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和挖掘人才有关的诗句

1.关于要挖掘人才的名言

1、怀才就像怀孕,时间久了才能看出来。

——易中天 2、最漂亮的聘礼就是才干。——巴尔扎克 3、文辞犹金石也,志识炉锤也。

——清·章学诚 4、文以识为主,认题立意,非识之高卓精审,无以中要。——清·刘熙载 5、消化,是吃东西的标准;能力,是干工作的尺度。

——藏族 6、胸中历历着千年,笔下源源赴百川。——宋·魏衍 7、胸中书富五车,笔下句高千古。

——明·冯梦龙 8、学者以识为主,以才为辅之。——明·许学夷 9、一个人不可能把所有的才能都集中在自己的身上。

——司汤达 10、意匠如神变化生,笔端有力任纵横。——宋·戴复古 11、在世界的前进中起作用的不是我们的才能,而是我们如何运用才能。

——布雷斯福德·罗伯逊 12、在一个有才能的人的背后,总是有别的有才能的人。——英国 13、知道事物就该是什么样,说明你是聪明的人;知道事物实际上是什么样,说明你是有经验的人;知道怎样使事物变得更好,说明你是有才能的人。

——狄德罗 14、只有那些晓得控制他们的缺点,不让这些缺点控制自己的人才是强者。——巴尔扎克 15、只有你先自信,别人才会信你。

——佚名 16、每个人都会犯错,但是,只有愚人才会执过不改。——西塞罗 17、每个人都有才能,但才能被引入歧途时,勇气却很少跟它共存。

——埃里查·约格 18、每个人都有靠自己的本事而受人尊重的。——伊索 19、能轻而易举地做别人以为困难的事,乃是有才能的标志;能做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则是天才的标志。

——阿米艾尔 20、青年人首先要树雄心,立大志,其次就要决心为国家人民作一个有用的人才;为此就要选择一个奋斗的目标来努力学习和实践——。吴玉章 21、才能是上帝赏赐的无从之宝千万别毁了它。

——果戈里 22、才能是在寂静中造就,而品格则是在世间汹涌波涛中形成。——歌德 23、轻易地完成别人难以完成的工作是才能;完成有才能的人力所不能及的工作是天才。

——阿米尔 24、荣誉感是一种优良的品质,因而只有那些禀性高尚积极向上或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具备。——爱迪生 25、荣誉和财富,若没有聪明才智,是很不牢靠的财产。

——德谟克利特 26、如果你盼望有所成功,就得根据自己的才能。——苏联 27、生之本质在于死,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蒙田 28、诗必兼才、学、识三者。——清·方东树 29、世界上有许多好书,但这些书仅仅对那些会读它们的人才是好的。

——皮丁 30、才能它本身不就是痛苦吗?——托马斯·曼 31、聪明才智是拨动社会的杠杆。——巴尔扎克 32、大凡不亲手挣钱的人,往往不贪财;亲手赚钱的人才有一文想两文。

——柏拉图 33、独创性并不是首次观察某种新事物,而是把旧的、很早就是已知的,或者是人人都视而不见的事物当新事物观察,这才证明是有真正的独创头脑。——尼采 34、富贵寓于才能之中,而不在财产之中。

——伊朗 35、何以称英雄?识以领其先。——清·袁枚 36、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莎士比亚 37、检验一个人是否具备某种职业才能,就是看他能否热爱其中包含的枯燥劳动。——洛根·皮尔索尔·史密斯 38、见识到那里,字句亦随到那里。

——清·徐增 39、埋没在底层的人才真正值得敬重,他一辈子辛勤,一辈子奔忙,不求声誉和光荣,只有一种思想给他鼓动,为公众利益而劳动。——克雷洛夫 40、所谓独创的能力,就是经过深思的模仿。

——伏尔泰 41、才学识三长,识为尤重。——清·刘熙载 42、创举促进创造力的发展。

——歌德 43、所有真正的才能都是机敏。——特恩 44、替才能开路。

——拿破仑 45、才能存在于悟性之中,它常常可以由遗传获得;天才把理性和想象力变成行动,很少以至根本没有遗传的可能(柯尔律治)才能和天才的差别就如同泥瓦和雕塑家的差别。——英格索尔 46、才能是长期努力的报酬。

——福楼拜 47、天才是智力的特殊表现。——巴尔扎克 48、天赋是埋藏在矿里的黄金,才能是挖掘矿藏的矿工。

——蔡平 49、只有受过教育的人才是自由的。——爱比克泰德 50、才华需要同情,需要有人了解。

——陀思妥耶夫斯基 51、才华总是通过独立的(精神上的)活动才能成长起来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52、只有这亲的人才配生活和自由,假如他每天为之而奋斗。

——歌德 53、自然对无能的人是鄙视的,她对有能力的、真实的、纯粹的人才屈服,才泄露她的秘密。——歌德 54、自然对于无能的人是鄙视的,而对有能力的人才泄露她的秘密。

——德国 55、纵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金·元好问 56、最可贵的一种才能是,在用一个词就能说清楚的地方从来不用两个词。

——托马斯·杰弗逊 57、不要把分数看重了,要把精力集中在培养训练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58、做将军需要的才能与做士兵需要的才能大相径庭。

——利维 此类大概就是您需要的了 望采纳 幸苦了一些。

2.和人才有关的诗句

1 《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我昔学诗未有得,残余未免从人乞。

力孱气馁心自知,妄取虚名有惭色。

四十从戎驻南郑,酣宴军中夜连日。

打球筑场一千步,阅马列厩三万匹。

华灯纵博声满楼,宝钗艳舞光照席。

琵琶弦急冰雹乱,羯鼓手匀风雨疾。

诗家三味忽见前,屈贾在眼元历历。

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

世间才杰固不乏,秋毫未合天地隔。

放翁老死何足论?《广陵散》绝还堪惜。

这首《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是诗人自述诗歌创作发展之路的诗,亦即是诗人成才过程的回顾总结。正是投军西北,参与军机,投入朝廷内外的政治斗争,丰富了他的生活,使他领悟到了诗中“三味”,成为有独特风格的杰出诗人。陆游这首诗所形象提示的,正是“实践出人才”这一人才成长的规律。

2 已亥杂诗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注释]

1.这是《已亥杂诗》中的第二百二十首。九州:中国。

2.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3.恃(sh):依靠。

4.喑(yīn):哑。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究:终究、毕竟。

5.天公:造物主。重:重新。抖擞:振作精神。

6.降:降生。

[解说]

“万马齐喑究可哀”一句,深刻地表现了龚自珍对清朝末年死气沉沉的社会局面的不满,因此他热情地呼唤社会变革,而且认为这种变革越大越好,大得该像惊天动地的春雷一样。他又认为实行社会变革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所以他热情地呼唤:天公啊!请你抖擞精神,把各式各样的人才都赐给我们吧。

3 品古诗论人才

在古诗中,论人才的诗篇很多,今天品读,仍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求贤若渴为强国。在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已有周文王善于求贤的记载:“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见《诗经·大雅·文王》)周文王尊贤礼士,身边贤才济济,在位五十年,国势强盛。战国时期,燕昭王筑台招贤的佳话屡屡入诗:陈子昂《蓟丘览占》诗云:“隗君亦何幸,遂起黄金台。”李白《古风》:“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可谓求才若渴:“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培养人才要放手在实践中去锻炼。《离骚》中屈原以香草为喻,寄寓了广育人才的理想:“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屈原希望“冀枝叶之峻茂”,主张“举贤而授能。”柳宗元则以树木为喻,对人才的缺乏培养表示忧虑,他在《行路难》中说:“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论。”陆游对人才的培养和放手使用是直抒胸臆:“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宵战风雨。”(见《苦笋》)他主张对人才要在实践中培养。

要善于在一定的环境中识别人才。唐太宗《赐萧踽》:“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以及白居易的《放言》:“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主张时间考验人才。左思《咏史》:“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主张从民间发现人才。

在用才上要扬长避短、量才适用。屈原《楚辞·卜居》:“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其喻意是人才各有长短,在使用上不必求全。清代顾嗣协《杂兴》:“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以比喻的手法,形象而生动地阐明了一条重要的用人原则:扬长避短,因才适用。

3.关于人才的诗句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江山代有人才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已亥杂诗

龚自珍

九州来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李白《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李白《行路源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zd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收起

4.关于要挖掘人才的名言

1、怀才就像怀孕,时间久了才能看出来。

——易中天 2、最漂亮的聘礼就是才干。——巴尔扎克 3、文辞犹金石也,志识炉锤也。

——清·章学诚 4、文以识为主,认题立意,非识之高卓精审,无以中要。——清·刘熙载 5、消化,是吃东西的标准;能力,是干工作的尺度。

——藏族 6、胸中历历着千年,笔下源源赴百川。——宋·魏衍 7、胸中书富五车,笔下句高千古。

——明·冯梦龙 8、学者以识为主,以才为辅之。——明·许学夷 9、一个人不可能把所有的才能都集中在自己的身上。

——司汤达 10、意匠如神变化生,笔端有力任纵横。——宋·戴复古 11、在世界的前进中起作用的不是我们的才能,而是我们如何运用才能。

——布雷斯福德·罗伯逊 12、在一个有才能的人的背后,总是有别的有才能的人。——英国 13、知道事物就该是什么样,说明你是聪明的人;知道事物实际上是什么样,说明你是有经验的人;知道怎样使事物变得更好,说明你是有才能的人。

——狄德罗 14、只有那些晓得控制他们的缺点,不让这些缺点控制自己的人才是强者。——巴尔扎克 15、只有你先自信,别人才会信你。

——佚名 16、每个人都会犯错,但是,只有愚人才会执过不改。——西塞罗 17、每个人都有才能,但才能被引入歧途时,勇气却很少跟它共存。

——埃里查·约格 18、每个人都有靠自己的本事而受人尊重的。——伊索 19、能轻而易举地做别人以为困难的事,乃是有才能的标志;能做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则是天才的标志。

——阿米艾尔 20、青年人首先要树雄心,立大志,其次就要决心为国家人民作一个有用的人才;为此就要选择一个奋斗的目标来努力学习和实践——。吴玉章 21、才能是上帝赏赐的无从之宝千万别毁了它。

——果戈里 22、才能是在寂静中造就,而品格则是在世间汹涌波涛中形成。——歌德 23、轻易地完成别人难以完成的工作是才能;完成有才能的人力所不能及的工作是天才。

——阿米尔 24、荣誉感是一种优良的品质,因而只有那些禀性高尚积极向上或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具备。——爱迪生 25、荣誉和财富,若没有聪明才智,是很不牢靠的财产。

——德谟克利特 26、如果你盼望有所成功,就得根据自己的才能。——苏联 27、生之本质在于死,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蒙田 28、诗必兼才、学、识三者。——清·方东树 29、世界上有许多好书,但这些书仅仅对那些会读它们的人才是好的。

——皮丁 30、才能它本身不就是痛苦吗?——托马斯·曼 31、聪明才智是拨动社会的杠杆。——巴尔扎克 32、大凡不亲手挣钱的人,往往不贪财;亲手赚钱的人才有一文想两文。

——柏拉图 33、独创性并不是首次观察某种新事物,而是把旧的、很早就是已知的,或者是人人都视而不见的事物当新事物观察,这才证明是有真正的独创头脑。——尼采 34、富贵寓于才能之中,而不在财产之中。

——伊朗 35、何以称英雄?识以领其先。——清·袁枚 36、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莎士比亚 37、检验一个人是否具备某种职业才能,就是看他能否热爱其中包含的枯燥劳动。——洛根·皮尔索尔·史密斯 38、见识到那里,字句亦随到那里。

——清·徐增 39、埋没在底层的人才真正值得敬重,他一辈子辛勤,一辈子奔忙,不求声誉和光荣,只有一种思想给他鼓动,为公众利益而劳动。——克雷洛夫 40、所谓独创的能力,就是经过深思的模仿。

——伏尔泰 41、才学识三长,识为尤重。——清·刘熙载 42、创举促进创造力的发展。

——歌德 43、所有真正的才能都是机敏。——特恩 44、替才能开路。

——拿破仑 45、才能存在于悟性之中,它常常可以由遗传获得;天才把理性和想象力变成行动,很少以至根本没有遗传的可能(柯尔律治)才能和天才的差别就如同泥瓦和雕塑家的差别。——英格索尔 46、才能是长期努力的报酬。

——福楼拜 47、天才是智力的特殊表现。——巴尔扎克 48、天赋是埋藏在矿里的黄金,才能是挖掘矿藏的矿工。

——蔡平 49、只有受过教育的人才是自由的。——爱比克泰德 50、才华需要同情,需要有人了解。

——陀思妥耶夫斯基 51、才华总是通过独立的(精神上的)活动才能成长起来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52、只有这亲的人才配生活和自由,假如他每天为之而奋斗。

——歌德 53、自然对无能的人是鄙视的,她对有能力的、真实的、纯粹的人才屈服,才泄露她的秘密。——歌德 54、自然对于无能的人是鄙视的,而对有能力的人才泄露她的秘密。

——德国 55、纵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金·元好问 56、最可贵的一种才能是,在用一个词就能说清楚的地方从来不用两个词。

——托马斯·杰弗逊 57、不要把分数看重了,要把精力集中在培养训练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58、做将军需要的才能与做士兵需要的才能大相径庭。

——利维此类大概就是您需要的了 望采纳 幸苦了一些。

5.和人才有关的诗句

满江红 魏了翁 逢著公卿,谁不道、人才难得。

须认取、天根一点,几曾休息。 未问人间多少士,一门男子头头立。

只其间、如许广文君,谁人识。 冠盖会,渔樵席。

豪气度,清标格。 要安排稳当,讲帷词掖。

蜀泮堂堂元不恶,犹嫌偏惠天西壁。 嘱公卿、著眼看乾坤,搜人物。

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人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杂诗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出都留别诸公 康有为 天龙作骑万灵从,独立飞来缥缈峰。 怀抱芳馨兰一握,纵横宙合雾千重。

眼中战国成争鹿,海内人才孰卧龙? 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 与菽园论诗兼寄任公孺博曼宣 康有为 一代才人孰绣丝,万千作者亿千诗。

吟风弄月各自得,覆酱烧薪空尔悲。 正始如闻本风雅,丽葩无奈祖骚词。

汉唐格律周人意,悱恻雄奇亦可思。 《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我昔学诗未有得,残余未免从人乞。

力孱气馁心自知,妄取虚名有惭色。 四十从戎驻南郑,酣宴军中夜连日。

打球筑场一千步,阅马列厩三万匹。 华灯纵博声满楼,宝钗艳舞光照席。

琵琶弦急冰雹乱,羯鼓手匀风雨疾。 诗家三味忽见前,屈贾在眼元历历。

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 世间才杰固不乏,秋毫未合天地隔。

放翁老死何足论?《广陵散》绝还堪惜。 这首《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是诗人自述诗歌创作发展之路的诗,亦即是诗人成才过程的回顾总结。

正是投军西北,参与军机,投入朝廷内外的政治斗争,丰富了他的生活,使他领悟到了诗中“三味”,成为有独特风格的杰出诗人。陆游这首诗所形象提示的,正是“实践出人才”这一人才成长的规律。

已亥杂诗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注释] 1.这是《已亥杂诗》中的第二百二十首。九州:中国。

2.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3.恃(sh):依靠。

4.喑(yīn):哑。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究:终究、毕竟。 5.天公:造物主。

重:重新。抖擞:振作精神。

6.降:降生。 [解说] “万马齐喑究可哀”一句,深刻地表现了龚自珍对清朝末年死气沉沉的社会局面的不满,因此他热情地呼唤社会变革,而且认为这种变革越大越好,大得该像惊天动地的春雷一样。

他又认为实行社会变革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所以他热情地呼唤:天公啊!请你抖擞精神,把各式各样的人才都赐给我们吧。

6.关于渴求人才的诗句

渴求人才的诗句有这些:

1. 为伊消得人憔悴 (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科学使用人才.)

2. 吹尽狂沙始到金 (人才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经历千锤百炼的打磨)

3. 千树万树梨花开(谁能汇聚更多的人才谁就能拥有主动权)

4. 唯才是举 思贤若渴 青青子拎,悠悠我心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曹操的千古佳句,网罗人才、建功立业的紧迫感,以及他感到人才难得、岁月磋论的苦闷,把自己对人才的渴望比作少女对意中情郎的追慕,又畅想“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的人才济济一堂的情景)

5.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其对人才的渴求,毫无遮拦地表现在字里行间.

6. 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 —— 孙中山

7.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 管仲

8. 长才靡入用,大厦失巨楹. —— 邵谒

9. 古人相马不相皮,瘦吗虽瘦骨法奇;世无伯乐良可嗤,千金市马惟市肥. —— 欧阳修

10. 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 —— 康熙

11.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 —— 胡瑗

12. 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 —— 孙中山

13. 人才虽高,不务学问,不能致圣. —— 刘向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 杜甫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