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个耳熟能详的诗句,你会背全诗吗夕阳无限好 《登乐游原》 唐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 唐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一寸光阴一寸金 《白鹿洞》 唐 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山雨欲来风满楼 《咸阳城东楼》 唐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春宵一刻值千金 《春宵》 宋 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腹有诗书气自华 《和董传留别》 宋 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2.耳熟能详的诗词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孟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 彼一时,此一时也。《孟子》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孟子》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水浒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齐书》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史记》 道不拾遗,夜不闭户。《史记》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史记》尔无我诈,我无尔虞。 《左传》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华而不实,脆而不坚。 《左传》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论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论语》 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 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唐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原道》 雕虫小技,壮夫不为。 《法言.吾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杂记》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礼记》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礼记》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宫》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 《荀子》 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六代代》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庄子》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孙子》 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警世通言》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晋书》 管中窥豹,只见一斑《晋书》 挂羊头,卖狗肉。 《晏子春秋》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容斋续笔》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楚辞》 祸兮福气倚,福兮祸所伏。 《老子》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西游记》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陈情表》 着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增广贤文》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卖柑者言》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管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 无欲则刚。古诗佳句 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 ----白居易《涧底松》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白居易《买花》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瑟琶半遮面。 ----白居易《琵琶行》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放言》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白居易《杨柳枝词》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白居易《长恨歌》 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白朴《喜来春》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龟别寿》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曹雪芹 本是同根生,想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捐躲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陈子昂《春夜别人》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日斜深巷无人迹,时见梨花片片开。----戴叔伦《过柳溪道院》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杜甫《偶题》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奉赠韦左丞文二十二韵》 朱门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赵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水槛遣心》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赠花卿》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四首》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晴蜓款款飞。----杜甫《曲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杜甫《。 3.耳熟能详的古诗分类大全语文第一册: 咏鹅 唐 骆宾王 鹅 鹅 鹅, 曲项像天歌。 白毛俘绿水, 红掌拨清波。 悯农 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语文第二册: 草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春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古朗月行 唐 李白 小识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近,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寻隐者不遇 唐 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语文第三册: 悯农(二) 唐 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蚕妇 宋 张俞 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 夜宿山寺 唐 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梅花 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唯有暗香来。 语文第四册: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绿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绿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村居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语文第五册: 江畔独步寻花 唐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鹰恰恰啼。 菊花 唐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蓠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登飞来峰 宋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峰。 鹿柴 唐 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江上渔者 宋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雨夜归人。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语文第六册: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小儿垂钓 唐 胡令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三衢道中 宋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睛,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独坐敬亭山 唐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舟夜书所见 清 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 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 散作满河星。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语文第七册: 绝句 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早发白帝城 唐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 轻舟已过万重山。 滁州西涧 唐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清平乐 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语文第八册: 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如梦令 宋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赠汪伦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语文第九册: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别董大 唐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终南忘余雪 唐 祖咏 终南阴岭。 4.耳熟能详的成语背后那些经典的诗词,你知道几首-1-白云苍狗[ bái yún cāng gǒu ]成语释义:比喻事物变化不定。 《可叹》节选 杜甫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 诗词释义:《可叹》,其实是一首写人的叙事诗。诗中的主人公,是和杜甫同时代的诗人王季友。 王季友年轻时家贫,以卖草鞋为生,出生富家的妻子柳氏嫌弃他,离家出走。王季友在贫困孤苦中发奋攻读,后来考上状元,成为一代名流,离弃他的柳氏后来又回到他身边。 这样跌宕起落的人生,使杜甫大为感叹。《可叹》一诗中,对王季友的故事作了生动描述。 -2-冰雪聪明[bīng xuě cōng míng]成语释义:比喻人聪明非凡。《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节选 杜甫生知七曜历,手画三军势。 冰雪净聪明,雷霆走精锐。诗词释义:杜甫写的一首五言古诗。 被选入《全唐诗》的第27卷第8首。这首诗作于至德二,初赴行在凤翔时。 -3-青梅竹马[qīng méi zhú mǎ]成语释义: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现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长干行其一》节选 李白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诗词释义:《长干行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两首爱情叙事诗以商妇独白自述的手法,反映古代商人妻子的生活与情感。 第一首诗描绘了商妇各个生活阶段的各个生活侧面,展现了一幅幅鲜明生动的画面,塑造出了一个对理想生活执着追求和热切向往的商贾思妇的艺术形象。-4-春意阑珊[ chūn yì lán shān ]成语释义:指春天就要过去了。 《浪淘沙》 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诗词释义:这首词作于李煜被囚汴京期间,抒发了由天子降为臣虏后难以排遣的失落感,以及对南唐故国故都的深切眷念。全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 -5-明眸皓齿[ míng móu hào chǐ ]成语释义:形容女子容貌美丽,也指美丽的女子。《哀江头》节选 杜甫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诗词释义:此诗前半首回忆唐玄宗与杨贵妃游幸曲江的盛事,后半首感伤贵妃之死和玄宗出逃,哀叹曲江的昔盛今衰,描绘了长安在遭到安史叛军洗劫后的萧条冷落景象,表达了诗人真诚的爱国情怀,及对国破家亡的深哀巨恸之情。全诗层次清晰,结构严整,首尾照应,艺术构思缜密,语言形象精练,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6-豆蔻年华[ dòu kòu nián huá ]成语释义:指女子十三四岁时。《赠别》 杜牧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诗词释义:这首诗写扬州一位歌妓的美丽,赞扬她是扬州歌女中美艳第一。 首句描摹少女身姿体态,妙龄丰韵;二句以花喻人,写她娇小秀美;三、四两句,以星拱月,写扬州佳丽极多,唯她独俏。手法上强此弱彼,语言精萃麻利,挥洒自如,情感真挚明朗。 -7-雾里看花[ wù lǐ kàn huā ]成语释义:原形容年老视力差,看东西模糊,后也比喻看事情不真切。《小寒食舟中作》 杜甫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诗词释义:此诗表现了诗人暮年落泊江湖而依然深切关怀唐王朝安危的思想感情。 首联概括了作者的身世遭遇,颔联十分传神地写出了诗人舟中的所见所感,颈联写舟中江上的景物,尾联总收全诗的思想感情。全诗语言自然凝炼,风格苍茫沉郁。 -8-不拘一格[ bù jū yī gé ]成语释义: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诗词释义: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 -9-万籁俱寂[ wàn lài jù jì ]成语释义: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诗词释义:此诗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以凝炼简洁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景物独特、幽深寂静的境界,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强烈追求。 全诗笔调古朴,层次分明,兴象深微,意境浑融,简洁明净,感染力强,艺术上相当完整,是唐代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10-心有灵犀[ xīn yǒu líng xī ]成语释义:指双方心意相通,对于彼此的意蕴都心领神会。 《无题》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诗词释义:此诗是追忆所遇见的艳情场景。先写筵会时地;接着写形体相隔,人情相通;再写相遇的情意绵绵;最后写别后离恨。 -11-人面桃花[ rén miàn táo hu。 5.耳熟能详的唐诗宋词春江花月夜 唐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指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王勃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念奴娇·赤壁怀古 [北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永遇乐]词: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6.求一首耳熟能详的唐诗找到一首:岁暮归南山 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以下供参考.首联押韵的很少.贼平后送人北归 司空曙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送崔九 裴迪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宿建德江 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听筝 李端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春宿左省 杜甫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过故人庄 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7.谁知道这首耳熟能详的诗句的意思曾经:曾经历过。曾,副词。经,经历。 沧海:古人通称渤海为沧海。 除却:除了。 原诗以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隐喻爱情之深广笃厚,见过大海、巫山,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除了诗人所念、钟爱的女子,再也没有能使我动情的女子了。诗人的这个“心上人”,据说是双文,即诗人所写传奇《莺莺传》中的莺莺,诗人因双文出身寒门而抛弃她后,有八九年“不向花回顾”(《梦游春七十韵》)。又有人说紫诗是为悼念亡妻韦丛而作,韦丛出身高门,美丽贤慧,27岁早逝后,诗人曾表示誓不再娶(《遣悲怀·之三》)。两句诗化用典故,取譬极高。前句典出《孟子·尽心上》“观于海者难为水”;后句典出宋玉《高唐赋序》“姜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后人引用这两句诗,多喻指对爱情的忠诚,说明非伊莫属、爱不另与。这两句诗还简缩为成语“曾经沧海”,还可比喻曾经经历过很大的场面,眼界开阔,见多识广,对比较平常的事物不放在眼里。 <;曾经沧海难为水>; 完解 "曾经沧海难为水",对我而言则是:曾读此诗难为诗。它把人对某种生死之恋的刻骨铭心写绝了。 沧海之后,再无水了,那该怎麽办呢?人总不能在无水的海岸上坐以待毙吧。 或许有两种可能。 要麽在记忆之海里继续沉浸,在往事里打捞珠贝,打捞沉落的星光月光,直到那昔年的沧海也将自己渐渐淹没。 要麽在生存之岸上重新开掘深井,以新的水源浇灌生存的荒漠,或许,当井水映照出汲水人的倒影,也会令他想起被沧海收藏的那些日日夜夜? 生命的水域就这样得以延续。 而记忆里波光重叠著波光,倒影重叠著倒影,使人生有了繁复的层次和密度。 爱的体验是如此,人生的其他体验是否也是如此? 读了一本十分感人的好书,你真的不想再读那些没有灵魂的轻薄之书了。 登五岳饱览山水之胜,你内心里满是奇峰深谷,你还想再看那些被众人的鞋踩踏得不成样子、毫无野性和灵气的商业之山吗?…… 爱情、读书、揽胜、交往……都会有近似的体验。 沧海,太浩瀚、太深邃、太苦涩;沧海,几乎就是无限",就是生命与情感的极境。 所以,大部分人并未到过沧海,更没有到达沧海深处。 顶多只是远远地想像过沧海:可能是很大很深吧? 或者站在海边看了一眼大海:果然是很大很深的。 或者在退潮的海滩上拾几枚贝壳。 没有真正经历过沧海,所以,对水就不挑剔:咸水是水,淡水也是水,深水是水,浅水也是水,清水是水,浊水也是水。 曾经沧海,再也见不到水,是圣者的苦爱。 未经沧海,到处都是水,是凡人的福气。 "曾经沧海难为水",我又觉得,曾经到过沧海深处,记忆里灌满海水的人,当他上岸,当他回过头来,会不会看见那一汪不显眼的、清清淡淡的泉水?或许清淡清澈的泉水,也能让他领略到另一种仁慈,另一种福气?使他陷於绝境的人生获得拯救? 何况,"除却巫山不是云",也是可以再商量的,巫山上的云是最纯洁美丽的,而且有著神话的色彩,倘若把所有的山都看做神山,那麽每一座山上升起的云都是神话的云,美丽的云,她们缭绕著孤独的山峰,填补并装饰了天空的巨大空虚,而且,借助风和气流的酝酿,她们会降下雨,降下雪-- 雨和雪会化做天下的好水。 正是: 曾经沧海仍有水, 除却巫山也是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