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赞美英雄烈士的经典诗句有哪些1、《德佑二年岁旦·其一》宋代:郑思肖 力不胜于胆,逢人空泪垂。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日近望犹见,天高问岂知。 朝朝向南拜,愿睹汉旌旗。 释义: 赤手空拳,难酬报国雄心;遇见朋友,只能流流眼泪。 日思夜想,一心恢复中国;弱肉强食,古今不免同慨。 天颜不远,还能盼望得见;苍苍者天,可能预见未来? 朝朝暮暮向南膜拜祷告,但愿重见大宋旌旗回来。 2、《永王东巡歌·其二》唐代:李白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 释义: 北方的胡虏在三川一带纷乱如麻,中原地区的人民争相南奔避难,似晋朝的永嘉之难。 如果起用东山谢安石来辅佐平叛,一定能为君在谈笑中扫靖胡沙。 3、《对酒》近现代:秋瑾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释义: 不吝惜很多钱去买一把好刀,用貂皮大衣换酒也算得上豪迈, 革命者要充分爱惜自己的生命,抛洒鲜血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业。 4、《病起书怀》宋代: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释义: 病体虚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单一人客居在万里之外的成都江边。 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但若想实现统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盖棺定论。 希望天地神灵保佑国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着君主御驾亲征收复失落的河山。 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是挑灯细细品读吧。 5、《书愤五首·其一》宋代: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释义: 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 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 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 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 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 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 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 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2.关于革命先烈的古诗只有关于革命先烈的现代诗,没有关于革命先烈的古诗,因为革命先烈是指近代为新中国解放事业而英勇献身的先辈们,而古诗是指古代诗人的作品,那时候革命先烈还没诞生呢。 关于革命先烈的诗词: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 --------陈然《梅岭三章》---------陈毅 〔一〕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二〕 南国烽烟正十年, 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三〕 投身革命即为家, 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 3.关于缅怀先烈的诗句我从古诗还有现代诗两个方面为你奉上相关的诗歌,请你参考! 1:古诗 壮别天涯未许愁, 尽将离恨付东流。 何当痛饮黄龙府, 高筑神州风雨楼。 就义诗 满天风雪满天愁, 革命何须怕断头? 留得子胥豪气在, 三年归报楚王仇! 绝笔诗 头可断,肢可折, 革命精神不可灭。 壮士头颅为党落, 好汉身躯为群裂。 就义诗 砍头不要紧, 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 还有后来人。 金鱼 鱼且能自由, 人却为囚徒。 童谣 民家黑森森, 官家一片灯。 民家锅朝天, 官家吃汤丸。 2:现代诗: 清明缅怀先烈诗朗诵 我们不能忘记,我们不会忘记,今天的美好生活, 源于昨天你们血与汗的奉献。没有你们的浴血奋战,就不会有我们的今天。 安息吧,英雄。心怀最深沉的崇敬,我们走进烈士陵园。 聆听那血染的碑文,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清明即将来临,我们来到烈士纪念碑前, 这是一片圣洁的净土,安放着先烈的英灵。 烈士长存,丰碑永恒。 东风吹,松枝摆,少先队员扫墓来。 凝望烈士墓,烈士浩气依然在。 革命传家宝,一代传一代。 为了后方机关,为了几千老乡, 十三岁的王二小 ,把敌人带进了埋伏圈。 他的血染红了山岗,他的血染红了蓝天, 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清明雨纷纷,白花祭亲人。 缅怀先烈英雄事,热泪盈眶祭英魂。 烈士业绩照千秋,星星火炬代代传。 生为炎黄子孙无比自豪,生为龙的传人无尚光荣。 我们是新世纪的缔造者,我们是新世纪的接班人。 从小立下报国志向,当好建设者和接班人,谱写中华新篇章。 3:对联: 清明节对联: 春风重拂地;佳节倍思亲。 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 三月光阴槐火换;二分消息杏花知。 相逢马上纷桃雨;喜见树前闹杏花。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槐火光阳春替换;杏花消自雨传知。 睹物思亲常入梦;训言在耳犹记心。 山清水秀风光好;月明星稀祭扫多。 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 禁火今年逢节早;飞花镇日为谁忙。 寒食雨传百五日;花信风来廿四春。 春风已解千层雪;后辈难忘先烈恩。 有胸中韬略无穷 流水夕阳千古恨; 春风落日万人思 落花残日几多愁。 4.赞美英雄烈士的经典诗句有哪些啊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正气歌》 --南宋·文天祥 郭沫若《咏**烈士》援朝抗美弟兄多,烈士少云事可歌。 高地名传三九一,寇军徒念阿弥陀。 戮穿纸虎功长在,缚住苍龙志不磨。 邻国金星留纪念,英雄肝胆照河山。七律·纪念抗日女英雄 文 / 春光明媚 生逢乱世历风霜,铁马冰河为救亡。 玉手纤纤枪杆握,丹心烁烁我旗扬。 豪情万里驱倭寇,功德千秋忆羽裳。 璧碎山河铭国耻,汗青巾帼字生香。 五 律 ·挽戴安澜将军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 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 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5.缅怀革命先烈的优美诗句有哪些《绝笔诗 》作者周文雍 头可断,肢可折, 革命精神不可灭。 壮士头颅为党落, 好汉身躯为群裂。 1、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2、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3、革命先烈在战场上前赴后继,冲锋陷阵。 4、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5、我们肃立在烈士墓前,向革命先烈默哀致敬。 6、革命先烈为人民英勇献身,永远值得我们崇敬。 7、革命先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万古流芳。 8、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解放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换来的。 10、清明节,同学们在纪念碑前缅怀革命先烈。 6.关于赞美英雄烈士的词诗革命烈士诗二首《囚歌》 叶挺被捕入重庆中美合作所,对威胁利诱全然不理,于渣滓洞集中营二号牢房壁上,大书一首《囚歌》,以表心志: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鲜血中得到永生! 叶挺,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名将。 **曾当面称他是“**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他开创人民军队之路的功绩以及崇高的气节,将永世流芳。 生平 ■北伐时他连战连捷,从团长被破格提为少将 ■广州起义首次打出“红军”旗号,他当了两天的总司令 叶挺,原名为询,字希夷。1896年出生于广东惠阳县一个农家,父亲开过药铺,到南洋打过工。 他从小过着贫寒的生活,养成勤俭朴实的作风。7岁时,他上了刚由私塾改成的小学,15岁时考上了免费的惠州蚕业学校。 辛亥年受广州起义影响,他带头剪辫子而入狱一次。此后,他感到救国应从军,于1912年考入广东陆军小学,五年时间逐级升入湖北陆军预备学校和全国最高军事学府———保定军校。 在校期间,他喜欢读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在黑暗的军阀式教育中向往新思想的光明。 1917年,叶挺回广东后不久参加粤军。 1922年,他任孙中山的警卫团二营营长。翌年,在陈炯明炮轰总统府时,叶挺率部苦战,保护孙中山和宋庆龄脱险。 1924年,孙中山为了培养国民党的军事人才,亲自决定让叶挺去苏联学习。他先入东方大学,受到李大钊和同学中**员的影响。 翌年,他又与聂荣臻等人进入军事学院,在那里提出入党要求并得到批准。 1925年秋,**、陈延年领导的中共广东区委,经过争取得到第四军军长李济深的同意,建立了由**领导的独立团(起初番号为第三十四团),派刚回国的叶挺担任团长。 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叶挺率独立团作为先锋首出湘南,连战连捷,一路攻下武昌。 他以团长职务被国民政府破格提为少将。随后,该团扩编为两个师,他任第二十四师师长。 1927年南昌起义时,他率部作为主力,部队受挫后潜往香港。同年12月,广州起义首次打出“红军”旗号,他任总司令。 两天后,广州起义失败。组织上对叶挺有不适当处分,调他到莫斯科学习后又对其进行批判。 叶挺一气之下出走西欧,与党脱离关系。 背景 ■在德国学习军事,因生活困难开过饭馆 ■“革命好比爬山……我有一段时间,爬到半山腰又折回去了,现在又跟上来了!” 叶挺脱党后到德国学习军事,因生活困难开过饭馆,旅欧五年后回到澳门。 国民党要人们得知后纷纷送礼拉拢,叶挺一概拒绝并积极寻找**。1937年抗战爆发后,他马上赶到延安。 **主持为他召开欢迎大会。会上,叶挺激动地说:“革命好比爬山,许多同志不怕山高,不怕路险,一直向上走。 我有一段时间,爬到半山腰又折回去了,现在又跟上来了!” 叶挺受中共中央的委托,以非党员的身份向国民党交涉,将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成新四军,并担任军长。 在皖南抗日前线,新四军副军长、中共东南局书记项英用对党外人士的眼光看待叶挺,两人关系不融洽,国民党乘机挑拨。 **却一直要求项英等尊重叶挺。**亲自出面劝说后,叶挺为顾全大局还是留下工作。 1941年,国民党在皖南围攻新四军军部的危急关头,**致电决定全军由叶挺指挥。叶挺对中央的信任非常感激,率军血战,最后奉命去谈判时被国民党扣押。 经中共中央长期交涉,他于1946年3月获释。 出狱第二天,叶挺便致电中央请求再次入党,两天后得到批准。 1946年4月8日去延安时,因飞机在大雾中撞山遇难。 故事 ■1955年授衔时,陈毅对**感叹说:“若是叶挺同志还在,就该有两个叶帅了!” ■**、**等经过长期实践,提出适用于中国革命战争的一整套独特的原则。 但是,就我军历史的延续性来讲,这里面也应该包含叶挺在军事上的开拓和探索 任何一支军队的历史都有着继承性,如同子体都脱胎于母体。尽管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是**独立领导的军队正式诞生日,但此前的叶挺独立团已经奠定了组织基础,而北伐时期在武昌城下等一系列血战中也已积累了战争经验。 叶挺从军的时代,正是中国军事制度的新旧交替之际。在他的同学大都为军阀服务的时候,他却把才能献给了为中国**建立军队的事业———他使军事与最先进的政党相结合。 应该承认,叶挺从正规军校中没有学到适合**军队进行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南昌起义部队在广东作战时硬打硬拼吃了亏。这在全党都缺乏军事经验的时候,也不能过于苛求前人。 **、**等后来经过长期实践,提出了中国革命战争的一整套独特的原则。但是,就我军历史的延续性来讲,这里面也应该包含叶挺在军事上的开拓和探索。 讲人民军队的建设,不能忘记这位虽然只正式当过两天“总司令”、未等到授元帅衔就不幸遇难的北伐名将。 ■陈炯明叛变时,叶挺手持一支“花机关枪”,为当时已怀孕的宋庆龄杀出一条血路 ■北伐时有人说:“打仗千万不能后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