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秋叶的诗词有哪些明代戚继光《望阙台》,描写秋叶的诗词。 【出处】《望阙台》——明代:戚继光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译文】在大海的寒波中,我同倭寇周旋已有十年之久;我站在这里,遥望着京城宫阙。我的心血如同千山万岭上的浓霜,洒向群峰,染红所有秋叶。 扩展资料 1、《望阙台》创作背景 明嘉靖中,戚继光抗击倭寇,打击海盗,转战于闽、浙、粤之间,十年间屡立战功,基本扫清倭夷。先后调任浙江参军,福建总督,这首诗就是作者任福建总督时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2、《望阙台》鉴赏 该诗概括了诗人在苍茫海域内东征西讨的战斗生活,暗寓抗倭斗争的艰难困苦。因有感于曾一起抗倭的汪道昆被弹劾罢官,来形容自己像远离京师孤立无援的臣子,远望皇帝居住的地方,作者仍盼抗倭斗争能得到朝廷的充分支持,既表达了对祖国的赤诚,自己有一片抗倭报国的一腔热血,也蕴含了对朝廷的忠贞。 2.描写秋天的宋词描写秋天的宋词 苏幕遮①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②追旅思,③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释】 ①此调原为西域传入唐教坊曲。“苏幕遮”是当时高昌国语之音译。宋代词家 用此调是另度新曲。又名《云雾敛》、《鬓云松令》。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 ②黯:形容心情忧郁。黯乡魂:用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语。 ③追:追随,可引申为纠缠。旅思:羁旅之思。 3.描写秋天的宋词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闲愁。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宋·范仲淹《苏幕遮》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橙黄橘绿时:指秋冬之交的时节。 宋·苏轼《赠刘景文》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明日黄花:指重阳过后菊花逐渐枯萎。蝶也愁:菊花枯萎,蝴蝶无处寻花,故曰“愁”。 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宋·寇准《书河上亭壁》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潇潇:小雨降落的样子。 宋·柳永《八声甘州》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 霜风:秋风。关河:关塞河流。残照:夕阳的余晖。 宋·柳永《八声甘州》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是处:到处。红衰翠减:花谢叶落。苒苒:渐渐。物华:美好的景物。 宋·柳永《八声甘州》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断虹:残余的彩虹。霁雨:雨停了。修眉:形容山如美人的长眉。 宋·黄庭坚《念奴娇》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无赖:百无聊赖。穷秋:深秋。 宋·秦观《浣溪沙》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小轩;有窗槛的小室。 宋·秦观《秋日》 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 秋容:秋色。老:深。 宋·秦观《木兰花》 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 阿谁;何人。背西风:背向秋风。 指荷叶被秋风吹得叶梗都弯了。 宋·秦观《虞美人》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 衰草:枯草。画角:军中用的号角。断:尽。谯门:城上鼓楼,用以了望敌情。 三句写孤城秋景。 宋·秦观《满庭芳》 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宋·辛弃疾《昭君怨》 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宋·辛弃疾《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 可人:合人意。红蕖(音同“渠”):荷花。却:开尽。最小钱:新出荷叶才象小铜钱那么大。 宋·杨万里《秋凉晚步》 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 宋·周密《西塍废园》(又《西塍废圃》。塍:田间的土梗子。)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 染就:染成。 宋·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宋·张炎《清平乐》 4.描写秋叶的诗词绮罗香 红叶 年代:【宋】 作者:【张炎】 体裁:【词】 万里飞霜,千林落木,寒艳不招春妒。 枫冷吴江,独客又吟愁句。正船舣、流水孤村,似花绕、斜阳归路。 甚荒沟、一片凄凉,载情不去载愁去。长安谁问倦旅。 羞见衰颜借酒,飘零如许。谩倚新妆,不入洛阳花谱。 为回风、起舞尊前,尽化作、断霞千缕。记阴阴、绿遍江南,夜窗听暗雨。 绮罗香 红叶 年代:【宋】 作者:【王沂孙】 体裁:【词】 玉杵馀丹,金刀剩彩,重染吴江孤树。几点朱铅,几度怨啼秋暮。 惊旧梦、绿鬓轻凋,诉新恨、绛唇微注。最堪怜,同拂新霜,绣蓉一镜晚妆妒。 千林摇落渐少,何事西风老色,争妍如许。二月残花,空误小车山路。 重认取,流水荒沟,怕犹有、寄情芳语。但凄凉、秋苑斜阳,冷枝留醉舞。 【注释】: 情感备至,而万物皆可为文。王沂孙的故国之恋在落叶、红叶、新月、春水等身上,皆可寄寓。 此词是为赏红叶而作,意在为红叶传神,却被写得如此凄美,实则寄寓词人一片怜爱哀婉的情绪。 “玉杵余丹,金刀剩彩,重染吴江孤树”。 玉杵,是仙人捣药用的 ,丹即方士炼丹的朱砂。六朝、隋、唐至宋,有立春制作剪彩树的民间习俗 。 “剪彩花前燕始飞 ”,“剪彩作新梅”,都是用红绡剪花,唐崔信明有“枫落吴江冷”句,得句一时,第三句就是用此诗意。枫树新出红叶,象是仙人杵下余留的丹砂,是宫廷剪花剩下的红绡。 作者把枫树写得清美而孤单。 “ 几点朱铅 ,几度怨啼秋暮”。 枫叶上的红色,已经经过几番暮秋凉雨。词人在这句赋予枫叶可以怨啼的感情,用拟人化的效果,准确而生动地表达了枫叶的变化。 “惊旧梦、绿鬓轻凋,诉新恨、绛唇微注”青色的枫叶,在秋天变红,恰似旧梦消逝堪惊,绿鬓已容易地凋谢了。红色枫叶又像微点绛唇 ,在诉说新恨。 “最堪怜,同拂新霜,绣蓉一镜晚妆妒。”紧承上文。 用“怜”“爱”表达枫叶之变化 。“绣蓉”,如锦绣似的芙蓉,即荷花,“镜”指水面 。 红荷对经霜枫叶之红艳生妒,则枫叶颜色之惹人怜爱可知。王沂孙意在表达出,芙蓉仍是荷花 ,池水却成妆镜 。 一“妒”字,把荷花人格化。为什么不是“芙蓉如面”的美人临镜晚妆,嫉妒枫叶之艳色?因为前有“同拂新霜”一句,则知非与枫叶同时之植物秋荷莫属也。 下片由“爱”生“ 怜 ”,写出怜惜红叶之意味。“千林摇落渐少”秋天到了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宋玉《九辩》),“何事西风老色,争妍如许”。 只有枫叶独自鲜红如初。西风中的深老的颜色,因何还能这样争研斗美 ?“二月残花,空误小车山路”。 平铺开来,对红叶之貌美,极度赞扬。 “重认取、流水荒沟,怕犹有、寄情芳语 ”。 用唐人御沟红叶题诗的典故用来 。借指红叶虽已落下,但自然有情有义。 唐宣宗宫女有《题红叶》诗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这里说更应再仔细辨认一下荒沟流水中的红叶,希望有唐宫女一样的寄托情思的芳美诗句在上面。 “但凄凉、秋苑斜阳 ,冷枝留醉舞。” 照应“重染吴江孤树。”白居易《醉中对红叶》:“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 比红为醉酒之貌。姜夔《法曲献仙音》词:“ 谁念我重见冷枫红舞 ”,枫叶红了,是天冷之故 。 “但”字承上转折 ,御沟题诗的红叶已不见了,只有斜阳临照和冷枫上的红叶依旧 。从“ 秋苑”到“醉舞”烘托出一种凄凉境界。 以“ 凄凉 ”二字包领,表现了万分无可奈何的情绪。 红叶即是枫叶。 在这首咏红叶词中,词人抒发对秋天枫叶的自我感受。随心想象,因而写得是一片怜爱哀惋情绪 。 词为赏红叶而写 ,所以意在为红叶传神,红叶却被赋予幽美而孤寂凄清的作者自己的感情色彩。 作者因寄所托,反映了自己一种心境。 题红叶 年代:【唐】 作者:【宣宗宫人】 体裁:【五绝】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注释 这首诗相传为唐宣宗时宫人韩氏所写。关于这首诗,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据《云溪友议》记述,宣宗时,诗人卢渥到长安应举,偶然来到御沟旁,看见一片红叶,上面题有这首诗,就从水中取去,收藏在巾箱内。后来,他娶了一位被遣出宫的姓韩的宫女。 一天,韩氏见到箱中的这片红叶,叹息道:「当时偶然题诗叶上,随水流去,想不到收葳在这里。」这就是有名的「红叶题诗」的故事。 从诗的内容看,很象宫人口吻。它写的是一个失去自由、失去幸福的人对自由、对幸福的向往。 诗的前两句「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妙在只责问流水太急,诉说深宫太闲,并不明写怨情,而怨情自见。一个少女长期被幽闭在深宫之中,有时会有流年侯水、光阴易逝、青春虚度、红颜暗老之恨,有时也会有深宫无事、岁月难遣、闲愁似海、度日如年之苦。 这两句诗,以流水之急与深宫之闲形成对比,就不着痕迹、若即若离地托出了这种看似矛盾而又交织为一的双重苦恨。诗的后两句「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运笔更委婉含蓄。 它妙在曲折传意,托物寄情,不从正面写自己的处境和心情,不直说自己久与人间隔离和渴望回到人间,而用折射手法,从侧面下笔,只对一片随波而去的红叶致以殷勤的祝告。这里,题诗人对身受幽囚的愤懑、对自由生。 5.推荐几首关于秋叶的诗词1.《长信怨》 唐代:王昌龄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 银灯青琐裁缝歇,还向金城明主看。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 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 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 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 2.《清平乐(秋叶)》 宋代:高观国 盘枝翦翠。叶叶西风意。吹上玉人云□底。无限新凉气味。 飘萧露卷烟柔。绝怜不逐宫流。寄语多情宋玉,悲秋得似宜秋。 3.《南歌子》 宋代:石孝友 蚁酒浮明月,鲸波泛落星。春花秋叶几飘零。只有庐山君眼、向人青。 明日非今日,长亭更短亭。不辞一饮尽双瓶。争奈秋风江口、酒初醒。 4.《望宅中树有所思》 唐代:卢照邻 我家有庭树,秋叶正离离。上舞双栖鸟,中秀合欢枝。 劳思复劳望,相见不相知。何当共攀折,歌笑此堂垂。 5.《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 唐代:杜甫 何限倚山木,吟诗秋叶黄。蝉声集古寺,鸟影度寒塘。 风物悲游子,登临忆侍郎。老夫贪佛日,随意宿僧房。 6.那些关于秋天的宋词《苏幕遮·碧云天》——宋代·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白话译文: 碧云飘悠的蓝天,黄叶纷飞的大地,秋景连接着江中水波,波上弥漫着苍翠寒烟。群山映着斜阳蓝天连着江水。芳草不谙人情,一直延绵到夕阳照不到的天边。 默默思念故乡黯然神伤,缠人的羁旅愁思难以排遣,除非夜夜都做好梦才能得到片刻安慰。不想在明月夜独倚高楼望远,只有频频地将苦酒灌入愁肠,化作相思的眼泪。 扩展资料: 这首词作于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至庆历三年(1043年)间,当时范仲淹正在西北边塞的军中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 此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绚丽多彩的笔墨描绘了碧云、黄叶、寒波、翠烟、芳草、斜阳、水天相接的江野辽阔苍茫的景色,勾勒出一幅清旷辽远的秋景图,抒写了夜不能寐、高楼独倚、借酒浇愁、怀念家园的深情。 全词低回宛转,而又不失沉雄清刚之气,上阕着重写景,以气象宏大浑厚,意境深远,为下阕抒情设置了背景;下阕重在抒情,直抒胸臆,声情并茂,意致深婉。其主要特色在于能以沉郁雄健之笔力抒写低回宛转的愁思,展现了范仲淹词柔媚的一面。《西厢记》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就是化用的这首诗中的名句。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苏幕遮·碧云天 7.描写秋天的宋词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闲愁。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宋·范仲淹《苏幕遮》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橙黄橘绿时:指秋冬之交的时节。 宋·苏轼《赠刘景文》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明日黄花:指重阳过后菊花逐渐枯萎。蝶也愁:菊花枯萎,蝴蝶无处寻花,故曰“愁”。 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宋·寇准《书河上亭壁》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潇潇:小雨降落的样子。 宋·柳永《八声甘州》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 霜风:秋风。关河:关塞河流。残照:夕阳的余晖。 宋·柳永《八声甘州》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是处:到处。红衰翠减:花谢叶落。苒苒:渐渐。物华:美好的景物。 宋·柳永《八声甘州》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断虹:残余的彩虹。霁雨:雨停了。修眉:形容山如美人的长眉。 宋·黄庭坚《念奴娇》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无赖:百无聊赖。穷秋:深秋。 宋·秦观《浣溪沙》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小轩;有窗槛的小室。 宋·秦观《秋日》 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 秋容:秋色。老:深。 宋·秦观《木兰花》 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 阿谁;何人。背西风:背向秋风。 指荷叶被秋风吹得叶梗都弯了。 宋·秦观《虞美人》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 衰草:枯草。画角:军中用的号角。断:尽。谯门:城上鼓楼,用以了望敌情。 三句写孤城秋景。 宋·秦观《满庭芳》 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宋·辛弃疾《昭君怨》 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宋·辛弃疾《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 可人:合人意。红蕖(音同“渠”):荷花。却:开尽。最小钱:新出荷叶才象小铜钱那么大。 宋·杨万里《秋凉晚步》 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 宋·周密《西塍废园》(又《西塍废圃》。塍:田间的土梗子。)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 染就:染成。 宋·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宋·张炎《清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