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曹风.《诗经.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处.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於我归息.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於我归说.[题解]哀叹人生短促,有如朝生暮死的蜉蝣.[注释]1、蜉蝣(浮游fú yóu):虫名.2、楚楚:《毛传》:“楚楚,鲜明貌.” 闻一多《风诗类钞》:“蜉蝣之羽,衣裳楚楚,犹言楚楚的衣服,有如蜉蝣之羽.”3、於我归处:《郑笺》:“君当于何依归乎?”4、采采:犹“楚楚”,鲜明貌.5、阅:洞穴.《正义》:“蜉蝣之虫,初掘地而出,皆鲜说(悦)也.”6、说(税shuì):休息.《集传》:“说,舍息也.”[参考译文]蜉蝣翅膀薄又轻,衣裳华丽真鲜明.我的心里多忧愁,可怜何处是归程!蜉蝣展翅翩翩舞,华丽鲜明好衣服.我的心里多忧愁,可怜何处是归宿.蜉蝣穿洞向外飞,双膀洁白似麻衣.我的心里多忧戚,我的归宿在哪里?。 2.诗经•小雅中二雅的第一篇2雅是什么,雅有大小雅之分 小雅第一篇: 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大雅第一篇: ●大雅·文王之什 ○文王 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亹亹文王,令闻不已。陈锡哉周,侯文王孙子。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 世之不显,厥犹翼翼。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假哉天命。有商孙子。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帝既命,侯于周服。 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殷士肤敏。裸将于京。厥作裸将,常服黼冔。王之荩臣。无念尔祖。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宜鉴于殷,骏命不易! 命之不易,无遏尔躬。宣昭义问,有虞殷自天。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仪刑文王,万邦作孚。 3.诗经《蓼莪》的全文拼音是什么蓼莪原文: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谷,我独何害!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谷,我独不卒! 蓼莪拼音解读: liǎo liǎo zhě é ,fěi é yī hāo 。āi āi fù mǔ ,shēng wǒ qú láo 。liǎo liǎo zhě é ,fěi é yī wèi 。āi āi fù mǔ ,shēng wǒ láo cuì 。píng zhī qìng yǐ ,wéi léi zhī chǐ 。xiān mín zhī shēng ,bú rú sǐ zhī jiǔ yǐ 。wú fù hé hù ?wú mǔ hé shì ?chū zé xián xù ,rù zé mí zhì 。fù xī shēng wǒ ,mǔ xī jū wǒ 。fǔ wǒ chù wǒ ,zhǎng wǒ yù wǒ ,gù wǒ fù wǒ ,chū rù fù wǒ 。yù bào zhī dé 。hào tiān wǎng jí !nán shān liè liè ,piāo fēng fā fā 。mín mò bú yù ,wǒ dú hé hài !nán shān lǜ lǜ ,piāo fēng fú fú 。mín mò bú yù ,wǒ dú bú zú ! 4.求这篇诗经的意思【赏析】 此诗的主题,《毛诗序》曰:“颂僖公能修泮宫也.”朱熹《诗集传》曰:“此饮于泮宫而颂祷之辞也.”方玉润《诗经原始》曰:“受俘泮宫也.”笔者以为此诗写受俘泮宫,颂美僖公能修文德. 古代治兵,有受俘之礼,《左传·隐公五年》:“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以数军实.”又《春秋·襄公十三年》:“公至自伐郑.”《左传》:“以饮至之礼,伐还告庙也.”此诗正是围绕饮至,歌颂鲁侯的.诗中泮宫,历来说者不一,清人戴震《毛郑诗考证》所说近是: 鲁有泮水,作宫其上,故它国绝不闻有泮宫,独鲁有之.泮宫也者,其鲁人于此祀后稷乎?鲁有文王庙,称周庙,而郊祀后稷,因作宫于都南泮水上,尤非诸侯庙制所及.宫即水为名,称泮宫.《采蘩》篇传云:“宫,庙也.”是宫与庙异名同实.《礼器》曰:“鲁人将有事于上帝,必先有事于頖宫.”郑注云:“告后稷也.告之者,将以配天.”然则诗曰:“从公于迈”,曰:“昭假烈祖,靡不有孝”,明在国都之外,祀后稷地,曰“献馘”、“献囚”、“献功”,盖鲁于祀后稷之时,亦就之赏有功也.不过,笔者认为不是“于祀后稷之时,亦就之赏有功”,而是在泮宫行受俘之礼,兼有祀祖之事.再者,泮宫即是《閟宫》中的閟宫和新庙,此不具论. 题解 :鲁嘻公征服淮夷,受俘泮宫并宴庆,颂扬其有文德. 原文 译文 注释 思乐泮水1, 薄采其芹2. 鲁侯戾止3, 言观其旗4. 其旗茷茷5, 鸾声哕哕6. 无小无大, 从公于迈7. 思乐泮水, 薄采其藻8. 鲁侯戾止, 其马蹻蹻9. 其马蹻蹻, 其音昭昭10. 载色载笑11, 匪怒伊教12. 思乐泮水, 薄采其茆13. 鲁侯戾止, 在泮饮酒. 既饮旨酒14, 永锡难老15. 顺彼长道16, 屈此群丑17. 穆穆鲁侯18, 敬明其德19. 敬慎威仪, 维民之则. 允文允武, 昭假烈祖20. 靡有不孝21, 自求伊祜22. 明明鲁侯23, 克明其德. 既作泮宫, 淮夷攸服24. 矫矫虎臣25, 在泮献馘26. 淑问如皋陶27, 在泮献囚. 济济多士, 克广德心. 桓桓于征28, 狄彼东南29. 烝烝皇皇30, 不吴不扬31. 不告于讻32, 在泮献功. 角弓其觩33. 束矢其搜34. 戎车孔博35. 徒御无斁36. 既克淮夷, 孔淑不逆37. 式固尔犹38, 淮夷卒获39. 翩彼飞鸮40, 集于泮林. 食我桑葚, 怀我好音41. 憬彼淮夷42, 来献其琛43. 元龟象齿44, 大赂南金45. 泮水令人真愉快. 来此采摘水芹菜. 鲁侯莅临有威仪, 看那龙旗多气派. 旗帜飘扬猎猎舞, 鸾铃和鸣声声在. 随从不分官大小, 跟着鲁公真光彩. 令人高兴泮水好, 来此采摘水中藻. 鲁侯莅临有威仪, 他的马儿真健矫. 他的马儿真健矫, 他的声音亮又高. 面容和蔼又带笑, 并非生气是宣教. 泮水令人乐无忧. 采摘莼菜轻伸手. 鲁侯莅临有威仪, 泮水边上饮美酒. 饮完香甜的美酒. 让人永远不老朽. 代代相传遵正道, 征服敌寇那群丑. 举止肃穆的鲁侯, 小心修德真仁厚. 注意威仪要谨慎, 为民作则是元首. 文治武功两齐备, 在天先祖榜样有. 效法他们事事顺, 求得上天长庇佑. 鲁侯治国真勤勉, 善于修养功德圆. 已将泮宫兴建成, 征服淮夷也如愿. 勇壮如虎将帅臣, 斩获敌耳泮宫献. 善于讯问如皋陶, 擒送敌囚泮宫前. 齐心协力众兵将, 鲁侯仁德能发扬. 大军出征雄赳赳, 东南敌人要扫荡. 气势雄壮真浩大, 不嘈杂也不喧嚷. 不为邀功相争吵, 泮宫中把功劳上. 兽角镶嵌饰弓梢, 束束利箭捆扎牢. 作战兵车很宽大, 徒步驾车不疲劳. 已经战胜那淮夷, 甘心顺从不敢闹. 因为坚持好谋略, 淮夷终于被击倒. 翩翩而飞猫头鹰, 泮水边上栖树林. 吃了我们的桑椹, 回报我们好声音. 觉悟过来那淮夷, 前来贡献多珍品. 内有巨龟和象牙, 内有美玉和黄金. 1.泮水:水名.戴震《毛郑诗考证》:"泮水出曲阜县治,西流至兖州府城,东入泗.《通典》云:‘兖州泗水县有泮水.’是也." 2.薄:语助词,无义.芹:水中的一种植物,即水芹菜. 3.戾:临.止:语尾助词. 4.言:语助词,无义.旗(qí):绘有龙形图案的旗帜. 5.茷(pèi)茷:飘扬貌. 6.鸾:通"銮",古代的车铃.哕(huì)哕:铃和鸣声. 7.公:鲁公,亦指诗中的鲁侯.迈:行走. 8.藻:水中植物名. 9.蹻(jué)蹻:马强壮貌. 10.昭昭:指声音宏亮. 11.色:指容颜和蔼. 12.伊:语助词,无义. 13.茆(mǎo):即今言莼菜. 14.旨酒:美酒. 15.锡:同"赐",此句相当于"万寿无疆"意. 16.道:指礼仪制度等. 17.丑:恶,指淮夷. 18.穆穆:举止庄重貌. 19.敬:努力. 20.昭假:犹"登遐",升天.烈:同"列",列祖,指周公旦、鲁公伯禽. 21.孝:同"效". 22.祜(hù):福. 23.明明:同"勉勉". 24.淮夷:淮水流域不受周王室控制的民族.攸:乃. 25.矫矫:勇武貌. 26.馘(ɡuó):古代为计算杀敌人数以论功行赏而割下的敌尸左耳. 27.淑:善.皋陶(yáo):相传尧时负责刑狱的官. 28.桓桓:威武貌. 29.狄:同"剔",除. 30.烝烝皇皇:众多盛大貌. 31.吴:喧哗.扬:高声. 32.讻:讼,指因争功而产生的互诉. 33.角弓:两端镶有兽角的弓.觩(qíu):弯曲貌. 34.束矢:五十支一捆的箭.搜:多. 35.孔:很.博:宽大. 36.徒:徒步行走,指步兵.御:驾御马车,指战车上的武士.斁(yì):厌倦. 37.淑:顺.逆:违.此句指鲁国军队. 38.式:语助词.无义.固:坚定.犹:借为"猷",谋. 39.获:克. 40.鸮(xiāo)。 5.《诗经》中的风①风。 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 。 共160篇 。大部分是民歌 。 ②雅 。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 , 即所谓正声雅乐 。 《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③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 《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 ,《商颂》5篇 ,共40篇 。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从时间上看,《周颂》和《大雅》的大部分当产生在西周初期;《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当产生在西周后期至东迁时 ;《 国风 》的大部分和《鲁颂》、《商颂》当产生于春秋时期。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 6.诗经,蓼莪,全文拼音一,诗经《蓼莪》全文和拼音如下: 《蓼莪》拼音:zhě é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拼音:liǎo liǎo zhě é,fěi é yī hāo 。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拼音:āi āi fù mǔ ,shēng wǒ qú láo 。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拼音:liǎo liǎo zhě é ,fěi é yī wèi 。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拼音:āi āi fù mǔ ,shēng wǒ láo cuì 。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 拼音:píng zhī qìng yǐ ,wéi léi zhī chǐ 。 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拼音:xiān mín zhī shēng ,bú rú sǐ zhī jiǔ yǐ 。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拼音:wú fù hé hù ?wú mǔ hé shì ? 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拼音:chū zé xián xù ,rù zé mí zhì 。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拼音:fù xī shēng wǒ ,mǔ xī jū wǒ 。 抚我畜我,长我育我,拼音:fǔ wǒ chù wǒ ,zhǎng wǒ yù wǒ ,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拼音:gù wǒ fù wǒ ,chū rù fù wǒ 。 欲报之德。 昊天罔极!拼音:yù bào zhī dé 。hào tiān wǎng jí !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 拼音:nán shān liè liè ,piāo fēng fā fā 。 民莫不谷,我独何害!拼音:mín mò bú yù ,wǒ dú hé hài ! 南山律律,飘风弗弗。 拼音:nán shān lǜ lǜ ,piāo fēng fú fú 。 民莫不谷,我独不卒!拼音:mín mò bú yù ,wǒ dú bú zú ! 二,《蓼莪》是先秦时期无名氏所作的,出自诗经小雅里的一篇,其原文的白话释义如下: 看那莪蒿长得高,却非莪蒿是散蒿。 可怜我的爹与妈,抚养我大太辛劳! 看那莪蒿相依偎,却非莪蒿只是蔚。可怜我的爹与妈,抚养我大太劳累! 汲水瓶儿空了底,装水坛子真羞耻。 孤独活着没意思,不如早点就去死。没有亲爹何所靠?没有亲妈何所恃?出门行走心含悲,入门茫然不知止。 爹爹呀你生下我,妈妈呀你喂养我。你们护我疼爱我,养我长大培育我,想我不愿离开我,出入家门怀抱我。 想报爹妈大恩德,老天降祸难预测! 南山高峻难逾越,飙风凄厉令人怯。大家没有不幸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366303164事,独我为何遭此劫?南山高峻难迈过,飙风凄厉人哆嗦。 大家没有不幸事,不能终养独是我! 扩展资料 《毛诗序》说此诗“刺幽王也,民人劳苦,孝子不得终养尔”,只有最后一句是中的之言,至于“刺幽王,民人劳苦”云云,正如欧阳修所说“非诗人本意”(《诗本义》),诗人所抒发的只是不能终养父母的痛极之情。 诗人见蒿与蔚,却错当莪,于是心有所动,遂以为比。 莪香美可食用,并且环根丛生,故又名抱娘蒿,喻人成材且孝顺;而蒿与蔚,皆散生,蒿粗恶不可食用,蔚既不能食用又结子,故称牡蒿,蒿、蔚喻不成材且不能尽孝。诗人有感于此,借以自责不成材又不能终养尽孝。 后两句承此思言及父母养大自己不易,费心劳力,吃尽苦头。 子女赡养父母,孝敬父母,本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之一,实际也应该是人类社会的道德义务,而此诗则是以充沛情感表现这一美德最早的文学作品,对后世影响极大,不仅在诗文赋中常有引用,甚至在朝廷下的诏书中也屡屡言及。 7.诗经 风雅颂 分别指的是什么 还有那些诗经根据乐调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赋比兴是诗经的主要三种表现手法。 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 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 比:比喻。 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 扩展资料 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 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从时间上看,《周颂》和《大雅》的大部分产生在西周初期;《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产生在西周后期至东迁时;《国风》的大部分和《鲁颂》、《商颂》产生于春秋时期。 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风雅颂 搜狗百科-诗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