晚居洛阳,自号醉吟先生、香山居士.其诗政治倾向鲜明,重讽喻,尚坦易,为中唐大家.也是早期词人中的佼佼者,所作对后世影响甚大.【注释】 ①据《乐府杂录》,此词又名《谢秋娘》,系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作.又名《望江南》、《梦江南》等.分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二十七字,双凋五十四字,皆平韵.②谙(音安):熟悉.③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品评】 此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这就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三、四两句对江南之“好”进行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把读者带入余情摇漾的境界中.。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