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含有无的诗句有哪些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百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情。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花无空折度枝.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远游无处不消魂 无花无酒过清明 此时无声胜有声 野渡无人舟自横。问 门外无人问落花 惆怅无日见范蠡 霸才无答主独怜君。 东风无力百花残 好云无处不遮楼 也应无计避征徭 坏壁无由见旧题 庙堂无策可平戎 羸牛无力渐艰行 短笛无腔信口回吹 有梅无雪不精神 峡云无迹任西东 灵台无计逃神矢 晓阴无赖似穷秋 竹坞无尘水槛清 金屋无人萤火流 黑河无船渡者几答 包胥无泪哭秦庭 2.含有“无名”的诗句有哪些1、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陆游《金错刀行》 译:不能在流传千年的史册上留名,我感到羞耻;但一颗丹心始终想消灭胡虏,报效天子。 2、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李白《行路难·其三》 译:在世上活着贵在韬光养晦,为什么要隐居清高自比云月? 3、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陆游《鹊桥仙·一竿风月》 译:时的人们错把我比作披蓑垂钓的严光,然而,我更愿作一位无名的渔父。 4、时暧暧其将罢兮,遂闷叹而无名。——庄忌《哀时命》 译:天色昏暗时间已晚啊,心中郁闷哀叹无美名。 5、真性怜高鹤,无名羡野山。——皎然《西溪独泛》 译:性情冷傲的像仙鹤一般,无缘故的羡慕起山的孤傲。 6、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吁嗟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屈原《卜居》 译:谗言献媚的人位高名显,贤能的人士默默无闻。 7、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王实甫《长亭送别》 译:总有一天我会成功,如若考不上功名我不会回来。 8、直悲夫甿竭其力,以奉无名之土木而已矣!——陆龟蒙《野庙碑》 译:只不过悲伤农民竭尽他们的力量来供奉野庙里泥塑木雕的神像罢了。 9、紫阁人来礼,无名便是名。——顾非熊《寄紫阁无名新罗头陀僧》 译:紫阁的人前来拜访,没有名在我看来也很尊重您。 10、翳荟生可耻,束缚死无名。——元稹《兔丝》 译:兔丝生活在繁茂榛荆的遮蔽之下,是可耻的;而又因为和榛荆缠在一起被斫掉,死得毫无价值。 3.带有“无”的诗句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清·朱景素《樵夫词》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词·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短松冈。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 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范曾大《重阳后菊花三首》) 陶渊明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抱歉,时间能力有限,暂时只查找到这些,希望对你有帮助。 4.形容“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诗有哪些形容“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诗有: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4、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简介】 名称:七律·长征;作者:**;创作时间:1935年10月;创作年代:近代;类型:七言律诗。 【原文】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译文】 红军岂畏惧远征的艰辛,千山万水化做区区小事不足道来。 五座大山蜿蜒荡起细小的波浪,高峻的乌蒙山也如脚下流动的泥丸, 金沙江的水波拍打着温暖的悬崖,大渡河上横跨了寒冷的铁索桥。 最是欢喜岷山的千里白雪,三军将士过了此处都笑逐颜开。 【作者】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湖南湘潭人。1893年12月26日生于一个农民家庭。 辛亥革命爆发后在起义的新军中当了半年兵。1914~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 毕业前夕和蔡和森等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五四运动前后接触和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年,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 【创作背景】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一路上,红军战士击溃了敌军无数次围追堵截,他们跋山涉水,翻过连绵起伏的五岭,突破了乌江天险,四渡赤水,越过乌蒙山,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最后翻过岷山,历经十一个省,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总行程二万余里。 【鉴赏】 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七律.长征》是诗歌创作史上不朽的杰作。 56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饱含这中国**的万般豪情壮志。 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无论对革命史而言,抑或对诗歌史而论,它都是里程碑之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 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远征难”包举了这一段非凡的历史过程,“万水千山”则概写了“难”的内外蕴涵。 这一联如高山坠石,滚滚而下,牵动着全篇,也笼罩着全诗。“只等闲”举重若轻,显示了诗人视自然之敌若梯米,玩社会之敌于鼓掌的统帅风度。 “只”加强了坚定的语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它对红军蔑视困难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强调,表现了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 收联是全诗的总领,以下三联则紧扣首联展开。 从首联开始,全诗就展开了两条思维线,构造了两个时空域,一个是客观的、现实的:“远征难”,有“万水千山”之多之险;一个是主观的、心理的:“不怕”“只等闲”。 这样就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反衬,熔铸了全诗浩大的物理空间和壮阔的心理空间,奠定了全诗雄浑博大的基调。 颔联、颈联四句分别从山和水两方面写红军对困难的战胜,它是承上文“千山”和“万水”而来。 诗人按照红军长征的路线,选取了四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地理名称,它们都是著名的天险,高度地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万水千山”。在**诗词中,有很多直书地理名称,且大多是用来表示行军的路线。 例如『清平乐.蒋桂战争』“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蝶恋花.从汀洲向长沙』有“百万工农齐努力,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等等。这些都是工农红军军事活动的真实记录。 那么,由此可看出**诗词是怎样与中国革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与其他诗词相比,以地名入诗的作法在该篇更为集中,所显示的空间距离也更大。 尤为不同的是:上面所例举的四句词,要强调的是红军行军速度迅猛,气势不可阻挡,红军在画面中具有强烈的动感;而在该词中诗人则是围绕“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个中心思想展开,强调红军对困难的蔑视,是红军指战员内心世界的呈现,所以描写红军是隐态的,借山水来反衬红军的壮举。“腾”、“走”两个动词使山化静为动,是红军精神的外显。 一般说来,以地名入诗很难,地名多了很容易出现败笔。但**却运用得很成功,这不仅是他具备挫万物于笔端的诗才,更具备吐磅礴于寸心的诗情,同时也反映出**对祖国语言文字锤炼的功底。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联是写山,也是写红军对山的征服。 五岭、乌蒙本是客观的存在物,但当它进入诗人的视野,也就成了审美的对象。所以它不再是单纯的山,而是被感情化了的对象。 “逶迤”、“磅礴”极言山之高大绵亘,这是红军也是诗人心中的山,极大和极小正是诗人对山的感知,这里重在小而不在大,愈大则愈显红军长征之难;愈则愈县红军之不怕。重在小也就突出了红军对困难的蔑视。 通过两组极大于极小的对立关系,诗人充分地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 5.有关“无奈”的诗句有哪些1.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2.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3.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张仲素《燕子楼》 4.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5.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6.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柳永《昼夜乐》 7.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8.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9.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10. 落花有意随流水, 流水无心恋落花。《续传灯录·温州龙翔竹庵士珪禅师》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出自晏殊的《浣溪沙》 原词为: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花园饮酒时看到满地落花,心里十分伤感。表达了作者被贬归乡,落寞无奈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