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歌声的诗句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2.形容“声音大”的诗句有哪些1.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2. 危柱哀弦,艳歌馀响,绕云萦水。 3.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 4. 宝马嘶归红旆动,团龙试碾铜瓶泣。 5. 草际露垂虫响遍。珠帘不下留归燕。 原诗如下: 1. 《四时田园杂兴》 年代: 宋 作者: 范成大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2. 《水龙吟·小舟横截春江》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云间笑语,使君高会,佳人半醉。危柱哀弦,艳歌馀响,绕云萦水。念故人老大,风流未减,独回首、烟波里。推枕惘然不见,但空江、月明千里。五湖闻道,扁舟归去,仍携西子。云梦南州,武昌南岸,昔游应记。料多情梦里,端来见我,也参差是。 3. 《鹧鸪天·白苎新袍入嫩凉》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 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 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4. 《满江红·照影溪梅》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照影溪梅,怅绝代、幽人独立。更小驻、雍容千骑,羽觞飞急。琴里新声风响佩,笔端醉墨鸦栖壁。是使君、文度旧知名,方相识。 清可漱,泉长滴。高欲卧,云还湿。快晚风吹赠,满怀空碧。宝马嘶归红旆动,团龙试碾铜瓶泣。怕他年、重到路应迷,桃源客。 5. 《蝶恋花·一霎秋风惊画扇》 年代: 宋 作者: 晏殊 一霎秋风惊画扇。艳粉娇红,尚拆荷花面。草际露垂虫响遍。珠帘不下留归燕。扫掠亭台开小院。四坐清欢,莫放金杯浅。龟鹤命长松寿远。阳春一曲情千万。 3.形容声音大的句子有哪些1、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2、张飞大吼一声,如雷鸣一般。 3、这声音,如同千军万马在厮杀。 4、这声音震天撼地,震耳欲聋,像打鼓一样。 5、从远处传来了天崩地裂般的响声,震耳欲聋,把人们从酣梦中惊醒。 6、操场上传来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7、大合唱的歌声清脆嘹亮,震耳欲聋。 8、刚一进入峡谷,飞驰而下的瀑布如雷霆万钧,震耳欲聋。 9、马路上,汽车的喇叭声震耳欲聋。 10、波涛的喧嚣震天动地。 11、示威群众的怒吼震天动地。 12、除夕之夜,鞭炮声震天动地,响个不停。 13、枪响靶落,十发连中,现场掌声雷动。 14、庆祝大会上彩旗飞舞,锣鼓喧天。 15、一会儿是锣鼓喧天,紧接着就是鞭炮齐鸣,真是热闹。 4.有关歌声的古诗词1: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遣悲怀·其三》2: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唐·白居易3: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4:《正月十五夜》(唐)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6:王在晋《望江台》: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 7: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8:湿了,沉淀多年的希翼9: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10: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 11: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形容唱歌好听的诗句 60句形容唱歌好听的诗句 60句。12:日观东北倾,两崖夹双石。 海水落眼前,天光摇空碧。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历。 13: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14:酒力不能久,愁恨无可医。15: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歌舞欢腾,六一儿童庆佳节;阳光灿烂,万千新花正宜人。 5.形容歌声优美的古诗句有哪些1、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2、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 3、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4、闲上西楼供远望。一曲新声,巧媚谁家唱。 5、千坊万井、斜桥曲水小轩窗。 6、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7、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8、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9、一声雍门泪承睫,两声赤鲤露鬐鬣,三声白猿臂拓颊。 10、横笛能令孤客愁,渌波淡淡如不流。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静听关山闻一叫,三湘月色悲猿啸。又吹杨柳激繁音,千里春色伤人心。 11、恰流莺花底叮咛,又孤鸿云外悲鸣,滴碎金彻雨,敲碎玉壶冰。 12、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 13、满匣冰泉咽又鸣,玉音闲澹入神清。巫山夜雨弦中起,湘水清波指下生。 14、近比流泉来碧嶂,远如玄鹤下青冥。夜深弹罢堪惆怅,露湿丛兰月满庭。 15、挪吴丝,雕楚竹,高托天风拂为曲。 6.描写歌声动听的诗句或文言文《老残游记》里有一篇,好像叫《绝唱》,描写了一位歌艺非同一般的白妞:正在热闹哄哄的时节,只见那后台里,又出来了一位姑娘,年纪约十八九岁,装束与前一个毫无分别,瓜子脸儿,白净面皮,相貌不过中人以上之姿,只觉得秀而不媚,清而不寒,半低着头出来,立在半桌后面,把梨花简了当了几声,煞是奇怪:只是两片顽铁,到她手里,便有了五音十二律以的。又将鼓捶子轻轻的点了两下,方抬起头来,向台下一盼。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连那坐在远远墙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说。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跌在地下都听得见响!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她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干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做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做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析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她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那一声的为是。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停了一会,闹声稍定,只听那台下正座上,有一个少年人,不到三十岁光景,是湖南口音,说道:“当年读书,见古人形容歌声的好处,有那‘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话,我总不懂。空中设想,余音怎样会得绕梁呢?又怎会三日不绝呢?及至听了小玉先生说书,才知古人措辞之妙。每次听他说书之后,总有好几天耳朵里无非都是他的书,无论做什么事,总不入神,反觉得‘三日不绝’,这‘三日’二字下得太少,还是孔子‘三月不知肉味’,‘三月’二字形容得透彻些!”旁边人都说道:“梦湘先生论得透辟极了!‘于我心有戚戚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