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和人才有关的诗句1 《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我昔学诗未有得,残余未免从人乞。 力孱气馁心自知,妄取虚名有惭色。 四十从戎驻南郑,酣宴军中夜连日。 打球筑场一千步,阅马列厩三万匹。 华灯纵博声满楼,宝钗艳舞光照席。 琵琶弦急冰雹乱,羯鼓手匀风雨疾。 诗家三味忽见前,屈贾在眼元历历。 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 世间才杰固不乏,秋毫未合天地隔。 放翁老死何足论?《广陵散》绝还堪惜。 这首《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是诗人自述诗歌创作发展之路的诗,亦即是诗人成才过程的回顾总结。正是投军西北,参与军机,投入朝廷内外的政治斗争,丰富了他的生活,使他领悟到了诗中“三味”,成为有独特风格的杰出诗人。陆游这首诗所形象提示的,正是“实践出人才”这一人才成长的规律。 2 已亥杂诗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注释] 1.这是《已亥杂诗》中的第二百二十首。九州:中国。 2.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3.恃(sh):依靠。 4.喑(yīn):哑。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究:终究、毕竟。 5.天公:造物主。重:重新。抖擞:振作精神。 6.降:降生。 [解说] “万马齐喑究可哀”一句,深刻地表现了龚自珍对清朝末年死气沉沉的社会局面的不满,因此他热情地呼唤社会变革,而且认为这种变革越大越好,大得该像惊天动地的春雷一样。他又认为实行社会变革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所以他热情地呼唤:天公啊!请你抖擞精神,把各式各样的人才都赐给我们吧。 3 品古诗论人才 在古诗中,论人才的诗篇很多,今天品读,仍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求贤若渴为强国。在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已有周文王善于求贤的记载:“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见《诗经·大雅·文王》)周文王尊贤礼士,身边贤才济济,在位五十年,国势强盛。战国时期,燕昭王筑台招贤的佳话屡屡入诗:陈子昂《蓟丘览占》诗云:“隗君亦何幸,遂起黄金台。”李白《古风》:“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可谓求才若渴:“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培养人才要放手在实践中去锻炼。《离骚》中屈原以香草为喻,寄寓了广育人才的理想:“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屈原希望“冀枝叶之峻茂”,主张“举贤而授能。”柳宗元则以树木为喻,对人才的缺乏培养表示忧虑,他在《行路难》中说:“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论。”陆游对人才的培养和放手使用是直抒胸臆:“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宵战风雨。”(见《苦笋》)他主张对人才要在实践中培养。 要善于在一定的环境中识别人才。唐太宗《赐萧踽》:“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以及白居易的《放言》:“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主张时间考验人才。左思《咏史》:“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主张从民间发现人才。 在用才上要扬长避短、量才适用。屈原《楚辞·卜居》:“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其喻意是人才各有长短,在使用上不必求全。清代顾嗣协《杂兴》:“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以比喻的手法,形象而生动地阐明了一条重要的用人原则:扬长避短,因才适用。 2.关于人才的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江山代有人才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已亥杂诗 龚自珍 九州来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李白《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李白《行路源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zd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收起 3.形容 人才的 诗句为伊消得人憔悴 (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科学使用人才。) 吹尽狂沙始到金 (人才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经历千锤百炼的打磨) 千树万树梨花开(谁能汇聚更多的人才谁就能拥有主动权) 唯才是举 思贤若渴 青青子拎,悠悠我心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曹操的千古佳句,网罗人才、建功立业的紧迫感,以及他感到人才难得、岁月磋论的苦闷,把自己对人才的渴望比作少女对意中情郎的追慕,又畅想“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的人才济济一堂的情景)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其对人才的渴求,毫无遮拦地表现在字里行间。 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 —— 孙中山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 管仲 长才靡入用,大厦失巨楹。 —— 邵谒 古人相马不相皮,瘦吗虽瘦骨法奇;世无伯乐良可嗤,千金市马惟市肥。 —— 欧阳修 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 —— 康熙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 —— 胡瑗 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 —— 孙中山 4.形容“人才”的诗句有哪些《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清代: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雪中书怀》 唐代:杜牧 腊雪一尺厚,云冻寒顽痴。孤城大泽畔,人疏烟火微。 愤悱欲谁语,忧愠不能持。天子号仁圣,任贤如事师。 凡称曰治具,小大无不施。明庭开广敞,才隽受羁维。 如日月縆升,若鸾凤葳蕤。人才自朽下,弃去亦其宜。 北虏坏亭障,闻屯千里师。牵连久不解,他盗恐旁窥。 臣实有长策,彼可徐鞭笞。如蒙一召议,食肉寝其皮。 斯乃庙堂事,尔微非尔知。向来躐等语,长作陷身机。 行当腊欲破,酒齐不可迟。且想春候暖,瓮间倾一卮。 《折桂令 留京城作》 元代:梁寅 龙楼凤阁重重,海上篷莱,天上瑶宫。锦绣人才,风云奇士,衮衮相逢。几 人侍黄金殿上,几人在紫陌尘中。运有穷通,宽着心胸,一任君王,一任天公。 《重送刘十弟判官》 唐代:杜甫 分源豕韦派,别浦雁宾秋。年事推兄忝,人才觉弟优。 经过辨丰剑,意气逐吴钩。垂翅徒衰老,先鞭不滞留。 本枝凌岁晚,高义豁穷愁。他日临江待,长沙旧驿楼。 《和乐天刘家花》 唐代:元稹 闲坊静曲同消日,泪草伤花不为春。 遍问旧交零落尽,十人才有两三人。 5.古代诗词中有关人才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才官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奏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