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一首写给高三的诗,要积极向上的自己写的,也很久了,题目可自拟,原题是《告别高三》。 提起笔 这便是我们的武装 骋驰沙场 从不感觉哀伤 高三的我们彷徨 拾起试卷 到处都是战场 我们无奈 却从不绝望 我们满怀希望 肆恣豪情 坚定我们的志向 朝着分数线—— 开炮! 天知道—— 我们年少轻狂 别了 可爱的战场 鏖战太急 可有人为我洗去那 血迹的花裳 别了 最后的战场 三年养兵 只为了这最后 三天的疯狂 别了 恩师 师恩我会铭记 您曾用岁月沧桑 浇灌我们成长 恩师呵! 师恩难忘 让我最后一次凝视 将别离的校园 我知道 在灿烂的阳光下 有朵可爱的花儿 静静为我开着 终于还是到了 三载同窗呵 留言簿上的赠言 可否留住你的容颜? 难道我们就如倾盖交 三天之后便抹泪扬镳? 那请记住我们的最后一次狂欢 当你思意涌来的时候 请记得 我们的那些花儿 依然静静地开着 若时过境迁 请记得再见 若干年后 请记得—— 那块破裂的黑板上 写有我们的誓言! 2.关于祝福高三学子的诗歌 谢谢六月的风,带来征战的气息; 六月的雨,挥洒拼搏的汗水; 六月的学子,奔赴人生的战场。 你们勤学苦练,奋发向上,用三年的青春为自己积蓄能量; 你们不断超越,拼搏自强,将三年的学习生涯融入生命的篇章; 你们豪情万丈,斗志昂扬,把三年的历练升华为人生的发令枪。 此刻,枪声已经响起, 无烟的战斗已经打响。 已经磨砺锋利的战枪, 将在此刻拼搏、较量; 滴滴努力的汗水, 将在此时表现、升华。 你们是羽翼丰满的雄鹰, 即将展开双翅翱翔蓝天。 因为你们知道, 美丽的前程就待这一刻振翅飞翔。 3.急求一篇诗歌 致高三学长500字还压韵?哪那么多韵给你压? 试着压曲韵里“二江阳”的韵吧…我尽力!五一一〇超长篇诗歌… 《满怀希望●扬帆起航》 又是五月花香 那些高大的栋梁 笑声朗朗 映者朝阳的脸庞 握紧蛰伏多年的锋芒 踏上旅途 走向阳光 … 昔日为我盏灯的同窗 挥别的翅膀快展开 期待你们翱翔 我们会朝着你们的方向 出发 眺望 有你们在前方 路上的人 都不再彷徨 … 请那些高大的肩膀 安心的远航 留下的这些我们 会成为你们一样 挥洒青春的白杨 即使站守的岗位只是寨子或穷乡 你们仍然会迎难而上 哪里会有失落彷徨 哪里就有你们送来的希望 … 离别的舟 起航 握过的手 牢牢握住青春岁月铸就的船桨 九曲黄河万里长, 劲涛骇浪逞锋芒! 还有那些美丽的姐姐 羞涩的姑娘 回想昨日象牙塔的时光 秋千上有你们笑容的荡漾 你们是这里的芬芳 是欢乐的力量 是醉人的海棠 是柔情的海浪 犹如最爱的情人歌唱 抚平那些难平的创伤 而今 你们却也要起航 … 看那些楼房 你们的身影还倒映在墙 斑驳的球鞋还在挂念腾挪的球场 那个球场 那堵墙 它永不会荒凉 我们会守护着它 等待你们有朝一日回来 端详 到了那个时候你们还是否还记得曾经的幻想 如果以后你们拥有容光 记得回来我们分享 如果以后你们会有失望 不会的 你们不会失望 你们意志比钢铁还刚强 … 那些高大的肩膀 你们放心的翱翔 踏向那些参天的理想 我抬头仰望 看接触星星的宇航 都是你们的愿望 一定会更坚强 英姿飒爽 天空是那么宽广 雪与云都不做隐藏 诉说 金色的阳光 描绘你们的希望 但愿你们如愿以偿 我们才不会因此心伤 在码头与你们挥手相望 相望 不遗忘 不会遗忘今天五月花香 不忘那些高大的肩膀 还有那些百合一般的姑娘 那些迎着朝阳 坚强的脸庞 记得你们在阳光里扬帆起航 永不遗忘 完。手机打字,差点累死…… 4.关于高三离别的诗歌离别一圈一圈的盘山路一圈一圈的车辙是离开的痕迹漫天的白雪皑皑新鲜的颜色惟其衣衫宁静的大眼睛一颗探奇未知的心只是小孩真的只是小孩大人的几句诱惑就放弃了整个童年火车长鸣由西向东的横渡七个昼夜的奔腾尘埃落定我看着树叶飘啊飘啊飘啊下落飘出我的泪来我才意识到这所有的含义离别那是黎明起始的火车也许 也许你是孤独的旅客悄悄地 望不见送行的人群星星和月亮 它们并不寂寞它们互相说着话 说着说不完的话你不介意它们 即使你听不懂它们的方言从未错过的火车终要出发终要驶向心早已飘至车票箭头指明的站点在这座城市 在还没睡醒的凌晨再见已说不出口 多余的符号多余的等待没有必要你靠近车窗的位置 可以趴在桌上欣赏沿途的风景欣赏不知何时再会的回忆古离别韦庄晴烟漠漠柳毵毵, 不那离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云外指, 断肠春色在江南。写文艺作品的人,大抵都懂得一种环境衬托的手法:同样是一庭花月;在欢乐的时候,它们似乎要为人起舞;而当悲愁之际,它们又好象替人垂泪了。 韦庄这首《古离别》,跳出了这种常见的比拟,用优美动人的景色来反衬离愁别绪,却又获得和谐统一的效果。晴烟漠漠,杨柳毵毵,日丽风和,一派美景。 作者没有把和挚友离别时的春天故意写成一片黯淡,而是如实地写出它的浓丽,并且着意点染杨柳的风姿,从而暗暗透出了在这个时候分别的难堪之情。第二句转入“不那离情酒半酣”,一下子构成一种强烈的反跌,使满眼春光都好象黯然失色,有春色越浓所牵起的离情别绪就越强烈的感觉。 “酒半酣”三字也下得好,不但带出离筵别宴的情景,让人看出在柳荫之下置酒送行的场面,并且巧妙地写出人物此时的内心感情。因为假如酒还没有喝,离别者的理智还可以把感情勉强抑制,如果喝得太多,感情又会完全控制不住;只有酒到半酣的时候,别情的无可奈何才能给人以深切的体味。 “酒半酣”之于“不那”,起着深化人物感情的作用。三、四两句再进一层。 此地明媚春光,已使人如此不奈离情,那么此去江南,江南春色更浓,更要使远行人断肠了。所以临别时,送行者用马鞭向南方指点着,饶有深意地说出“断肠春色在江南”的话。 常建《送宇文六》诗说:“花映垂杨汉水清,微风林里一枝轻。即今江北还如此,愁杀江南离别情。” 李嘉佑《夜宴南陵留别》诗也说:“雪满庭前月色闲,主人留客未能还。预愁明日相思处,匹马千山与万山。” 结尾都是深一层的写法。前代文艺评论家称之为“厚”,也就是有深度。 “厚”,就能够更加饱满地完成诗的主题。这首诗色调鲜明,音节谐美,浅而不露,淡而有韵,予人以一种清新的美感。 淡淡的晴烟,青青的杨柳,衬托着道旁的离筵别酒,仿佛一幅诗意盎然的设色山水。诗中人临别时扬鞭指点的动作,又使这幅画图显得栩栩如生。 读着它,人们很容易联想起宋元画家所画的小品,风格和情致都相当接近。离别我们为离别举起了晶莹的酒杯心中都有份恋恋不舍与无奈既然注定了不能相守为什么还要相遇、相知?是天意弄人?还是我们有缘无份?夜张开了黑色的帷幕月洒下了温柔的清辉如此浪漫的夜晚涌上心头的却只有泪水昨天我们手牵手与清风共舞今天我们举杯邀明月共醉端起酒杯一仰而尽我们相视一笑轻轻地放下酒杯,不约而同地站起身转身向相反的方向离去深夜变得冷冷清清残月在云中游动若隐若现的一丝丝清辉把我们的背影拉得好长好长别离》(法国)阿波里奈尔我采下这枝欧石南秋天过了 请你铭记我们在世间难相见时节余香 这只石南请你铭记我等着你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别离已铸成事实??在我来不及明白??来不及挽留??来不及缠绵??就已成定局????这着实刺痛了我??一种痛彻心肺的真实??伤痛未及隐退??思念又侵袭我心头??我来不及整理自己??舔食伤口??她已将我整个身心占有????思念就象一株树??从此在我心中茁壮长大??恣意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夙愿??今生对你永远的牵挂。 5.求高考激励人的诗文,支持原创,《七律·致高考学子》 梅江喝彩醒朝阳,独木桥头鏖战忙 十载磋磨剑离鞘,多方锻炼铁成钢。 心如止水排高浪,笔似游龙戏远洋。 胸有冲天豪气在,必将折桂醉吴刚! 十年孤灯亮寒窗 名落孙山又何妨 胸中自有鸿鹄志 高天何处不风光 久有凌云志,此志可问天,心慕象牙塔,魂系梦亦牵,百万学子竞渡,扁扁小舟心几叶,风急浪无边。遂了心愿,何惜衣带宽,胜勇敢更坚,是好汉,一十二年将去,弹指一挥间,可上清华揽月,可上北大摘星,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前程似锦 激流勇进 冲锋陷阵 心如止水 笑看六月 云卷云舒 傲对考场 风云变幻 用汗水织就实力,用毅力成就梦想,用拼搏铸就辉煌 寒窗十载,数日将决高下;豪气冲天,看我金榜题名。 学练并举 成竹在胸 敢问逐鹿群雄今何在 师生同心 协力攻关 笑看缪中魁首谁人争 拔剑出鞘 笑看风云 誓死拼搏 唯我独尊 不是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从容应对,倾出所能,走过风雨必现彩虹 最好不是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去幻想什么,而要在旭日初升的时候即投入学习。 信心、细心、耐心--高考成功的保证。 三分天注定 七分靠打拼,沉下一颗心,以不变应万变 用拼搏的汗水灌注无悔的高三路。考前不怕,考后不悔。 只有一个忠告给你——做你自己的主人。拼搏无极限。 6.求考前祝福高三的诗歌栀子时节 六月这是个用炎热书写的月份 空间膨胀的时候一切都清晰可见 包括我们所有的过往 光线与光线的缝隙 叶与叶的间隔 蕊与蕊的距离 铺天盖地的暑气 蒸腾了我们头顶的所有时光 揣着梦想上路的时刻 你看不见时间的来路与去向 你看不见流过你手掌的时光 蔓延成你身后我期许的目光 花那么白香那么浓 泪那么咸未来那么远 让你忽略了我们之间所有的交集 忽略了我们一起走过的 每个栀子花开的夏天 忽略了我们即将执手相望泪眼 在你的身后我大声呼喊 向前走吧我们一直 在路上 路上的荆棘不会给我们时间哭泣 7.什么诗歌适合高中朗诵 要积极向上的挺长的 HOLD住啊 好好朗诵 这个我很喜欢 致大雁 (作者:赵丽宏) 为了心中的信念,毕生飞翔,毕生拼搏。 ----题记。 一 在澄澈如洗的晴空里,你们骄傲地飞翔…… 在乌云密布的天幕上,你们无畏地向前…… 在风雨交加的征途中,你们欢乐地歌唱…… 秋天--向南;春天--向北…… 仰起头,凝视你神奇的雁阵,我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 有许多奇妙的联想,有一些难以得到解答的疑问…… 大雁啊,南来北去的大雁,你们愿意在我的窗前小作停留,和我谈谈吗? 二 有人说你们怯懦-- 是为了逃避严寒,你们才赶在第一片雪花飘落之前, 迎着深秋的风,匆匆地离开北国,飞向南方…… 是为了躲开酷暑,你们才赶在夏日的炎阳烤焦大地之前, 浴着暮春的雨,地离开南方,飞向北国……是怯懦吗? 为了这一份“怯懦”,你们将飞入漫长而又曲折的征途, 等待你们的是峻峭的高山,是茫茫的森林,是湍急的江河, 是暴风骤雨,是惊雷闪电,是无数难以预料的艰难和险阻……然而你们起程了, 没有半点迟疑,没有一丝畏缩,昂起头颅,展开翅膀,高高地飞上天空,满怀信心地遥望着前方…… 是什么力量,驱使你们顽强地作着这样长途的飞行?是什么原因,使你们年年南来北往,从不误期? 是曾经有过山盟海誓的约会吗?是为了寻找稀世的珍宝吗? 告诉我,大雁,告诉我…… 三 如果可能,我真想变成一片长满芦苇的湖泊,铺展在你们的征途中。 夜晚,请你们停留在我的怀抱里,我要听听你们喁喁私语; 听你们倾吐遥远的思念和向往,诉说征程中的艰辛和欢乐…… 如果可能,我也想变成一棵枝叶蓊郁的大树,屹立在你们的宿营地, 让你们在我的丛生的臂膀上栖息。 也许,当我的温柔的绿叶梳理过你们风尘仆仆的羽毛,掸落你们翅膀上的雨珠灰土之后, 你们会向我一吐衷曲,告诉我许多不为世人所知的隐秘和奇遇…… 当然,我也想变成你们中间的一员,变成一只大雁。 我要紧跟着你们勇敢的头雁,看它是如何率领着雁阵远走高飞的。 我要看看-- 在扑面而来的狂风之中,你们是如何尖厉地呼号着,用小小的翅膀,搏击强大的风魔…… 在倾盆而下的急雨之后,你们是如何微笑着抖落满身水珠,重新窜入云空…… 在突然出现的秃鹫袭来之时,你们是如何严阵以待,殊死相搏… 四 猛烈凶暴的飓风和雷电,曾经使你们的伙伴全军覆没。 我知道你们曾悲哀,你们曾流泪,然而你们会后悔吗? 你们会因此而取消来年的旅程,因此而中断你们的追求吗? 不会的!不会的! 当春风再度吹绿江南柳丝的时候,你们威严的阵容,便又会出现在辽阔的天幕上,向北,向北…… 当秋风再度熏红塞外柿林的时候,你们欢乐的歌声,便又会飘漾在湛蓝的晴空里,向南,向南…… 你们怎么会后悔呢!你们的追求,千年万载地延续着,从未有过中断! 我想像你们刚刚啄破蛋壳的雏雁,当你们大张着小嘴嗷嗷待哺的时候, 也许就开始聆听父母叙述那遥远的思念,解释那永无休止的迁徙的意义了。 而当你们第一次展开腾飞的翅膀,父母们便要带着你们去长途跋涉了…… 我想像你们耗尽了精力的老雁,当秋风最后一次抚摩你们衰弱的翅膀, 当大地最后一次向你们展示亲切的面容,当后辈们诀别你们列队重上征程, 你们大概会平静地贴紧了泥土,安心地闭上眼睛的--你们是在追求中走完了生命之路啊! 大雁,渺小而又不凡的候鸟家族啊,请接受我的敬意! 五 雁阵又出现在湛蓝的晴空里。 我站在地上,离你们那么遥远。 然而我觉得离你们很近。 我的思绪,常常会跟着你们远走高飞……真的, 我真想像你们一样,为了心中的信念,毕生飞翔,毕生拼搏。 8.求一首 “欢送高三 迎接高一” 的诗歌在这草长莺飞的二月 在这山花烂漫的时节 我们来到烈士碑前 穿梭于静谧的小道中, 这里有我们的窃窃私语; 抚摸在冰凉的石像上, 这里仍残留着我们体温; 遥望着绵延的峰峦, 那里埋葬着我们的梦想。 穿过洁白的大衣, 我们坚持自己的诺言 ——那个曾在红旗下的壮志豪情; 汇聚在同个宿舍, 我们分享自己的快乐 ——也许那只是一个莫名的笑话。 熟悉的读书声渐行渐远, 眼前的风景变得怀念, 谁轻易敲开季节的大门, 让六月的风拂过脸庞, 扰乱平静的心波? 话语在唇间颤抖。 离别意味这什么, 是不舍还是独立, 或许是几行眼泪。 轻叠几件衣服,悄然离去, 不用诗人的方式送别, 一抹微笑, 我们只是暂时离家的孩子。 未曾离别, 我们间的距离从未变动, 即便越过千山万水, 仰望天空, 我便是那朵随影的云。 未曾离别, 我们间的友谊一如既往, 纵然时间千般交错, 紧闭双眼, 我就是那阵相思的风。 刻意挽留这些日子, 我们始终抵不过现实, 可是我们说好了, ——当六月的风掩藏世间, 我们只身飘零, 却未曾别离。 9.我的高三我做主诗歌我相信:机会是自己创造来的,不是等来的。 我的高三,我要自己做主。 硝烟散尽论英豪,狭路相逢勇者胜。 我要提起勇气,我会努力拼搏。 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 用奋斗的汗水灌注无悔的高三路。 考前不怕,考后不悔。 从容应对,倾出所能,走过风雨必现彩虹。 一个人走路走得最远的不是走得最快的,而是能够不停走路的人。 我不会半途而废,而是坚持不懈。 我相信,创造机会的人,天必助之! 我将无怨无悔! 10.急光阴飞逝,时光荏苒,匆匆间进入高三已有半年。 再有一百八十天,你们就直面高考。不论意识到还是没意识到,不论在学习状态还是没在学习状态,高考都在悄悄地逼近你。 所有真正体悟过高三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那就是:高三真好。一位拼过高三而终于跨入理想大学的学子在他一篇《梦回高三》的文章中深情地写到:“惟有大苦,方能大乐,高三乃是大苦与大乐的最佳结合,高三促进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长大,无论是身体,是思想,都有了一个飞越,失去了高三,生命就失去了一份成熟,而把握住了高三,就把握住了整个的人生”。 他在文章中用一副对联诗情画意地勾勒出了他高三的大苦大乐:“何物动人,六月杏花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这是一种经过激流险滩后的豪迈,是一种过来人的彻悟。 因此,一个成功的高三,一个“一百次摔倒一百零一次爬起来”的高三,着实让人回味,让人向往,让人热血沸腾。 下面谈几点对高三的认识: 一、高三,首先是一种精神,一种状态。 什么是高三精神?在以往高三各班的教室内,都曾挂着一张标语,上面写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有信心,特别有志气,特别有作为”。这是学校历届高三精神的真实写照。 不可想像,一个没有理想,没有志气的人,会有所作为;一个没有强大动力作支撑的人,能谈得上吃苦,而且还是特别;一个没有坚韧意志品质的人,能在“人生极处是精神”的拼杀中达到成功的彼岸,体会到苦中之乐的人生真味。因此,以咬定青山之志,鼓足信念的风帆,以饱满的精神,以激昂的斗志,以强烈的投入拼杀的渴望,以刻不容缓、只争朝夕的锐气,面对高三,是领导和老师们对同学们的殷切期望。 二、高三是信念下的执着与顽强。高三,免不了许多的考试,免不了许多的挫折与失败。 当成绩不如别人而想到前景叵测,当苦苦拼过一段后考试成绩依旧,当看到父母脸上的担忧与关注,许多人都会感到焦虑、浮躁,对自己的信心与能力产生怀疑,甚至选择放弃,自己扳倒自己。 一名学生苦心撰写一篇小说,请作家点评,作家正患眼疾,学生便将作品读给作家,读到最后一个字,学生停了下来,作家问:“结束了?”听语气似乎意犹未尽,渴望下文。 这一追问,煽起学生无比激情,立刻灵感喷发,马上接续道:“没有啊,下面更精彩”。他以自己都难以置信的构思叙述下去。 到一个段落,作家又似难以割舍地问:“结束了吗?”小说一定摄魂勾魄,叫人欲罢不能。学生更兴奋,更富于创作激情。 他不可遏制地一而再、再而三地接续。最后,电话铃响起,打断了学生的思绪。 电话找作家,急事。作家匆匆出门。 “那么没读完的小说呢?”作家莞尔:“其实你的小说早该收笔,在我第一次问你是否结束的时候就该结束。何必画蛇添足、狗尾续貂?该停则止,看来你还没把握情节脉络,尤其是缺少决断。 决断是当作家的根本。否则拖泥带水,如何打动读者”?学生追悔莫及,自认不是当作家的料。 很久以后,这年轻人遇到另一位作家,羞愧地谈及往事,谁知作家惊呼:“你的反应如此迅捷,思维如此敏锐,编造故事的能力如此强盛,这些正是成为作家的天赋呀”。可惜,这位年轻人的热情在第一位作家前碰到挫折后,习惯地选择了放弃,与成功无缘。 再给大家说一个相反的事例。帖木儿皇帝在敌人紧紧追赶时,不得不躲进了一间坍塌的破屋。 就在他为处境与前途陷入困惑和深思时,他看见一只蚂蚁吃力地背负着一粒玉米向前爬行。蚂蚁重复了69次,每一次都是在一个突出的地方连着玉米一起摔下来,它总是翻不过这个坎。 哦,到了第70次它终于成功了。这只蚂蚁的所作所为极大地鼓舞了这位处于彷徨中的英雄,使他开始对未来胜利充满希望。 面对挫折,选择放弃还是坚定不移地继续前行,取决于你对成功的向往,取决于你的执着与顽强的意志品质。这需要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有勇气剔除习惯中一切的不和谐音符。 泰国正大集团老板年事已高决定退休,准备在自己的三个儿子中选一个作接班人。他想来想去,觉得二儿子最合适,从学识、为人、才干。 于是有一天他把二儿子找来,准备和他好好谈谈。一开始他表示了对二儿子的欣赏和信任。 但老人说他惟一的忧虑是二儿子抽烟的习惯。因为根据他的经验,一般抽烟的人到45年开始健康就会走下坡路,而此时正是一个男人年富力强、事业走上坡路的时候。 如果这时有问题,自然难当重任。另外还有一个顾虑,说时他目光严肃地盯着儿子:“我认为一个人如果连抽烟这种不良习惯都不能克服,那他怎么能胜任我所托付的重任呢?”烟瘾很大的儿子一直在聚精会神地听着,手里正点着一支烟,当他听完老父亲最后一句话后,内心强烈地受到震动,他仿佛觉得从这一刻开始,自己必须有所决心,并立即付诸行动。 于是他一语不发,把手中的烟在烟灰缸里一掐,从那一刻开始,他再没有吸过一支烟。平庸与伟大往往只是在一念之间,而这一念往往要有非凡的意志努力。 有人说: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控制它的宽度;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