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①上片从空间落墨,下片从时间着笔;②上片借景物描写渲染愁绪,下片用心理描写表达愁绪(或直接抒写离别的痛苦)。 (2)这首词上片使用了“半竿”“两行”“一叶”等数量词,描写那西沉的太阳只剩半根竹竿那么高了;两行新雁越飞越远,飞往南方老家去了;眼前的这一条小船,就要载着我的朋友(或朗君)别我而去了。数量词表达准确,对仗工整,使离别之景饱含愁情。下片使用了“今宵”“明朝”“后日”这些时间词,巧用“今、明、后”写时间的推移,配以“宵、朝、日”三字,则又有了夜晚、早晨、白天的变化,在虚实结合中渲染了无尽的愁思。(意对即可)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眼儿媚贺铸萧萧江上荻花秋,做弄小题1:①拟人。写荻花好像有意做出忧愁的模样,为离人平添许多愁思;②排比。用西沉的落日、南归的大雁、飘零的扁舟,渲染离别的伤情;③借景抒情。用白茫茫的荻花,西沉的落日、南归的大雁、飘零的扁舟,表现离别的愁绪。④裂锦。(只要答出3点即可) 小题2:这句词的意思是,在这即将别离的时刻,只有一醉才能暂时解除心中的忧愁。作者借醉解愁,突出了离愁之重,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小题1: 试题分析:上片以江边送别所见的景物烘托别离时的愁绪。江上芦苇都已开满了白花,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那无可奈何地随风晃动的姿态,萧萧瑟瑟的凄切声响,好像是有意做弄出许多忧愁的样子,给已经愁肠百结的离人平添了许多愁思。抬眼望去,那西沉的太阳,恹恹地在落下去,只剩半根竹竿那么高了;那从天际飞来的两行新雁,愈飞愈远,飞往南方的老家去了;眼前停靠着的这一条船,就要载着词人的朋友(也许是心上人)别去了。 小题2: 试题分析:下片进一步分写别前、别时,别后的心理活动。词人说:我们之间的别离一直是我担心的事情,我常常怕你离我先去。眼下,别离,无情地来临了,在这即将分手的时刻,只有拼一醉才能暂时解除心中的烦忧。今天晚上,我的眼前还是一个活泼泼的你;到了明天,你的模样就只能活在我的心里;到了后天啊,想你、念你而又看不见你、喊不应你,我只能紧蹙双眉,忍受无休止的离愁的煎熬了,这怎能不教人心酸肠断呢! 3.词牌“眼儿媚”的来历眼儿媚【眼儿媚、秋波媚】 又名《秋波媚》。 四十八字,前片三平韵,后片两平韵。 【定格】 平仄平平仄平平(韵),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名称: 眼儿媚 作者: 范成大 主题 主题词或关键词: 宋词 栏目关键词: 宋词三百首 体裁: 词 年代: 南宋 内容介绍 原文 眼儿媚① 范成大 酣酣日脚紫烟浮②,妍暖破轻裘。 困人天色,醉人花气,午梦扶头③。 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纹愁。 溶溶泄泄④,东风无力,欲避还休。 〔注释〕 ①眼儿媚:因张孝祥词“今宵眼底,明朝心上,后日眉头”句而得名。 ②酣酣:指太阳如醉。 ③扶头:扶头卧于车中。 ④溶溶泄泄:春水荡漾的样子。 赏析 〔赏析〕 这首词先写雨后初晴,人在暖日中欲睡,天色困人,花香醉人。 “春慵”如“春水”,比喻奇巧。后四句将困春的神态均刻画得十分形象。 眼儿媚 无名氏 萧萧江上荻花秋,做弄许多愁。 半竿落日,两行新雁,一叶扁舟。 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休。 今宵眼底,明朝心上,后日眉头。 无名氏词作鉴赏 这是一首写离情别绪的词。 上片以江边送别所见的景物烘托别离时的愁绪。 饯行的酒席大约是设在江畔,只见江上芦苇都已开满了白花,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那无可奈何地随风晃动的姿态,萧萧瑟瑟的凄切声响,好像是有意做弄出许多忧愁的样子,给已经愁肠百结的离人平添了许多愁思。抬眼望去,那西沉的太阳,恹恹地在落下去,只剩半根竹竿那么高了;那从天际飞来的两行新雁,愈飞愈远,飞往南方的老家去了;眼前停靠着的这一条船,你就要载着我的朋友(也许是心上人)别我而去了。 下片进一步分写别前、别时,别后的心理活动。我们之间的别离一直是我担心的事情,我常常怕你离我先去。 眼下,别离,无情地来临了,在这即将分手的时刻,只有拼一醉才能暂时解除心中的烦忧。今天晚上,我的眼前还是一个活泼泼的你;到了明天,你的模样就只能活在我的心里;到了后天啊,想你、念你而又看不见你、喊不应你,我只能紧蹙双眉,忍受无休止的离愁的煎熬了,这怎能不教人心酸肠断呢! 这首词没有采用夸张的手法,基本上用白描,只四十八个字,便将别离的愁绪倾诉得相当充分,很有感染力。 透过悲切凄清的愁绪,可以感受到送别人与远行者之间深挚的感情。 眼儿媚·秋闺 刘基 萋萋烟草小楼西, 云压雁声低。 两行疏柳, 一丝残照, 万点鸦栖。 春山碧树秋重绿, 人在武陵溪。 无情明月, 有情归梦, 同到幽闺。 现代作品 眼儿媚 [周文齐] 盈盈秋水不时流,终是孩儿,相顾还含羞。 雪里相逢,柔情难诉,如梦悠悠。 千情万绪总不尽,及至见时,却又难启口。 一时告别,几时再见?不忍分手。 【作者:朱淑真】 【年代:宋朝\代】 【诗文】: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 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 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注释】: ①轻柔:形容风和日暖。 【评解】 这首小词,通过春景的描写,宛转地抒发了惜春情绪。上片写风和日丽,百花飘香, 而转眼清明已过,落花飞絮,云锁朱楼,令人不堪回首。 下片写午梦初醒,绿窗闻莺, 声声唤起春愁。结尾三句,构思新巧,含蕴无限。 全词语浅意深,辞淡情浓。清新和婉, 别具一格。 ------------------------- 朱淑真是一位多愁善感的女词人,这首词写一位闺中女子(实际上是作者自己)在明媚的春光中,回首往事而愁绪万端。 上片“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两句,描绘出一幅风和日丽 ,花香怡人的春日美景。 “迟迟春日”语出《诗经·七月 》“春日迟迟”,“迟迟”指日长而暖。“弄轻柔”三字 ,言和煦的阳光在抚弄着杨柳的柔枝嫩条。 秦观《江城子》词 :“西城杨柳弄春柔。”“弄”字下得很妙,形象生动鲜明。 对此良辰美景,主人公信步走在花间小径上,一股暗香扑鼻而来,令人心醉,春天多么美好啊!但是好景不长,清明过后,却遇上阴霾的天气,云雾笼罩着朱阁绣户,犹如给女主人公的内心罩上了一层愁雾,使她想起了一段不堪回首的伤心往事。看来开头所写的春光明媚,并不是眼前之景,而是已经逝去的美好时光。 不然和煦的阳光与云雾是很难统一在一个画面上,也很难发生在同一时间内。“云锁朱楼”的“ 锁”字,是一句之眼,它除了给我们云雾压楼的阴霾感觉以外,还具有锁在深闺的女子不得自由的象喻性 。 “锁”字蕴含丰富,将阴云四布的天气、深闺女子的被禁锢和心头的郁闷,尽括其中。 下片着重表现的是女主人公的春愁。 这种春愁是由黄莺的啼叫唤起的。大凡心绪不佳的女子,最易闻鸟啼而惊心,故唐诗有“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之句。 试想一个愁绪万端的女子 ,在百无聊赖之时,只好在午睡中消磨时光,午睡醒来,听到窗外莺声巧啭。不禁唤起了她的春愁。 黄莺在何处啼叫呢?是在绿杨影里,还是在海棠亭畔,抑或是在红杏梢头呢?自问自答,颇耐人玩味。 这首词笔触轻柔细腻,语言婉丽自然。 作者用鸟语花香来反衬自己的惆怅 ,这是以乐景写哀的手法。作者在写景上不断变换画面,从明媚的。 4.求这首词的整首和翻译被耶律乙辛等人诬陷,在这即将分手的时刻:萧观音 朝代:我们之间的别离一直是我担心的事情,我常常怕你离我先去。 眼下这是两首古人作品 前者作者不知 是无名氏 后者作者是萧观音【作品名称】眼儿媚·萧萧江上荻花秋 【创作年代】宋 【作者姓名】无名氏 【作品体裁】词[编辑本段]原文 眼儿媚 萧萧江上荻花秋,做弄许多愁。半竿落日。 词人说。她爱好音乐,忍受无休止的离愁的煎熬了,这怎能不教人心酸肠断呢! 这首词没有采用夸张的手法,基本上用白描。 饯行的酒席大约是设在江畔,只见江上芦苇都已开满了白花,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那无可奈何地随风晃动的姿态,萧萧瑟瑟的凄切声响,好像是有意做弄出许多忧愁的样子,给已经愁肠百结的离人凭添了许多愁思。抬眼望去,那西沉的太阳,恹恹地在落下去,只剩半根竹竿那么高了、念你而又看不见你、喊不应你;那从天际飞来的两行新雁。 [1][编辑本段]词牌 【眼儿媚】 又名《秋波媚》,就要载着词人的朋友(也许是心上人)别去了。 下片进一步分写别前、别时,我只能紧蹙双眉: 类型: 回心院剔银灯,须知一样明。 偏是君来生彩晕,对妾故作青荧荧。剔银灯,待君行。 萧观音(1040~1075) 辽代女作家。辽道宗耶律洪基懿德皇后,死后追谥宣懿,善琵琶:回心院 作者,别后的心理活动,别离,无情地来临了。 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休。今宵眼底。 --------------------------------------------------------------------------------诗词名:辽 体裁。双调四十八字,平韵格,前片三平韵,后片两平韵。 [2][编辑本段]赏析 这是一首写离情别绪的词;到了明天,你的模样就只能活在我的心里;到了后天啊,想你,只四十八个字,便将别离的愁绪倾诉得相当充分,很有感染力。透过悲切凄清的愁绪,我的眼前还是一个活泼泼的你,工诗,能自制歌词。 曾作《伏虎林应制》诗,愈飞愈远,飞往南方的老家去了;眼前停靠着的这一条船。 上片以江边送别所见的景物烘托别离时的愁绪,抒发幽怨怅惘心情。 太康初年,两行新雁,一叶扁舟,只有拼一醉才能暂时解除心中的烦忧。今天晚上、《君臣同志华夷同风应制》诗等,被道宗誉为女中才子。 后来,明朝心上,后日眉头,由于谏猎秋山被疏,作《回心院》词10首,可以感受到送别人与远行者之间深挚的感情。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小题1:写词人的离别之愁和相思之苦。(“离别”“相思”各1分。) 小题2:连用叠字。(2分)“淡淡”“潇潇”烘托了沉闷、迷濛、凄冷气氛(2分),“暮暮”“朝朝”表达了作者绵长无尽的相思(2分)。 试题分析: 小题1:这是一道意象的题目,意象为意境服务,意境又为情感服务,词的尾句是以景结情,那三个意象的叠加实际是要表达情感,情感在诗句中已经十分明显,抓住“愁”“别”“相思”三个词语很容易找到。 小题2:这是一道炼字的题目,前提是先找到和《声声慢》在用字方面的共同点,考的是叠音词,叠音词的类型主要有“摹形”“拟声”“重叠”,“淡淡”是“摹形”,“萧萧”是“拟声”,主要是使描写的景物更加形象,更便于渲染气氛,“暮暮”“朝朝”是“重叠”,其作用是强调情感。综合这些,分析这些词语创设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即可。 6.带萧字的古诗句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作者:李清照 原文: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雪梅香·景萧索 作者: 原文: 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 临风。想佳丽,别后愁颜,镇敛眉峰。可惜当年,顿乖雨迹云踪。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无憀恨、相思意,尽分付征鸿。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作者:李清照 原文: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菩萨蛮·萧萧几叶风兼雨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蓼萧 作者:佚名 蓼彼萧斯,零露湑兮。既见君子,我心写兮。燕笑语兮,是以有誉处兮。蓼彼萧斯,零露瀼瀼。既见君子,为龙为光。其德不爽,寿考不忘。蓼彼萧斯,零露泥泥。既见君子,孔燕岂弟。宜兄宜弟,令德寿岂。蓼彼萧斯,零露浓浓。既见君子,鞗革忡忡。和鸾雍雍,万福攸同。 贺铸 眼儿媚·萧萧江上荻花秋 作者:贺铸 萧萧江上荻花秋,做弄许多愁。半竿落日,两行新雁,一叶扁舟。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休。今宵眼底,明朝心上,后日眉头。 忆秦娥·秋萧索 作者:黄机 秋萧索。梧桐落尽西风恶。西风恶。数声新雁,数声残角。 离愁不管人飘泊。年年孤负黄花约。黄花约。几重庭院,几重帘幕。 眼儿媚·愁云淡淡雨萧萧 作者:石孝友 愁云淡淡雨萧萧,暮暮复朝朝。别来应是,眉峰翠减,腕玉香销。小轩独坐相思处,情绪好无聊。一丛萱草,数竿修竹,几叶芭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