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歌声

1.诗经中是否有描写歌声的句子如果有,请附上

作品原文

编辑

伐檀

坎坎1伐檀兮,寘2之河之干3兮,河水清且涟4猗5。

不稼6不穑7,胡8取禾9三百10廛11兮?

不狩12不猎,胡瞻(zhān)尔庭有县13貆14兮?

彼君子15兮,不素餐16兮!

坎坎伐辐17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18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19兮?

不狩不猎,胡瞻20尔庭有县特21兮?

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22兮,河水清且沦23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24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

彼君子兮,不素飧25兮![3]

注释译文

编辑

词句注释

坎坎:象声词,伐木声。

寘:同“置”,放置。

干:水边。

涟:即澜。

猗(yī):义同“兮”,语气助词。

稼(jià):播种。

穑(sè):收获。

胡:为什么。

禾:谷物。

三百:意为很多,并非实数。

廛(chán):通“缠”,古代的度量单位,三百廛就是三百束。

狩:冬猎。猎,夜猎。此诗中皆泛指打猎。

县(xuán):通“悬”,悬挂。

貆(huán):猪獾。也有说是幼小的貉。

君子:此系反话,指有地位有权势者。

素餐:白吃饭,不劳而获。

辐:车轮上的辐条。

直:水流的直波。

亿:通“束”。

瞻:向前或向上看。

特:三岁大兽。

漘(chún):水边。

沦:小波纹。

囷(qūn):束。一说圆形的谷仓。

飧(sūn):熟食,此泛指吃饭。[2] [4]

白话译文

砍伐檀树声坎坎啊,棵棵放倒堆河边啊,河水清清微波转哟。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往家搬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猪獾悬啊?那些老爷君子啊,不会白吃闲饭啊!

砍下檀树做车辐啊,放在河边堆一处啊。河水清清直流注哟。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要独取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兽悬柱啊?那些老爷君子啊,不会白吃饱腹啊!

砍下檀树做车轮啊,棵棵放倒河边屯啊。河水清清起波纹啊。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要独吞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挂鹌鹑啊?那些老爷君子啊,可不白吃腥荤啊![3]

创作背景

编辑

这里将此篇作为反剥削诗歌看,对于当时的社会性质及诗人身份,因史料不足难以确认,姑且保留《诗经选注》的看法,即:

一群伐木者砍檀树造车时,联想到剥削者不种庄稼、不打猎,却占有这些劳动果实,非常愤怒,于是你一言我一语地提出了问责。[2]

2.、如何理解《诗经》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意思是:立志未遂的人,总想表达完他所想要讲的话;做工出力的人,应该歌唱出他所做过的事。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扩展资料:产生年代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最早的记录为西周初年,最迟产生的作品为春秋时期,上下跨度约五六百年。

产生地域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南到长江北岸,分布在陕西、甘肃、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湖北等地。 经文史专家考定,《诗经》中的作品是在周武王灭商(前1066年)以后产生的。

《周颂》时代最早,在西周初年产生,是贵族文人作品,以宗庙乐歌、颂神乐歌为主,也有部分描写农业生产。《大雅》是周王朝盛隆时期的产物,是中国上古仅存的史诗。

关于《大雅》这十八篇的创作年代,各家说法不同:郑玄认为《文王之什》是文王、武王时代的诗,《生民之什》从《生民》至《卷阿》八篇为周公、成王之世诗。朱熹认为:“正《大雅》多周公制作时所定也。”

但均认为“正大雅”是西周初年之诗。 《小雅》产生于西周晚年到东迁以后。

《鲁颂》和《商颂》都产生在周室东迁(前770年)以后。 参考资料:《诗经》-百度百科。

3.《诗经》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琴瑟在侧,莫不静好

1、“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意思是: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

出自:三国曹操《短歌行》

原文: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译文:

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的岁月有多少。好比晨露转瞬即逝,逝去的时光实在太多!宴会上歌声慷慨激昂,心中的忧愁却难以遗忘。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豪饮美酒。

有学识的才子们啊,你们令我朝夕思慕。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在原野吃着艾蒿。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心中深深的忧思,喷涌而出不能停止。远方宾客穿越纵横交错的田路,屈驾前来探望我。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重温那往日的恩情。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与我。

2、琴瑟在侧,莫不静好

意思:原意是女弹琴来男鼓瑟,和谐美满在一块,形容夫妻间幸福美满的生活。

出自:春秋佚名 诗经《国风·郑风·女曰鸡鸣》

原文: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译文:

女说:“公鸡已鸣唱。”男说:“天还没有亮。不信推窗看天上,启明星已在闪光。”“宿巢鸟雀将翱翔,射鸭射雁去芦荡。”

“野鸭大雁射下来,为你烹调做好菜。佳肴做成共饮酒,白头偕老永相爱。”女弹琴来男鼓瑟,和谐美满在一块。

扩展资料:

1、《短歌行》是汉末政治家、文学家曹操以乐府古题创作的两首诗。通过宴会的歌唱,以沉稳顿挫的笔调抒写诗人求贤如渴的思想感情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借礼赞周文王、齐桓公、晋文公坚守臣节的史事,申明自己只有扶佐汉室之志,决无代汉自立之心。两诗珠联璧合,庄重典雅,内容深厚,感情充沛。

其政治内容和意义完全熔铸于浓郁的抒情意境中,全面展现了曹操的人格、学养、抱负和理想,充分显示了其雄深雅健的诗品。

2、《国风·郑风·女曰鸡鸣》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现代学者多数认为这是赞美青年夫妇和睦的生活、诚笃的感情和美好的人生心愿的诗。

此诗是一首极富情趣的对话体诗,通过夫妻对话的形式,表现了和睦的家庭生活以及夫妻间真挚的爱情。对话由短而长,节奏由慢而快,情感由平静而热烈。

人物个性也由隐约而鲜明。诗中除夫妻对话,还有诗人旁白,整首诗就像一幕短剧,生动逼真,情趣盎然。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女曰鸡鸣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短歌行

4.【聆听歌声】作文

聆听童年的歌声送花表扬 共计0人送花 保存到QQ书签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童年是五颜六色的,它有着绚丽的色彩,无邪的笑容,酸甜苦辣的味道。

童年的我们是幼稚的,是天真的,是快乐的,童年是什么样子的呢?我托着腮反复咀嚼着这个问题。想着想着,一幅幅七彩的童年绘图便浮现在我眼前。

那是一个很安静的夜晚,昆虫们的叫声显得格外响亮。 我和嫣并排着走在一条静悄悄的小路上。

风吹过,那些高大挺秀的树“沙沙”地响了起来,它们的身子稍微倾斜了一下,但却未挡住那深蓝的天空和那皎洁的月光。 此时,花儿也睡。

噢,你可以想象得出这是一个多么多么宁静的夜晚,而这句话,我只能用轻轻的口吻告诉你。 再瞧一下星空,那点缀着无数颗星星的星空,曾是两个小孩梦中理想的天空。

再往下看,你会发现两个洁白的小点,宛如两片轻纱似的树叶,我又得轻轻地告诉你,那是嫣和我。 咦?她们在说什么?请用心地听: “一、二、三、四、五……” “不对不对,你看,又消失了一颗!” 你明白了她们在干什么吗?对呀,她们在数星星。

天上的星星一眨一眨的,引起了她们的好奇。 在童年的时光里聆听和观察是我觉得最惬意的事情。

我仔细地听,我听到可星星们轻轻的歌唱,我听到了昆虫们的喃喃细语,我听到了树悄悄地呼唤…… 随手摇一摇风铃,我都会用心地聆听,聆听那娓娓动听的声音,“丁冬??丁冬”,像小溪潺潺流动的声音,多么美妙的音符。 我和嫣一边聆听着星星的轻唱的谱曲,一边数着星星,那星星一眨一眨的,是我们明亮的眼睛。

那已是童年的回忆了。我轻轻地闭上眼睛,痴痴地聆听,聆听用童年音符谱的曲,那是我听过最好听的声音。

感谢上帝能给我聆听的能力,让我能静静地,痴痴地聆听来自童年色彩的天籁之音!中秋之夜。夏末的湿热还未散尽,蝉蛙在沾带着夜露的草叶间清唱。

圆圆的满月已经升到了当空,浅浅的月影像婆娑的桂树,与稀疏的星光缠绵。我们一家人坐在客厅里,看着中秋晚会,其乐融融。

从阳台上可以看到窗外的月亮,以及月下的人行道和来鹤台广场。此时,广场和小道上万分寂静,空无一人。

电视里,刘欢在深情地演唱《弯弯的月亮》,一曲终了,一家三口无不陶醉其中。但是,窗外传来了一阵歌声,打破了美好的气氛,那歌声嘶哑着,已经听不出曲调,与其说是在唱,不如说是在嘶喊。

歌声由远及近,朝窗外望去,是个农民工模样的男人,走路东倒西歪,似乎是个醉汉。他的歌声伤感而又苍凉,音色干瘪却很响亮,还隐隐约约带些哭腔。

那首歌我也会唱,但我从没有听过如此动情的一首女人家唱的小调,竟被这样一个粗汉唱得演唱,那唱歌的人深深打动了我。我于是也唱起来。

“月亮走,我也走……啊……天上云追月,地上风吹柳……啊……晚风悠悠吹,小河静静流……”这般动人。我停下来,听他唱,生怕他走远,以后便在听不到。

但奇怪的是,他在路边的墙根坐下来,然后,像个孩子一般,抽咽,啜泣,嚎啕大哭。头上的月亮,冷漠地看着他,隐入薄云。

我听到的,不仅是歌声,更是心声,歌声越高,心事越重;我看到的,不仅是明月,更是思念,月儿越圆,思恋越浓。原来,当我的心被幸福填满时,还有人的心是空空的。

楼下那人安静了片刻,站起来,拍拍身上的尘土,继续向前走:“月亮走,我也走,我送阿哥到村口……”而那轮冰冷的月亮,慢慢地 从云絮中发出了温暖而柔和的光芒,静静地,洒在了他的身上。真美!聆听,听到了感动,听到了思念,听到了爱,听到了永远。

——题记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河边的芦苇青苍苍,洁白的露水凝成霜。所说的这个意中人,就在河水的那一边。

逆着水追赶她,道路艰险又长;顺着水追随她,她像在水中央……这声音,不就是那深遂悠远的歌声吗?那源自《诗经》中优美动听的旋律。《诗经》源于民间,源于那些朴实的劳动者,倾听他们的劳动,倾听他们的爱情,那些纯洁美丽的故事在《诗经》中浅浅地唱着。

“采采苤苡,薄言掇之。采采苤苡,薄言捋之。”

那些劳动妇女们,在采摘苤苡时的喜悦与笑声汇成了一首歌,聆听它时,我感受到她们在劳动中得到的无限快乐。“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得关,载笑载言。”那是天真的女子,对“氓”的痴迷。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女子沉迷于男子不可脱身。聆听这道《氓》,感受到的是女子被氓被叛的深深无奈之情,而坚强的女子以“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吟唱这支悲泣之歌。

聆听之中她的凄婉坚贞感动着我。而这仅仅只是《诗经》中的一小部分,诗经更以其“雅”、“颂”另外两部分向后人讲诉了贵族祭祀、祈祷丰年、歌颂祖德,更有帝王贵族之颂歌。

倾听《诗经》,令我感受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最朴实、纯洁的情感;倾听《诗经》,我从中学会了“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的报恩之心。它是中国唯一一部脱去了脂粉与欲俗气的情感文学圣典。

作为民族青春时代的自由生活经历的真实记录,它昭示后人主体精神自由的美好与它存在的意义。在学习诗歌中,我学习《。

5.诗经那几句唱出了锦墨什么心事

《诗经·召南·草虫》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翻译:

草虫喓喓鸣,阜螽随声跳。不见心上人,心中乱糟糟。

只要见到他,**有浓情,我心就平静。

爬到南上上,前去采蕨苗。不见心上人,心中忧戚戚。

只要见到他,情谊相交接,我心就欢悦。

爬到南山破,前去采薇叶。不见心上人,心中悲切切。

只要见到他,两情同欢乐,我心才平和。

亲 这是全文翻译,亲自己看看吧

6.描写女子美貌、歌声、舞蹈的诗词曲,还有古代的乐诗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唐.杜甫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壮其蔚岐;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 开元五载,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浏漓顿锉,独出冠时。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晓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孙一人而已。玉貌锦衣,况余白首。今兹弟子,亦匪盛颜。既辨其由来,知波澜莫二。抚事慷慨,聊为《剑器行》。 往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即公孙可知矣。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烁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鸿洞昏王室。

梨园子弟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

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萧瑟。

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1、舞转回红袖,

歌愁敛翠钿。

满堂开照曜,

分座俨婵娟。

2、《水龙吟》— 宋.吕同老

素肌不污天真,晓来玉立瑶池里。亭亭翠盖,盈盈素靥,时妆净洗。太液波翻,霓裳舞罢,断魂流水。甚依然、旧日浓香淡粉,花不似,人憔悴。欲唤凌波仙子。泛扁舟、浩波千里。只愁回首,冰帘半掩,明珰乱坠。月影凄迷,露华零落,小阑谁倚。共芳盟,犹有双栖雪鹭,夜寒惊起。

3、《采莲舞》

蕊宫阆苑。听钧天帝乐,知他几遍。争似人间,一曲采莲新传。柳腰轻,莺舌啭。逍遥烟浪谁羁绊。无奈天阶,早已催班转。却驾彩鸾,芙蓉斜盼。愿年年,陪此宴。

4、唐.薛能《柘枝词》

楼台新邸第,

歌舞小婵娟。

急破催摇曳,

罗衫半脱肩。

5、唐.顾况《王郎中妓席五咏·舞》

汗新装画不成,

丝催急节舞衣轻。

落花绕树疑无影,

回雪从风暗有情。

6、唐.李白《高句骊》

金花折风帽,

白马小迟回。

翩翩舞广袖,

似鸟海东来。

7、晚唐.李群玉《绿腰》

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

华筵九秋暮,飞袂拂云雨。

翩如兰苕翠,宛如游龙举。

越艳罢前溪,吴姬停白苕。

慢态不能穷,繁姿曲向终。

低回莲破浪,凌乱雪荣风。

堕珥时流盼,修裾欲朔空。

唯愁捉不住,飞去逐惊鸿。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