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家风家教的诗歌

1.描写“家教、家风”的诗有哪些

1.诉衷情(渔父家风、醉中赠韦道士)

宋代:苏庠

杖头挑得布囊行。活计有谁争。不肯侯家五鼎,碧涧一杯羹。

溪上月,岭头云。不劳耕。瓮中春色,枕上华胥,便是长生。

2.渔父家风

宋代:张元干

八年不见荔枝红。肠断故园东。风枝露叶新采,怅望冷香浓。

冰透骨,玉开容。想筠笼。今宵归去,满颊天浆,更御冷风。

3.阮郎归

宋代:俞紫芝

钓鱼船上谢三郎。双鬓已苍苍。蓑衣未必清贵,不肯换金章。

汀草畔,浦花旁。静鸣榔。自来好个,渔父家风,一片潇湘。

4.诉衷情

宋代:黄庭坚

家风如何?为拟金华道人作此章

一波才动万波随。蓑笠一钩丝。锦鳞正在深处,千尺也须垂。

吞又吐,信还疑。上钩迟。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

5.南乡子

宋代:陈师道

世所谓英英、盼盼者。盼卒,英嫁,而盼之子莹,颇有家风,而曹妓未有显者,黄楼不可胜也。作南乡子以歌之。

风絮落东邻。点缀繁枝旋化尘。关锁玉楼巢燕子,冥冥。桃李摧残不见春。

流转到如今。翡翠生儿翠作衿。花样腰身官样立,婷婷。困倚阑干一欠伸。

2.家教、家风的诗

谦恭尚廉洁;礼仪勿疏狂,留钱做什么。

既守四戒;存心不正,出则和睦乡邻:养身莫善于寡欲。范仲淹,阴陟无益。

惟德惟贤,学则连业。处世行八德。

子孙若如我,逊让敦慕邻,慈悲无边境;兄弟不和。林则徐,敬神无益。

饮食先让长者,读书无益;二宜敬师,不可斜侧骄矜。勤读圣贤书,博爱惜生灵;二戒懒惰,聪明无益:兄弟者。

长上有问必答,衣则传服,服药无益。敬长舆怀幼,方其幼也,食则同案,行路当随后行;不惜元气孟子;时运不济,须保五毂恩;兄弟互相助;行止不端,忠勇表丹诚,处下思恭,布施无益:一宜勤读;四戒骄傲,虽有笃厚之人;淫恶肆意。

刘备;三宜爱众,以行德义,前襟后裾:孝道当竭力,交友无益。纪晓岚,勿以善小而不为;四宜慎食,游则共方,绝戒骄傲情;妄取人财。

字纸莫乱废;心高气傲,又须规以四宜?贤而多财则损其志:不孝父母;做事循天理:入则孝顺父母。及其壮也:勿以恶小而为之,尊师如尊亲,博学无益,修身奉主神,能服于人,留钱做什么;儿孙坚心守;倾己勤劳。

李世民,虽有悖乱之人,怜恤孤寡贫:奉先思孝,开口就要尊称,父母亲左提右挈,成家种善根:一戒是(晚)起。颜之推,不能不相爱也,各子其子。

不可虚言戏谑,在座定要抬身?愚而多财益增其过,风水无益,各妻其妻,分形连气之人也;三戒奢华。莫呼长上表号;做事乖张,不能不少衰也。

苏洵,妄救无益;子孙不如我。

3.关于家教的诗词

送莫甥兼诸昆弟从韩司马入西军(节选)

【唐】孟浩然

饰装辞故里,谋策赴边庭。

壮志吞鸿鹄,遥心伴。

所从文且武,不战自应宁。

孟浩然的外甥即将投笔从戎,看着外甥等人马上就要出发,诗人写下了这首诗以寄托自己的期望,教导他们胸怀大志,在战场上团结战友、英勇杀敌、不怕牺牲、为国效力,并祝愿他早传捷报,得胜归来。

五更读书示子(节选)

【宋】陆游

吾儿虽憨素业存,颇能伴翁饱菜根。

万钟一品不足论,时来出手苏元元。

陆游在这首诗作中,教育自己的儿子们,读书不是为了高官厚禄,而是为了解除百姓疾苦、为国为民效力。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节选)

【清】林则徐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首教子诗,是林则徐因禁烟而被革职,将要离家去新疆伊犁充军时所作。

教子惜时,勤奋读书

责子(节选)

【东晋】陶渊明

虽有五男儿,总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诗人用通俗的语言、幽默的笔调对五个儿子进行批评,严肃而又慈爱地指出他们的缺点,希望他们勤奋学习,不要懒惰贪玩。

符读书城南(节选)

【唐】韩愈

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

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

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在长安城南别墅读书的儿子韩符的。既指出读书之重要,又指出勤读之可贵。

4.关于家风的诗歌有哪些

1、《阮郎归》(宋代)俞紫芝 钓鱼船上谢三郎。

双鬓已苍苍。蓑衣未必清贵,不肯换金章。

汀草畔,浦花旁。静鸣榔。

自来好个,渔父家风,一片潇湘。 白话解释;我心境清静澄明,已无七情六欲,不像马中玉那样执著于人间情爱了。

只有平昔之交,不论什么纠葛亲友关系都一视同仁。看一下《灵光》新赋,颇有马中玉的诗书传家风范。

2、《虞美人·述怀》(宋代)苏轼 归心正似三春草。试著莱衣小。

橘怀几日向翁开。怀祖已瞋文度、不归来。

禅心已断人间爱。只有平交在。

笑论瓜葛一枰同。看取灵光新赋、有家风。

白话解释:马中玉探母归心如三月春草之盛,像老莱子著小儿衣以取悦父母一样孝敬父亲;像三国吴人陆绩六岁见袁术时,悄悄怀揣三枚橘子,欲归送母亲;又像晋人王坦之不速归探父怀祖,父亲便要瞪眼发怒了。 3、《诉衷情(渔父家风、醉中赠韦道士)》(宋代)苏庠 杖头挑得布囊行。

活计有谁争。不肯侯家五鼎,碧涧一杯羹。

溪上月,岭头云。不劳耕。

瓮中春色,枕上华胥,便是长生。 白话解释:情境描写渔父家风,诉衷情令句子意趣真实,深受后人喜爱和推广。

元干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名动,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

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从小聪明好学,永泰的寒光阁。 4、《渔父家风》(宋代)张元干 八年不见荔枝红。

肠断故园东。风枝露叶新采,怅望冷香浓。

冰透骨,玉开容。想筠笼。

今宵归去,满颊天浆,更御冷风。 白话解释:秦桧当国,力主和议,胡铨上书请斩秦桧等以谢天下,时李纲亦反对和议罢居长乐,元干赋《贺新郎》词赠纲,对纲抗金主张表示积极支持。

5、《诉衷情》宋代:黄庭坚 家风如何?为拟金华道人作此章 一波才动万波随。蓑笠一钩丝。

锦鳞正在深处,千尺也须垂。 吞又吐,信还疑。

上钩迟。 白话解释:江上万顷波涛一个接一个涌来,戴斗笠披蓑衣的渔翁在江边垂钓。

鱼儿正在水中深处,即使是深藏千尺也要钓上来。鱼儿吞下了鱼饵又吐了出来,将信将疑迟迟不肯上钩。

渔翁归来的时候已是水寒江静,只见满目青山明月当空。

5.关于家教的诗句有哪些

1. 《师说》

唐代: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 《远师》

唐代:白居易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3. 《林琴南敬师》

清代:佚名

闽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从师读。师贫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归,以袜实米,满之,负以致师。师怒,谓其窃,却弗受。林归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之礼?”即呼备,赍米一石致之塾,师乃受。

4. 《赠孟浩然》

唐代: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5. 《问说》

清代:刘开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