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衡阳雁"的古诗有哪些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2、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3、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归宋之问 4、晴天归路好相逐,正是峰前回雁时。——柳宗元 5、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 6、春至衡阳雁,思归塞路长。汀洲齐奋翼,霄汉共成行。 雪尽翻风暖,寒收度月凉。直应到秋日,依旧返潇湘。——孟贯 7、塞门春已暖,连影起苹风。云梦千行去,潇湘一夜空。 江人休举网,虏将又虚弓。莫失南来伴,衡阳树即红。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温庭筠(瑶瑟怨) 8、今年寒到江乡早,未及中秋见雁飞。—— 陆游在《夜归》 9、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的《塞下曲》 10、胡雁度日边,风雪迷河洲—— 李白《千里思》 11、天山漠漠长飞雪,来雁遥传沙塞寒。——贺朝《从军行》 12、秋雁多夜飞,前群后孤来。——梅尧臣《秋雁》 13、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的《塞下曲》 14、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15、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2.谁有关于"衡阳雁"的古诗渔家傲①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② 衡阳雁去无留意。③ 四面边声连角起,④ 千嶂里,⑤ 长烟落日孤城闭。⑥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⑦ 羌管悠悠霜满地。⑧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 ①此词为北宋年间流行歌曲,始见于北宋晏殊,因词中有“神仙一曲渔家傲” 句,便取“渔家傲”三字作词名。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个七字句,一个 三字句,每句用韵,声律谐婉。 ②塞下:边地。风景异:指景物与江南一带 不同。 ③衡阳雁去的倒文。湖南衡阳县南有回雁峰,相传雁至此不再南飞。 见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五十五。 ④边声:马嘶风号之类的边地荒寒肃杀之 声。角:军中的号角。 ⑤嶂:像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⑥长烟:荒漠上的 烟。 ⑦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勒:刻石记功。东汉窦宪追击 北匈奴,出塞三千馀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 业未成。 ⑧羌管:羌笛。霜满地:喻夜深寒重。 【品评】 一○三八年西夏昊称帝后,连年侵宋。由于积贫积弱,边防空虚,宋军一 败于延州,再败于好水川,三败于定川寨。一○四○年,范仲淹自越州改任陕 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延州当西夏出入关要冲,战后城寨焚掠 殆尽,戍兵皆无壁垒,散处城中。此词可能即作于知延州时。原有数阕,皆以 “塞下秋来”为首句,欧阳修尝称为“穷塞外之词”(宋魏泰《东轩笔录》卷 十一)。但流传至今的却只有此词。词的上片着重写景,而景中有情;下片着 重抒情,而情中有景。这恰与《苏幕遮》仿佛。但它的题材与风格却是有别于 《苏幕遮》的。首句“寨下秋来风景异”,点明地域、时令及作者对边地风物 的异样感受。次句“衡阳雁去无留意”以南归大雁的径去不留,反衬出边地的 荒凉,这是托物寄兴。接着,“四面边声”三句,用写实的笔法具体展示出塞 外风光,而着重渲染战时的肃杀气象。“长烟落日”,画面固不失雄阔,但续 以“孤城闭”三字气象顿然一变,而暗示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过片后“浊酒 一杯”二句,写戍边将士借酒浇愁,但一杯浊酒怎能抵御乡关万里之思?久困 孤城,他们早已归心似箭,然而边患未平、功业未成,还乡之计又何从谈起? “羌管悠悠”句刻划入夜景色,而融入其中的乡恋益见浓重。“人不寐”二句, 直道将军战士之感伤,并点出他们彻夜无眠、鬓发染霜、泪下如霰的正是这种 感伤之情。不言而喻,此词表现边地的荒寒和将士的劳苦,流露出师老无功、 乡关万里的怅恨心声,其情调与唐人建功异域、追奔逐北的边塞诗迥不相同。 但范仲淹到延州后,选将练卒,招抚流亡,增设城堡,联络诸羌,深为西夏畏 惮,称“小范老子腹中有数万甲兵”。此词慷慨悲凉,同样表现了他抵御外患、 报国立功的壮烈情怀。而更值得重视的则是,范仲淹以其守边的实际经历首创 边塞词,一扫花间派柔靡无骨的词风,为苏辛豪放词导夫先路。 3.请写出几句关于"雁"的古诗句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李商隐(霜月)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温庭筠(瑶瑟怨)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沈如筠(闺怨)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送兄 七岁女 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飞.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梦登高山得诗二首 萨都刺 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使至塞上 王维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次北固山下 王湾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忆秦娥娄山关 **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腾王阁序 王勃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4.关于"衡阳雁"的古诗有哪些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2、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3、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归宋之问 4、晴天归路好相逐,正是峰前回雁时。 ——柳宗元 5、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 6、春至衡阳雁,思归塞路长。 汀洲齐奋翼,霄汉共成行。 雪尽翻风暖,寒收度月凉。 直应到秋日,依旧返潇湘。——孟贯 7、塞门春已暖,连影起苹风。 云梦千行去,潇湘一夜空。 江人休举网,虏将又虚弓。 莫失南来伴,衡阳树即红。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温庭筠(瑶瑟怨) 8、今年寒到江乡早,未及中秋见雁飞。 —— 陆游在《夜归》 9、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 卢纶的《塞下曲》 10、胡雁度日边,风雪迷河洲—— 李白《千里思》 11、天山漠漠长飞雪,来雁遥传沙塞寒。——贺朝《从军行》 12、秋雁多夜飞,前群后孤来。 ——梅尧臣《秋雁》 13、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 卢纶的《塞下曲》 14、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15、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5.描写“衡阳雁”的古诗词请问除了宋之问的在古代,衡阳被认为是很偏远的地方,古人认为连大雁都飞不过的地方。所以,衡阳雁一般是思乡、归家、悲愁等意象。 写的最好的是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这是宋朝边塞词中最早的一首! 宋代: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将军为操持军事,须发都变白了;战士们久戍边塞,也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写衡阳雁中,比较婉约的是:菩萨蛮·举头忽见衡阳雁 宋代:陈达叟 举头忽见衡阳雁。千声万字情何限。叵而薄情夫。一行书也无。 泣归香阁恨。和泪掩红粉。待雁却回时。也无书寄伊。 杜甫的归雁,是写的比较悲伤的。 唐代:杜甫 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双双瞻客上,一一背人飞。 云里相呼疾,沙边自宿稀。系书元浪语,愁寂故山薇。 6.描写“衡阳雁”的古诗词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归雁 【唐】孟贯 春至衡阳雁,思归塞路长。 汀洲齐奋翼,霄汉共成行。 雪尽翻风暖,寒收度月凉。 直应到秋日,依旧返潇湘。 归雁 【唐】齐己 塞门春已暖,连影起苹风。 云梦千行去,潇湘一夜空。 江人休举网,虏将又虚弓。 莫失南来伴,衡阳树即红。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温庭筠(瑶瑟怨) 五古 挽易昌陶 **一九一五年六月 去去思君深 思君君不来 愁杀芳年友 悲叹有余哀 衡阳雁声彻 湘滨春溜回 感物念所欢 踯躅南城隈 城隈草萋萋 涔泪侵双题 采采余孤景 日落衡云西 方期沆养游 零落匪所思 永决从今始 午夜惊鸣鸡 鸣鸡一声唱 汗漫东皋上 冉冉望君来 握手珠眶涨 关山骞骥足 飞飚拂灵帐 我怀郁如楚 放歌依列嶂 列嶂青且倩 愿言试长剑 东海有岛夷 北山尽仇怨 荡涤谁家子 安得辞浮贱 子期竟早亡 牙琴从此绝 琴绝最伤情 朱华春不荣 后来有千日 谁与共平生 望灵荐杯酒 惨淡看铭旌 惆怅中何寄 江天水一泓。 7.关于雁的诗句大全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沈如筠(闺怨)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忆秦娥娄山关》 雨霁鸡栖早,风高雁阵斜——陆游《幽居》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白居易《江楼晚眺景物鲜奇》 今年寒到江乡早,未及中秋见雁飞。—— 陆游在《夜归》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的《塞下曲》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胡雁度日边,风雪迷河洲—— 李白《千里思》 天山漠漠长飞雪,来雁遥传沙塞寒。——贺朝《从军行》 芦酒烧蓬媛,霜鸿捻箭看。黄河古城道,秋雪白漫漫。—— 李廓《送振武将军》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向北飞。—— 李益《春夜闻笛》 秋雁多夜飞,前群后孤来。e68a84e799bee5baa631333361323466——梅尧臣《秋雁》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晏殊《浣溪纱》春恨词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 李商隐(霜月)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温庭筠(瑶瑟怨)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沈如筠(闺怨)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8.关于“雁”的诗句有哪些1.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翻译: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 2.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翻译:问谁能够将他的书信带来,让我知道他的音信,我回信的时候,满月的月光照着西楼。 3.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二首》 翻译: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不要担心你前去的地方没有知心朋友,天下哪个人不认识你呢! 4.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翻译: 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5.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翻译:夜静月黑雁群飞得很高,单于趁黑夜悄悄地逃窜。 6.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翻译:饮进愁肠的几杯薄酒,怎么能抵御晚上的冷风寒意。望天空,却见一行行秋雁掠过,(回想起过去在寄给丈夫赵明诚的词中,曾设想雁足传书,但如今夫君已去,书信无人可寄,故见北雁南来,联想起词中的话,)雁已是老相识了,更感到伤心。 7.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翻译:只是不知怎样寄回给家乡。大雁正好北归,书信带我情回。只请大雁送信归。 8.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翻译:翻译是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 9.鸿雁在云鱼在水。——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 翻译:虽有天上的鸿雁和水中的游鱼,它们却不能为自己传递书信,因而惆怅万端。 10.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杜甫《孤雁》 翻译:谁来怜惜着天际孤雁? 放眼望尽天涯,好像看到同伴身影;哀鸣响震山谷,好像听到同伴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